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在心理学上属于外部激励,它推动学习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如果运用不当, 就可以导致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过分关注奖励,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外在 的诱惑,从而渐渐产生浮躁的心理,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所以我们在运用奖励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淡化奖励的外部控制作用
依靠控制性奖励,会强化学习困难孩子的学习状况,只是过问一下考试分数,看到考试成绩好就奖励,不好就批评,有的甚至惩罚孩子,所以孩子要么考个好分数获得奖励,要么放弃奖励,逃避惩罚,从而渐渐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考试成绩是孩子前一阶段学习状况的一个反映,所以家长应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进而查漏补缺,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二、关注孩子的努力,奖励孩子的进步
通过成绩搞奖励,只关注学习结果,往往会使奖励失去客观、公正性,所以家长应该随时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看到问题及时纠正,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及时鼓励。这样孩子的学习劲头会更足。因为通过努力学习而得到奖励的孩子,更容易关注自己成功的过程,也会更留意如何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即使失败了,也能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多奖励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求知欲是孩子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孩子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成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的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要提出各种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心里学的研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如果得不到支持和扶植是会衰退的,所以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或老师都应积极关注并尽力给予解答,或引导孩子自己去找答案,对孩子的探索精神加以奖励,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多亲近大自然,接
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而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我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就很少用物质的东西去奖励我的学生。我常常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不管你是自己去查找工具书,或是去网上查寻,或是翻阅课外书籍。一年下来,这个班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很高。在本校区同年级期末考试平均分高出30分。
四、奖励要适度
过多的奖励会使孩子造成奖励依赖。经常的得到奖励的孩子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也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失败就放弃努力,他们担心失败,害怕冒险。所以奖励应有制度,奖励的同时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使他们建立自信心。另外,奖励还要与孩子的实际努力相一致,如果对孩子解决较容易的问题大加奖赏的话,反而会导致他们自卑,因为受到这种奖赏,会使他们认为是无能的标志。
总之,当今的很多家长过多的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是不对的。适度 的给予奖励还是可以的。要正确区分奖励和激励,鼓励和
夸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