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愿景,大湖名城拓展城际意象传播的竞争能力,幸福城市建设为意象传播缔造精神港湾等举措,创造出合肥市独树 一帜的“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传播内涵和意义,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获得了全新的形象与传播认同。关键词:空间生产;城市空间;合肥市;创意传播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9)05-0037-03Space Production and Urban Space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of
“Great Lakes? Famous Cities and Innovation\"HU Zhao-yang(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Abstract: Space production and urban space creativity is a kind of social productivity. In the period when major cities a- chieve urban image innovation through internal or ex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ne after another, 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leap-forwar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fei city. Through the top-level design to lead the vision of urban image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great lakes and famous cities to exp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ma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ppy cities to create a spiritual harbor for imag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initiatives, Hefei has created a unique \"great lakes, famous cities and innovation\" of urban communication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 which have obtained a new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identity in the new round of urban competition.Key words:space production; urban space; Hefei city; creativity innovation一、空间生产与城市空间创新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谈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空间
劳动形式产生的影响时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 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 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 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 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 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 点。”口」在这里,马克思论证了城市空间的重要性,指出 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秩序起点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性 生产,城市空间既为城市社会所形塑又形塑着城市 社会。列斐伏尔是西方一宜努力将城市空间内容纳入到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执着的学者。他努力把对空间的 研究分析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了马克思主义 空间理论的研究范畴。列斐伏尔在《空间:社会产物与 使用价值》一文中指出:“空间的生产,主要表现在具有 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 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各方面。呛⑷也就是说,空间生 产是城市化过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空间社会 化的组织问题。列斐伏尔敏锐地意识到了空间在现代 城市生活研究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提出了 “我们已经由 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如果未曾 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 都是空话”间。收稿日期:2019-05-23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生产”是生产力发展以及 有关空间知识在社会经济生产中宜接介入的产物,它 是以劳动力之流、原料之流、能量之流和咨询之流等为 特征的流动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在 当今社会,城市空间中的生产已经转向了城市空间本 身的生产。城市空间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主 体,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城市语 境下,空间赋予城市社会经济更广阔的城市现实,从而 确保了城市社会的持续性和凝聚力。我们要研究城市 问题,就必须把城市的空间形式与社会发展进程统一 起来进行讨论,由此在地理想象和社会想象之间架构 起一座城市空间的桥梁。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城市空间生产代表了 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想象力的恢弘巨作,空间生产 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存在方式,由此证实我们具有能够 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在全球化背 景下.城市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城市竞争,在某种意义 上就是城市空间创新的过程。因为任何城市的发展, 都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各种社会及经济事务得以 展开的实实在在的自然空间。这种城市空间创新物质 形态的演变往往以双重过程的方式呈现,包括城市空 间内部重组和向外空间扩展,分别以“增生”和“替代”的 方式形成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城市空间内部重组 的重点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 构,建立起城市空间统一使用的土地市场。城市空间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大湖名城”:传播视野中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研究(AHSKQ2016D88)
作者简介:胡昭阳(198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37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外部优化则是指通过城市群和城市圈的发展战略,在 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机制方面进行重新布局与调整, 形成新的城市网络空间中的同步协调,健全有机联系 和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古以“淮右襟喉、江 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著称。合肥市历史悠久, 但在解放初期,仅仅是一个拥有5平方公里、5条马路、 5盏路灯、3个铁匠铺和5万人口的小城。虽然贵为省 会,但给外界留下的却是“落后贫穷的大县城”的形象。 因此,在区域城市竞争格局中,合肥市一直苦苦寻找能
三角重要城市;2016年,国务院批复合肥城市总体规 划,明确批准了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 通枢纽的战略定位。三、“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意象传播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曾用诗样的语言描绘 了城市意象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人的一生中,有两 种东西的记忆不会磨灭: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⑷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象面貌,透过这些,人们才 能体会到城市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以及风情气息,构 筑起人们意味深长的对城市感知和记忆的基础。因 此,城市意象是城市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传 播过程中具有最突出的价值。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城市定位: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 以“大、快、美、强”为取向的“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十 一五”期间,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滨湖大都市”的目标。 然而,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大潮下,国内各城市各显神 勇力求城市空间脱胎换骨以致尽善尽美,合肥市仅仅 依赖陈旧的智慧机制与心态去尝试解决积重难返的城 市空间问题,必然会遭遇难以跨越的发展障碍。究竟 以怎样的方式应对和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城 市空间竞争中激发出全新的创造力,孕育出举世瞩目 的创意神话,并在全球化的城市空间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合肥城市发展必须应对的挑战。二、“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空间创意远飞者当换其新羽。新一轮城市跨越式发展需要 有新境界、新举措、新作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 作者雅各布斯主张,多样性是生命的灵魂,城市发展模 式不能是单向度的摊大饼式的无限扩张,而是要充分 考虑“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位、需求、感觉 和偏好等五花八门、千姿百态,,M133O城市空间创意强 调的就是要通过群智群策、另辟蹊径,才能找到适合城 市发展的空间创意之路。2011年8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了撤销地级巢湖市, 设立由合肥市代管的县级巢湖市等方面的行政区划调 整方案。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合肥市区域面积猛增 62%,人口规模增加到近800万人。自此,合肥市坐拥 八百里巢湖,一举实现了由“环城”到“滨湖”,又到“环 湖”乃至“临江”直至“达海”的嫗变。对于合肥市来说, 这是加快建设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影 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关键性举措。纵观世界,事实上众多著名的城市均苦于城市环 境的千篇一律而毫无个性,很少有大都市能拥有一些 鲜明的结构和强烈的意象特征旳。而像今天的合肥市 这样独拥巨大湖泊且呈现出一种连贯的城湖共生的强 烈意象的城市则独一无二,独特唯一就是最大的资源。 大湖名城的空间创新,其最深远的影响是合肥市城市 定位和特色的提升。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城市空间意 象的彻底改观,需要一系列与之配合的经济和政策行 动,只有区域空间意象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成为推动合 肥市经济复兴和创意成长的引擎。合肥市城市区划调整以后,在城市空间中可以看 到独特而不寻常的社会活动的展开,呈现出颇具发展 潜力指向的城市空间意象:2011年以来,合肥市积极推 进“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 长,原定2020年实现的“新跨越、进十强”奋斗目标提前 至2015年就基本完成。2012年,合肥市荣获“中国城 市科研实力前三名”“2012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第三名” “环境友好中部第一名”称号;2013年,美国布鲁金斯学 会发布的“全球人均GDP增长最快的都市经济体”中, 合肥市在全球300个参评的都市中排名第一;2014年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 导意见》中,合肥市与杭州、南京等同起同坐,并列为长
38合肥市的城市空间创新嵌入到中国城市发展的历 史链条之中,彰显了“大湖名城”的城市意象,在传播空 间流通、空间占有、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等方面重新形 塑着合肥市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合肥市“大湖名城” 城市意象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凝聚于“创新高地”这一 关键内涵,嵌入了合肥市城市意象创新的顶层设计、城 际交流与魅力城市培育的场景之中,从而使“大湖、名 城、创新”的传播内涵与意义独树一帜。“大湖名城”和“创新高地”作为合肥市城市意象传 播的两个基本面向,两者融为一体,互为表里,在城市 的外显空间与城市精神内蕴这两个向度上同时启动, 为从传播学视角考察合肥市的城市创新提供了一个非 常独特的视角。因此,无论是合肥市的城市自然空间 的创新拓展,还是城市精神文化的创新重构,在具象城 市空间再生产方面以及抽象的城市精神新阐发方面, 合肥市的“大湖、名城、创新”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开 生面的城市空间意象传播的新视野。(一) 顶层设计引领城市意象创新传播的愿景任何城市都可以概念化为特殊的空间现象。列斐 伏尔认为,“所有的社会空间都有源于自然基础的一段 历史。”口⑷现代城市中的自然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
的社会性呈现,同时还作为独立的意象符号系统,嵌入 城市精神文化的想象共同体,赋予现代城市空间的一 种意象性存在。无论是现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或者是 城市精神文化的创建,都很难摆脱真实的城市自然空 间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任何具有雄心勃勃的城市, 都希望在城市发展的价值链上步步提升,争取创造自 身的核心地位而摇身一变成为某一区域影响力和传播 力的中心。城市的起步和城市空间更新可能源于偶然 的禀赋或者机遇,但任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往往取决 于处于顶层设计位置的那些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们。城 市空间的意象更新所带来的恣意生长的创新及其生生 不息,则会以原子级别的爆发增长方式呈现在人们 面前。合肥市的城市空间创新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合理导 向。这种顶层设计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柔性干预,是一 种高瞻远瞩的宏观层面的引导,是既立足城市现实又 瞄准省域发展梦想的蓝图策划工作。从城市创新传播 学的视角来说,这种顶层设计无论是大湖名城城市空 间的再生产,还是创新高地的城市文化的创新重构,都 涉及到不同面向的传播学意义,即合肥市创新开放信 息的有效传递、城际联盟与竞争交往的全方位充分展 开、城市创新文化意义的生成与共享,形成了合肥市与 周边城市的新型关系之网、交往之网、信息之网和意义 之网,奠定了合肥市经济与社会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二) 大湖名城拓展城际意象传播的竞争能力
在过去的全国区域划分中,合肥一直作为中部内
胡昭阳:空间生产与“大湖、名城、创新”城市空间创意传播陆城市,在对外开放中长期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境 地。如果说,沿海像一张弓,广袤的中西部是弦,长江 就是一支利箭。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合肥这个 长三角普普通通的“接力者”,既无能力拉弦,更没机会 开弓。区划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合肥市空间布局不 合理,城市体量偏小,政区规模相差较大,经济板块与 人口板块不协调,行政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的问题。 从空间方面来说,全国的城市正处于一个空间重构的 时代,这种重构的重要特点表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区域 与城市之间的相互缠绕,在这种缠绕中,城市尤其是省 会城市日益成为空间重构中的重要载体。空间重构造 成了区域地位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体现为作为区域核 心的省会城市地位的变化。合肥市横贯东西,连接南 的2018年“魅力中国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 中国城市”评选中,合肥市与上海市、北京市一起入围 三甲。此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美好城市生活 指数榜单中,合肥市民的“幸福感”排名居全国宜辖市 和省会城市的前十名。这些成就充分诠释了“人们聚集 到城市里来是为了居住。他们之所以聚居在城市里, 是为了美好的生活”⑷的简朴真理。这也充分说明,合 肥市的高新企业与市民们的美好心灵,是由他们在合 肥市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的整个经验所塑造的,没有 “大湖、名城、创新”这种经验的确认,即使是最巧妙的公 关运作,美誉名声也不可能被广泛传播。因此,城市的 意象传播不仅仅关注到城市的经济属性,更需要深入 到城市的社会属性,尤其是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城 北,是打通沿海和中部的关键结点。城市空间变换的 背后其实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关系与地位的变化。反思 城市空间与文明的变迁史,可以看到,一种空间的兴 起,其背后的社会本质就是一批城市的地位、财富与影 响的提升;一种城市空间的衰落,其背后就是一批城市 的影响力以及传播力的下降。因此,城市空间转换的 背景,是城市综合结构、关系与地位的转换。从时间方 面说,合肥市城市空间创意是处于城市发展转折期新 旧管理秩序与新旧城市文化之间的张力导致的创意。 这种张力体现在从对等、流动、连接和融通等几个方面 展现出合肥市的“可沟通性”内涵。这种“可沟通性”体 现在与各方积极交流互动、对话合作中勇于决策,敢于 担当,敢于从现有的梯队层次往上冲,敢于做一些领跑 的事情。这一特定时空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转变,赋予 了合肥市在城市竞争中特殊的号召力、吸引力与传播 力,壮大了合肥市在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在合肥 市城市空间更新的十年间,合肥市挟“大湖、名城、创新” 的气势,在厚积薄发中充分展露锋芒:国家级高新技术 入驻企业猛增近5倍,年技术发明专利激增20多倍,经 济总量以两位数年均增长,合肥市从全国经济排名的 中下游跃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榜单,靠的就是城市空 间创新力量的集聚迸发。2018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 投入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 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自主创新主要指标位居 省会城市前9位。合肥市城市空间更新的十年,已经 创造出风格鲜明独具特色的“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 精神世界,并在竞争中获得了城市新形象的传播与认同。(三)幸福城市建设为创新意象传播缔造精神港湾 合肥市大湖名城空间的创新并不是将空间作为一 种简单的容器,因为“空间的生产”这个概念要表明的 是,“人们并不把空间看成是思想的先验性材料(康德), 或者世界的先验性材料(实证主义)。人们在空间中看 到了社会活动的展开。”卬大湖名城的合肥通过创新积 淀经济涵养和文化底蕴,大批高新企业潜在的创新能 力恣意地、无遮蔽地生长,其所形成的“创新场”能够让 人们在经济交往、思想交流中不断地激发灵感,不断地 创造与被创造。在城市空间意象传播这个维度,空间不仅是一种 实体性的自然物存在,更是作为一种意象性的群体心 理存在。无数高新企业乃至市民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 理,共同作用于城市营造、城市更新的过程之中。城市 空间就像一个大熔炉,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判断与意义 诠释的场所,并且能够在储存与交流过程中,铭记集体 记忆,激发创意,推动进步,促进革新。在“大湖名城”城 市空间的依托下,合肥市秉持发展好不好、城市公共服 务质量高不高市民说了算的理念,在支持创新、改善民 生和创建幸福城市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在科技部发布
市意象传播更体现在文化、精神和人性的需求与追求 方面,城市意象传播更应该是企业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市民的人性光辉得以闪耀的大舞台。马盖思主义认为四结语,“只有将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结 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与历史。”凹作为当 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维度,空间及空间生产在城市发展 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城市意象并诠释着不同的传播意 义。城市要精心设计和安排城市意象,使其有强烈自 明性,并由此激发出来令人惊奇的想象力,促成各种挑 战并产生强大的意象传播能力,合肥市的“大湖、名城、 创新”之路就隐含着既张扬又充盈的禀赋和要素。城市空间是城市创新的孕育所和孵化器,城市创 新能力则是支撑城市进步的灵魂,是城市兴旺发达的 决定性动力。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意象传 播过程充分说明,在面对各种可能性的情势下,依靠创 新,就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优势资源。事实上,大湖、 名城、创新不仅是合肥市的发展愿景,而且还充满着诗 意和象征性。它涉及合肥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乃至全体 居民及其复杂的社会情景,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 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 构和生动的个性。“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 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 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⑷如因此, “大湖名城”过程中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创新高地”过 程中的城市意象传播,促使合肥市成为拥有这种活力 的新兴城市。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2]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G]//现
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G]//西
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第3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4.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 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5]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72.[6] 崔波.城市传播:空间的进路[M].北京冲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2014:&[7] [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39.[8]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林,周鸣
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17,[9] 唐旭昌.大卫哈维城市空间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14:83.(责任编辑聂根兰)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