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分析

2023-07-1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的行为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评估量表,对入院3日或更长时间的8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7.5%的患者认为护士在工作中的举手投足,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都会对其心理产生相应的影响。结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控制一切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护士行为;患者;心理影响 2006年1~4月对80例住院患者就护士行为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内二病区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均排除病危、病重、生活不能自理以及精神障碍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53~78岁,病程2~31年。 1.2方法与工具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的影响调查表”并对反馈意见进行评估统计,该调查表包括护士的仪表风度[1]、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护士的学历知识结构等内容,其可行度和信度检验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1.3统计学方法对所有问卷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表1调查内容及结果(略) 3.讨论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和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模式从专科护理转变为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尊重患者的权利,让患者参与全过程治疗的整体护理[2]。 患者入院后常会产生孤独、抑郁、烦躁、无聊等情绪,更需要得到关怀的理解,需要新鲜而愉快的感受以驱除消沉的心理。当患者接受临床护理时主要面对的就是护士,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会对患者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此时护士以端庄的仪表、可亲可敬的表情、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就会将积极情绪有效地传给患者,使之受到感染,改变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3],人类有5种基本的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将安全的需要放在人类基本需要之第二位,可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安全受挫就会使人感到威胁,引起精神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患者在诊断、检查、治疗过程中就会产生恐惧感。例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剃头、导尿、洗胃等操作中护士没有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多次失败,就会增加患者痛苦,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降低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甚至拒绝配合治疗;如果护士熟练地操作,会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言语交往是护士工作的重要手段,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言语交流的机会最多亲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谈,恰到好处的疏通劝导会起到正性效应[4]。既能增加护患双方的心灵沟通,又能增进相互理解、信任,对那些心因性疾病还能起到言到病除的效果,严谨、温和、风趣、美好的言语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反之,不当的言语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困惑或疾病。因此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是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下,对护士的要求不在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进行护理诊断,实施护理计划,解决护理问题,评价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记忆力。因此护士还应具备包括社会医学、行为科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美学等多学科组成的横向知识结构,掌握丰富知识,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相反,护士如果没有丰富的纵横知识就很难对患者心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护士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甚至患者对疾病病情及诊疗提出疑问时胡乱解释,影响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影响治疗效果。 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使其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护士在操作中也有责任和义务随时展现自己良好的仪表、言行,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向着最佳状态发展,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雷鹤,曹宝花。护理美学与礼仪。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4. 2.谭自然,金玉良。护理新概念与临床。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9-100. 3.张德。组织行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40. 4.皇甫恩,刘志宏。护理心理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7. 5.陈维英。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