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综述

2022-07-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摘要

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人的主体性是其著作的出发点与中心。因此他被称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于此同时,他通过对《手稿》的人道主义解读并引发出对马克思所有著作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个人化的扭曲。虽然他的观点是距离传统马克思主义较远,但是其创造性与批判性依旧具有研究价值,对其提出的问题也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

关键词: 马尔库塞,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简评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赫伯特·马尔库塞不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西欧六十年代“新左派”运动的精神领袖。与法兰克福学派其他不支持学生运动的代表的态度相反,马尔库塞同情新左派,他试图用善意的批评给他们以了理论引导。因此“新左派”学生运动将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他的主要著作有:《理性的革命》,《爱欲与文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单向度的人》,《论解放》和《反革命和造反》。其中《单向度的人》是其影响最广的作品。

一、马尔库塞的思想简述

马尔库塞的思想大致由六大部分组成,而将这六大部分联系在一起的主线则是其“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从主体出发(主观要求、主观心理状态、主体行为等等)

第 1 页 共 5 页

的角度来考察客观物质世界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论述有些相似,就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也正因为此,马尔库塞的思想常常被称作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思想。

人性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终生的追求就在于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理论。他认为,只有先对人的本性进行定义,才能够对人的生活进行定义,才能够判断人性以及建构起一系列的对现存社会批判的客观标准。

批判理论是马尔库塞思想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其所有著作中都对现存社会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批判。三四十年代的著作着力于批判法西斯主义社会,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将枪口对准社会主义社会,而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则关注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批判的目标有所不同,但出发点都在于考察不同的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从这一点来说,马尔库塞的思想具有相当的连贯性。

马尔库塞的著作中对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亦有相当深度的涉及,他通过否定的方式来批判意识形态。他通过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转变为人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论证了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压抑人性的国家机器。就如同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阿尔都塞认为资本主义不仅仅通过国家机器来控制人类,在这种控制的背后还有意识形态的控制。因此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愈来愈严厉的操控意识与文化,导致人批判意识的消失于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马尔库塞对实证主义的批评是严厉的。反实证主义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他认为,实证主义的主要错误在于其限制了人们超越“事实”的主动性。同时,他也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门实证的科学。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第 2 页 共 5 页

马尔库塞的“革命新理论”有其独特之处。他认为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人类的爱欲,并认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青年知识分子”与“嬉皮士。于此同时,他认为革命的主要场所在是人的本能结构。他认为意识的改变就意味着社会现实的改变。

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第六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人类未来世界时美得王国,因此必须先进入艺术探索。并且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只有美学领域没有被扭曲与异化。因此对美学的研究有利于将美学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这便是马尔库塞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六部分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马尔库塞的思想被称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思想。由于主体性思想在其著作贯穿,因此在分析马克思主义著作时,他也从人道主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从这一意义上讲,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理解不仅仅是一种扭曲,亦是一种创新。

马尔库塞首先对《手稿》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论证。这也是他解读马克思所有著作的前提基础。他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第一,《手稿》的写作目的在于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则是忽视了人与历史本质不将人作为主体的经济学。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需要从本质上进行改造。第二,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批判的理论实质上便是人本质及其异化的理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异化了。第三点则是,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时也是一种人本主义。

在论证了《手稿》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之后,马尔库塞进一步指出,《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理论贯穿于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之中。他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的哲学著作。并认为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史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中心论题。他说:“不能把《手稿》所使用的

第 3 页 共 5 页

人道主义概念当做是在以后要抛弃的残迹,或者是我们能摘下的装饰品。”2

在进行着一种论证时马尔库塞主要使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将《手稿》中的术语与概念与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概念对等,从而得出马克思的思想前后并没有变化的结论。第二种方法则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为基础,将所有的马克思理论都归结为《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理论。同时,马尔库塞还用《手稿》中的理论来修正马克思后期的思想理论。但是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前后期的思想有着相当明显的不同,因此马尔库塞对其的解读是一种扭曲,是一种主观的硬解读。

三、马尔库塞思想的评价

要对马尔库塞的思想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在现在还相当困难。虽然从传统的马克思观点来讲,他对其有着相当程度的扭曲。但其贡献也不能够一笔抹杀。因此现在普遍通过三个方面对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来进行总体的把握。首先,马尔库塞所研究的问题并没有脱出马克思主义范围。在二三十年代,马尔库塞与其他“四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起探讨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从新评估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对革命的推进作用。并从此出发提出了主客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异化关系。在三四十年代,他着重于批判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在进行这些批判的时候,他依旧以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与中心。而在六十年代之后,他则开始对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二,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其著作的中心。在这样的状况下,马尔库塞的研究结论显然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比如说,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整

2

马尔库塞,《批判哲学研究》第8页

第 4 页 共 5 页

体的社会与单个的人性的矛盾。他认为改变现代资本主义的出路不是推翻资本统治,而是解放人性爱欲。实现现代人解放的根本力量也不是传统的无产阶级,而是“新左派”。

第三,由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所扭曲,但是他的许多观点具有创造性。她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背后隐藏着精神生活的极大痛苦和不安的分析;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通过制造虚假需求实行强迫性的消费来控制人、压抑人的揭露……他的这些观点都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他的理论对解读现代科技以及后期资本主义也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他对科技的悲观,也为当代人反思科技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批判之路。

因此,虽然马尔库塞在人们心中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离马克思主义观点较远的一个,但是他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切的反思,他研究的纬度与方式也值得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思考,学其精华。

参考书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2] 马尔库塞,批判哲学研究[M]

[3] 李忠尚,第三条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学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4] 吴开明,技术发展的前景——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辩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19卷第4期,2002年8月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