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岳来
来源:《新教师》2022年第05期
綜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通过各科知识学习,将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和分析问题中,以此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结合当前“双减”政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发展其兴趣和特长,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将社会实践与生活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各方面习惯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劳动行为、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方面尤为明显。 一、做好小学生劳动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学生进行相关的劳动,能够获取课本中无法提供的技能和知识,并可将所掌握到的劳动技术应用在生活事务处理中。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学生在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也可提升自身道德情操。
2.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
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生活和社会中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和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对事物的探索欲望。此外,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展示出自身的才华,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的实践创设具体的活动环节,如组织工艺品设计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比赛中不断激发创新能力,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的传统教学因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无法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而在现阶段,随着实践教学活动的不断增加,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劳动,既能够对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进行锻炼,还在一定程度
上增强其审美能力,不断丰富其想象力。由此可见,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为了能够更好地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需要注重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人类历史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但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而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程度比较低,对知识点理解较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多媒体方式,对我国万里长城修建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其间也可通过相关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环境下如何修建长城,感受当时劳动的艰辛。如此,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这一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对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况,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劳动氛围,之后根据班级人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引导各组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以此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1)积极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劳动教育,教师可从环境营造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丽的叶子”这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视频:道路边的树叶上都布满灰尘,有几个小朋友拿着从家里带来的抹布将灰尘擦掉,让树叶重新获得生机,进而给城市生活增添美丽色彩。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感受到参与劳动带来的快乐,进而增强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
低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比较薄弱,完成大多数活动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以树叶的标本制作为例,教师可将学生每5—6名划分为一组,给各组分发叶子。之后让同一组的学生利用叶子进行标本制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还可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劳动意识。
(3)积极开展具体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具体教学中会涉及多个实践活动,这可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劳动意识、提升劳动品质。
比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家周围的花草树木”,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维护,具体包括浇水、剪枝等活动。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劳动的过程中收获体验。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入农田参与播种和施肥等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系鞋带、整理课桌等“生活小达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解决事情,增强其独立性。此外,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让其学会系红领巾、洗红领巾能够为其后续生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学校也要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如进行大扫除或树木种植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3.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马申斯基曾说过:“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学生在进行学习劳动中,思维能力不可或缺,为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活动方案。利用此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合理进行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达明小学 责任编辑:苏少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