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
【摘 要】目的:采用检验危急值网络预警系统,使医院能准确、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治意义的检验检查结果的信息和数据.方法:需要对现有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资源作局部修改,使检验科内部流程程序化,完成医护网络预警平台的搭建.结果:通过建立危急值网络预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危急值报告速度并降低了危急值报告的错误率,减少了医疗风险,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结论:危急值预警系统为实现数字化临床实验室工作流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5(036)008 【总页数】4页(P71-74)
【关键词】危急值;网络预警;医疗风险;管理水平 【作 者】李彭
【作者单位】300060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318;TP311
危急值又称“panic value”或“critical value”,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这时如果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并及时地得到危急值报告信息,快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即增加了挽救患者生命的
机会,否则将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果。临床检验危急值是医疗安全的关键内容[2],检测中出现危急值时,如能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手段,第一时间向临床医生反馈信息,会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临床辅助检验检查的职能就是准确、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治意义的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检查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卫生部制定的2010年《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3]规定,医院要建立危急值报告的相关管理制度。危急值网络预警系统上线前我院的检验危急值报告主要过程是:检验科查询到患者危急值信息;电话通知医护人员。整个过程主要由人为方式进行,在实际应用中,易于出现报告遗漏、不及时、信息通知不到位等情况,从而影响诊疗的时效。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现有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资源作局部修改,实现检验危急值的桌面警示提醒,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安全管理的时效性,降低医疗风险。
1.1 危急值网络预警系统需求
我院当前采用危急值报告手工模式,科室建立危急值登记本,检验科采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报告化验单危急值的方式,接到电话通知的护士或医生按照要求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值班医生或主管医生针对化验结果,迅速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责任护士配合医生的治疗选择实施具体的护理工作。这是最基本的模式,也是卫生部要求必须做到的模式,但在运行过程中仍难以避免漏报和迟报,存在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危急值预警,对于提高提醒准确率及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经与检验科确认,自动化的危急值报告工作流程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数据异常;(2)通过与系统中维护的危急值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危急值,从而消除因人为失误而产生的漏报及误报情况;(3)通过网络或短信形式,将危急值通知临床科室,从而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通知延迟;(4)自动记录危急
值报告;(5)发放危急值检验报告单。 1.2 危急值参数的制定
检验科通过查阅文献,与临床专家讨论、评审,确定运行检验危急值网络报告系统,现行的危急值检验项目及危急值范围如下:
白细胞(WBC)≤1.5×109/L或≥3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0.5×109/L,血红蛋白(Hgb)≤50 g/L或≥250 g/L,血小板(PLT)≤30×109/L或≥1 000×109/L,凝血酶原时间(时间)(PT(s))≤8 s或≥50 s,凝血酶原时间(INR)(PT(INR))≥6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0 s或≥80 s,血糖(HK)≤2 mmol/L或≥20mmol/L,血钙(Ca)≤1mmol/L或≥3.5mmol/L,血钾(K)≤2.5 mmol/L或≥6 mmol/L,血培养有疑似G+(或G-)球(杆)菌生长、疑似真菌样菌生长,国家规定立即上报的法定传染病为阳性标本。
网络预警报告系统采取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式发现危急值,并及时进行通知。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住院患者危急值信息报告的具体流程:检验科技师一旦确认检验结果有效,立刻在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的计算机桌面上弹出提示框,该提示框上显示患者的危急值情况,这时该窗口为锁定状态,直到点击窗口,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接收[4]。 3.1 系统架构
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程序接口是通过Cache数据库来实现的。Cache数据库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后关系型数据库,其数据查询速度是Oracle数据库的7~20倍,现已被国外医疗系统广泛采用,被认为医疗行业信息化的首选数据库。由于Cache数据库支持Web开发,故不需要使用第3方编程工具,其自带Web页开发工具,使用及维护比较方便简单。 3.2 危急值参数维护子系统
该子系统提供了危急值参数的增加、存储、修改、删除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管理接口,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危急值参数并进行维护。 3.3 业务流程支撑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网络预警报告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流程的业务逻辑。当采集到数据时,通过程序的设定,进行流程中各个步骤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实现自动的网络预警。系统业务流程的实现主要有如下几部分。 3.3.1 添加危急值事件
在LIS中增加criticalevent(危急值事件)模块,当患者检验项目出现危急值时用来记录危急值信息。该模块主要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出结果的仪器工作站、出危急的结果值、出危急的结果标记、危急标志(偏高、偏低、阳性)、危急值事件处理者ID(如果为空,表明没有被处理)、技师处理时间、所通知到的医生(护士)、医生(护士)确认的时间等。 3.3.2 危急值判断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判断项目是否是危急值,做危急值检查。检验结果与危机值参数维护子系统维护的数值相对比。当检验结果大于危急值,危急值标志置为H——偏高;当检验结果小于危急值,危急值标志置为L——偏低;当检验结果在危急值参数维护范围内,危急值标志置为空——无危急。 3.3.3 危急值发送提示
危急值发送提示主要是依靠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协议,客户端程序监听本地一个端口,然后LIS端通过http请求把消息发送到对应IP地址的端口上,然后客户端程序把消息信息展示出来。 3.4 可视化界面
可视化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了操作入口,并提供了提醒的平台,是用户和系统交
互的重要连接点。预警报告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4.1 危急值定义
建立危急值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值限值,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检验项目,以适应医院患者群体的需要[5]。在LIS中定义某项检验指标的危急值上限或下限以及危急值代表含义(如图3所示)。 4.2 科室与IP关系维护
建立相应科室与工作站IP地址维护表,用于危急值弹出报告的工作站指向。LIS主要根据接收者ID(医院内部科室编码)和IP地址完成危急值的发送。对于同一科室需要在多台工作站上弹出危急值信息,需要维护多个IP地址(如图4所示)。 4.3 客户端安装危急值显示平台
安装在需要提示危急值信息的工作站上,在平台中配置信息发送路径、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端口和Web服务端口等,没有安装和配置危急值显示平台的工作站计算机不显示危急值信息。 4.4 危急值自动发现并提示
LIS能自动搜索并显示项目的危急值,一旦发现有符合危急值定义的检验数据,系统会突出显示,危急值结果项目标注明显的红色“危”字,并自动弹出对话框,提示需进行危急值复查与报告,该功能需要输入检验科技师用户名和密码后才可以取消(如图5所示)。 4.5 危急值复核
检验技师进行复核,排除操作、仪器、试剂的问题。 4.6 危急值通知临床
检验人员在审核后点击“通知临床”按钮,发现危急值的信息会通过网络系统发送至相应IP的工作站计算机上。
4.7 临床查看危急值信息并阅读确认反馈
在相应的工作站计算机上显示弹出窗口,显示检验结果和危急值信息,强制阅读(此窗口最前方显示,此窗口界面不完成关闭情况下其他所有程序界面都不能操作),并计时弹出窗口的时间;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进行阅读确认。
此弹出窗口采用Windows弹出机制,即只要是在Windows开机正常状态即可弹出,要求在HIS工作站或LIS工作台没有打开的状态下也能弹出此提示窗口(如图6所示)。
4.8 检验科查询阅读状态
如果检验科通知临床时,网络中断或者临床工作站并未开机,直接返回提示网络中断或未开机。如果临床阅读确认,则返回临床阅读时间和阅读人。如果超过10 min临床仍未阅读,则检验人员需要电话通知临床进行阅读。 4.9 查询统计
查询和统计危急值报告情况,检验科根据条件查询危急值历史记录(如图7所示)。
4.10 危急值检验科内部大屏显示程序
分别在每个检验科的科室内安装危急值大屏显示程序,使患者危急值信息一目了然(如图8所示)。 4.11 短信通知
将危急值报告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患者的主管医师手机上。
为了有效保护患者的病情隐私[6],本系统采取如下设置策略:危急值短信只提示主管医生关注某患者的特殊检验结果,而详细检验结果仍需查询内部网络工作站。 医疗的信息化、自动化是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7-9]。本文对现有的LIS和HIS资源进行了局部修改,实现了危急值的网络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管理网络系统中的相关检验数值,不但能够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质检信息交流与沟
通的时效性,确保危急值的尽早发现,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还避免了电话回报危急值可能出现的电话没人接造成的延时、口头通知造成的误差和人为引起的漏报等问题。其中记录报告流程痕迹可为医疗纠纷提供证据支持,成为医疗风险控制的又一有力保障,同时也对医患互信的进一步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总之,该系统的实施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除“技术保障”栏目外,其余栏目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本刊对文章摘要的撰写有以下要求:
1.摘要字数一般控制在150~300字,并将内容译成英文。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原则上相对应,但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需要,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2.摘要有2种写法。一种为结构式摘要。研究型论文一般要求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另一种为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即对文章内容进行某种提示或描述,只简要介绍文章研究的问题,或概括性地表述研究目的。常见的样式:提出(叙述、阐述、研究)了…………。应用…………方法(原理、技巧、方法),解决(证明)了……问题。得到了……结果。 3.应防止摘要过于简单,仅写了文章的内容简括,而未写出内容的实质和精华部分。摘要要求筒洁,应当省略掉原文中对历史背景的描述、导言、过时信息、多余的话及研究过程的细节等内容,只摘录其主要结果和结论,但不能写得过分简单,忽略和遗漏了有价值的信息。
4.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出现引文、图表号、复杂的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不加评论,一般不分段落。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除了规范的、约定俗称的缩略语(如DNA)外,首次用缩略语之前须将
中、英文全称列出。对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相关文献】
[1] 陈明坤,毕海昌,王胜波,等.利用现有LIS和HIS系统资源对危急值的管理与运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09-110.
[2] 陈建,徐雅斌.基于XML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09,9(3):68-71.
[3] 宋守君,孙长华.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危急值”报告制度[J].医学信息,2010,31(11):24-26.
[4] 胡前平.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83-85.
[5] 陆超华.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11):395-396. [6] 高启健,肖洪广,廖伟娇,等.用医院局域网系统与移动短信平台发布检验危急值[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414.
[7] 朱本淑,付敏.利用PDCA方法加强检验危急值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262-263.
[8] 徐炜新,孙杰.信息化技术平台在检验危急值报告中应用价值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 634-2 635.
[9] 蔡迎九,郑勇.闵行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对临床检验危急值监管效果的影响[J].中国健康资源,2013,16(5):342-3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