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A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C( A 抹mò B嗔chēn D曲qū)
2 A (依样画葫芦:比喻按现成的样子照着做。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用作贬义不当。
下车伊始:现多比喻初到一个地方,不了解那里的情况。语境不当。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透内耳。比喻人的名气很大。对象用错。)
3 D (A“加快打击力度”搭配不当; B主客倒置; C“显示”的主语与前句不一致。) 4 C (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
5 B (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C项“以致无人欣赏”意思表达错误;D项“只适宜”错,原文是“最适宜高”)
6 A (“神韵各异,于是就形成琴派”错。原文“神韵各异,形成不同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
7 D (“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错。原文没有依据。) 8 B (每:常常)
9 C (A两句均表现为政才能;B第二句是其父刘仲道的行为;D第二句表现他的忠君思想) 10 D (因果错误,张冠李戴)
11(1)没有人不惊慌跌倒,大声呼喊,唯独刘秀之不动,大家都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认为他很独特)。(莫、颠沛、异、焉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这之前(先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刘秀之限制(用绢)命令用钱币交易,百姓到现在还享受到这种好处。(货、限、令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12(1)“秋魂”指好友之魂,第二句表现了对去世好友的悼念之情;(2分)“气寒西北何人剑”句暗含着作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声满东南几处箫”句显示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象征(比喻)手法,(1分)通过写自己佩戴郁金香、古玉,表明自己有着高洁的情操、卓越的才华。(漠漠郁金、亭亭古玉,都喻指美好的品德。)(2分)变抽象为具体,使美德形象可感。(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 (1) 眄庭柯以怡颜 车辚辚 马萧萧 只缘身在最高层 奚暇治礼义哉 (2)道法自然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每句1分,共5分)
14 广阔苍茫;高大挺拔;生命力强;疏密匀称,错落有致,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1)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照,意在说明竹林不仅是一种精神庇所,更是赖以生存的天地(更是竹农终老依托的天地);结构上,更进一层,由历史文化写到现实生活,把竹林的精神具体化到老农身上(作者认为老人与竹林完全融为了一体。)(共3分,意思对即可。)
(2)老人就是竹的化身,作者被老竹农无视苦难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所感动,被老竹农编织人间的荫凉与美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共3分,意思对即可。)
16 竹林特点:①魏晋时期,竹林清新雅静(清寒自由); ②唐宋时期,竹林高大挺直(浓密潇洒);③明清时期,竹林清瘦俊气(叶疏枝瘦、幽情秀骨)。(每点1分,共3分。)
(答“①在竹林七贤眼中,竹林自由清新 ②在李白眼中,竹林高大飘逸 ③在苏轼眼中,竹林挺拔落拓。”可酌情给分。)
第三段、第五段两次使用“竹林七贤”的材料,第三段意图在于表明竹林清新雅静,是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所;(1分)第五段的意图是表明竹林是清寒所在,但要想真正走进清寒的竹林,必须具有“咬定青山”的竹的精神。(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 行文思路:文章先描写作者走进竹林感受到的竹林自然之美;然后回顾走进竹林的历史人物眼中的竹林特点;最后写现实中走进竹林的老竹农带给“我”的感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答“现实--历史—现实或实—虚--实”,不做具体分析,只给2分)
18 物联网是指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按照事先约定的协议,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分)
19 漫画画的是一块方形钟表,长针针状,短针葫芦状,上写“理想”二字。表盘四角是“日”字,上下左右分别画有手枪、毛笔、二胡和足球。(4分)意为每天换理想等于没理想。(或者一天一个理想将一事无成;理想多变等于没理想;常立志不如立长志。)(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钟表代表时间,不同位置的物品,代表在不同阶段理想分别是军事家、书法家、音乐家、体育明星。)
20 示例: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武侯弹琴退仲达;贾宝玉初逢知心人;反天宫诸神捉怪。 (任答二则,一则2分:内容1分,形式1分。意思对即可。)
21 立意:挫折会磨练意志,让人更坚强;在挫折(失败)中成长。 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不要为错误再付出代价;吃一堑要长一智;学会回避。
面对不同的挫折(错误)采取不同的策略。
参考译文: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人。司徒刘穆之堂兄的儿子,世代居住在京口。其父仲道,高祖攻克京城后,补任建武参军,与孟昶一起留守,战后,让他做了余姚令,死于官任。秀之早年丧父,家庭贫穷,他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节操。秀之十岁左右时,与几个孩子在村前水塘边玩,忽然来了一条蛇,来势很猛,没有人不惊慌跌倒,大声呼喊,唯独刘秀之不动,大家都对他的行为感到惊奇(认为他很独特)。东海人何承天向来器重秀之,将女儿许配给他。他的哥哥钦之是朱龄石的右军参军,随朱龄石作战时战败而亡,秀之非常哀伤,十多年都不高兴。景平二年,被任命为驸马都尉。因家里贫穷,请求担任广陵郡丞。(朝廷为发挥他的作用)就任命秀之为江夏王刘义恭、平北将军彭城王刘义康行参军,出任无锡、阳羡、乌程县令,都因显著的才能闻名。
元嘉十六年,升任建康令,后任命做尚书中兵郎,兼任建康令。秀之性情细致周密,善于纠察、指摘小的错误,凭卓著的政绩而有好名声。吏部尚书沈演之常常向太祖称赞他。世祖镇守襄阳时,将秀之调去任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可灌溉)良田数千顷,六门堰年久失修堤坝决口,公田私田都荒废了生产。世祖派遣秀之整修了年久失修的堤坝,雍部因此获得大丰收。后又改领广平太守。元嘉二十五年,升任督梁、南北秦三州诸军事,梁、南秦二州刺史。当时汉川之地遭受荒年,境内一片骚乱,秀之善于治理,亲自倡导节俭。这之前,汉川百姓都用丝绢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刘秀之限制(用绢)命令用钱币交易,百姓到现在还享受到这种好处。
元嘉二十七年,大举北伐(北魏60万大军),(朝廷)将辅国将军杨文德、梓潼太守刘弘宗交秀之节度,震荡汧陇。秀之派遣建武将军锡千秋率二千人向子午谷南口(进发),派遣府司马竺宗之带三千人向骆谷南口(进发),派遣威远将军梁寻率千人向斜谷南口(进发),打败北魏。氐族杨高叛乱,秀之讨伐他,最后斩杀杨高兄弟。
(元嘉三十年),文帝被太子所杀。秀之闻之,当日起兵,恳求帅众军赶赴襄阳(讨逆),司马南谯王义宣不允许。事情平定后,秀之升任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史。(钱物)折合俸禄280万两,交付梁州镇库,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梁州、益州物产丰富,之前之后的刺史,没有人不谋求聚敛财务,多的达到万金。他们所携带的宾客、幕僚,
以及京城的贫士,出任郡守县令的,都以不法所得来做资产。秀之严肃治理(官吏侵吞钱财的不正之风),率先垂范,远近的百姓安定和乐。
八年,秀之病逝。皇上很是悲痛惋惜,颁布诏书:“秀之识局明远,才应通畅,诚著蕃朝,绩宣累岳。往岁逆臣交构,首义万里,及职司端尹,赞戎两宫,嘉谋征誉,实彰朝野。奄至薨逝,震恸于朕心。谥为忠成公。”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 (B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A (B曲qū C抹mò D嗔chēn ) 2 C(依样画葫芦:比喻按现成的样子照着做。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用作贬义不当。
下车伊始:现多比喻初到一个地方,不了解那里的情况。语境不当。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透内耳。比喻人的名气很大。对象用错。)
3 B (A“显示”的主语与前句不一致 C “加快打击力度”搭配不当; D主客倒置。 ) 4 A (根据语句结构内容的联系及关联词的搭配作选。)
5 D(A意思表达错误,原文是“很多人不能欣赏”; B项“只适宜”错,原文是“最适宜”;C项范围扩大,原文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6 C (“神韵各异,于是就形成琴派”错。原文“神韵各异,形成不同艺术风格,风格相近者,最终形成琴派。”)
7 B (“古琴成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错,原文没有依据。) 8 D (每:常常)
9 A (A两句均表现为政才能;B第二句是其父刘仲道的行为;D第二句表现他的忠君思想) 10 B(因果错误,张冠李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