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省血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和全省卫生工作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纲要(2011—2015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为契机,大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切实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推进流行县、流行乡、流行村达标工作,为如期实现“十二五”防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切实抓好面上防治工作
(一)做好查灭螺、查治病工作。加大查灭螺工作力度,推广先进的查灭螺方法,实行“两查两灭”,完成查螺10亿平方米,药物灭螺灭蚴2.5亿平方米,压缩钉螺面积特别是垸内钉螺面积,灭净垸内外感染性钉螺。大力开展人畜同步化疗,完成人群查病80万人次,人群化疗50万人次;力争以县为单位,50%的疫情控制县的人畜平均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
(二)落实急性血吸虫病感染防控措施。制定和完善“急血”防控预案,严格执行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重点人群管理、易感环境灭螺灭蚴、重点地段设卡巡查、接触疫水
1 / 5
人群排查、早期预防服药等工作措施,严防“急血”病例发生,维持全省无“急血”状态。
(三)强化水上作业人员防治。建立重点水域联防机制,在重点地段设立15个渔船民固定检测点,制定检测点设置与管理工作规范,落实针对水上作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查病化疗等防控措施,为渔船民等水上作业人员提供检测、化疗、咨询等血防服务;在渔船民习惯性聚集点设季节性检测点,加强重点时期渔船民等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
(四)加强疫情监测。设立疫情监测点和重点水域预警监测点,对人畜病情、螺情、水体安全性及其他流行因素进行监测,掌握疫情动态,为评价防治措施和效果提供依据。 (五)加大血防宣传力度。继续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等宣教活动,加大对《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防知识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和水上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血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六)加强血吸虫病达标考核工作。加快流行县、流行乡、流行村达标进度,推动符合条件地区整县(市、区)、整乡(镇)及集中连片地区达标考核工作。组织对长沙县和天心区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考核验收工作。完成500
2 / 5
个行政村传播控制达标考核验收、70个行政村传播阻断达标考核验收工作。
二、扎实做好省部联动工作
(一)开展有螺环境无牛羊敞放区(县、乡)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重点在14个省部联动县,大力推广围栏封洲、洲滩开发、家畜圈养、建安全牧场和淘汰敞放牛羊等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有螺环境无牛羊敞放区(县、乡)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地在疫情较重的地区整乡、毗邻多乡、成片洲滩建设有螺环境无牛羊敞放区,力争全省有螺环境禁牧率达35%以上。
(二)认真抓好了解点工作。做好与挂点领导和专家的了解、汇报等工作,加强对君山区、华容县、南县、沅江市、安乡县、汉寿县等6个血防了解点的指导,整合血防资源,创出特色和亮点。
三、加强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晚血病人治疗救助工作。完成4000人次晚血救治任务,制定晚期血吸虫病临床路径,提高晚血救治质量;进一步健全晚血病人医疗救治报销与补助政策,改进晚血患者救治费用报销补助方法,切实降低晚血患者就医负担。
3 / 5
(二)进一步落实晚血救治工作管理措施。做好晚血救治定点医院的调查评估工作,建立定点医院的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明确救助范围和责任,提高晚血医疗技术水平。调整和充实省晚期血吸虫病救治技术专家组,建立和完善巡查制度,加强对定点医院救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晚血工作管理流程核查、审批晚血救助对象,严格病人准入和收治,规范晚血救助对象的管理。
四、开展血防“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制订中期评估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纲要(2011—2015年)》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全面、准确掌握血防“十二五”规划前期防治措施落实及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继续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按照湘赣鄂皖苏湖区五省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按质按量完成联防联控工作任务。根据省内流域、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市、县际小区域的联防联控工作。
六、切实做好血防科研工作
4 / 5
积极争取科研课题项目,加强血防现场应用科研。组织项目地区统筹科研与常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十二五”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埃及、曼氏血吸虫病的调查及防治研究。做好《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的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血防体系建设
(一)加大培训和学术交流力度。抓好血防办主任、基层血防站站长、基层血防资料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成立湖南省预防医学会血吸虫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对血防专业人员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血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完善血防工作绩效评估机制。修订全省血防工作绩效考核方案,积极推进绩效评估工作制度。加大经常性督导检查力度,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三)加强血防机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血防机构的防治能力建设,强化基层血防机构的管理制度、专业队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