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登临怀古词
2022-03-16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0r7年5月第32卷第3期Joumal0fH嘲UIliversity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fAnsaIldMav200r7Science(S0cialScienceEdition)V01.32No.3论辛弃疾登临怀古词李锋(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23)摘要:在辛弃疾的全部词作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登临怀古之作。不幸的时代环境和悲剧的人生遭遇使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具有满纸英雄气、满怀英雄恨的英雄失路之悲慨的深刻内蕴以及境界开阔、用典精当、奔放豪迈的艺术特色。关键词:辛弃疾;登l临怀古词;深刻内蕴;艺术特色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54(200r7)03一0136—02中图分类号:1206.2南宋英雄词人辛弃疾一生才兼文武,毕生以复国为己任,但不幸的时代,使辛弃疾英雄气短,孤立无助,“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满腔热血只能用狼毫挥洒,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一生共创作了629首词章,为两宋词人之首。辛弃疾的词,可谓题材宽广,内容丰富,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的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登临怀古之作。写了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分析当时宋金形势,提出恢复中原的治国方略。尽管这些建议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朝廷反映冷淡,非但没有让辛弃疾去“补天西北”,反而派他到地方镇压农民起义。空怀一腔报国赤诚,但才能无处展现。之后二十余年,他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他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没辛弃疾登临怀古词的成因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诞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之四风闸,此时此地已为金人占领13个年头了。父亲文郁早亡,为祖父辛赞抚养大。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人急陷济南,辛赞未及举家南迁,被迫在金廷先后担任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守令。尽管这是“被污虏官……非其志也”…,但此事导致辛弃疾南归之后一直被当作“归正人”而备受歧视,并成为政敌攻击诽谤的藉口。此乃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充满英雄失路悲慨之因由。辛赞虽在金人逼迫下晚节不保,但其爱国心与正义感始终未泯。他常带辛弃疾登城楼,履险塞,指画攻守形势,对辛弃疾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传授军事知识,“大父臣赞……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lJ。辛弃疾自小就受到了来自家庭方面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浸染,以及军事知识和武功技艺的教育训练。正因如此,辛弃疾后来参加耿京的义军时,得以一展才能,两显身手,先后把混入义军队伍而心怀异志,窃取印信潜逃投敌的和尚义端,以及杀害义军首领耿京的叛徒张安国擒获。这种豪气干云的英雄壮举,使辛弃疾名震朝野。“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平定兵患,统一全国,一直都是辛弃疾的理想。满怀豪情的辛弃疾本以为南归之后可以施展抱负,收复河山,但事实并非如此。南渡后,辛弃疾没有立即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只是出任江阴签判,那是一个协助处理政务的官员,难有作为。但他并不灰心,时刻都在密切关注朝廷的发展态势,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1168年前后,辛弃疾热情洋溢地有“倚天长剑”,辛弃疾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现实是严酷的,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42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20年间,他除了有两年时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可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因此,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辛弃疾只好把一腔爱国热忱、满腹深沉悲愤,化作英雄泪和英雄恨,洒落纸上,熔铸词中。这是其登临怀古词充满英雄失路悲愤的又一因由!二辛弃疾登临怀古词的深刻内蕴“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由于辛弃疾的家庭身世及处身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他的登临怀古词具有极为深刻的内蕴。最能全面、深刻反映这种内蕴的,是他于宁孝宗乾道五年(1169)在建康任通判时写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他登临远眺,在“千里清秋”中无奈地面对弥漫着深沉秋意的长江水滚滚东去,放眼“献愁供恨”的群峰,大都沦落在金人手中了!词人以移情的手法,把自己长期以来深埋心底的遗恨写到“遥岑”上去了。不言而喻,这种“恨”,并非个人荣辱得失方面的恨,而是社稷安危兴亡的恨!北宋徽、钦二主蒙尘受辱,南宋帝君昏庸无能,终使大好江山蒙垢,长令英雄饮恨。可此刻词人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宛如北雁南飞中的“断鸿”,面对清秋黄昏的落日残照,沉沦衰败颓收稿日期:2007—03—19作者简介:李锋(1967一),男,广西藤州人,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万方数据20Cr7年第3期李锋论辛弃疾登临怀古词137却的国势,倍感萧瑟寂寞和孤立无助!“无人会,登l临意”——真是千古浩叹啊!但词人在极度失意的情况下并不消沉颓废。相反,他带着鄙视的眼光批评西晋的张季鹰贪恋家乡的鲈鱼和纯菜羹而弃官归里,还用蔑视的态度审视了三国时期只知求田问舍的许汜;他倒希望能像晋代的桓温那样,获得一次“北伐”的机会。词末以茫然的心绪,强烈的语调自询:究竟请什么人,去唤来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用衣袖拭干英雄的忧国伤时的热泪呢7.辛弃疾南归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了,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但抗金事业却依然无绪。他厦对韶光的自自流逝,机遇的屡屡错过,不能不产生一种岁月的紧迫感,为此洒落一襟英雄泪。这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词人在内心所产生的历史失落感与现实失落感沉重碰撞而形成的深沉痛苦的表现。这种情况还反映在同时期所作的另一首登建康赏心亭的词《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之中。词的开头便点明登临的本意纯然是“吊古”,可接下去却转笔写登临的结果是“赢得闲愁千斛”,如许沉重!“愁”缘“兴亡满目”而起。建康之六朝金粉,几多繁华,都在满目兴亡中纷纷逝去,成为令人不堪回首的过眼云烟和任人凭吊的历史陈迹。然而,历史的回声,词人仿佛重新听到;历史的悲剧,即将重新上演。于是,词人想起了东晋名将谢安、谢玄等人,虽素有功名,却不为世用,只好每天在棋局中消磨时光。辛弃疾借此自况又引出一襟英雄泪,进而把“愁”和“泪”归结到“宝镜难寻,碧云将争的精神。这种忧心社稷、警顽立儒的开阔词境正是辛弃疾登临怀古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最能体现用典精当之特点的词是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辛弃疾奉召镇守镇江期间所作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日“微觉用事多耳”【3J,但更多的人盛赞“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L4J。用典多寡,并非评论作品优劣的决定性标准,关键是能否用得贴切:孙仲谋(孙权字)、寄奴(刘裕小名)之典切题中之“京口”(今镇江);“元嘉草草”和“佛狸祠下”两典乃切国家时势;廉颇一典,系切己事。词人作此词时已南归43年,年纪66岁,终不见重用,其处境及心情均与廉颇相类,故用以自比。词人表达了含蓄深沉的观点:从“君”的角度看,无仲谋、寄奴等英明之主而有丧权辱国的懦君;从“将”的角度看,无吡咤风云之师而有王玄谟之流的弄柄擅权的戾将;从己的角度看,无称心如意的幸遇而有廉颇的被谗受弃的不幸。这便是词人所面对的悲剧性的现实,也是这首词所表现的深刻的主题。骏卧槽枥,英雄坐老,这不由不令词人在产生迫切的个人生命沧桑感的同时,产生了沉重的社稷兴亡感。此外,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奔放时有如天风急雨,豪迈时有如大海高山。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词慷慨旷达,纵横排宕,胸有万卷之暮,谁劝杯中绿”上。据传说,古代有一个渔人,曾“于秦淮得古铜镜,照之尽见脏腑眦引。词人忽发奇想,如果真有那么一面古铜镜并且能寻到它,那就可以借它一鉴“归正人”之肝胆!但可惜宝镜难寻,无奈只好在这碧云将暮的时节,希望有谁来举杯劝自己痛饮一觞绿蚁酒了!词人的英雄泪和英雄恨,以及英雄失路的悲慨,在此同样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由上所述,“无人会,登临意”的“意”实际就是辛弃疾登临怀古词所具有的深刻的内蕴:满纸英雄气、满怀英雄恨的英雄失路的悲慨!萧风振起,慷歌憾宇,词作生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三气,不可一世之慨,意境沉郁苍凉,充满了生命的沧桑感和社稷的兴亡感!辛弃疾生于不幸的时代,空负文才武略,一生抱负,不能尽展,悲国忧民,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只好无奈倾诉于诗词之间,一吐胸中万丈长虹,尽发豪放之气。‘“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借典弹响弦外之音,表达了对南宋帝君庸懦的讥讽!总之,词如其人,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是辛弃疾一生悲情的写照。黄梨庄说:“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悲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51人品和词品相结合使辛弃疾的词具有境界开阔、用典精当、奔放豪迈的艺术风貌。辛弃疾登临怀古词的艺术特色“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纵览辛弃疾的六百余首词作,最能表现“词豪”特质的无疑是登临怀古词了,其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境界开阔、用典精当、奔放豪迈。辛弃疾一生正当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刻,他用全力写词歌吟民族矛盾斗争的主题以及志士怀才不遇的困境,思想境界阔大。在他的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抗金主张被阻、壮志难酬的苦闷,如:“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参考文献:[1]辛弃疾.美芹十论·札子[M]f职5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r78.[2](唐)李漕.松窗杂录[M],,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陈维.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贺新郎[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红巾翠袖,掘英雄泪”;也可以感受到统一的理想和北伐的决心,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词所张扬的是词人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是敢于向阻碍统一的不利因素做斗[4]杨慎.词品[M].王幼安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5]徐钒.词苑丛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责任编辑:老茧)万方数据论辛弃疾登临怀古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李锋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23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LENCE EDITION)2007,32(3)0次
1.辛弃疾 美芹十论·札子 19782.李濬 松窗杂录 2000
3.陈维 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贺新郎 19984.杨慎.王幼安 词品 19605.徐钒 词苑丛谈 198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nwlxyxb-shkx200703045.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