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合作型小组 打造“动车组语文课堂”
作者:刘让国 谭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1-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 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常常把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的课堂称为“动车组课堂”。下面我就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迎接“合作”
传统课堂缺少的就是“利用”学生,当然也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尊 重。与其每个人都必须饱受学习之苦,不如大家绑在一起共同分担任 务。这样既减少了学习分量,又降低了心理强度,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明显见效了。建组之初,小组的文化建设就已经开始,包括: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 激励团队永远向前。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 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 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 人人明确。 二、民主互动,体验“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要怎样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于充分发挥呢?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个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其次,有的放矢,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 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并在一定时间后,角色转换,使 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此外,教学中构建一个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在低年级的拼音和生字教学中我们经常开展师生对 口令、猜一猜、夺花、夺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找朋友、小小邮 递员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适时引放,充盈“合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 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 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 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关系,做到 “收”、“放”自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 “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 ,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 , 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 , 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 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 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 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 四、适当评比,激励“合作”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除了在鼓励学生动手、 动脑,在小组中显身手的同时,更要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 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 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作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 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 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 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 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 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参 与合作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 小组长去想办法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其次是对各小组的课堂学习情况 进行“捆绑考评”。在课堂上,对那些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台展示的 小组给予加分鼓励,不管开始时他们的展示是否到位,是否精彩,都 给予表扬。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能 促使小组中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基础差的同学也 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课后延伸,拓展“合作”
在开放的、合作的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创新的自由,开放学习的 空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持续发展。创新不是自我封闭、 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范围内。经常 组织调查活动、实践活动,不只是在课堂上,还在生活场景中、在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实践中学习“活”的语文,延伸我们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泉城》这一课的教学后,我布置了一个探究性课题: 请你们小组仿照课文中介绍各种泉水的方法课后再去查阅相关资料来介绍其它的泉水,完成后附在文章后面,来丰富课文的内容。一周后,各个小组把成果展示出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汇集了各个小组成员的智慧和特长,学生们在实践中巩固拓展了所学的知识,也都从中获得一定的常识教育。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动车组语文课堂”的魅力将熠熠生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