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淤
张
黎
(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64)
[摘
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协同育人。要]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将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有机结合,鉴
然后分析目前高校在劳动教育和产于此,先对高校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意义进行分析,
力求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教融合中的困境,最后分析协同育人的路径,
协同发展[关键词]劳动教育;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06-0067-03
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均属于高校教学方法的一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核种,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符合我国社会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结合起来协同育人,
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深化高校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的意义简析劳劳动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学生个体的劳动能力,对一家企业来说,和劳动者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至关重劳动者也应该遵守劳动伦理,要,企业依靠劳动者发展,做好企业安排的工作。这对一些处于象牙塔中的学生不仅要重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劳动教育中,更要重视对劳动的认视劳动习惯、态度、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在产教融合中形识、价值观念、道德等的培养,成全面、系统的劳动素养。
二、当前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一)劳动教育难以迎合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如果想要实现劳动结合大量的文献分析调查可知,
就一定要迎合市场行业的需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府部门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相关机制。在劳动少数高校依然采取传统教育以及产教融合的过程中,
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只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同时,很多企业也没有发现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存在过多利政府相关部门益点,和高校合作的意愿不足。鉴于此,学生、高校三方一定要出台相应政策来构建迎合企业、的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三)高校开展的产教融合内容存在缺陷
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要求高校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但是就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来说存在刻板性、单一性等问题。由此对产教融合产生影响,导致产教融合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对即将如果高校一味地采用刻板的教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会创造一批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
常不利。基于此,高校一定要立足学生个体的专业知识,深化产教融合,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提升学高校也需要为学生提供生的理论迁移实践能力。同时,
通过实践学习一方面可以拓宽学大量的实践学习机会,
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少数学生学习劲头不
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对丰富后者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求。但是显然劳动教育不能很好地迎合市场发展需求。足的问题。
三、实现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相关高校为学生创造的劳动教育其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没外部环境有待改善。第二,
有形成独特的体系,多数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对行业不熟悉。第三,教师个体素质有待提升。
(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机制有待完善
政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处于分割状态,
路径分析
(一)相关单位需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创建良好的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环境
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产教融合属于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众所周知,
(编号:淤基金项目:2020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GJY20020035);江苏高校哲学
“‘互联网+’(编号: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背景下构建高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实践研究”2020SJA1223);2021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
(编号:研究课题立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路径研究”CDGZ2021002)。
-67-
人才培养
教育、经济以及产业制度的重点内容。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发展。但是考虑到劳动教相关的政府单位和教育难以迎合市场发展需求等情况,
为莘莘学子创造良好的育部门就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
协同育人环境。鉴于此,相关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举例来说,政府单位可以通过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优化来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根课题
在不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同时,
专业课程学习的条件下,可以将不同学院的学生分成小组,分批次进入社区、街道开展卫生保洁以及绿化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
二是高校要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劳动实践活动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进入校企单企业在给学生安排任据高校改革的要求和内容构建更好的产学教学环境,位进行劳动实践。需要注意的是,
做好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工作,并重点针对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利益点进行发掘,然后吸引企业和高校合作,对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教学、产业关系进行协调和优化。
政府部门也要通过出台系列政策体系来对产教融合主体单位及其自身职能进行定位。例如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紧密配合目前的产教需求,并根据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需求和专业知识需求做好教学工作。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为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可以和产业软件基地以及大厂进行合作,找准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利益点,对学生的计算机建模专业技术、编程技术和机器人设计知识等进行定向培养,在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的同时迎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大力配合政府部门的协同育人需求,在尊重学生个体权益以及不违背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下保障学生的经济利益和福利待遇政策等。必要时,企业还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置专门的技能奖学金以此来激励学生,为协同育人创造和谐的环境和便捷的条件。
(二)高校要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为了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作用,高校要对自身的教学机制进行创新,必须发挥自身在劳动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严格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设置劳动课程,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劳动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挤压或者占用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时间,并将劳动学习考核分数纳入学分考核中,借此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举例来说,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高校要结合大学生专业特长以及学生个性设置多样化的劳动技能目标。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学校可以根据该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举行内务劳动技能比拼,即通过整理学生所在宿舍的内务来-68-
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迁移,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劳动,而不重视自身的专业知识。
三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劳动。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以某高校为例,
在学生无法返校的条件下开展家庭美食制作网络比赛,
学生通过拍摄自己在家制作三餐等Vlog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并积极向学生反馈结果。
四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劳动实践活动。高校一定要明确相应的劳动教育实践需求,
引导、组织学生参与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举例来说,在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之中,
并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个体的劳动技能水平。如某高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补足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短板
目前正处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各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当前,
我国的产业类型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当前,
我国的企业如果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一定要做好创新工作。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态势来看,过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由此为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埋下了不利因素。鉴于此,
如果想要在短期内补足短板一定要采取多元化措施来促进高校人才发展。
举例来说,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和企业引导这种双管齐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协同育人的特征来看,要求高校要做好学生实践和跨界教育融合工作,让学校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引导者,
只.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人才培养
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有学校和学校产生联动,
质。鉴于此,高校需要构建符合自身教育情况的立体化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开发和协同育协同育人信息平台,
北大人相关的校本课程,高校可以应用该平台和清华、等重点高校构建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源库,而高校学生可以借助该平台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课题
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企业互派人员不断深入学习,
企业也伍建设的同时,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的师资力量,实现校企共赢。能培养所需专业人才,
高校也可以借助除了做好教师队伍构建工作之外,
进一步提升智慧学习工厂的方式更好地开展产学合作,
高校在和企业开展合学生的产教融合质量。举例来说,
可以将一些企业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供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之外,高校还要积极同企业合作,作的过程中,
通过技术累积来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
高校要做好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工作,当学生脱离校园环境走上工作岗位后,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就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基于此,高校应该积极同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学校可以让互联网大厂企业的讲师到校园进行授课,
让真正有社会经历的人向学生讲述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同时,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也可以构建专门的教育园,企业可以在该教育园中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打造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实训基地以及技术研发中心。学生要通过定期实践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学校需要给予企业一些平台技术的支持,尽量解决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和企业展开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找一批信誉度良好且符合学生专业的企业,避免学生的劳动权益受到损害。
同时,高校还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此来实现协同育人目标。举例来说,
高校可以通过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大量的教学案例可知,“双师型”教师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基于此,高校一定要打造一支“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例如高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或者工程技术人员,让这类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技术授课,同时学校也要派遣一批教师深入企业中实践学习,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累实践经验。如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进入腾讯、小米等企业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内容做好技术攻关工作。在校企融合交流的过程中“,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教师进入企业后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而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学习和锻炼可以更好地丰富课题研究内容,并将研究结果反馈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
学生进行学习,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多角度评价方式,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这对高校丰富自身的课题理论研究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教育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高校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考取一些专业技能资格证的方式来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下的协同教育。
举例来说,高校可以鼓励已经大三学年的学生考取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地方导游资格证以及国家级导游资格证,如果学生自己的条件优厚,还可以考取外语导游资格证。通过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先进的知识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以及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为了迎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高校一定要做好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协同育人工作。基于此,高校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积极补足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短板等方式来进一步弥补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缺陷,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燕晓飞,赵鑫全,赵明霏.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路径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42)]:张89-92.
培卫.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4):24-30.
[3]叶清清,张嘉琪.基于嵌入性理论的高校党建工
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2.
因编辑司
-69-
楠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