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社区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大庆市第四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我社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 以“重规范,构和谐”为主题开展社区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林甸镇西南社区辖区面积160万平方米,下辖7个居民委,4个党支部,现有106个居民小组,112个共建单位,巷道177条,学校3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1526个,工作人员36名,辖区居民7313户、18836人,居民住宅楼117栋,17块平房区,低保户1514 户, 1583人, 274名党员,下岗职工5169人,再就业1708人,零就业121人,辖区设有治安警务室一个, 7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105人。信息员14名,治安员70名,是林甸县重要的政治、商业和娱乐中心。
二、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社区党总支一直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构建领导组织体系入手,强化社区建设的具体措施,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一)、“三健三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管理
1、健全领导机构建设,为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社区坚持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一
1
把手”工程来抓,设立了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三级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同时,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以及落实的具体措施,保证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方向保障。社区总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社区道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党员领导干部社区联系点制度》及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文体、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再就业、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具体指导性意见,明确了我社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评,促进了社区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3、健全社区管理体制,为社区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我们把重点放在对社区的全面规范管理上,社区加强指导和督促力度,辖区下设四个党支部,组织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并在业已形成的居民小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长三员”制度,各楼栋都配备了楼栋长,计生信息员,卫生监督员,治安协管员,进一步细化了社区工作,把管理服务送上门,体现了社区工作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也进一步规范,居民大会制,民主监督制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目标。
(二)夯实基础,全面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社区建设始终按照“社区建设要有亮点”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设施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社区功能日益完善。
1、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全力提高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我们认真抓好党支部支、居两
2
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支部大会和支委会,规范党建工作,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并有效把党组织建设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到和谐社区创建中来,将工作落实到各支部和班子成员,针对镇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建立和健全社区党员干部素质的激励机智,使基层组织建设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确实把思想认识从脱离人民群众、漠视群众利益不良倾向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2、不断加大设施建设,全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为更好的服务居民,我社区重新规范了公示板及各项工作流程图板,将社区工作人员的照片、联系方式向群众公示,便于群众监督和联系;并配备休息椅、阅报室、打气筒、饮水机、针线包、老花镜、填写笔、便民卡、服务指南等便民设备;极大解决了居民办事难的问题。同时社区还通过组织计算机、法律、文明礼貌用语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文明素养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3、不断丰富载体活动,全力打造文明社区典范。社区充分利用小广场等活动平台,通过宣传和组织,不断提高秧歌队、合唱队、文艺队等文化团体的规模和质量,群众参与面不断扩大,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也不断增强。并于2007年成功组织了以“品百家宴,话邻里情”为主题的首届邻里节,2009年又组织了“和谐社区情系百姓”大型消夏晚会,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还利用条幅、宣传单、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倡导和树立“知荣辱、树新风、创和谐、促发展”的社区文明新风尚。我社区利用人口学校、“5.29”宣传日,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使居民和育龄妇女不断转变观念,让婚育新风进万家。
4、不断优化民生服务,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工程。服务是社区工作的生命力,而民生问题则是评价社区工作的“试金石”。因此,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从不回避不推诿,
3
带头协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低保、廉租住房补贴、大病救助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严把审批关,仅2010年就清退不符合标准低保户64户 ,有效的防止了 “人情保”和“关系保”的出现,为符合条件的73户居民办理了低保,1117人申报了廉租住房补贴,通过走访,实地了解真实情况,46人申报了大病救助,缓解了患病居民的燃眉之急。二是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受益居民现身说法等有效宣传手段,2010一年累计参保人数5661人,收缴保费409,375.00元,取得了,参保人数最多,收缴保费最高的好成绩。三是扶贫救困工作得民心、顺民意。在扶贫助困方面,我们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以集资捐款,捐物,扶持就业等形式,为他们排忧解难。我积极协调工会、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开展为“贫困家庭关怀关爱服务”,为贫困居民王凤霞、崔岩、苏若男、周维民等43户发放救助款14,500元及5000元物资,并为20多名特困学生申请4000元的助学金。
5、不断深入实际走访,确保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为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我们采取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培训、明确职责。未雨绸缪、确保实效等多种形式对我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全方位普查,在正式普查开始之前,我们齐心协力在社区进行了人口排摸,了解社区每户家庭的情况,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并在普查后期及时开展互检互查。通过互查方式进行验收,查改错误153处,确保了我社区错误率有效降低,一次性完成了信息电子录入工作。
6、不断扩大社区矫治,为维稳创安提供必要支撑。为了给辖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社区积极开展了“六调联动”“重点地块排查整治”“平安创建”“法律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在组织上,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街道包片干部为成员,社区民警、辖区单位代表及居民代表组成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签订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制度上,社区制定综治工作计划和创建方案,建立了《调委会职责与制度》、《平安创建工作制度》、《西南社区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对社区的流动人口、出租户,群防群治工作对象等建档分类,
4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7、不断规范工作程序,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按照林甸镇党委的安排,2010年9月我们对居委会党总支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这次换届选举以提高“班子素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为目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进行,选举产生了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居民靠得住、有开拓创新精神、富有生机活力、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圆满的完成了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社区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林甸的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与“为上分忧,为下解愁”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区建设协调机构仍需完善。社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涵盖了城区基层基础工作的大部分内容,牵涉到各个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领导组织建设,使上下左右步伐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
2、社区建设整体氛围尚未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建设不只是社区的事,更不仅是居委会的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形成共驻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社区建设组织力量亟待加强。目前,在社区管理事务中,社区干部身兼数职,工作琐碎繁重,人员配备不足,群团力量也相对薄弱,群团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充分发挥。
5
4、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有待提高。社区居委会经济来源少,自身无财力建设服务设施、发展居委事业。虽然县、镇财政克服困难每年投入相应资金进行项目建设,但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发展。
四、下步社区建设工作思路
稳步推进社示范社区建设,按照创建任务分解办法,逐条、逐项抓好落实。首先要全面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其次多方筹资帮助解决个别社区办公用房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各种档案资料;第三要找准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强化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服务,面向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使社区成为“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病有所医、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安居乐业的社会大家庭。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