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分析
2022-05-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l50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2,Is(os) 宁安市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分析 张 辉 李金云 罗斌祥 金银顺 (海林县气象局,黑龙江海林157100) 摘要:利用宁安站l 97卜2 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主要从热量资源和降水资源两方面分析了宁安市作物生长季的 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为宁安市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降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s1 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07—77 31(2 O1 2)08—1 5 O-003 Analysis on Crop Growth Season Climate Resource in Ning’an City ZhangHui et a1.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Hailin,Hailin157100,China) Abstract:Using of Ningan station 1 97 1-2000 30 years meteorological data,mainly from the heat resource and precipitation resource two respects analysed city of crop growth season climat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as a cit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hural climate resources provides advice. Key words:Crop growing season;Precipitation resources;Heat resources 1自然环境 宁安市位于中纬度地区,海拔高度200~1 056m。季节 分明,温度、降水量年际变幅大,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短,回暖快,春风多,春雨少,易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 季短,降温快,霜冻寒潮来得早;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4.0 oC,高温年达5.7 oC,低温年不足 2.5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一18.5 oC,历史极端最低温 度为一41.2℃(2001年1月13日);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 21.9cC,极端最高温度37.5℃(1997年7月24日。无霜期 平原地区在120~150d,山间冷凉地区仅100~120d。年 平均降水量511.2mm,多时达700mm,少时不足300mm, 5—9月降水量416.6mm,占全年的8l%,7 9月降水量 275.8ram,占全年的54%,而且水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年平 均Et照时数2 678.6h。受地形影响,多吹西南风,冬季多西 北风,年平均风速2.7m/s,以春季风力最大,8级大风日数在 8—10d,多者达3ld。年蒸发量1 320mm,以春季最大,5月 份平均蒸发量240mm,多时达270mm以上。≥10℃积温在2 427.4—3 074.6 oC,历年平均为2 689.1℃。 月24~26日,镜泊乡和沙兰乡在9月18 20日。 (C)生长期长度:大部在162~168d,镜泊乡和沙兰乡 一带在148~154d。 2.1.2气温(1 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A)5~9B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最低的年份为1971 年和1972年:16.8℃;最高的年份为2000年:19.1℃,相差 2.3℃。 (B)作物生长季(5~9f1)各月气温情况:作物生长 季的平均气温具有一定的脉动性,具体到各月的平均气 温,各年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5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 12.0℃(1988年和1995年)、最高为l5.8℃(1998年);6fl 份最低为15.3℃(1983年)、最高为21.0℃(1978年);7月 份最低为20.0 oC(1983年)、最高为24.5℃(1999年);8月 份最低为18.4℃(1972年)、最高为23.2 (1982年);9月 份最低为12.0℃(1972年)、最高为15.8℃(1998年)。 (2)生长期间的热量强度。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2.0 , 基本上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2.1.3界限温度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3月28日, 终13为10月28日,初、终间日数为216d;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日为10月16日。初、终间13数为 186d;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5月6日,终日在9 月27日。初、终间日数为143d。 2.1.4积温≥0℃积温为3 144.7℃,≥5 积温3 011.7℃, ≥10℃积温2 689.1℃。 2气候资源基本特征评价 2.1热量资源 2.1.1温度生长期(A)初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初 日与大田作物开始播种的时间一致,大部分在4月11~15 日,镜泊乡、沙兰乡、小北湖林场一带在4月21~25日。 (B)终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C的终日,大部在9 收稿日期:2012-03—05 第18卷O8期 张辉等宁安市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分析 15l 2.2降水资源 2.2.1年降水量宁安市的年降水量为511.2ram。降水量由 平原向山区递增,年降水量一般在500~600ram,东部、东 南部及南至西南山区降水都在700ram以上,而渤海、沙兰 一带的西石岗子熔岩台地及附近地区降雨较少。降水随季 节变化差异悬殊,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夏季(6~8月)约 占全年降水的61%,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的降水量只占全 年的6%,春季占15%,秋季多于春季,占18%。降水量年际 变幅大,一般在400 600ram之间波动,降水多的年份可 达700ram(1960年),降水少的年份仅339mm(1967年)。 59%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8月),81%的降水量落在农 作物生长季,刚好是本地热量丰富的季节,即所说的雨热 同季,满足了作物生长的需要。 2.2.2生长季(5~9月)降水量(1)5~9fl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各年分配不均。最大值为 631.5ram(1986年),最小值为251.6ram(1979年)。 (2)5~9#1各月降水情况。虽然5—9月降水量占全 年降水量的81%,但各月分配并不均匀,而且,年际变化也 很大:5月份降水量最大值为134.7ram(1973年)、最小值 仅为7.9ram(1979年和1984年);6月份最大值为218.4ram (1974年)、最小值为30.5ram(2000年);7#1份最大值为 306.1mm(1991年)、最小值为15.4ram(1974年);8月份最 大值为243.1mm(1986年)、最小值为35.5ram(1976年);9 月份最大值为137.3ram(2000年)、最小值为28.3ram(1999 年)。 3近3O年来气候资源变化评价 3.1热量资源变化 3.1.1各界限温度(≥0℃、≥5℃、≥10℃)积温变化3种 积温近年都有不同程度增加,≥0℃积温1991—2000年比 1971-1980年增加了142.9℃,≥5℃积温1991—2000年比 1971-1980年增加了141.9cC。这表明在作物生长季积温保 证方面条件有所改善。 3.1.2各界限温度(≥0℃、≥5℃、≥10℃)初终日变化 ≥O 初日最早为2月23日(1992年),最晚为4月15日(1980 年)。从1980年到1992年,初日提前得幅度最大。 ≥0℃终EI1985年的终日最晚(11月9日),之后在1986 年又出现得最早(10月14日),接着又不断后延。初终间日 数增加得也较多,1991-2000年比1971—1980年增加了12d。 上述3种积温的初终间日数近年来都呈增多趋势,初日 提前,终日延后,延长了作物生育期。 3.1.3 5~9月平均气温变化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近30年 来也呈上升趋势,其变化范围在1971年的最低值16.8 oC到 2000年的最高值l9.1℃之间,近30年来增加了2.3qc,尤其 是最近10年增高最快,说明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3.2降水资源变化 1971-1979年间降水量总体减少;1980—1990年间降水 量呈剧烈脉动,反复的升降;1990—2000年基本上是先降后 升,这种旱涝频率增加,特别是极端大旱大涝的增多,对作 物生长影响很大。 4结论及宁安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4.1结论 (1胙物生长季平均气温近30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变化 范围在1971年的最低值16.8cCN2ooo年的最高值19.1℃之 间,近30年来增加了2.3℃,尤其是最近10年增高最快。 (2)温度生长期初日提前、终日拖后,延长了温度生长 期。 (3)生长期内的热量强度(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2.0 oC) 基本上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4)>t0 、≥5℃、≥10℃3种积温近年都有不同程 度增加,≥0℃积温1991—2000年比1971—1980年增加了 142.9 oC,≥5 oC积温1991—2000年比1971-1980年增加了 141.9 ̄C。这表明在作物生长季积温保证方面条件有所改善。 (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率增加,特别是极端大 旱大涝的增多,对作物生长影响很大。 4。2宁安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通过上述1971—2000近30年的气候资源分析,可以看 到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气温总体升高,气候逐渐变暖。因 此,就要求我们要认识气候规律,趋利避害。根据气候变暖 的事实,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气候变暖使作物生长季的平均 气温上升,从而导致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且种植成片北 移。因此可以通过适时早播、选择良种、改善农业生产布局 和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产量。 (2)调整种植结构。如玉米、水稻的早熟品种可以考虑 逐渐用中、晚熟品种取代,要有意识地调整农业种植制度、 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和选择适当的生产措施等,使之适应 气候变化,同时可以改善目前热量条件不稳定、冷害频繁 发生的状况,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使农业生产更加稳定。 (3)严格气候论证,成功进行引种。推广高产优质品种 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每个作物品种都 有其一定的气候适应性,因此,在引进高产优质品种时(特 别是本地未种植过的经济作物),一定要进行气候论证, 考虑其气候适应性,特别是对目前和未来本地气候的适应 性,并且要走从小面积试种到大面积推广这条路,以避免 盲目引种而造成重大损失。 (4)提高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气候变暖引起农业 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在较暖的 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长此下去 将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 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土 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后,根生物量的积累和 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 作物的需要,因此要提高施肥技术,以降低成本。 (5)大力兴修水利,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旱涝兼治。全球 气候变暖可能增加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 增加,(下转158页) 158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Bull 2012,18(08) 肥。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杜绝地表撒施。 采用带有镇压装置的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行 距21~23cm,播种深度3~5cm。采用宽幅播种机械时,行 3耕旋耙压相结合,提高整地质量 3.1因地制宜确定深耕(松)或旋耕 对采用秸秆还田的高产田,尤其是高产创建地块,增加 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 时耕深要达 ̄1125cm左右,中产田20cm左右。对于一般地块, 不必年年深耕,可深耕1年,旋耕2~3年。进行玉米秸秆还田 的麦田,由于旋耕机的耕层浅,采用旋耕的方法难以完全掩 埋秸秆,所以应将玉米秸秆粉碎,尽量打细,先深耕1遍,再 旋耕2遍,效果才好。201 1年秋种全市34 666.7hm 小麦,其中 距可适当加大。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5km/h为宜,确保 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4.6播后镇压 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小麦播种时随种随 压,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再镇压2遍,提高镇压效果。 5加强田间管理 5.1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移稠补稀,确保田间出苗均匀、 整齐。 2 O00hm 采取了土壤深松或深耕,打破了长期以来耕层浅、 土壤板结的瓶颈,为2012年小麦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搞好耕翻后的耙耢镇压工作 5.2中耕化除 中耕2~3次,促弱控旺。化学除草时间在小麦3Dr期 至拔节前日平均温度5℃以上,每667m 用75%巨星1g加水 30kg均匀喷雾。 5I3控旺防倒 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不少于2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 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 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 苗整齐健壮。对于玉米秸秆还田地块,在一般墒情条件下, 最好在还田后灌水造墒,也可在小麦播种后立即浇蒙头 水,墒情适宜时搂划破土,辅助出苗。这样,有利于小麦苗 对旺长麦田必须做好控旺防倒工作。于3月上旬小麦拔 节前7d每667m 用20%壮丰安乳剂30~40ml或每667m 用 25%助壮素lOg对水30kg均匀喷雾。 全、苗齐、苗壮。造墒时,每667m。灌水40m 。 5.4追施拔节肥和喷施叶面肥 拔节后将预留的氮肥追施,或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尿素 7.5 lOkg;5月中、下旬每667m 用尿素l%、磷酸二氢钾 0.3%、硼肥0.1%混合喷施2次,预防干热风,增加粒重。 5.5防病治虫 4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匀 4.1种子处理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用 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 4.2适期播种 我市适宜播期为10月1~18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 8~18 Et。对于不能在适期内播种的小麦,要注意适当加 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结合。 4.3足墒播种 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 充分利用近两年全市配置的5 000台植保机械,成立植 保服务队,确保全市小麦3d防治1遍病虫。 5.6防旱排涝 全市新增抗旱机械8 000台套,新增抗旱机械动力35万 kW,如遇干旱可确保5d左右浇灌1遍;同时能有效解决洼 地排涝问题。 参考文献 [1]邓贺明,胡亚敏,冯家春.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的应用与思考U]. 作物杂志,2006(1). [2]祖茂堂,张义奇.良种良法配套使中麦9号在冀中北当家10年l J1. 作物杂志,2007(3). 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4.4适量播种 在适宜播种期内,早茬品种,每667m 基本苗14~18 万;晚茬品种,每667m 基本苗16~20万。在此范围内,高 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d, 每667m 增加基本苗1~2万。 4.5精细播种 [3]王文清,任喜宏,高雪梅,周尚峰.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小麦繁种基 地优质高效[J].种子科技,2009(4). (徐爱民编、校) (上接1 51页)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 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 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所以,要通过 【2]侯宏森,等.新编农业气象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3瑚毅,李萍,杨建功,朱毅.应用气象学[MI.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抢墒早播、深松耕作法、蓄水保墒、提高灌溉效率、人工降 雨等方法抗旱,通过修筑堤岸、疏通河道及河道清障等方 法防涝。大力兴修水利,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是农业高产稳 产的基础。因此,大力兴修水利应该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的基础性配套工程来抓。 参考文献 [1]李克煌.气候资源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4]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5]刘汉中,等.农业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 982. [6]沈国全,等.亚热带东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农业发展利用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8]潘华盛,刘育生.三江平原天气气候与农业[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张宏民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