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2021-09-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词语(包括熟语) 题型三 词语(包括熟语)运用题 ——抓语境,明词义,勤积累 精做湖南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006·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烤,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答案 C

解析 C项“捉摸”是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用“琢磨”。 2.(2007·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回到住所后,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 D

解析 A项“饶有兴味”指富于兴致和趣味。B项“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C项“未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也说“无可厚非”。D项“水乳交融”指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句中用来形容“画面上各部分”不恰当。

3.(2008·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

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答案 C

解析 A项中“传续”是延续的意思。B项中“沉浮”是一起一落的意思。C项中“培育”是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的意思,用在这里不合适,可换成“哺育”。D项中“涵养”是蓄积并保持的意思。

4.(2009·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忆而生。

答案 B

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形容“工作”错。

5.(2010·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答案 C

解析 A项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B项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C项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此词本身就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且此词不能作状语,可改为“兴高采烈”。D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6.(2011·湖南)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

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案 D

解析 A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B项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C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活灵活现”用在这里与该句的陈述主体“野兔”不符,使用对象有误。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考试说明》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使用是否适当的问题。 正确使用实词,其考点要求为:了解词义的变化发展和多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

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正确使用虚词,通常以常见常用的虚词的运用为主,包括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等,主要考查对句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熟语虽包括成语、习惯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但高考的考查通常是偏重于成语。

2.近几年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何特点?

答案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根据出现的题型和所涉及的知识点,词语考查的命题方式呈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高考对词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常见题型有以下四种: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命题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熟语与实词、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

(2)考查方式灵活。虽然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但是主观应用题的形式可能会被更多地采用,也会出现在病句修改中,要求修改语段中出现的错误成语。

(3)关注生活及社会现实。在选材等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3.高考词语运用题命题特点对于词语复习来说有何启示? 答案 (1)复习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这个重点就是成语,

应以积累成语为重点,尤其是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这一能力点必须要强化。“全面”是指实词和虚词。不可忽视近义词的辨析。虚词辨析靠语感,不必刻意复习。对于近义实词,要掌握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2)复习训练时突出语境的把握能力。 (3)增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意识。 一、词语(实词、虚词)

构建解答近义词辨析题的知识体系 一、从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

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边练边悟1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侧重点。 ①安置 安排

辨析: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后者指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安置(人员)。 ②陡峭 峻峭

辨析:前者重在“陡直”,后者重在“高峻”。 ③扩大 扩充

辨析:前者重在“由小到大”,后者重在“增长充实”。 (2)把握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敬佩”与“敬仰”都表示敬重之意,但“敬仰”有仰慕意,程度更重。

边练边悟2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词义轻重。 ①妨碍 妨害

辨析:“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如“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如“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②诬蔑 诬陷

辨析:“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 (3)看其适用范围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还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边练边悟3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范围大小。 ①边疆 边境 边界

辨析: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②年龄 年纪

辨析:“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2.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

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例如:“果断”“决断”“武断”都有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的意思,但“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例如:“诞辰”与“生日”,“商榷”与“商量”,前者用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不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

边练边悟4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词的色彩。 (1)成果 结果 后果

辨析:这三个词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带有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后果”往往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词(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结果”无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 (2)见面 会见

辨析:“见面”用于口语,“会见”用于书面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

(1)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如“改进”后跟的是工作、方法、技术,“改善”后跟的是生活、条件、关系等。

边练边悟5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搭配对象有何不同 ①发扬 发挥

辨析:“发扬”后跟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后跟才干、作用、创造性等。 ②交流 交换

辨析:“交流”后跟思想、经验、物资,“交换”后跟意见、礼物、资料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有的词是动词,有的词是名词,词性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然不同,如“阻碍”与“障碍”,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边练边悟6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①精彩 精华

辨析:“精彩”是形容词,“精华”是名词。 ②偶尔 偶然

辨析:“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

(3)适用对象不同。主要看它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用于自己表谦称还是用于他人表敬称。如“爱护”一词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边练边悟7 请辨析下列两组近义词的适用对象。 ①敬赠 惠赠

辨析:“敬赠”用于自己对他人的赠送,“惠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②赡养 扶养

辨析:“赡养”用于老人,“扶养”用于同辈或晚辈。 二、从三个角度辨析近义虚词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近义虚词的辨析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词性、表达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从词语使用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连……也……”等,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等,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边练边悟8 请辨析下列几组近义虚词。 ①但是 不过

辨析:“但是”转折语气重,“不过”转折语气轻。 ②况且 何况

辨析:“况且”与“还”相搭配,“何况”可用于反问。 ③因为 由于

辨析:“因为”常与“所以”相搭配,“由于”不能;“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句,而“因为”前后分句皆可用。 如何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词不离义——察语义

要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

适用对象、语法功能等),尤其要“求同辨异”。抓住那个相异语素,就可以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二步:词不离句——析语境

弄清语境,就是对一个句子的语义范围、感情色彩、谦敬色彩、搭配对象、词性、成分等作出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词语题的语境很小,只是一个句子,故很好把握。 第三步:词境合一

把词语的意义与语境的特点两相对照,如高度一致、吻合,则是正确的;反之,则不正确。 示例

(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篡改 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①辨析词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贬义词。“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性词。

②弄清语境:所填的空应为一个作谓语的动词,宾语是“历史”,从“妄图”看,是一个贬义语境。

③词境合一:“篡改”色彩与语境的贬义特点一致,故选“篡改”。

(2)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故,原来的,从前的,旧的;里,家乡。合起来就是故乡。

②弄清语境:“故里”所处的位置是“对”的宾语,是动词“修复”的对象,被“这位名人”修饰。从“修复”一词看,它适用的对象是具体事物,不是大而空阔的东西。 ③词境合一:“故里”范围太大,很抽象,不能是“修复”的对象,故运用不正确,这里应用较为具体的“故居”。 即时巩固

1.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_(陵墓/陵寝/墓茔/墓室)。这是一座镶嵌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①辨析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前三个词都指坟墓,“墓室”应是坟墓的一部分。前两个词专指帝王皇后的,“墓茔”指一般人的。“陵墓”专指帝王后妃的坟墓,“陵寝”是指帝王后妃的坟墓及其周围的宫殿建筑。②这座坟是君主为其爱妃建的,而且是很美丽的建筑。③根据句中人物,可排除后两个。句中的“陵”不

光是“坟墓”,还有建筑,故选“陵寝”。

2.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遏止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判断正误) ①辨析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弄清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词境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遏止”,用力阻止,指控制住、制止住,一般不带宾语。②所处位置是动词,宾语是“恶化”,从“逐步”“减少”等词语可推断出“只是控制程度”,非“控制住”。③“遏止”的目的是“止住”,语境中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控制”,且有宾语,故运用不正确,应用“遏制”。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___。

A.决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关 B.决定 虽然 提高 休戚相关 C.确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关 D.确定 虽然 提高 息息相关 答案 A

解析 “决定”,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示将做出某一行为的心意已定。确定:明确肯定;坚定。“虽然”是表示对已存在的情况发表看法,而“即使”是对未出现的情况发表看法,可以说是对假设出现情况的一种看法,由前面的“如果”可以看出在这儿应用“即使”。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用卷扬机等向高处运送(矿物、材料等)。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等方面比原来高。“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福祸互相关联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福祸可言的一般事物。 二、词语(熟语)

熟知常考成语的8种易误类型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误用有个特点,表面上看放在原文中很贴切,但那只是照字面理解。很多成语有转义、比喻义。判断这种误用类型的方法只有一个:必须理解该成语的实质意义。为

此,对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足为训”中的“训”不是“教训”,而是“准则”之义;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故要参透本义,如“刻舟求剑”;还要关注意义的整体,因为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胸有成竹”。

另外,做题中对那些可以照字面意思理解的成语要格外留心。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2.(2013·山东)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

的教诲、熏陶,也说“如沐春风”。这里属望文生义。 3.(2012·广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能用来指人对大自然的认识。

4.(2012·江西)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这里用于“残酷故事”不合适,属望文生义。

5.(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属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 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率) 细大不捐(抛弃)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适用于某一领域。如果能记准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使用起来就可以避免张冠李戴的错误。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江西)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

混乱,物价青云直上,人民苦不堪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不能形容“物价”,应用喻职位、价格等急速上升的“扶摇直上”。此处属对象误用。

2.(2013·广东)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是专指人的,不能形容“物品”。

3.(2012·四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不能形容“歌声”,可改为“此起彼伏”。

4.(2012·大纲全国)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呼之欲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使用对象错误。 5.(2011·四川)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张冠李戴是对成语使用对象不理解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

①休戚相关(人和人) ②炙手可热(人) 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 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 相敬如宾(夫妻) 薪尽火传(师生,学问)

崭露头角(青少年) 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

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耳提面命(长辈)

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

悬壶济世(行医) 石破天惊(文章、议论)

荡气回肠(乐曲、文章)

三、记准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

用的错误。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大纲全国)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当。

2.(2012·山东)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贬义词。用于“演讲选手”属贬词褒用。

3.(2012·四川)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期而至:指事物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是人们所期望的。此处“安全事故”不是人们期望的,属于褒贬失当。

4.(2011·大纲全国)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褒贬误用是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不理解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 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

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

⑦不可思议(中) ⑧一发而不可

收(褒)

⑨一发而不可收拾(贬) ⑩锒铛入狱(中) 半斤八两(贬) 蔚然成风(褒) 叹为观止(褒) 每况愈下(贬) 凤毛麟角(褒) 无微不至(褒) 一唱一和(贬) 处心积虑(贬) 上行下效(贬) 振振有词(贬) 推波助澜(贬) 面目全非(贬) 刮目相看(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

众望所归(褒) 冠冕堂皇(贬) 侃侃而谈(褒)

四、记准成语的适用语境,避免不合语境、重复矛盾 易不合语境的成语的判定:成语的使用都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和整个句子的氛围相吻合,有的和人称相对应,有的意义和句子相适合。辨析成语和运用成语,一定要通读句子,看该成语是否符合语境。

易重复矛盾的成语的判定:有时,由于不明白成语真正的含义,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从而造成了重复错误。还有一些熟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其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造成熟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的语意自相矛盾。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侧目而视”是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句中的小霸王显然不是“畏惧”人,也谈不上“憎恨”人,他只是看不起人,程度上也够不上“鄙视”。故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2.(2013·安徽)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成语的意思与语境“萌芽状态”不符合。 3.(2012·浙江)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则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4.(2011·北京)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与“与对手的激战”相矛盾。

(1)下列成语使用时需要一定的语境:谈笑自若、甘之如饴、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额手称庆、安步当车。

(2)成语使用重复累赘的情况有:无数莘莘学子、全身遍体鳞伤、难言之隐的苦衷、

忍俊不禁地笑、值得可歌可泣、替他为虎作伥、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背地里阳

奉阴违。

五、记准成语语法搭配上的特殊要求,避免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大纲全国)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历历在目:指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对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一般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像“亲情”这样的抽象事物。

2.(2013·安徽)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一般用作谓语。不符合使用习惯。 3.(2012·安徽)国际田联专家认为,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竞技状态稳定良好”。

4.(2012·山东)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搭配不当。

5.(2011·安徽)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不能与“传统曲目”搭配。 (1)“同心同德、深思熟虑”只能作谓语,不能带

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 心”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 作状语。(2)“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 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 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六、记准成语的敬谦,避免敬谦错位

由于成语约定俗成,一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宾、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和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敬辞用于对方,而不是他方(第三方);谦辞用于自方。如果分辨不清,就可能导致敬谦错位。如“耳提面命”只用于长辈对晚辈,不能用于同学或同事之间。

边练边悟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0·全国Ⅱ)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

言之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在此处敬谦错位。

2.(2005·广东)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用于“陈教授”显然不当,有失恭敬。

3.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人的家。蓬荜生辉: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方。 4.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鼎力”属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蓬荜生辉、不情之请、 狗尾续貂、敝帚自珍、敬谢不敏、信笔涂鸦、不 足挂齿、姑妄言之、一孔之见、雕虫小技。 常见的敬辞有:鼎力相助、不吝赐教、虚怀若谷、 虚左以待、大驾光临、高抬贵手、高朋满座、大 材小用、卓尔不群。

七、记准多义成语,避免顾此失彼

有些成语在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有些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含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容易误判成语。对这些成语,要全面把握其多种含义及其不同的使用语境。 边练边悟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

1.(2012·辽宁)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

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短小精悍”是个双义成语,既可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又可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2.五月的大明湖,华天丽日,殿阁巍峨,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郁,秀色可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秀色可餐”既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形容花木、山林的秀丽。

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灯红酒绿”既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4.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而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而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捉襟见肘”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作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力所达不到的境界”。本句用它来形容“种种天真”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丰富的想象力”,是贴切的。

常见的多义成语有:不翼而飞、淋漓尽致、左右逢源、暗送秋波、一针见血、匪夷所思、平铺直叙、粉墨登场、不绝如缕、走马观花、指手画脚、曲高和寡。

八、辨析形近义近成语,避免混用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语音、字形相似,意思接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不负众望”“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等。对这些易混成语,一要辨其“形异”,看“异”在哪,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边练边悟1 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3·天津)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崇敬有加。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望而生畏。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望而生畏”指看见了就害怕。前面有了“崇敬有加”暗示,这里应用“敬而远之”。

(2)(2013·四川)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坚不摧”指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该句形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调不会被“地震灾难”摧毁,故应用表达非常坚固、摧毁不了的“坚不可摧”。

边练边悟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_______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2)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3)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________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做了充分的铺垫。

A.不约而同 按部就班 坚苦卓绝 B.不谋而合 按部就班 艰苦卓绝 C.不谋而合 人云亦云 艰苦卓绝 D.不约而同 人云亦云 坚苦卓绝 答案 A

解析 “不谋而合”强调的是策划和计划,而“不约而同”

是指动作。根据语境应选“不约而同”。“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强调的是行为;“人云亦云”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强调的是语言。根据语境应选“按部就班”。“坚苦卓绝”是指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该词用来形容人;“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该词侧重于环境的恶劣、斗争的艰苦。根据语境应选“坚苦卓绝”。

下列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形影相吊—形影不离、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不拘一格—无拘无束、乐不思蜀—乐不可支、不以为然—不以为意、首当其冲—当务之急、间不容发—亲密无间、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置若罔闻—置之度外、鱼目混珠—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如虎添翼—为虎添翼、耸人听闻—骇人听闻、不翼而飞—不胫而走、罪不当罚—罚不当罪、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把握语境,判断正误,选准成语

成语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境对成语起着限制、阐释、照应作用。成语在句中绝对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上下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语境“造成”成语。做成语题,理解成语意思固然重要,但能把握语境,根据语境去

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选准该用的成语却至关重要。如果学会分析语境,把握语境,那么做成语题就事半功倍。如何分析、把握成语所在的语境呢? 1.根据语义找照应

一个成语和语境会构成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就是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语境的对照、协调、呼应关系。找出语义关系,就可以辨析该成语在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逻辑事理等方面是否恰当。

即时巩固1 请根据语义上的照应关系选用成语填空。 (1)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在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________(泥沙俱下/鱼杂混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答案 泥沙俱下

解析 “泥沙俱下”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单看意思,似乎很难区别。但看下文,有“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强调的是“出现”,故应用突出“一齐显现出来”的“泥沙俱下”。

(2)(2013·四川)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____(自以为是/自行其是)、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答案 自以为是

解析 要填的成语和“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有语义的照应关系,语境强调的是主观上的“自以为是”。 2.划分关系看搭配

一个成语除了和语境构成语义关系外,还构成语法关系。语法关系就是该成语与种种的搭配关系,如主谓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等。为此,要看该成语的主语,尤其是句子前后的词语,是否能搭配。据此可判断在适用对象、功能方面是否恰当。例如: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鼎足而立”喻三个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而该成语前的只是两个公司,故此处用错。

即时巩固2 注意下列句子加点成语前后的词语(成分),看看它们能否与该成语相搭配。

(1)(2013·新课标全国Ⅱ)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 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六家”与“分庭抗礼”不搭配。因为“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2)(2012·浙江)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惊世骇俗”是用来修饰“丑闻”的,而该成语是指人因思想、言行等异于寻常而使人感到震惊,不能用于事情,更不能修饰“丑闻”。

(3)(2011·山东)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良莠不齐”的主语是“质量”,而该成语是用来形容人的,好人坏人都有。故主谓不搭配。 词语(包括熟语)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一、单一题型

(一)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在语境中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中,除要掌握词语的固定意义及其区别外,主要靠两种方法:(1)语感法,就是通过语感察觉不妥、不顺之词;(2)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词语的轻重、

前后联系来判断。 规范训练

1.(2011·山东)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答案 C

解析 “提醒”不仅是“提出”,还有“促使注意”之义,与后文座椅带来的身体毛病相照应。“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 2.(2006·浙江)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________!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________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________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答案 C

解析 近义词辨析首先弄清各自词义,其次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踪迹:(名词)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名词)踪迹(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踪影”与原句“渺无”搭配。“给予”和“给以”都是动词“给”的意思。“给以”后面只接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跟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根据语境,原句说出了接受的人——“我”。更加:(副词)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越发:(副词)①表示程度加深(常与时间因素有关);②跟上文的“越”或“越是”呼应,作用跟“越……越……”相同。 (二)成语运用辨析

1.审明题意,审清题干要求。

2.速读全句,要了解大致内容,明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

什么(谁,什么,是褒是贬,要突出什么),目的是熟悉语言环境。

3.从句子整体上看该成语是否违背“褒贬”“语体”“对象”“敬谦”等方面的问题。

4.细读该成语前后文字,看是否存在“重复”“矛盾”“不搭配”等方面的问题。

5.巧用排除。考查成语使用主要采用选择题型,所以可以采用选项排除法来解答。而在排除的过程中,避生就熟、以熟带生是应当遵循的一个原则。因为在历年高考题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生僻的成语。从命题角度看,是有意拔高,使得考生既能凭借所学知识来分析做题,又能促进考生扩大词汇量,当然也能考查他们的能力。而从解题角度看,也有迹可寻:越是生僻的成语越不容易设置错误;倒是那些半生不熟、让人似懂非懂的选项,才是问题所在。

另外,如果成语题是“三非一正”(从四项中选一个正确的),那么,这三个错误选项往往是三种不同的陷阱类型,据此可以排除不正确选项。“望文生义”类型是最常见、几乎必有的一大陷阱,此点也可以作为排除的重要参考。

解答“成语选用填空”这类选择题,要调动语感,审读全句,先看代入相关成语后语句读起来是否别扭,再根据语义分析。 规范训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B.天空飘着细雨,行人已渐渐稀少,只有我和父亲形影相吊。父亲闷着头,一句话也没有,我也只是机械地移动着。 C.现在办杂志可真不容易,来稿虽多,可大多是不刊之论,有分量的稿子太少了。

D.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紧,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他们对卷面的整洁不以为意。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答案 D

解析 A项感情色彩不当。“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B项对象有误。“形影相吊”指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C项望文生义。“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把娱乐当职业,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昏天黑地,既荒废了事业,又累坏了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B.今年初,应《汽车生活》杂志蓝主编的约请,我每月为他们杂志写一篇关于交通文明的小短篇,虽说都属管窥蠡测之作,几个月下来也有万言之多。

C.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D.张老一生,皓首穷经,甘坐冷板凳,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成绩斐然,令人敬佩。 答案 A

解析 A项使用对象不当。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B项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C项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D项皓首穷经: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二、综合题型 规范训练

5.(2013·重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终于有充足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地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喜欢挑战的精神,一直支持着她坚

持不懈,不断创新,才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此惊艳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语法越位等角度考查词语的使用。A项延宕:拖延。符合语境。B项惊艳:对女性的美艳感到惊异,也泛指对事物的美妙感到惊异。一般作谓语,在此句中作了定语,且修饰“技艺”,使用不当。C项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比喻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也说“狗苟蝇营”。这里用来形容恶性竞争的赢家,十分恰当。D项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此处形容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使用恰当。 6.(2013·湖北)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

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 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

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词义辨析。而是:连词,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轻微转折,常与“不是”搭配。总是:表示一直如此,经常如此;全是,都是。却是:表示转折,语气较重。只是:仅仅是,不过是;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但是(口气较轻)。从第一个空的句意看应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故排除B项。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浸染:逐渐沾染或感染;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绘染:绘画、染色。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增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根据语境“把背景用墨衬黑”,应选择“点染”或“渲染”,排除C项。星汉:指银河。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星光:星星的光辉。星斗:星星的总称。结合“遥望夜空”“斜月晶莹”的语境,应该是“星星

满天”,故选择“星斗”,排除A项。 词语(包括熟语)题题组训练 一、成语误用主要类型专项题组 (一)望文生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答案 A

解析 A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B项“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C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D项“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 (二)褒贬误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

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D.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答案 D

解析 D项“赤膊上阵”比喻不讲策略,也比喻毫无掩饰地做某事。贬义词。A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贬义词。B项“无以复加”指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多含贬义。C项“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褒义词。 (三)对象误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

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突然有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答案 D

解析 D项“扺掌而谈”形容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A项“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多用来形容珍贵美好的事物。B项“赤地千里”形容旱灾或虫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不能形容火灾后果。C项“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不能用来形容“脸色”。 (四)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

观了。

C.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D.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答案 A

解析 A项“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B项“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与语境不符,应用“蔚为壮观”。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中游人“神色黯然”不符。D项“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与语境中的“保守思想”不符。 (五)敬谦错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B.我有个不情之请,如果您能设法找到我的父亲,我不胜感激,但请您不要打扰他,只代我远远地看他一眼,告诉我他的情况就可以了。

C.我就不明白现在领导们的用人标准是什么,他这么个才疏学浅的人,也可以做主任?

D.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

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答案 B

解析 B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多作谦辞。A项“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多作谦辞。C项“才疏学浅”,表示自己的才识、学问很浅薄。多作谦辞。D项“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是谦辞。首先,语境中作品是作家的而不是编辑的,不算自珍;另外,能出版的作品不算是不好,所以不算“敝帚”。 (六)近义误用

6.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______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_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

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答案 D

解析 “物换星移”形容时序世事的变迁。用在此处与“各个成分”搭配不当。“坚如磐石”比喻不可动摇,褒义词。“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不合语境。 二、综合题组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网上看到那些“风水大师”端着架子,拿着稿子,字正腔圆地阐述考察莫言故居的重大意义的场面时,一句“滑天下之大稽”的古语,终究找到了注脚。

B.北京京剧院重新排演《徐九经升官记》,将这一传统剧目奉献给观众,也为几位正处于上升期的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多走过场的演出机会。

C.在互联网时代,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已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对公众质询绝不能虚与委蛇,而要直面问题,承担责任。

D.日前公安人员抓获的一伙犯罪嫌疑人,他们白天睡觉,凌晨驾车流窜于市区,攀爬雨水管道登堂入室,在居民家中实施疯狂的盗窃。

答案 C

解析 A项终究:毕竟;终归。此处不合语境。B项走过场:比喻敷衍了事。此处不合语境。C项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D项登高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属望文生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B.简阳市长段成武被处分,调离市长岗位,一周后却摇身变为资阳市财政局局长。这一波三折的任免,让人感叹权力变换的波谲云诡,却让人感受不到权责对等的理性与严肃。 C.报道说,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领导。领导要求得严了,自己就收敛一点;领导说得少了,就“放松”一下,成了“墙头草”。

D.近年来,从思想解放,到寻路赶超,到奋力追赶,活力四射的温州,在各项数据排名中,经常抢到全省冠军,让许多人耳目一新。 答案 B

解析 A项“因而”应改为“反而”。“因而”表示结果,“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C项墙头草:

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与语境不符。D项“耳目一新”应改为“刮目相看”。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把黄河流域不同省份的民歌逐渐收集起来,本身就是一部编年史般厚重而又有层次感的书!

B.2013年,我国迎来史上最大的留学人员回国潮,但我们不必为留学归国人员增多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在赚了钱之后又选择了移民。

C.小孩被爆竹弹起的窨井盖击中,送进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父母悲痛欲绝,节日的氛围被悲怆的哭声冲淡了。

D.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们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相形之下,世界其他地方海盗活动的猖獗程度,均无出其右。 答案 B

解析 A项“逐渐”应改为“逐一”。C项不治身亡:所有的办法都对病人无效了,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而无效。“不治”就是经过治疗无效(而死亡)。D项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古人以右为尊)。褒贬误用。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消息称莫言的小说《藏宝图》即将被翻拍,登上大荧幕,但许多人认为不太可能,因为这部作品天马行空,改编难度不亚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B.足球赛场上,裁判的错判漏判犹如维纳斯的断臂,依然能成为一种缺憾美,但如果这种错判漏判蔚然成风,甚至成为裁判手上的获利工具,这样的赛事无疑是丑陋和龌龊的。 C.当前各类艺术展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固然是好事,证明了我国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这些艺术展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不禁引起人们的担忧。

D.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弄得一些地方鸡犬不宁,教育秩序一片混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老师、校长怨声载道。 答案 B

解析 B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一般用作褒义词,此句说的是不良现象,不合适。A项天马行空: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切实际。C项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D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问江南晴为何物?直叫人哭哭啼啼。”连绵阴雨笼罩着江南的三月,不见了晴日,反而淅沥得让人断魂。 B.从今年12月6日起,宁波市将启用一批新的电子警察,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违反禁令标志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D.日本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自己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答案 B

解析 A项“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这里没有转折之意。B项启用:开始使用。用于人也可用于物。C项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不合语境。D项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合语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