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东临黄海,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接壤。 2、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3、南朝时江南形成山墅经济和寺院经济。 4、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指扬州和成都 。 5、《儒林外史》为客居南京的吴敬梓所著,“三言”为苏州人冯梦龙所著。
6、1993年,南京市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大约30万年的“南京猿人”的两块头骨化石,这是江苏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7、1986年赣榆县发现“徐阜村”为徐福故里,有人考证徐福就是日本开国皇帝神武天皇。 8、明以后,“官话”是以江淮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白话小说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9、扬州菜又称维扬菜或淮扬菜。
10、南京菜古称京苏大菜,苏州菜古称吴菜。 11、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12、徐淮文化,也称“楚江文化”,经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13、江苏境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 14、江苏省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六年即1667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组成。 15、南京市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块人类头骨化石,是距今约30万年的“南京猿人”。 16、新石器时期,江苏境内著名的文化遗址有江淮至海滨地区的青莲岗文化、江南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菘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17、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江浙行省,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 18、宋代,江苏一带流传着“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
19、东汉时期,宜兴的南山窑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陶中心之一。
20、扬州建城和开凿邗沟是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军事需要,最终形成了扬州的雏形。 21、江苏最早创办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22、五月初五端午赛龙舟,一般说是为纪念屈原,而苏州等地赛龙舟是为纪念伍子胥。 23、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24、西晋初,今江苏境内的长江以南属扬州,长江以北主要属徐州 。
25、清代时,清初改南京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
26、1949年,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长江为界分置苏南和苏北两行署区。 27、1952年,中央政府重建江苏省,撤消行署,南京市改为省辖市。
地域文化解释题:
1、金陵文化:或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以三国
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2、云台山:江苏低山丘陵一般海拔在400米下,云台山主峰高625米,为境内最高峰,在连
云港市境内。
3、吴头楚尾:江苏与吴、楚的联系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在许多交叉点上甚至可以视为
一体,历史上就有“吴头楚尾”之说,即东座吴地,西掺楚地。
4、六朝: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定都,史称
“六朝”。
5、泰州学派:明化东台人王艮创立“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6、吴文化:指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
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7、苏东海洋文化:指江苏东部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沿海的
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三地为主体。
8、昆曲: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是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以
鼓、板等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 9、淮扬文化:指地处长江下游和运河两岸的扬州、镇江、泰州、南通、宿迁、淮安、盐城等
地菜肴的口味。
10、两江:清代时对江苏、安徽和江西的统称,名称由江南省和江西省合并而成,治所设在南京并设有两江总督和两江提督,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江苏简称苏。 11、江苏四大风味菜:江苏境内四大风味是淮扬风味、苏锡风味、金陵风味、徐海风味。 12、三江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学生由苏、皖、赣三省选送。后易名两江学堂,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我国最早四所高师之一)。 13、苏:清代时,清初改南京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始有江苏,简称苏。
14、秦淮: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地域文化选择题:
1、历史上“淮左名都”指 A
A、扬州 B、苏州 C、徐州 D、常州
2、 A 以后,彭城以西称西楚,彭城以东至江南吴邑称东楚 A、楚怀王 B、秦始皇 C、西汉 D、东汉
3、江苏境内南北流向的河流是 A
A、运河 B、淮河 C、长江 D、苏北灌溉总渠
4、勾践打败吴国 D , D 在今南京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A、时,夫差 B、后,勾践 C、前,夫差 D、后,范蠡
5、 D 代苏南已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唐 B、宋 C、明 D、清
6、吴文化以现紧靠太湖的 A 地区为中心地带。
A、苏、锡、常 B、苏州 C、无锡 D、苏、锡
地域文化简答题:
1、 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 答:(1)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2)唐代的安史之乱;(3)两宋之交的靖康之变;(4)明初迁民云南和移民“填实京师”
2、简述江苏老字号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1)才子文化培养的儒商(2)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3)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4)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5)近现代发展的借鉴意义(6)文化大省的一个窗口
3、简述“秦淮八绝”的具体内容。 答:(1)魁光阁五香豆、五香蛋(2)永和园黄桥烧饼、开洋干丝(3)奇芳阁麻油干丝、鸡丝浇面(4)六凤居豆腐涝、葱油饼(5)奇芳阁鸭油酥烧饼、什锦菜包。(6)蒋有记牛肉汤、牛肉锅贴(7)瞻园的熏鱼银丝面、薄皮包饺(8)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小糕等八套风味小吃。
4、吴地现存的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请简述其有哪些特征? 答:(1)吴地园林大多属官僚巨商私家所有,而北方园林主要是封建帝王的皇家苑囿。(2)吴地园林艺术风格以精巧、雅致、自由、写意取胜,而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宏大、严整、富丽、浓烈的特点。(3)吴地园林中,建筑、假山、水池、花木四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他地区的园林则不一定四者俱备。
5、请简述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南北文化大交流 答:(1)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2)唐代的安史之乱;(3)两宋之交的靖康之变;
6、请举自己所熟知的江苏地域名人10位,江苏境内地域不限。 答:吴健雄,出生于功苏州太仓浏河镇,当代著名核物理学家。 叶圣陶,当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沈寿,杰出人物的苏绣艺术大师。
顾炎武,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被时人称为三大儒。 沈周,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吴门画派”创始人。
钱钟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史研究专家,代表作有《管锥篇》 刘半家,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徐霞客,明朝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阿炳,民间音乐家,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
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7、请简述淮扬风味
答:淮扬风味以扬州为中心,以大运河为说主干,南起镇江,北至两淮,东及于不沿海。一般认为淮扬菜的风味特点是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适应面较广。制作的江鲜、鸡类菜肴很著名,肉类菜肴名目之多,居各地方菜之首,面点小吃制作精细,品种繁多。
地域文化论述题:
1、举例说明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 答:(1)水文化、智者文化。长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声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2)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富于活力,心理开放
(3)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经济与文化重心同步推进。 (4)善于“变通”,富有“日新其业”的创造精神。 (5)具有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6)以上要点20分,举例说明10分。
2、试述吴地本土菜肴的特点。 答:(1)吴地本土菜肴被称为“苏锡菜”,属于江苏菜系。
(2)苏锡菜肴的调味重糖,味浓带甜。苏锡菜与淮扬菜的风味有同有异,苏锡菜注重造型,配色绚丽,清新爽适,善于调味,讲究器皿美。
(3)苏州名菜有碧螺虾仁、雪花蟹斗、莼菜塘鳍鱼片、松鼠鳜鱼。 (4)无锡名菜有梁溪脆鳝、无锡肉骨头、香脆银鱼、天下第一菜。 (5)吴地的风味小吃,素以花色品种多样、精美可口闻名天下。
3、试述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贡献。 答:(1)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造就了中国近代史多个第一
(2)兴办大生纺织厂和大生企业集团,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3)创办南通纺织传习所,次年定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
(4)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全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全国第一所纺织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博物馆、全国第一所戏剧学校、全国第一所女红传习所(刺绣学校)等。
4、请举例说明江苏水文化形成的智慧特征 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