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作 模 型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中的第一小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小节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以前很少有设计认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能较完整的掌握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呢?这涉及到学生是否对本教材有一个完整认识的关键。就此,本人尝试着,不按课本排列次序,但依照其精神,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让学生从模仿制作便携式小凳子的实践中获得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理念。
本节课制作模型的材料建议学生尽量使用废旧纸板,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同时,由于材料成本低也使得实践的操作性增强。学生按小组形式进行活动,有助培养学生之间互助解决问题的情感价值,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提高设计与技术素养。
教学目标
通过模型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性的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交流技术思想并能在交流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基本的创作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形状的废旧纸板做成的便携式小凳子。 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六名同学组成(召集人,记录人,发言人,
- 2 -
时间控制人,噪音控制人,试验负责人)。
学生课前准备:用于做便携式小凳子模型的废旧纸板或厚卡纸及做 模型的相关工具。 教学场地 试验室 教学指导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归纳、总结、理解较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活动(引导)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点拔思维→组织讨论→巡回辅导→组织总结→引导联想→
学生活动(主线)
产生兴趣→激发构思→交流思想→模仿设计→操作实践→学生总结→技能迁移→
教材内容(载体)
课本引言→模型图样→图样识读→操作流程→安装模型→设计过程→拓展应用→
教学目标
- 3 -
教学过程
教学层次 教学引入 主要教学用语 教师活动 教学目的 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观察、思考 演示三种不同形状的自制小凳子模型。 引入课题(板书:制作模型)提出学习目标。 点拔思维方向,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要。 1. 2. 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成本低 。 学生活动 教材内容 。 模型图样 对照课本案例。 图样识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模型。大家先看一下,讲台上的三个不同形状的小凳子,提问:这三个小凳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三个不同小凳子的共同点是方便携带,可以放在你们书包里了。 你们想不想有这样的小凳子呀? 这节课我们来试着做一个这样的小凳子。 小凳子怎样来制作呢?大家翻到课本第52页,可参考模仿课本做法,也可以自己构思,但要符合要求。 大家思考一下课本上的模型制作要点是什么? 观察演示的模型,产生好奇心。 思考教师的提问 引起了兴趣,激发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的欲望。 激发学生的对模型的构思。 第52页 师生互动式 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板书:小凳子模型的制作要求。 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学生实践 大家现在按小组一起来动手设计制作一个这样的小凳子模型。材料尽量使用废旧的纸板。各小组请记录你们小组的制作全过程。 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发现有特小组成员间,交流设计思每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互助的完成共同任务。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的情感思想。 获得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亲身经历。 组织总结 各小组基本都完成了。 我发现有很多小组,并不完全模仿我们课本的设计方案,而是自己设计制作,你们看这个小组就作品。 这说明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案,由我们自己决定采用哪种合适。 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你们在做小凳子模型的时候,经历了哪些过程? 哪个小组来总结一下? 大家课后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来评价各小组的模型? 点评并演示一个小组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组总结完后讲评。 引起学生课后思考,为下节课做准备。 学生观看并对照自己小组的作品。 回顾制作过程,并相互讨论。 一个小组发言人在黑板写出其过程。其它小组补充完善。 知识技能延伸。 课本案例。 设计的过程 拓展应用 装指示。 点的模型与学生交流设计思想。 想,提出不同的设计模型,培养一些基本的技术技能。 模型的安- 4 -
教学体会
通过对《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的体验,我觉得这是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的课程。在基础、宽泛的技术世界里,学生有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性的空间,这门学科把实践与理论接合得较完美的课程。对学生科学认识客观世界,树立正确的方法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较好的综合了学生学习过的很多传统课程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试验场。
《通用技术》是新课标下的新课程,在实际实施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教学资源短缺,教学经验缺乏,教师的技术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固定的专业试验室等等。这些都给课程的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相信在实验中前进的《通用技术》课程一定会越来越完善与成熟。
(东莞市莞城二中 郭礼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