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珠小珠落玉盘(原始)

2023-04-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大珠小珠落玉盘”

——浅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义渡口中学 付志国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下,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界的共识。本文从“阅读的兴趣”、“阅读的基础”、“阅读中的想象”、“阅读资源”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开启智慧,积极探索,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基础教学,使学生在丰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使学生在无边的课内外阅读资源的徜徉中,体验、品味作品,评价、鉴赏生活,最终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基础 想象力 资源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情形,在此我仅就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能激发人的动力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育学生的阅读的内动力(广泛的需求和兴趣),而当今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把课文讲完,学生记下段意、中心即算完活的做法,教师阅读教学的课堂了无生气,学生学习也不会积极主动。那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 注重导语,激发学生。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前,先让同学们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春景的诗句,课堂上开始时先让同学积极地朗读诗句,不点名随意起立朗读,每人限于一 、二句,每个同学都有施展的机会,在此其实给学生创造了施展的机会。接着再引导同学们填空“春天是一个 的季节”,在这样层层认知中,融入了春天美好的意境中,课堂气氛也春意盎然。

诗词作导语是较简洁,易感染同学的做法,运用故事,提出问题,或可以创设情境,或可形成比较,或可以引人思考,总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吸引着学生自然而然融于阅读课堂中。这些导语的安排看似费心,实质就在文章提示中,在文章的内涵中,稍加联想,自会信手拈来。

2、 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语文教师不应只是一个表演者,更应是一个导演者。教师应当是课堂阅读活动的指导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者,是学生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用自己的仪容,以调整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给学生以振奋。教师应以或温和情浓,或沉郁忧伤,或奋发激昂,或通俗明快,或含蓄隽永„„丰富多变,机制灵动的教学语言感染带动学生。课堂上教师应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不能高高在上,要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使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那样其学习的激情自会勃发。

3、分清层次,设计问题。恰当的问题能及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是积极反馈的手段之一。一堂阅读课成败

的关键在于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模式,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情感、人格魅力;一言一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学生乐意将自己的所知所想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对于复习性的、记忆性的,或是较容易理解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而且要尽量让他们答出,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不怕出错,是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增强信心,最终能够“摘到桃子”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其兴奋点。对于中层、中上层次的同学,则侧重于逻辑性、分析综合性强的问题,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也保证其兴奋点的触发持久。课堂提问的层次化,既要有普遍心和针对性,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测互评,鼓励上进。在阅读教学中可恰当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鼓励学生上进。把学生从被动测评地位转到主动地位,体现学生主体性。在以个人为主体或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督促中,学生会获得激励,当然,学生的自评要客观地出于内心地认识,学生评价他人也要出于客观,且要恰当地表达,至于会出现自由发挥、质疑、辩论的情形则是我们教学中求之难得的了。教师的评价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及时肯定,善于鼓励,多加表扬,尤其要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对其出现的问题也不应立刻矫正或批评。要保护其积极的情绪,使其兴奋点积极持续。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发展的人来看,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自尊中掌握方法,在奋进中成就能力。

二、“九层之塔,起于垒土”

新课改的春风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老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更给课堂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许多课堂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合作学习是很好的阅读学习方法。然而,许多课堂上(特别是讲课比赛或讲授公开课时)老师简单地把学生分组后,让学生“围坐”在一起,再用几分钟讨论一下,早已“心照不宣”的问题,便开始了象征性的“交流”。要么就是老师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方式,把自己从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己读文章,自己理解,自己交流,自己“自主探究”。词语不敢提,修辞不敢说,光让学生就提示中的中心去理解,就语言的特色去认识,就课后的问题信马由缰得想,最终结果呢?合作成了“合坐”,谈笑一番终无所得。自主探究成了“自闭探幽”,如入五里云雾,究无所获。

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空中楼阁”,阅读能力的提高靠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的开展靠知识的积累和逐步理解运用,离开了基础知识的获得,离开了对基本手法的认识,阅读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腋之裘,无基之塔”。因此要想搞好阅读教学就应重视各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协同同学共同理解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了解了词语的音、形、义,认识了其使用表达的作用;了解了记叙文的三种表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认识了其使用的环境及意义;了解了表达方式分作: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及其使用意义;了解了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等等„„进而将各种知识系统分类整理,加以储存。阅读时,调动出这些储备,结合文章的整体环境,由小到大,由整而散,多角度去分析,多层次去理解,就不会手足无措,而是有的放

矢游刃有余。

新课程呼唤阅读教学的新课堂。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投入,多一些务实思想,多一些辩证的认识,将新课程的理论转化为扎扎实实的教学行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定会根基牢固,发展有靠,生机无限,实效显著。

三、若无彩凤双飞翼,怎得灵犀一点通

联想和想象是阅读训练的双翼。它们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阅读中的联想是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联系的重要方法。阅读中的想象,是读者按文中描述的内容的再造。这种再造想象体现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个人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引导学生再现文中的事物。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熟读文字,调动记忆中的各种储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再造想象图景。从而把握文章作者的意图及文意内蕴。如学习《第一次真好》时,引导学生想象“我”第一次看到小鸟孵出雏鸟时的感受。大多同学都有在生活中看到麻雀刚孵出时的经历,很易联想再现形象。虽然大多同学是农村人,但是“我”从大都市中发现田园生活时的美感,我们长居农村的同学们在走到城镇的大街的感受,同样的新奇,教师稍加点拨,通过联想比较,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自然发挥出来了。

2、追寻作者的思路。不同的文章作者构思的思路不同,叙事文循着故事发展,说明文循着说明顺序,议论文想象其论述的展开„„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也就构成了各自作品的独特风格,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和想象,就能更好把握作品的特点,深刻认识作品的内蕴,也更好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读到“为了要穿得更漂亮”,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漂亮到了什么程度;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如何行骗;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么想,怎么办;„„想一想,谈一谈,比较中体会安徒生想象力的丰富、精妙,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片段写作驰骋自己的想象。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往往有与课文相关的片断练习,这些练习不仅停留于课文内容的内蕴中,而且是联系学生实际,开拓思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练习。如学完《在山的那一边》之后,让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在酝酿叙写片段时,必然会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阅读积累,发挥想象,再造自己的“大海”在加深对文中“大海”认识的同时思想驰骋,对生活有了综合再认识,提升了思想的高度,进而锻炼了想象力。

在阅读训练中,只有使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加深对文章表达意象及内蕴的认识,才能触发理解文章体验生活的灵犀。

四、若要沧海洪波涌,引得源头活水来

未来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教学内容是不够的,要加强课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1、做实课外阅读。新课标阅读要求对课外阅读的对象做出了规定,要求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和“名著”,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把古今中外图书作为学习了解的内容,扩大语文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徜

徉。当然,阅读材料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有哲理的文章,《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或冰心等的散文,当学生逐渐形成感悟能力再去阅读语言含蓄,意境深远的作品。

2、丰富课堂阅读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逐渐增加课外文的阅读延展训练,这既是对阅读能力的检验,又是对课堂阅读收获的更新补充。这样也必将加强课内阅读的实效,提高课外阅读内容的针对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鉴赏能力。

3、扩大资源利用,形成大阅读观。无论是在课内认识上,还是在课外实践中,教师都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大阅读观。课外文学作品,课外的文章资料是我们阅读的文本,提升阅读能力的凭借,名人的社会生活、家庭的生活、学校的生活,甚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我们潜在的阅读资源呢?音像网络的发展更给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阅读平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引导同学们自主的运用这些资源,去体验、品味作品,去评价、鉴赏人生。

以上所呈,仅是阅读教学这块玉盘上的几颗散碎之矶,我相信我们教育工作者立足实际,开启智慧,积极实践,勤于反思,努力探索,我们的阅读教学必将呈现珠圆玉润,光辉璀璨的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