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28例疗效观察
2021-06-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32l2・ 吉林医学2010年7月第31卷第20期 持续状态患儿83例,以上患儿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 rain以 系统急、危重症,其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而一直为人们广泛关 注。对儿童来说,~次惊厥发作持续30 mln以上,或者反复多 次的惊厥发作,发作期间意识不能恢复,超过30 rain以上,即 为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持续状态的病因复杂,其中急性症状重,以颅内感染 较多见;慢性症状性中多为脑瘫患者,既往有颅内感染病史。 惊厥持续状态可造成严重脑损伤,且惊厥持续时间越长,产生 上,或者反复多次的惊厥发作,发作期问意识不能恢复,超过 30 rain以上。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洌,年龄为5个月~7岁,惊 厥持续时间为45~250 mjn,在以上患者中癫痫患者15例,中 毒性脑病7例,脑炎患者21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 例,年龄为5个月~7.5岁,惊厥持续时间为60—270 rain,在 以上患者中癫痫患者14例,中毒性脑病6例,脑炎患者20例。 不可逆性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发作控制越困难,严重时危及 生命,因而必须采取分秒必争的紧急措施进行抢救,治疗的主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惊厥持续时间、原发疾病等方面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临 要目的是:一是尽快终止惊厥发作,防止惊厥本身引起神经元 损害;二是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保证生命体征的平稳;三是尽 快完善相关检查,积极寻找原发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 般惊厥持续5 rain以上,就要考虑选择强有力的止惊药物静脉 给药,最好在20 airn以内控制发作,因为随着惊厥持续时间的 床情况给予吸氧、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 疗。在以上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西泮0.3 me/(kg・次) 静脉推注。如果无效15 rain可根据原来剂量应用3次,同时 给予苯巴比妥5 mg/(kg・次),每隔12 h 1次。观察组给予咪 唑安定0.1—0.2 mg/kg加5%葡萄糖1O n1l中静脉推注,而后 延长,惊厥将越来越难控制,或将明显的运动性发作转为轻微 发作或脑电发作形式。 咪唑安定又名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含咪唑环 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苯二氮卓类所共有的抗焦虑、催眠、 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还具有水溶性、消除半衰期 短、起效快、局部刺激小、无蓄积作用、无残留效应、安全限宽 及治疗指数高等特点。因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和多种应用途 按照0.1~0.8 g/(kg・rain)的滴速维持滴注。可根据患者 惊厥是否控制而调整滴速,最后以惊厥完全控制后的滴速进 行维持滴注,维持滴注24 h后,每隔2 h递减0.1 min),最后停用。 ( ・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l h内惊厥发作完全控制为显 效;患者2~4 h内惊厥发作控制或者转变为间歇性发作为有 效;患者治疗4 h惊厥仍没有控制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3.0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P<0.05,显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径得到人们认可,咪唑安定不但能成功地控制惊厥发作,而且 能够有效地消除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其持续抗惊厥作用效果 好,惊厥不易复发,甚至有学者建议把咪唑安定作为抢救惊厥 持续状态的一线用药 在本文中,采用咪唑安定治疗惊厥持续状态,临床总有效 率优于安定联合苯巴比妥,控制惊厥持续状态效果显著,值得 借鉴。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 4参考文献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例) [1]蒋莉.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J].实用儿科临床杂 婕.咪唑安定治疗惊厥持续状态 志,2006,21(24):169o. [2]潘喜媚,蔡伟良,杨咕勺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6):690. [3] 咪唑安定治疗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学,2O()9,30(8):1205. [收稿日期:2010—05—04编校:李晓飞] 3讨论 惊厥持续状态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的儿科最常见的神经 中药外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28例疗效观察 赵罗忠,张元明,王爱珍(江苏省泰卅I币中医院儿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中药研成粉末外敷于神阙穴。结果:中药外敷组总有效率 96.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中药外敷健脾止泻,起效快,无痛苦,使用方便。 [关键词] 中药外敷;婴幼儿;腹泻 吉林医学2010年7月第31卷第20期 婴幼儿腹泻是秋、冬季节儿科常见疾病,多数由轮状病毒 引起,常可并发脱水和酸中毒,影响小儿生长发育,El前尚无 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一般以支持疗法为主,我 科于2007年1O月一2008年12月使用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O月~2008年12月d,JL轮状 病毒肠炎(HRV)流行期间我院诊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共204 例,均符合1998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18例, 女86例,年龄<6个月者10例,6个月~2岁者172例,>2岁 22例,伴有轻中度脱水者64例。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多,3— 1O余次/d,呈水样或蛋花样,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大便常规 检查WBC 0~3/HP,脂肪球(+一+++),细菌培养均阴性, 经ELISA法(广州南方珠江高科技中心提供试剂盒)检测大便 轮状病毒抗原均为阳性,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 对照组7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方面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并根据病情的轻重住院或门诊治 疗。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补液、补充电解质、抗病 毒及思密达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肉桂、黄 连、木香、枳壳、白术、甘草)研成粉末,用醋调成软糊状,贴于 神阙穴,纱布外敷,胶带固定,留置8—12 h,1次/d,连续3— 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按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修订的腹泻病 疗效判定标准 J: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 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 转,全身症状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 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7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O1 3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秋、冬季节儿科常见病,多数由轮状病毒引 起,轮状病毒是1973年由Bishop等在墨尔本研究婴幼儿胃肠 炎时从十二指肠黏膜细胞活检标本中发现的,轮状病毒是引 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_2 J,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 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 ・3213・ 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 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 少。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一般以支 持及对症治疗为主,并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紊乱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国内有人用病毒唑、西米替丁、阿 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且这些药物均 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我科应用中药外敷佐治婴幼儿轮状 病毒肠炎128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不良 反应少。根据d,Jh生理、病理特点,其腹泻原因正如吴瑭在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指出的d,Jh“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 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主要是由于脾胃薄弱致 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走肠间所致,且脾虚湿胜为其病理关 键,且脾喜温燥而恶湿。据此,方中的肉桂、黄连、木香、枳壳、 白术、甘草具有健脾燥湿,温中祛寒之功效,用于脾虚泄泻、寒 湿泄泻、脾肾阳虚泄泻。肉桂温中健运,散寒止痛,主治脾虚、 腹胀、便溏;黄连泻火、解毒,用于湿热内蕴,主治湿热、泻痢; 木香行气止痛,主治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枳壳破 气散结,行气止痛,主治胃肠积滞、饮食不消;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主治脾失健运,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甘草补脾益 气,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中药外敷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 的中医外治法之一,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唐代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涛著的《外台秘要》以及明代李 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的医疗方法都涉及到了中药外敷疗 法。由于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 的作用,所以不但能治疗局部病变,而且还可通过外敷达到治 疗全身性疾病的目的。药物通过对脐部(神阙穴)局部穴位的 刺激作用,经过皮肤透入,激发经脉之气,促进脏腑气血运行, 起到治疗作用 ;脐部皮肤较薄,神经、血管比较丰富,因此脐 部有较强而迅速的吸收能力,有良好的感受和传导功能,当用 适宜的药物施治于脐部时,均能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改善内 脏及组织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 力 。中药外敷集热疗、药疗、灸疗于一体,起到健脾止泻的 作用,同时避免了口服和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家长和患儿 易于接受,且药效持久,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因素的 干扰和降解作用,减少个体差异,起效快,药效强,无创伤,无 痛苦,使用方便。 4参考文献 [1]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 杂志,1998,13(6):381. [2]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76—77. [3] 马汁梁.数脐妙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1992:1. [4] 胡和平,罗菲.从现代医学谈脐疗作用机理[J].中 医儿科杂志,2005,1(1):32. [收稿日期:2009—11—20编校: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