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
2023-06-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46卷第8期 2018年8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0l_46 No.8 Aug.2018 文章编号:0253.374X(2018)08.1011-07 DOI:10.11908/j.issn.0253—374x.2018.08.002 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 刘应扬 ,张枫 ,熊海贝 (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考虑木结构节点的半刚性特性,推导了半刚性框架在 梁柱式木结构的连接节点,无论是传统的榫卯 侧向力作用下的刚度计算公式,讨论了节点半刚性对框架内 连接,还是采用金属连接件的现代木结构节点,均具 力分配的影响.对3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 有一定的传递弯矩的能力,但是木材(与混凝土、钢 了水平荷载试验,其中1榀为单调加载,2榀为低周反复加 载;对5个采用相同设计的梁柱节点足尺试件进行了抗弯性 材相Lt)特殊的材料性质和连接方式使节点难以达 能试验,其中3个为单调加载,2个为低周反复加载.根据试 到完全传递弯矩的刚接连接的要求E 引.对于含有半 验现象研究了螺栓连接木结构梁柱框架的抗侧力性能、梁柱 刚性节点的梁柱式木结构框架,其节点的半刚性特 节点的抗弯性能以及两者的传力机理和破坏模式.最后,基 性是影响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的重要因素. 于获得的试验数据对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 由于木结构节点难以达到刚接的要求,因此现 关键词:木结构框架;半刚性连接;抗侧力性能;理论分析; 阶段的设计方法通常将节点假定为铰接连接来计算 试验研究 结构的内力,进而进行构件截面和节点连接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66.2 文献标志码:A 同时,设置支撑、剪力墙等抗侧力构件,以满足整体 结构抗侧力要求;结构的耗能和延性性能,由支撑、 Lateral Performance Study on Timber Frame 剪力墙或者其他附加构件(如阻尼器)提供和实现. Structure with Semi-Rigid Connections 但此设计方法也有相应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半刚性 的节点在实际结构中会承载一部分的弯矩,节点在 L/U Yingyang , ̄ ̄4NG ,XIONG Haibei 弯矩作用下易产生横纹方向的拉应力和顺纹方向的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剪应力,这两者也是木材材性中最薄弱的环节,可能 450001,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on ̄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导致节点区域木材的开裂[4],甚至结构节点的失效, 而铰接设计方法则缺少相应的计算,在节点连接处 Abstract:A structur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semi—rigid 的设计可能会偏于不安全. timber porta1 frame:formulas were derived in terms of the 现代木结构发展应用的方向是高层和大跨结 internal force and lateral stiffness,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构,结构的变形控制至关重要,设计中对节点力学性 semi—rigid joint was discussed.Meanwhile,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ful1.scale timber portal frames and 能把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基于半刚性节点假定 five belted timber connections to study tl1e latera1 的设计方法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推广.半刚性框架的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s and the moment resistance of the 计算分析较早应用在钢结构设计中,用于考虑双腹 connections.For consistency,the connections from the portal 板角钢连接、上下翼缘角钢连接、T形键连接等难以 frames and the connections for bending tests were of the same 达到刚接要求的梁柱节点设计.在结构内力计算中, configuration.Finally,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多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以弹簧单元模拟梁柱节点 verify the derived formulas. 的力学特性,输入弯矩一转角关系,进而得到外力作 Key words:timber frame structure;semi-rigid joint;lateral 用下结构的响应[5 ;一些学者也采用理论分析的方 performance;theoretical analysis;experimental study 法,建立基于半刚性节点的单元刚度矩阵,结合数值 计算方法求解,这种方法本质上和采用有限元程序 建模计算是一致的【6引.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分析过程 收稿日期:2017—12-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8A560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2804) 第一作者:刘应扬(1987一),男,讲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木结构.E-mail:liuyingyang5687@qq.corn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6卷 较为隐性,难以得到问题的解析解,不利于从总体上 把握结构的性能;因此,也有学者在保证框架为“结 构”(假定全部或部分的半刚性节点为刚性节点)时, 借助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内力求解,之后再考虑半 刚性节点的受弯转动,线性叠加得到结构的总体位 移反应[8 ;该类方法可以得到相关问题的解析公 式,能够定性和定量地研究结构的位移组成以及各 单独将柱作为隔离体分析,如图3所示. 变形 参数的影响,但在内力计算时,并没有考虑半刚性节 FH. 点对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不够精确. 图3柱隔离体计算图 针对现阶段设计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足之 处,本文拟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对梁柱节点、柱底 节点均采用半刚性的假定,进而对梁柱式框架的抗 侧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开展螺栓连接木结构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抗侧、抗弯试验,研究半刚性 框架、节点的传力机理和破坏模式.最后,基于获得 的试验数据对本文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验证. 1 半刚性框架抗侧力理论分析 半刚性框架的力学计算模型可以按图1简化, 图中:L为框架跨度;H为框架高度;Eb、E 为梁、柱 构件顺纹弹性模量; 为梁、柱截面的惯性矩; K 为柱底节点的转动刚度;K讪为梁柱节点的转动 刚度.不考虑竖向荷载,结构在水平力F作用下的弯 矩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1半刚性框架力学计算模型 Fig.1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semi-rigid frame 图2侧向力作用下的弯矩示意图 Fig.2 Moment diagram under lateral force 图中梁柱节点的弯矩为Mb,柱底节点的弯矩为 一 H—Mh (1) Fig.3 Free body diagram of the column 柱上弯矩以框架内侧受拉为正,司以表不为 M( )一一( FH—Mb)+ F —Mb一·Fz+F (2) 不考虑柱剪切变形的影响,柱上任一微端Y处 (O≤ ≤H)的曲率 ( )为 ( )一 (3) 将式(2)代人式(3)中,则柱曲率表示为 ( )=== __(Mb一 H+ F ) (4) 式(4)积分后可以得到柱转角、柱挠度的表达 O(y)一豇1[(Mb一 H) + V.y2 A1(5) )一 1[丢(Mb一 H) q F 3]+ A1Y+A2 (6) 柱底处 一。 ,转角 。 :::掣,挠 度 (0)一0.分别代入式(5)和式(6)中,计算可得 H—Mb A1一 =_’Az · 因此,式(5)和式(6)可以更新为 一矗[(Mh一詈H) + z卜 yH -M ̄ (7) 一矗[专(舰一专H) 。卜 H—Mh 一3, (8 单独将梁作为隔离体分析,如图4所示,同理可 以得到粱转角和挠度的表达,如式(9)、式(1O)所示. 第8期 刘应扬,等:半刚性连接粱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 Ⅲ) % , L H)一fl(o)+ (12) :: :: : 将式(… 7)、…式(9)代人式(12), ~ 。可解得 …… 】 】 图4梁隔离体计算图 Mb— { F (13) ng.4№ diagr瞰o‰ 去+赢+忐+忐 x)=2 1MbL(9) …一1( (Mbx 吉 M Mb b:==一1 ,号争。)一 耋窘1丢+去+ + 赤2 丢矗 k ㈣,结果蓑笑 茬苎 在柱顶(.),一H)和梁端(z一0),根据变形协调, 点的转角和挠度.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位移,可以 可以得到 表达为柱顶的挠度的绝对值,即 △一1(1 1 1 1 . F 5 去+赢+ L2c b2b ∞_,c ^ + b, 熏瓣 寺 (16) 的线刚度和梁柱、柱底节点的抗弯刚度共同决定,节 其中,当 , 一。。且 'b一。。时,Mb—T_丁2ic · 点的半刚性特性直接影响结构的抗侧力性能.为简 i ’6 K一叩刍 (17) 旦F'Mc一鼙旦F,与柱底冈JI接 冈IJ接框架 舯 一12 (6+~a+67+ 26lf T) 耀警 为一的设计参数;a一 为柱与梁的线刚度比、 二致;当K 一∞且K 一。时,M 一。,M 一譬F, /k  ̄K:.c:为柱底节点与梁柱节点的转动刚度比、y一惫 与柱底刚接、梁柱铰接框架的内力表达一致. 为柱线刚度与柱底节点转动刚度之比;寺为柱子的 2 螺栓连接木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 柱子的尺寸和截面信息,结合结构的抗侧刚度需求, 2.1试验概况 共设计3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 通过调整参数 来确定梁和节点的设计信息. 跨度均为4 110 mm,高度均为2 740 mm,跨高比为 为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分别令梁柱、柱底节 3:2.梁截面为280 mm×180 mm、柱截面为280 点的刚度趋于0或∞,得到框架内力的计算结果,并 mmX230 mm,材料均采用层板胶合木,木材均为加 与结构力学计算结果相比较. 拿大进口的云杉一松一冷杉规格材,材质等级为II 嗣济人 : 报(n然科学版) I(;卷 级,由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胶 的 部托坏.安装在龙门架【 的钢滚轴刚于 制试 J 8个M22螺 合,胶合后的强度等级为TC11A,通过材性试验”l 什平面外的变形.柱底钢板与地梁采』tl阿 =========二==== 栓连接.地梁卜j实验 水泥台座牢I川吉I定. 得到木材的顺纹受』 弹性模量为【)5 l2 MPa、横纹受 压弹性模量为334 MPa.梁柱节点、柱脚节点均采Jj J 单洲加载制度和低川反复JJf1裁制度.分刖参考 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E56 { 平11 螺栓一钢插板做法,l】£中螺栓采川6.8级普通螺栓、 关I6l】 ,采 位移控制加载.试件载力下降至_f歧限 直径14 mF[1.钢板采州Q235钢、厚度lO ran1.试件 E2】2 示意及节点详见图5. 梁柱似架爪意 合术柱 1 l 1 1 ~ ’ ●●●● ●●●● ●●●● /.... 一10111111/ 钢捅板 / 2gOx23O —— 胶合木柱 18() h f】:底 点 l制 0 fE , tL 图5梁柱框架示意及节点详图(单位:mm) Fig.5 Layouts of timber frame and joints(Unit:mm) 试验在同济大学:E小 [程防灾 家重点实验室 进行,采州申克加载系统进行单洲l卡I1低周反复力fl载, 如冈6所尔.中兜机施加推力时,通过左侧钢板 接 传力到试件;施加拉力时.先通过钢拉杆传力至右侧 钢板.冉南 侧钢板传力到试件,从而避免试件节点 图6梁柱框架试验加载装置示意 Fig.6 Test setup for the timber frame 荷裁的8() 时或结构侧向位移达刮25O.0 nlr L nl(层 问位移角约为1 1】.结构 不宜继续,R载)时.试验 终止. 2.2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本文以低刷反复试验的』JlI载过 ,对试验现象 及破坏模式进行说明.试验中随着侧向位移的增加. 梁丰{:节点表 为局部顶紧.存侧向位移7JIl载 5【) mm(1,/55位移 )时.佳底 点首允…脱了裂缝:梁 端小材 侧向位移约为1对 斟 00 rnn1(1/'27位移角)时. 也发生了劈裂. 后续的试验 f1.卡l=底f11梁端的小材 裂缝继续斤腱。 7.但结构的7贰载了J并没有 著 F降,试验在达到位移失效限值950 nln1(1 1 1 f 移 角)时终止. a梁性框 整体 竖彤硬破坏 意 h柑 底 做坷、 hi况 c fl‘1 做坏 眦 图7梁柱框架破坏模式 Fig.7 Failure modes of the timber frame 纯框架结构体系 试验叶l表现¨I..弱节点、灶构 件”的破坏模式.这是 为当结构受到侧向茼载时. 半刚性的节点承受一定的弯 .从 他节点处小材 fII现横纹托应力和顺纹剪应力:而 点I 域的顶紧. 导致小材局部的心力集巾.增大I,横纹托 力和顺 纹剪应力,而这 荇也是小材材性tft最薄弱的环节. 此导致节点处的过 开裂破坏. 试验后对 点 域进 /-了拆解.发现螺柃杆均ff{现了 n11屈服.部 分螺栓杆共至ffj现了弯曲折断.说『j月螺栓 结构受 到往复力时提供了能 消耗. 虽然纯框架结构体系表现fII I,节点Ix:域过 的 笫8期 扬.等:、 川 连接粱杜式小 构抗侧,J性能研究 劈裂破坏,但是整体结构的变形能力很强.』f:术…观 的弯『H{变彤.在 钢板的承J 处…现_r~一个 性铰. 承载力的急剧下降和倒塌现象. 塑性铰以外的邴分堪本刚flI=.同时rf1_J 螺栓的弯曲 变肜. _小构件的外表面及与钢板接触的『』、】 【 邯 …现_r小材瓜瓜破坏.值得注:蓉的赴.小梁的受托#-ff 受 f!J!lJ螺柃的 f¨1程度 1木孔的承 破坏程度吩 相 .受幢侧的破坏更』Jll明 .这是 为 受 fIf!Ij. 3 梁柱螺栓连接节点抗弯性能试验 3.1试验概况 梁柱节点采』{{与第2 1H)-lf1艇架 点相川的设 梁拄之问的乐 分 了部分倚载; 挤 处,小¨f 计,木材、螺栓、钢板的材料和规格也均保持一致,节 也…观了J 破坏. 点详罔如l皋1 5c所示.共设计5个梁柱节点 』 构 件,3个为单凋加载,2个为低周反复加载. 试验在同济大学木结构试验室进行.加裁装 采川双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为便于肌载.将胶合 木柱水平 定于加载梁一I ,通过作动器 梁端施加 水平荷载,试验加载如I皋I 8所永. 、 裂情况 I1螺 坚 图9梁柱节点破坏模式 Fig.9 Failure mode of the fl'ame joint 4半刚性框架抗侧力性能计算 图8梁柱节点试验加载装置示意 Fig.8 Test setup for the fi'ame joint 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梁柱框架的抗侧力位移一 荷载ff『1线,以及梁拄节点转角弯矩『¨1线. 【1所示.j|要力学性能参数 表1. 10千¨ 单iI爿加载制度参号ASq、M D1 76l。。 ,低周反复 坫f之前推导的理沦公式,结合试验确定的梁 加载制度参考ASTM E2 I26巾方法L、给出的 柱节点的力学性能.本节拟埘半刚性 架的全过 CUREE加载制度 ! . 点所承受的弯矩等于小梁 力一位移 系进行¨‘算,见图l2, ‘j 架试验结果 端部的水平力与加载点至螺栓群I 最终,得到构件的转角一弯矩『¨1线. 3.2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本文以低周反复试验的加载过程.对试验现象 及破坏模式进行说明.试验开始后断续ffj现由于组 件之间的错动和术梁柱之间挤压造成的噼啪声.当 梁柱相对转角达到6。左右时,木梁t开始fII现裂缝. 距离的乘积, 进f-i-x,?比.验证本文理论研究的合理性与实川性. 降…1 数 为节点半刚性特性的表达.梁 节 点的半刚性特性通过本文试验结果的平均『lll线确 定.柱底常点的半川性特性通过有限丸数值模拟确 并伴随着巨大的术材开裂声.这些裂缝通常首先在 受拉侧外排螺栓处出现,同时受压侧外排螺栓处也 出现裂缝.节点【x=域木材酋‘先从螺栓孔附近,F裂.随 变形加大沿木纹向木梁与柱接触端逐渐扩展.最终. 南于木材的横纹受拉和顺纹受剪共同作用,节点的 裂缝主要表现为顺纹劈裂.伴随有少量的列剪切破 坏模式,见罔9a. 拆开木构件,见 9h,可以发现,木柱上的螺栓 变形很小,几乎没有弯曲;术梁上的螺栓甘j现了明显 图1(1梁柱框架试验结果 Fig.1 lI Test results for the timber frames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6卷 图n梁柱节点试验结果 Fig.11 Test results for the framejoints 表1试件主要力学性能参数 Tab.1 Mechan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图12节点受力状态和结构位移的对应关系 Fig.12 Relationship between joint perfornlance status and structural lateral displacement 定[1 ,gb、g 的函数曲线如图13所示.结构全过程 力一位移关系函数厂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计算 步骤确定. 图13 gb、g 函数曲线 Fig.13 Function curves for gb and g 白 F一 ¨ 搏 (1)定义结构的初始状态 定义结构的初始状态:位移为△0、结构受力为 F0、柱底节点转角为 。,。和梁柱节点转角为 .o,通 常初始状态下结构的位移和受力均为0. 根据函数g(对函数g求导,即根据函数曲线得 到该点处的斜率),确定节点在转角 ,R , , o、 ,o时的转 动刚度K。.。、K .。.由梁、柱尺寸和截面信息,得到线 刚度i 、ib,结合该状态下节点的转动刚度K ,。和 K .。,通过式(16)计算得到该状态下结构的抗侧刚 、●,● ,I,●●●J^』 一 度K lo. F fI (2)定义结构基本增量 取柱底节点的转角增量作为结构的基本增量, 为d . (3)计算结构其他增量 当增量足够小时,柱底节点的弯矩增量可以按 dMc—d9。K刚计算.设结构受力的增量为dF,则梁 柱节点的弯矩增量仍可按式(1)计算,即 dMb—HdF—dMc (18) 梁端、柱底节点的转角增量仍满足变形协调,式 (12)对增量仍然适用.代入后联立方程,可得到dF、 dMb的求解.此时可以计算梁柱节点的转角增量为 dgb= ,结构的位移增量为dA一 . 』 b.0 』 s.0 (4)确定结构的下一状态 结构经历增量后达到下一状态,位移△ 一A。+ d△,结构受力F 一Fo+dF,柱底节点转角 , === 。,。+d ,梁柱节点转角 , 一 ,。+dcifb.该状态下, 节点的刚度可根据函数g在 , , 处切线斜率得 到,即K州,K 再根据式(16)确定该状态下结构的 抗侧刚度K . (5)循环步骤(1)~(4)求解,得到结构的全过程 力一位移关系曲线,并获得节点受力状态和结构位移 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柱底节点转角等增量(取 d 。一2.4×10_“rad),结合软件MATLAB计算得 到框架结构的全过程力一位移关系曲线,与木结构框 架试验结果对比,见图14. 从图l4中可以看出,理论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 有较好的吻合程度,理论计算曲线的刚度略低于试 验结果,这是因为试验中设置的钢拉杆系统导致的, 加载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梁柱节点的开裂,延 缓了结构刚度的退化.试验中,框架在加载至250 mm侧移时,由于位移较大而终止了试验,从理论计 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在250 mill之后框架仍能维持 其承载力至较大的位移,这与第2节试验终止前的 第8期 刘应扬,等: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研究 1017 ~R 现象具有相互印证之处. 图14理论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 Fig.14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test result 在工程中可以预先进行节点试验或数值模拟研 究,确定节点的抗弯特性,而后通过本文推导的理论 公式来预估框架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从而进行半 刚性框架的抗侧力设计. 5结论 通过对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的抗侧性能进 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节点连接假定为铰接,是当前木结构设计中 广泛采用的一种假定,但是,木结构节点具有一定的 半刚性能力,在框架结构中会承载一部分的弯矩,可 能会引起节点区域木材的开裂,甚至导致结构节点 的失效,因此,建议在设计中考虑节点的半刚性转动 能力. (2)试验研究表明,螺栓一钢插板连接的木结构 节点,具有传递弯矩的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半刚性特 性;在框架试验中,结构表现出“弱节点、强构件”的 破坏模式,这是木结构不同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 构之处,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3)基于本文理论分析,给出了确定半刚性框架 全过程力一位移关系的方法,在工程中可以预先进行 节点试验或数值模拟研究,确定节点的半刚性特性, 而后通过本文推导的理论公式来预估框架结构的抗 侧力性能. 参考文献: r 1]LAM F,GE蛐L0FF M,CL0SEN M.Moment-resisting bolted itmber connections[J].Structures and Buildings,2010,163 (4):267. [2]王明谦,宋晓滨,顾祥林,等.胶合木梁柱螺栓一钢填板节点转 动性能研究l'J'1.建筑结构学报,2014,35(9):141. WANG Mingqian,S0NG Xia0bin,GU Xiangli,et a1.Study on rotational behavior of bolted glulam beam-to-column connecitons with slotted-in steel plate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4,35(9):141. [3]姚侃,赵鸿铁,葛鸿鹏.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特性的试验研究 ,lJ-1.工程力学,2006,23(10):168. YA0 Kan,ZHAO Hongtie,GE Hongpeng.Experimental studies on也e characteristic of mortise.tenon joint in historic timber buildings FJ'1.Engineering Mechanics,2006,23(10):168. [4]熊海贝,刘应扬,杨春梅,等.梁柱式胶合木结构体系抗侧力性 能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8):1167. X10lNG Haiebi,LIU Yingyang, YANG Chunmei, et a1. Experimental study on lateral resistance of glued-laminated timber pest and beam systems[J].Journal of Ton ̄i University(Natrual Science),2014,42(8):1167. [5]张一舟.半刚性多层钢框架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北 京:清华大学,2006. ZHANG Yizhou.Study on the behavior and design method of multistory semirigid steel frame[D].Beijing:Tsinghna University,2006. [6]舒赣平,刘伟,陈绍礼.半刚性钢框架的直接分析方法理论研 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35(8):142. SHU Ganping,LIU Wei,CHEN Shaoli.Theoretical research on direct analysis method for semi.rigid steel frames[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4,35(8):142. [7]郭兵,陈爱国.半刚接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及性能探讨l-J]. 建筑结构学报,2001,22(5):48. GU0 Bing,CHEN Aiguo.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behavior of semi-rigid steel frame[J].Jouran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2001,22(5):48. [8]王燕,李华军,厉见芬.半刚性梁柱节点连接的初始刚度和结 构内力分析口].工程力学,2003,20(6):65. WANG Yan,LI Huajun,LI Jianfen.Initial stiffness of semi— rigid beam-to-column connections and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I-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3,20(6):65. r 9] Z0NTA D,【oSS C,PIAZZA M,et a1.Direct displacement- based design of glulam timber frame buildings[J].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1,15(3):491. [1O]刘应扬.半刚性连接梁柱式木结构抗侧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 究I-D].上海:同济大学,2016. LIU Yingyang.Lateral performance and design method study on semi-rigid timber post and beam construction[D]. 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2016. rl1]ASTM Internationa1.Standard practice for static load test for shear resistance of framed walls for buildings:AsTM E564—06 Es].West Conshohocken: 、TM International,2012. r12] 、TM Internationa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yclic (reversed)load test for shear resistance of vertical elements of the lateral force resisting systems for buildings:AsTM E2126一 ll ES].west Conshohocken:ASTM International,2012. -113]AsTM Interantiona1.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acl fasteners in wood: ;TM D1761—06 rs].West Conshohocken: AsTM International。2012. [14]赵艺.胶合木螺栓群连接节点抗弯承载力性能研究与改进 [D].上海:同济大学,2016. Z】 Yi.Research on moment bearing performance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of glulam mulitple bolted connections in post-and-beam timber construction[D].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