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年老店的秘密
作者:蔡成平
来源:《决策与信息》2015年第08期
日本究竟有多少超过百年的家族企业?大多数日本百年企业研究学者倾向于认为,数量在5~10万家。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都是异常罕见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可以说有多重原因。
日本地处远东,又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政学优势成为了日本天然的屏障。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日本并没有遭遇过真正的外来侵略,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全国范围内的内战。这无疑相对有利于企业在长期内平稳持续地生存、发展。
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重视“持续”、“接力”的价值观。一场由20所大学参加,总接力里程长达217.9公里的大学生箱根车站接力赛,竟然就已经举办了91届。接力赛期间,途经地区的日本老百姓都会冒着严寒沿街观看、助威,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会进行直播,其他地区的百姓会坐在电视前观看,场面非常壮观。目前,这一接力赛的历史纪录是10小时49分27秒。从2004年至2015年,收视率基本在25%以上。
我曾经和熟悉的电视台朋友聊起,问在中国能不能也在春节期间举行这样的大学生接力赛,然后进行直播。朋友答复说,在中国春节期间,若对马拉松式的接力赛直播12个小时,很可能被认为是浪费电视直播资源,而且收视率不要说25%以上,能有2.5%都不错了。 而日本人的职人文化——相当于中国所说的“工匠精神”,也促成了家族企业持续下去。在日本坚守一门手艺并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会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丝毫不亚于成为所谓的富人。这样的“职人文化”,与坚守相得益彰。
当然,日本拥有多到惊人的百年家族企业,最关键的原因是日本企业的传承模式是超血缘继承,摆脱了狭隘的血缘局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养子”继承——收“养子”不受性别、年龄、辈分限制,我认识的家族企业经营者中,就不乏收自己的儿媳或外孙为“养子”的例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种超越血缘的“养子”继承模式的背后,是日本人对“家”的理解——不仅仅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几口人,而是超越血缘的共同体。这种继承模式实际上既确保了可以传给相对优秀的人才(职业经理人),又兼顾了东方文化重视家族薪火相传的一面。
此外,日本帝国数据银行曾在2008年抽样调查了4000多家日本的百年家族企业,发现80%的家族定有家训,这些家训又进一步延伸成为公司的“社训”或“社是”,成为家族及企业共同遵守的行动纲领。
创业于1867年的近江商人企业喜集团,其创业家族本家族的家训就来自中国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这家企业至今已经走过了约150年历史,目前已传了6代,其中4代为“养子”。
我在与现任总裁本喜左卫门交流时,他就提及,“每次当自己产生了惰性,想偷下懒时,就会看到父亲在拿着这些铅笔头罐儿来鞭策自己。”他的父亲每天早上3点钟起床,削好铅笔后就开始工作,这些铅笔头被视作其一生勤勉、节俭的写照。而本喜左卫门则把这些铅笔头罐儿视为特殊的家训。
在喜集团,还设有“别家会”制度——退休的公司老臣们每月一次回到公司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现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任总裁本喜左卫门说,每次开会面对这些老臣们的检阅都不免会有些紧张。参加“别家会”的老臣都是义务劳动,不另拿薪水。
同时,公司有老臣去世时,公司会出钱为其修建“功劳者碑”,到了扫墓等节日,现在的公司高层及在世的老臣们还会自发地组织前去扫墓、拜祭。
对于家族财富和传承,本喜左卫门认为,金钱、土地等财富其实只是随时可能贬值、减少的“相对资产”,而只有企业的社会信誉、公司与成员之间、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纽带,才是“绝对资产”,是哪怕“相对资产”突然全无后,仍能东山再起的支撑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