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01-31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8 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 C 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1~8/共 8 题)材料分析题 第 1 题

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资料一,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根据资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题: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作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弱作用重粒子是一种暗物质理论模型。

(2)目前国际上对暗物质的探测方法只有 3 种。

(3)暗物质的概念最早是由茨威基在 1930 年提出的。

(4)暗物质来自于宇宙大爆炸,并使得早期宇宙的温度持续升高。

参考答案: (1)弱作用重粒子是一种暗物质理论模型。 A (2)目前国际上对暗物质的探测方法只有 3 种。 B (3)暗物质的概念最早是由茨威基在 1930 年提出的。 B

(4)暗物质来自于宇宙大爆炸,并使得早期宇宙的温度持续升高。B 详细解答: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正确选项的序号。

根据天文学家估算,组成宇宙的各部分中,占比最多的是: A.暗物质 B.暗能量 C.普通物质D.粒子

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未作答 答案解析: 根据第 5 段中“宇宙中 27%的暗物质,68%的暗能量和 5%的普通物质组成可知,占比最高的为暗能量。对应 B 项。 第 3 题

根据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学家最初通过万有引力原理发现了暗物质 B.证明了弱作用重粒子的存在即证明了暗物质的存在 C.目前科学界主要通过暗物质粒子的作用来探测暗物质D.阿尔法磁谱仪已经成功探测到了暗物质的存在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未作答

答案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 项,对应第 2 段的“暗物质最早是天文学家观测宇宙时“发现”的”可知,暗物质的最初发现与万有引力原理并无直接关系,错误,排除;

B 项,对应第 12 段的““弱作用重粒子”就是一种暗物质的候选体,这意味着人类向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了重要一步”,可知证明了弱作用重粒子的存在对于认识暗物质有促进作用,并不是直接证明了暗物质的存在,错误,排除。

C 项,对应第 10 段的“暗物质粒子必须有相互作用我们才能‘看’得到它,但是现在具体是什么样形式的相互作用,我们是不知道的。毕效军认为,如果能够测量到这种相互作 用,就有望成功地探测到暗物质。”可知,暗物质粒子的作用对于探测暗物质很重要,当选。

D 项,对应第 12 段的“阿尔法磁谱仪发现了“弱作用重粒子”存在的证据”,并不是探测到了“暗物质”的存在,错误, 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第 4 题

不定项选择题: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正确选项的序号,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下列属于暗物质间接探测方式的是: A.卫星探测B.地下探测

C.阿尔法磁谱仪探测 D.大型强子对撞机探测

参考答案: A C 您的答案: 未作答 答案解析: 对应第 11 段可知,“间接探测”主要是在空间进行,A 项、D 项都是在宇宙空间里,当选。

B 项属于直接探测,排除; D 项属于加速器探测,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C。 第 5 题

辨析题: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不超过 100 字。科学发现表明,物体围绕中心旋转,越往外转动速度越低。

参考答案: 错误,对应第 3 段,可知理论上,按照万有引力原理,物体围绕中心旋转, 越往外转动速度越低。但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在观测一些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往外看,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所以该句表述错误。 详细解答: 第 6 题

简要说明暗物质难以探测的原因。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 75 字。

参考答案: 1.不发光与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2.速度快,难以捕捉,穿过人体不留痕迹。

3.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弱且形式不明。4.现有的试验水平不足。详细解答:

第 7 题

科技实务题:请根据给定材料二,按照每道题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1.根据表 1 和表 2,概括 2011~2014 年中国城镇人口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要求:概括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 100 字。

2.根据表 1 和表 2,分析说明 2011~2014 年中国人口总量及其构成的 4 个主要变化情况。

要求:简明扼要,分条列项,每条不超过 25 字。

参考答案: 第一问:

1.变化:①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由 69079 万人增长至 74916 万人。②城镇人口比重逐年增长,由 51.3%提高至 54.77%。

2.可能原因:①城镇出生人数大于死亡人数。②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率提高。第二问:

1.中国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

2.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 3.男性人口比重下降,女性人口比重上升。

4.0-59 岁人口比重下降,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详细解答:

第 8 题

材料作文题:阅读资料三,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你对材料三中划线句子的理解,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2.总字数 800~1000 字。 参考答案: 大数据,“小”用户

大数据时代来了。一时间我们的手机似乎变得更加智能,它知道我们今天想看什么新闻, 知道我们午饭想吃中餐还是西餐,这一切都得益于手机软件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通 过收集用户的使用信息,这些企业可以精准的预测用户的行为习惯。众多企业成立了数据 分析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了智能决策,也提升了运营效果和管控风险的能力,用户也 因大数据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世界仿佛更加的触手可及。但在大数据面前,用户却始 终是“小角色”。

随着大数据技术驶向“快车道”,蓬勃的发展开始出现“超速”警告,公民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某网友爆料因自己经常使用某旅行网站订酒店,竟被该网站“杀熟”,自己的行为习惯反而成为企业的肆无忌惮,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过失,而俨然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通病,这些企业掌握着海量的用户信息,挖掘信息找到用户信任的产品,利用这种信任就能轻易获利。信任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大数据杀熟”显然不利于市场信任的构建。

大数据之所以能够杀熟,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普通用户在数据权力上弱于企业平台,另一方面是企业平台利用大数据的权力没有被合理的限制,从这两方面入手定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提升普通用户利用大数据的能力,是制衡权力的“应有之义”。不了解,不知道,不清楚是很多人对大数据的认识,这种认识必然导致用户在面对大数据时是弱者,倘若用户能够多掌握一些大数据的知识,那么在企业平台面前,就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更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力。个人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多去了解有关大数据的内容,政府也要加强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

通过制度限制平台利用大数据的权力,是制衡权力的“弦外之声”。从网络诞生之初到 现在大数据时代,呼吁限制平台利用用户的信息的声音,不曾间断。中国网络伦理学研究 的先驱王正平教授,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到要限制平台的权力,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2015 年“两会”代表谢子龙,也提出应当加快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通过立法规范平台行为, 约束平台权力,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正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既要看到这种变化带来的便利,又要认识到其潜在的威胁,相信只要用户加深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合理限制企业平台的权力,就能打破“鲜克有终”,使大数据真正得以长足发展。详细解答: 成绩单答题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