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6月第29卷第3期
浮剌法治疗风寒型面瘫30例
★徐秀梅& 曾学波2
卢天翔3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
昌330006; 3 •德兴市人民医院江西德兴3342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于对照组,P
1月一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
风寒型面瘫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浮刺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法)。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
<0.05。结论:采用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可靠,患者面神经损伤能够得到更好、
更快的修复,为广大患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同时也为广大临床医生的借鉴及推广应用奠定了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面瘫病;风寒型;针刺疗法;浮刺;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30 Cases of Facial Palsy of Wind - cold Syndrome Treatment with Superficial Needling Tech
nique
1.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2.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6,China;3. Dexing People * s Hospital 9Dexing 334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s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uperficial needling technique in treating facial palsy of wind - cold syndrome. Method :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palsy of wind - cold syndrome from January 2016 to Nov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superficial needling technique)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method) , and each group 30 cases. Result: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by superficial needling technique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method. ( P < 0. 05 ). Conclusion : Superficial needling technique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alsy of wind - cold syndrome and it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so patients can recover from facial nerve injury better and faster. It reduces patients5 sufferings and worries caused by the disease and also lays th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clinicians *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Facial Palsy; Wind-cold Syndrome; Acupuncture Therapy; Superficial Needling; Clinical Observation.
面瘫,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 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 学中称“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 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眼闭不全,面部麻木,常伴耳 后疼痛等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有风寒型和风热 型[1]。本研究采用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疾病,临 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一2016年11月 来我院诊治的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 70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 性14例;年龄为12 ~
13例;年龄为10 ~ 73岁;两组病程均为20 ~ 30天 左右。
针
灸研究
XU Xiu - mei1, ZENG Xue - bo2, LU Tian - xiang3
*第一作者:徐秀梅(1974—),女,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
.65 •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6月第29卷第3期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二 五”国家版规划教材《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6月第3版)的诊断标准选定[2]。患者通常 急性发病,多有面部受凉或吹风史,主要表现为口眼 歪斜,口角下垂、流涎,讲话漏风,鼻唇沟变浅,眼裂 扩大,额纹变浅或消失,面部被牵向健侧。查体时可 见患侧面部肌群瘫痪。当患者做鼓气和吹口哨动作 时,患侧嘴唇不能完全闭合且出现漏气现象。双眼 闭合时,患侧眼球转向上外方,角膜下的白色巩膜不 自主显露。耳后乳突部常伴有疱疹、疼痛等现象,同 B寸舌前2/3味觉出现异常或出现听觉障碍。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脑病中医特色诊疗 全书》诊断标准选定[3]。本病为急性起病,多由风 寒之邪侵入肌肤,伤其经络,致其经脉凝滞,引起经 络受阻而发病,数小时至数天内瘫痪症状达到高峰。 主症包括口眼啮斜,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面部肌肉板 滞、麻木;次症包括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
针
灸研究
节酸痛;舌脉象表现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1.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医和西医诊断标 准的风寒型面瘫患者;(2)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 - 10 天内就诊;(3)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及其它代i射性疾病。1.4排除标准 (1)发病超过10天者;(2)针灸 不能耐受者;(3)治疗期间未按疗程进行者或因不 明原因自觉退出试验者;(4)排除吉兰-巴雷综合 征、莱姆(Lyme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继发 性面神经麻痹、后颅窝病变等原因引起的面瘫;(5) 同时排除中枢性病变引起的表情肌瘫痪。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进行针刺治疗,治法以祛风散寒、疏调经络为主。观 察组取穴:地仓、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合谷、 风池,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乳突 部疼痛加翳风;味觉减退、舌麻加廉泉;目合困难加 鱼腰。以上合谷穴位除外,其它穴位均取患侧。针 刺方法:浮刺法,即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以上穴位 消毒后,采用1 ~ 1.5寸毫针斜刺或浅刺皮下0. 3 ~ 1.0cm,当患者有酸痛、麻胀感为得气,得气后轻度 捻转。
对照组:取穴同观察组,穴位消毒后,按常规针 刺方法进针,用1 ~ 1. 5寸毫针刺入每个穴位,地仓 向颊车透刺,阳白向鱼腰透刺,余穴均直刺,当患者 有酸胀、麻重感后可行中强度捻转。
方义:合谷为循经远端取穴,以疏通阳明经气, 祛除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风池能祛除少阳之风 邪,地仓、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均为局部取 穴,以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
以上两组均选相同穴位进行针刺,选穴为8 - 12个为宜,均留针20分钟,取针时将棉球按压针刺 部位并迅速拔出毫针,棉球轻压皮肤20秒即可完成 治疗,逐日1次,7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 察其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避免受凉、吹风,嘱患者多 休息、畅情志,防止眼部感染,在必要时可用眼药水 和眼膏治疗。3观察指标
采用浮刺法和一般常规针刺方法前后各进行一 次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及 心电图等,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 关检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对出现不 良反应或不适情况做好详细记录。4
疗效评价
4.1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面部表情肌肉完全恢复生理功能;有效:症状及体征 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肌肉基本恢复正常,部分体征异 常,口角稍有歪斜;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4.2肌电图疗效分析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 面神经兴奋阈值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检测,疗程结束后,复 查肌电图,对两组患者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4.3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3〇) 例(%)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治愈22(73.33)14(46.67)
两组疗效比较
n
有效6(20.00)7(23.33)
无效2(6.67)9(30.00)
总有效28(93.33) *
21(70.00)
*:
注,P <0.05
。
4.4肌电图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面神经 兴奋阈值和CMAP波幅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 > 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兴奋阈值差 较前减少,CMAP波幅均较前改善,两组对比,观察 组比对照组效果改善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电图前后值比较(元±5
面神经兴奋國值(mA)
祖别'
治疗前
观察组对照组
4.98+0.815,07 ±0.92
治疗后3.19 ±0.683.56 ±0.70
治疗前0.60 ±0.360.59 ±0.30
治疗后1.02 ±0.401.32 ±0.41
,n =30)
CMAP 波幅(/mv)
根据目前医学研究可知,肌电图可作为面瘫病 人的主要电生理检查,它能够客观如实的反映面瘫
66
徐秀梅等:浮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30例
病人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及受损程度。本研究是通 过检测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兴奋阈值和CMAP波幅 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及预后,具有操作方便、安全 性高、可信度高等特征,同时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评 价疗效结果,更体现出浮刺法对风寒型面瘫患者治 疗效果的可靠性及显著性。5讨论
风寒型面瘫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面瘫疾病证型 之一,其病因多为感受风寒外邪,导致正气虚弱,气 血搏阻,使面部筋脉肌肉纵缓不收。临床上治疗此 病的方法众多,浮刺法就是运用中医特色优势治疗 的一种,它是传统医学针灸十二刺法之一,早在《黄 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官针第七》曰:“浮 刺者,傍人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素问•刺 齐要论第五十一》指出:“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 皮中,针人皮下,无伤肉也”[4]。此法是在皮下或表 浅旁斜进针的一种手法,刺入皮肤深度适中,宜治疗 寒性疾病,病邪分布在络脉、经筋与肌肉之间的疾 病。《金匮要略》中也载有“喁斜不遂,邪在于络”, 浮刺法就是通过疏调面部络脉气血,使气血运行通 畅,瘫痪肌群能得以快速恢复功能。通过临床观察 我们认为,如果采用其它深刺法或重刺法,很容易 伤及营血,使病情迁延难愈。再则,本病的治疗应与 其它疾病一样,必须遵循“既病防变、先时治疗”的 原则,一经发现应及早诊疗,这也是治愈本病不容 忽视的关键所在[5]。
关于面瘫病患者,有一些医者提出在急性期 (一周内)不宜针刺的观点,但笔者查阅大量文献, 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没有否认面瘫一周内不宜针刺治 疗的观点。面瘫病主要是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脱 失及出现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面神经的营养微血 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中医认为面(上接第43页)
瘫初期病邪较浅,应及时驱邪外出,浮刺法的临床运 用正符合这一观点,在面瘫病急性期给面神经一个 较轻的良性刺激,进针深度恰当,既能规避针刺带来 面神经水肿加重,导致预后不良的风险,又能使受压 神经产生兴奋,能够快速的使炎症局部的淋巴回流 和血液循环畅行,使受损的面神经和组织肌肉的营 养状况得到良性调整,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 新陈代谢,有利于面神经炎症的消除和水肿的消退, 从而能够减少面神经的受压时间,加快面神经修复 功能[6]。正由于这样,面瘫患者更应该立刻就诊及 治疗,积极有效地控制病情加重的趋向,以免错过就 诊的最佳机会,延误病情及预后。浮刺法的临床运 用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为广大医生和学者所证实, 它既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又有改 善表浅血管、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之效。此法治疗疗 效明确,几乎无毒副作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给患者带 来简单、方便、有效的治疗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率,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患者医疗花费。更重 要的是,浮刺法对风寒型面瘫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 针
灸效果,值得广大临床医生大力推广与应用。
研
参考文献
究
[1] [M].312.[2] ,.[M].3.:2015132-133.[3 ].[M].
,2011:214-216.[4]•[J] ■31 -32.[5 ]42
1997,18(4) :189.[6].“[N].,2013 -2-22(4).
(:2016 - 12 - 1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吴江
贾建平
神经病学
第
版
北京
:
刘淑霞,赵艳岩版社
脑病中医特色诊疗全书
闫世德
浮刺法及其临床运用
孟彦,李松,高军英.浮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保护,
李明高,李德臣,李树人
中国中医药报
收
稿
日
期
编
床观察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304 -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
针灸临床杂志,
199SI4 (8):
,
例[〗].化工劳动
面瘫发病一周不宜针刺”观点不当
辑:王河宝
[3]
丁笑節
.
电刺激足三里穴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肛门排气
50
[6] [7]
[J]•
赵保民,黄裕新,郝悦,等
例临床观察
[4] [5]
韦亿萍
,
[J].
江苏中医药,
明荣华,龚丽玲
门排气的观察
王玲
.
维生素
[J ].
B1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42(12) ;53..B1
2004,21 (6) : 101.
维生素
胃酸分泌的作用比较
足三里封闭对胃肠道术后肛
高云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蒙古中医药
足三里穴位封闭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临
2009,47(19):48..“”“[J,2001,26(4) :279 - 283•
40[J].
,2010,29(4) :36-(:2016 - 06 - 01)
中国现代医生,
电针
足三里
和
].针刺研究
例疗效分析
收
稿
日
期
编辑:喻松仁
三阴交”调节大鼠
内
.6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