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

2023-06-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5年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

湘教 必修Ⅰ

1、 了解:天体系统及层次

天体是运动的,天体之间由于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级别,互不包含,最高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宇宙)】 地月系 2、了解: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太阳系 ①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银河系 其它行星系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总星系 其它恒星系 ②太阳系的概况 河外星系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均有一定的体积、质量、密度 ②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特殊性:有生命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外部条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件 运行轨道安全 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0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C,地有适宜的温度 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 自身条有适合生物呼吸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件 的大气 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4、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叫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5、简单应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②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③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6、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有关。②影响电

离层: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产生极光:(高纬度地区)

7、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比较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项目 示意图 方向 周期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秒(真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⑵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天5时48分46秒。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均相等,为150/小时。 点(7月初)时速度慢。 速度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8.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5°)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黄道平面

9、综合运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 ①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不是产生昼夜现象), ②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产生偏移:在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在南半球b 向左偏。如北半球向东流的水向右偏(即向南岸偏),向北流的水向右偏(即向东偏)。 d

③产生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刻也不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则地方时相差1小时)。 c 公式:T某=T已+(-)两地经度差×4分钟/1°(同“—”异“+”、东“+”西“—”) 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 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如“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是其中央经线 120°E的地方时)

区时计算:T某=T已+(-)时区差×1(小时)(同“—”异“+”、东“+”西“—”) 日界线:

⑴人为日界线,理论上为180°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1天 ⑵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1天 10、综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的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直射点北移,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秋分→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直射点北移,昼渐长夜渐短。 ③四季的更替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春季、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气候四季划分: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月);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相反。

④五带的划分

成因:地球所获太阳能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形成五带;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具体划分:热带(23.5°N~23.5°S)、北温带(23.5°N~66.5°N)、北寒带(66.5°N~90°N)、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1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约17千米厚,海拔越高则越厚,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厚。

地幔: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主要含铁、镁,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及地壳为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

12、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密度下降,气压降低,2000千米~3000千米处为大气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氷组成,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13、了解: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 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如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天然气为气态矿,石油、天然汞为液态矿,绝大多数矿物是固态。

14、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按成因分类:①岩浆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喷出岩)、花岗岩(侵入岩)

②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③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15、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从岩浆→岩石→新的岩浆生成的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见右图)

16、简单应用:地质作用的分类 ①内力作用

表现:地震、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②外力作用

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成岩。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17、综合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 ②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板块彼此分离,形成裂谷、断层和海洋、海岭。一个大洋板块与一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和岛弧;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则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和高原。 ③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区 交界处板块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大西洋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消亡边界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板块碰撞) 落基山脉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18、简单应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地形倒置现象 与人类生产皱 态(一般状况)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关系 背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储油气构造 斜 中心老,两翼新 蚀成谷地 建隧道 向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储存地下水 斜 中心新,两翼老 反而成为山岭 边界类型 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工程建设遇峨眉山等;地堑(常形成谷地、盆地):渭河断层须加固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或避开 ①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②向斜成谷原因: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下弯曲,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 ③向斜成岭原因: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反成山岭。 ④背斜成山原因: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形.

19、简单应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分布区 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等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城堡等 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断沿断裂面两侧层 岩块错位 风力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型谷、冰斗、角峰 20、简单应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国家有规定坡度大于25度的禁止开垦,一般来说坡度小于25°的梯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

2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大气分层 高度(KM) 气温垂直变化空气运动特与人类的关系 (高度增加) 点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密度小,气压低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2000—3000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递增 以水平运动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55 为主 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对流层 低纬:17-18 递减 对流运动强最密切,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均中纬: 10-12 烈 发生在本层 高纬:8-9 22、简单应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红外线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程越长,被削弱的越多。只有波长较长的红、黄光相对不易被散射。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

A.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B.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选择性散射) C.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无选择性散射) D.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23、综合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中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又将所吸收的能量中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阻碍地面热量的散失。这就是大气保温作用。

24、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从低纬到高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

增长,导致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到高纬递减。同样的下垫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地面辐射也就强。

②下垫面因素: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不同的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也不同,其地面辐射也不同。

③其它因素: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如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就强。

25、简单应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由于冷、热不均,导致大气因热而上升,因冷而下沉,产生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冷高压流向热低压,促使大气产生环流运动。这就是热力环流原理。 实际举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①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

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②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③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26、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且垂直于等压线,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高空的风几乎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当风匀速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

到力平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的影响,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27、简单应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由于冷、热不均及地球自转运动,导致地球上出现大气的三圈环流(高纬、低纬环流为热力环流,中纬环流为动力环流)。三圈环流在近地面有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纬度0°、30°、60°、90°处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低纬信风带,其中北半球

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南北纬40°~60°之间是中纬西风带(也叫盛行西风);高纬为极地东风带。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地中海气候 冬雨型 受西风带影响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雨型 28、简单应用: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气温,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干扰了所在地区的气压带与风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大陆上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 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的亚洲低压切断 海洋上 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 7月 海陆热力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性质差异显着 亚洲高压切断 1月 大陆上 海洋上 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 典型的季风环流 比季源地 较 节 东亚季风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风向 西北 性质 寒冷干燥 气候类型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夏副热带太平温暖东南 季 洋 湿润 低温热带季风 南冬蒙古、西伯利海陆热力性质印度半东北 亚 干燥 亚季 差异 岛、中南季夏气压带风带季半岛和我赤道附近 温暖西南 风 季 节移动 国西南 印度洋 湿润 29、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①水平方向大范围内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叫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叫暖气团。在单一气团影响下,天气较好,晴朗。 冷锋 暖峰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状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况 锋线符号 图示 天气图 雨区主要位置 过境前 单一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单一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朗 晴朗 天气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雨, 过境时 特征 等,降水区域主要发生在锋后。 降水区域发生在锋前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过境后 气温、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降,天气转晴、转暖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爆发的寒潮、冬春一场春雨一场暖;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天气实例 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②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昆明冬季在暖气团一侧不冷,有“春城”之称。

30、综合运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旋(低压中心) 反气旋(高压中心) 中心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垂直上升 下沉 气流方向 方向 水平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方向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一般上升空气容易凝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下沉气流因升温不易冷凝,天气晴朗 天气 情况 对我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国的天气就是强烈的热带气旋 影响 —副热带高压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示意图 (北半球) 锋面气旋:多出现在中纬地区,在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一般,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

3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环节

由于太阳辐射,重力影响,水在空间移动,形成环流运动,伴随着热量的收支、相态的转化。

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海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大海。这在过程中,目前人类主要影响地表径流(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等)。 32、简单应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④塑造地表形态。

33、简单应用: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一般海水由低纬向高纬流)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一般海水由高纬向低纬流)是寒流。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环流东边是寒流,环流西边是暖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没有这种环流;环流东边是暖流,环流西边是寒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暖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海水向西流形成逆时针;夏季海水向东流,形成顺时针。

34、综合运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 响 举 例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气候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①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寒流交汇②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南下冷水交汇③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④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生物 海洋航行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35、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水文、气候、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

36、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性的表现:①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发

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7、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①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利用某种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会对其它要素产生影响,某地资源的开发,会影响其它地区的资源。破坏某种资源,会引起一系列资源的破坏。因此,在开发某种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对其它要素产生负面影响,使负面影响保持在人类与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②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它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因此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③对某种资源的利用量要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可以通过对某地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或增加科技含量,提升附加值,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8、简单应用: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纬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 非洲大陆20°E度地域分异) 随纬度更替 沿线 从沿海向内陆(干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伸, 亚欧大陆40°N湿度地域分异) 随经度更替 沿线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赤道附近的高规律的变化 山 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方气候、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等影响下的分异规律。 39、了解: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区,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半湿润、半干旱区 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区。

40、综合运用: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在聚落发展的过程,地形因素作用尤为突出。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团块状)、棋盘式格局,

南方丘陵山区的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多沿河、沿交通线路分布,呈带状。

②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分布影响尤为深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分布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在人口稠密的平原上,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或开凿隧道;平原交通线路造价低,山区的要高得多。

交通线路要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尽量少占耕地,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要迂回前进或呈“之”字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的首要因素。 41、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亚洲和非洲的干旱频率都有所增加

③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改变。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到2100年,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环境而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着。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

些疫病的流行,以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减少、人类排放的温室气候增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低地、气候异常→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气象灾害增多、扩大某些疫病(如史前病毒)的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42、了解:自然资源概念与分类

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 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如土地、生物、气候、水)和非再生资源(如矿)。多数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的前提下,才可再生,利用不当时,再生周期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的。

43、简单应用: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利用:随着科技进步,资源种类越来越多。如能源,18世纪中期以前,煤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属于“木柴时代”;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的煤的开发,到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随着内燃机的问世,促进石油的开采,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煤的优势地位被石油、天然气所取代,进入“石油时代”。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多样化利用阶段。

②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农业社会:人类生存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制约,在部分自然条件优越(如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的地方,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工业社会: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44、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①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②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可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在我国,洪涝和干旱是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大的气象灾害。其次地震是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地貌灾害。

45、简单应用: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主要原因: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多暴雨(锋面导致的5、6月份的华南暴雨,7、8月份的北方暴雨。8、9月份的东南沿海台风雨)。

其次,②河流流域面积广,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河湖的蓄洪泄洪能力下降。④围湖造田,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⑤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湘教 必修Ⅱ

46、理解: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属于机械增长。自然增长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发达程度 ③文化教育水平 ④医疗卫生条件 ⑤妇女就业状况 ⑥婚姻生育观 ⑦风俗习惯 ⑧战争 ⑨自然灾害 ⑩人口政策

【经文医业婚,宗战风灾人】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7、简单应用: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①“高-高-低”模式:原因为生产力水平很低,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弱,食物匮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以采集、狩猎为生)

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适应

分布: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各地区及现在的热带原始森林等落后民族分布地区 ②“高-低-高”模式:原因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食物条件、医疗卫生条件、人均寿命大幅度延长。

分布:20世纪初以前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③“低-低-低”模式: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分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欧洲国家,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或比较发达的地区。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

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表现:人口过度增长,人口总量大——带来劳动力过剩,教育和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不稳定。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表现: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带来青壮劳动力不足,兵源缺乏,给社会和家庭负担过重。因此,鼓励生育,完善养老体系,接纳外国移民。

48、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①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②分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按人口迁移方向: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城市→城市,其中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③世界人口迁移: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49、简单应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常引起人口迁移,尤其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的平原地区或河谷地带。 环境恶化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 一般,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迁移越频繁。经济发达区的就业发展机会多、收入高、医疗卫生条件好,教育水平高,休闲娱乐条件好,故迁入率较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项目的建设,区域大规模的开发,会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方向。 ③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战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50、理解: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①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环境或生活发生较大的改变)、相对性(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警戒性(实际人口规模要低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③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51、了解:地域文化与人口

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初婚年龄来看,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人口出生率低;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人口出生率高。从婚姻的稳定程度来看,发达国家不够稳定,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大大降低出生率;发展中国家较稳定,离婚率较低,出生率较高。

52、简单应用: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城市与外部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水文、气候等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在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区的绿洲,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处,在优良的海港河港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我国城市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平原 地区 多在第三级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阶梯上 地形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高原 巴西利亚 高原上 爽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山区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低地分布 气候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气候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适宜 度沿海地区 气候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恶劣 区的城市少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供水 长江沿岸城市 用水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成城市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河流 运输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市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上海、广州 (过河点也易形成城市) 流集散 军事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防卫 心岛处建城 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城市、企业、资源、农业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临近资源、港口、边境、交通枢纽有利城市的形成。

③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国家政策、外交、军事、科技教育等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53、综合运用: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 城市用地通常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水面、休憩用地、绿化地带等

54、综合运用:城市功能分区 ①城市功能分区

②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住宅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城市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区 形式(占地面积大,是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出现卫星城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系)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业化后出现分化) 展的趋势 商业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中心商业区特点:经济活动区 一小部分(占地面积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小、呈点状或条状) 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区 分(集聚成片) 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 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主要功能为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55、了解:中心地理论

①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采用六边形图形对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②一个地区的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③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④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包含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个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小=三个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数量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 大 少 远 高级 低 小 多 近 低级 56、理解:城市化及意义 ①城市化: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城市地区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②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城市化的意义:◆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使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影

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57、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58、了解: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逆城市现象(逆城市化原因:城市中心衰落,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昂贵,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优美,城乡交通便利。)

发展中国家城市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如拉美的“虚假城市化”,亚洲的“滞后城市化”。

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

59、简单应用: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使原有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生态环境生产很大的变化,◆产生热岛效应,◆使城市水系水质恶化,◆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

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改变居民就业方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60、简单应用:城市环境问题

①主要城市环境问题: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②解决措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等。

61、综合运用: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科技技术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①光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是农作物发育的基本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农作物的种类、 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等。

③土地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壤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 其生产力也不同。

④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⑤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18°的地方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科技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各种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经济作物对劳动力的需求>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种植小麦。

◆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区域经济一体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影响越来越大。

②交通运输: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③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两种尺度

(1)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自然条件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甘蔗 甜菜 棉花 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山地或丘陵 干旱、半干旱地区 湖泊或水库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 柑橘 苹果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蔬菜等。

②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花卉、蔬菜较高,棉粮较低。 ③农作物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分布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蔬菜需要保鲜,应分布在靠近城市及交通便捷的地方。 62、了解: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①水稻种植业特点: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一大一小,一高三低)。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热带雨林区。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较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②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如美国的小麦玉米带、中国东北的三江平原。

美国中央大平原区位优势主要有: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潮湿);②便利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科技

③混合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特征 主要作物(或畜种) 大牧场放 美国、新西兰、澳大牧 业 利亚、阿根廷、南非 商品谷物 美国、加拿大、阿根农 业 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热带种植 东南亚、南美、非洲 园农业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区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经营规模大; 商品率高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 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商品率高;工厂化程度高,生产季节性小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经营方便灵活 牧牛:美国、阿根廷 牧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小麦、玉米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 奶牛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 地中海:优势作物有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等 63、综合运用: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土地、集聚。

①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②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对于需要较多土地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地是仅次于运输的工业区位因素。

③集聚:是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只有空间联系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有生产协作关系的产业集聚,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工业生产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企业选址越来越趋向于集聚。 ④按主导因素分类:

◆原料指向型:原因为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原因是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如饮料厂、普通家具厂、石油加工厂。

◆能源指向型:需要大量能源,靠近电厂。如化学、有色金属冶炼、钢铁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

◆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需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集成电路、飞机、精密仪表

64、理解: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

①工业联系: 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联系,为同一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业联系 地理空间联系的工业联系,有信息联系的工业联系。

②工业转移:由于名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同的,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应。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难以取代的。

65、简单应用:工业与环境

①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垂直于季风方向的郊外。如水泥厂、酿造厂。

②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③污染大气、污染水的工业:化工厂、炼油厂。布局方法综合前两条。

④污染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发电厂、钢铁厂。 固体废弃物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66、简单应用: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农业、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商业、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67、理解: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原因: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能量、资金、信息通过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②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

生产协作: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协作、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协作

商贸联系: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方面的障碍)、区际贸易,

◆物流业的作用:使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有机结合,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 成本。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有促进作用。

科技信息联系:为了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企业需要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信息。因此,企业之间加强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内部管理实现网络化,企业之间交流经常化。

68、简单应用: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

交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北方平原上,聚落形态多为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南方的聚落多沿河道、道路分布,呈带状。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扬州、济宁因运河淤塞铁路公路兴起而衰落,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因铁路而兴起。

69、综合运用: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沿江、沿海、沿铁路公路,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边境线附近,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之下有许多商业网点,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相比,对运输的要求更高、所经营的商品种类更多,专业性能更加突出。

70、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采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敬畏、崇拜自然。

◆农业革命后,畜力、金属工具的使用,食物更多更稳定了,人口也增加了,人类对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增大了,出现了环境问题。

71、了解: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机器与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规模和高度。

时期 生产力状况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 以畜力和金属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有了发展。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增大,出现各种环境问题。 被动地适应环境,崇拜自然。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 72、了解:环境问题概念与类型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然能力,获取资源过快,不注重环保)或自然原因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按环境问题的性质:

①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 ②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③生态破坏问题:超声波学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④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73、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水污染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土壤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7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然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充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

◆基本观念:①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认为社会经济增长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害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

②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代际之间的公平,其是区际之间的公平。

③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既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又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

④权利的观念:人类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每个国家或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等。

75、简单应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①控制人口规模, ②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

◆可持续模式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为目的,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

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保护森林,保护水环境,节约、充分、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④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湘教 必修Ⅲ

76、了解: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一定的地域空间。主要特征:

①有一定的界线,气候区、植被区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界线是清晰的。②区域内部有显明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有显明的差异性。③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77、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指区域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①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分为乡村地域或城镇地区。②从空间分布形式上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线路表现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78、简单应用: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等。一般,传统农业区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在区域发展过程,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结构由132→123→213→231→321。在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先进的科技、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79、理解:区域发展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为平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不平衡(工业化阶段)——平衡(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①发展水平低,②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属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③内部差异较小,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现代交通线路较稀。

◆工业化阶段: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②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开始加速发展,③内部发展不平衡,④开放程序提高,⑤交通建设加速。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①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②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二、三产业占相当大的比重,③内部差异逐渐缩小,④对外开放程序大幅度增加,⑤交通信息网逐步完善。

80、简单应用: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及发展差异。

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划分三大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12个):辽宁(辽)、河北(冀)、北京(京)、天津(津)、山东(鲁)、江苏(苏)、上海(沪)、浙江(浙)、福建(闽)、广东(粤)、海南(琼)和广西(桂)。中部经济地带的范围(9个):黑龙江(黑)、吉林(吉)、内蒙古(内蒙古)、山西(晋)、河南(豫)、安徽(皖)、湖北(鄂)、湖南(湘)和江西(赣)。西部经济地带的范围(10个):陕西(陕/秦)、甘肃(甘/陇)、宁夏(宁)、青海(青)、新疆(新)、云南(云/滇)、贵州(贵/黔)、四川(川/蜀)、西藏(藏)和重庆(渝)。 区 域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西部经济地带 影 响 因 素 地带 自然位置 临海 中部腹地 闭塞的内陆 因素 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较高 气候 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过渡性 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但水旱灾害多发 和高寒气候,但光照充分 自然资源 土壤肥沃,植被较好,水源充矿产丰富,能源充足,但水源较足,但矿产贫乏,能源短缺 少,生态脆弱 社会城市化水平 城市规模大,分布密集,水平城市规模小,分布稀少,水平较因素 较高 低 科技教育和文化 教育较发达,文化水平高 教育较落后,文化水平低 对外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高,引进外资多 开放程度低,引进外资少 经济发展基础 起步早,基础好 基础薄弱 因素 产业结构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都在3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乡镇企业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结构不发达,结构不太合理 较合理 工业化水平 较高 较低 交通运输状况 交通便利形成综合性运输网,交通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通达性通达性好 较差 其它国家政策 改革开放开始早 改革开放开始较晚 因素 民族心理 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 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较弱 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发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

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

81、简单应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800mm等年降水量线及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北方 南方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大部分为亚热带、少部分为热带,水热条形以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件好;多山地丘陵;有色金属矿产、生物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农业以旱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农业以水田为主,区域特征 作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长江中下游平原、珠三角和成都平原是我品粮基地;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和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水运优势明显;能源工业基地;相对于南方,重工有色金属工业、轻工业较发达;对外开放、业比重大(南轻北重) 外向型经济成就突出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限制因素 重 碎 发展方向 分界线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秦岭-淮河 82、了解:西部大开发范围及意义 西部大开发范围:西部经济地带10省区,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意义:①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③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④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⑤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⑥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资源紧张的状况。⑦有利于改善东、西的环境。

83、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因:南方多山地丘陵,耕地相对较少,且雨季较长,降水丰富,而北方耕地多,雨季较短,降水较少,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水资源短缺。 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从扬州抽水引长江水基本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沿长江上游引水到黄路径 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河上游 区 北京、天津 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等 长江上游的干支流 淮河下游、黄河下游、海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供给地 西北干旱地区 河流域 下游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地形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工程量地形地势 河以北可顺地势自流 可顺地势向北自流 巨大 现有可用有京杭运河河槽作为输水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差 设施 路径,节省投资 仅为远景方案,各一次性投资较少,运转费需开挖引水渠道,一次性投综合评价 方面的评价尚未完用较高 入较多,运转费用低 成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调出地,影响河流泥沙淤积,生态系统、影响下游的航运供水情况。对于受水区,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而造成的生态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但也可能因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土地盐碱化。

84、理解:西气东输线路、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线路:主体工程为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哈密→武威→柳林→郑州→上海。三次跨越黄河。

从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意义:①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②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③促进西部大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

◆不利影响: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对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的

破坏。

85、理解:西电东送的原因、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原因:我国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西北地区,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能源消耗量相当大。

◆线路:“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

①北线工程:将内蒙古、山西、陕西省的火电及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②中线工程:长江中上游的水电送往华中、华东地区。

③南线工程: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水电与火电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对环境的影响

意义:西电东送工程会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能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与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相比,水能是更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于煤电而言,会使当地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大气污染、废渣污染留在了本地;对于水电而言,建设的水利工程所具有的防洪作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可低估,有利于减少CO2排放。但建设水利工程会淹没耕地、要移民,会改变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而致使其生存困难,会淹没文物古迹;对于输入地区而言,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86、简应用单: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区际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在区域间流动。

◆环境影响: 传统农业为阶段 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区域产业发展重化工业阶段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过程 高科技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轻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区域产调整过程 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业结构渡 调整 对环境的影响 在上述调整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 区域产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等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业转移 加重 产业转移:原材料价格、工资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如沿海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而向内地迁移;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会向欠发达地区迁移;迁移的企业类型大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迁移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廉价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如工资成本、运输成本等),开拓市场。

87、了解: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使用不当)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即耕地、草原、森林等资源的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生产能力的现象。

88、简单应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不合理灌溉。 89、简单应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危害:①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荒漠化威胁,上亿人口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②许多村庄、农田、道路受威胁,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防治: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90、了解:湿地的概念及作用

◆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稻田、水库等。

◆作用:提供水源,调节气候(增加湿度,使降水概率增大;减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乐园”之称。

91、理解: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

①湿地问题:湿地资源存在着面积萎缩、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下降等问题。 ②湿地保护:一是要禁止对湿地围垦(湖)造田或随意改变湿地的现状,加强对湿地的管理;

二是要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三是要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田)还湿(湖);四是要对已经退化的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五是要防止向湿地随意排放污染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六是要在河流的上游地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止下游地区的湿地被泥沙淤积。

92、综合运用: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

①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降平原,落差大,水能丰富、煤炭石油丰富。 ②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降雨。 ③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12月到次年4月中旬。 ◆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 ②田纳西河的开发只有航运。

③20世纪初,是美国东部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治理措施:

流域治理的核心: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梯级开发),梯级开发具有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方面的作用。工业建设: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起初着重发展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能耗工业,后来调整为食品、塑料、机电、纺织、服装等工业。农业方面: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坡地、平原和电厂附近种植不同的作物。环境保护方面:起初主要是灭蚊防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后来注重土地复耕和处理城市垃圾,建立野生动物管理区、公园、滨湖风景区。其治理开发的经验为: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开放程度

93、简单应用: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

①自然条件:a、气候条件:美国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配合较好,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但干旱和寒潮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较大。b、地形条件:美国本土的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高大的落基山脉,平原面积广大,约占本土面积的1/2,地势平坦广阔,有利于机械化作业。c、土壤条件:美国中央大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区,密西西比平原是肥沃的冲积平原。d、水源条件:有密西西比河等众多的河流和五大湖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a、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b、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高,尤其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地区专门化对美国农业生产影响很大。c、美国交通运输发达,加上冷藏保鲜技术先进,使农产品市场和生产地分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d、美国国内农产品消费量大,同时,方便的交通和便捷的市场体系使美国农产品占有全球市场很大的份额。e、美国国家政策与法规的扶持,如休耕政策、补贴政策等。

③存在的问题:掠夺式开发→荒漠化,大量使用化肥→土壤酸化、板结变硬,大量使用农药→水污染,破坏生态,高度机械化→能耗大、成本高、加剧能源危机等。 94、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与分布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分布 农业带 位置(见右图) 生产条件 气候冷湿,无霜期短,土地贫瘠,利于多汁牧草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乳畜带 生长;邻近东北部工业区,城市密集,市场需求(D) 量大 美国中部(冬小麦B)和北部地势低平,土质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小麦带 (春小麦A)地区 降水适合小麦生长,灌溉水源方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较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地区(C) 多,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棉花带 密西西比平原南部(F) 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后期干旱,适宜棉花生长 95、简单应用: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掠夺式开发→荒漠化,②大量使用化肥→土壤酸化、板结变硬,③大量使用农药→水污染,破坏生态,④高度机械化→能耗大、成本高、加剧能源危机等。 ◆对策:①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

F

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②发展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96、简单应用: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

◆繁荣的原因: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

◆衰落的原因: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⑤世界性钢铁过剩。

97、综合运用:鲁尔区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要促使鲁尔区由工业化阶段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转化。其次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如电子工业等技术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等;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②调整工业布局,如将钢铁工业西移(目的是降低钢铁工业生产成本,减轻对鲁尔区的污染);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完善交通网络;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⑤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98、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①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②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区位条件有:位于广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有利地理位置;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海外,很多地方是着名的侨乡,有开放的历史传统;国家最早在此地实施对外开放,开放早,力度大;正逢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99、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①改革开放初期: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100、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①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②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③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01、简单应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针对以上问题,珠江三角洲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技术农业;淘汰落后的工业部门,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等高新技术工业;完善基础设;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02、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优点:监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受干扰少、可以动态监测。

◆资源普查:蕴藏矿产的地方许多是地质断裂带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RS发现矿产的存在;对森林、草原、绿地、农作物等资源,提供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等最新信息。

对灾害分析提供大范围的、实时与准确的特征信息。 103、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要想获得准确的三维信息,必须接收到4颗GPS卫星的信号。◆主要特点:①全天候;②全球覆盖;③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④快速省时高效率:⑤应用广泛多功能。

10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功能外,GIS还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城市规划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