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全国一卷作文指导和优秀例文

2021-05-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共有7句话,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古代先民对劳动的理解,热爱劳动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是今天不同人对劳动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态度和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细细研读这则材料,还会发现材料中蕴含着极为丰富信息。

第一句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意思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陶渊明的《劝农(其五)》诗中直接引用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这首诗的大意是: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贪图享乐自安逸,岁暮生计难维系。家中若无储备粮,饥饿寒冷交相至。看看身边辛勤者,内心怎能不羞愧!《劝农(其五)》是讲耕作的重要性。“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劝农的根本所在,否则便

1

会斗米不储,“饥寒交至”。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

第二句话“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出自先秦的《诗经·大雅·抑》中的一节:“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这节诗句的大意是:皇天不肯来保佑,好比泉水空自流,君臣相率一齐休。应该起早又睡晚,里外洒扫除尘垢,为民表率要带头。整治你的车和马,弓箭武器认真修,防备一旦战事起,征服国外众蛮酋。也就是说统治者要勤于政务,管理好国家,做人民的表率。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和《诗经·卫风·氓》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样都强调了“勤劳”。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次出现“夙兴夜寐”这个成语可以看出,“劳动”是有历史渊源的,古人就是尊崇劳动的。命题人引用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且一直延续至今并被发扬光大。

第三句话“可是”一转,直指一些同学“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客观现实。第四至第六句话,“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用并列的形式列举了三种典型的错误言论。这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不认为劳动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劳动可以让外来力量完成,在他们看来,自己(人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这三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提醒我们: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是错误的。

第七句,指出了“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存在。“身边”有哪些人不尊重劳动?这个涵盖的面就广了;为什么不尊重劳动?根源在思想;结果会怎样?不言自明。

2

这一现象说明:不尊重劳动不是个别现象。这句话告诫人们:纠正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观点很迫切,很重要。

【注意事项】

从写作任务和要求来看都很明确,审题立意上虽然没有难度,但不可忽视作文“要求”中所设下的“陷阱”。

1.“立”的同时不可忽视“破”。材料与写作要求之间的过渡语“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其中隐含的信息是:关于劳动的话题在科技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已经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对热点问题的讨论,自然有不同的声音,写作时,既可以“立”,也可以“破”,既可以边“立”边“破”,也可以先“立”后“破”,或先“破”后“立”。“立”,是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破”,是驳错误言论,辨别是非。“破”可以驳对方的论点、论据,还可驳对方的论证。“破”是为了更好地“立”。

2. 演讲不可忽视“看菜吃饭”。“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要求的指向非常明确,文体是“演讲稿”,演讲稿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切不可忽视的是:演讲的对象是本校同学,既然是同学,演讲稿就是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空话连篇地讲大道理,而应该心平气和、真诚而又亲切地谈“认识与思考”,“提出希望与建议”。

3. 校名背后的深意不可忽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本校”名为“复兴中学”。校名“复兴”是有深意的:复兴者,既有衰落后再兴盛起来,再创辉煌之意,也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我们筑梦、圆梦的过程中,“复兴”意味深长,在和同学们畅谈“劳动”的时候,应该将“劳动”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4. 谈劳动不可忽视了发出倡议。写作主题为“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就意味着在写

3

作的时候,要向同学发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把“劳动”和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和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深入阐释“劳动”对民族复兴、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作用。

玄机3:常见的文体里有真功

在中学阶段,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经典的演讲辞,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写作启示。

演讲稿,是一种应用文体,有自身的写作要求和规律。但要写出有个性的、鼓舞人心的演讲稿却非一日之功。

演讲稿写作要注意写作的对象,要注意开头的“呼告语”和结尾的“致谢语”。写作中要把自己置于情境之中,联系实际,引经据典,讲道理、摆事实,力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鼓动性特点,但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更注重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和口语化。在句式的选择上,多用短句,化冗长为简洁,以增强演讲的节奏感。修辞上,多用排比句,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多用反问句,以增强语气,有利于情感和观点的表达。

演讲需要技巧,演讲稿写作同样要讲究技巧,如:

1. 开头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犹如戏剧开头的“镇场”,在全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既可开门见山,亮出主旨,又可叙述事实,交代背景;既可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又可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2. 主体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讲稿的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在主体部

4

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层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3. 结尾干脆利落,简洁有力。演讲稿的结尾,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4. 临场发挥,即景说事。今年的高考恰逢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开篇除了扣题外,还可以借端午节众人齐心划桨,开展龙舟竞渡活动,家人一起包粽子,共享劳动带来的快乐说起,这样,既可以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又应景说传统,说劳动,一举多得。

1、劳动是青春最美的亮色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青春最美的亮色(演讲稿在问候语之后即提出作为中心论点的题目,是可以的。在实际演讲时,如果主持人报告了演讲题目,则具体演讲时不必重复)。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连续引用题干中的两段古语,作为自己论述语言的一部分,后引号前就不用标点,文中这样写,巧妙地避开了原题中的标点错误),从古人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代代炎黄子孙脚踏大地,心贴热土,用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宏大文明(这个揭示分论点一的句子较长,但非如此则表达不完整)。没有劳动,就没有富饶的天府之国;没有劳动,就没有杏花江南的鱼米之香(“香”可能是“乡”之笔误);没有劳动,就更没有当下中国巨龙腾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诗意地分析,听众会认同)

5

可是(转折连词引出下文的反面现象,形成对比论证),当传统意义上的崇高面临着世俗蜂拥而至的解构与侵袭,当浮躁功利之风劲吹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似乎已经把劳动丢得越来越远,这一点在我们青少年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又一个长句揭示分论点二)。反思一下自己吧,你是否曾抱怨过劳动挤占了你宝贵的学习时间?你是否曾嫌脏怕累而把劳动的任务丢给父母甚至清洁工们?你是否在内心深处存在着对农民工、环卫工人等凭劳动生活的劳动人民的轻视?(连续三个结合当今社会现象的反问,发人深思)这些想法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我们中间有许多人的确丢弃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辎重(文言实词积累丰富),忘记了劳动,实(在)是青春飞扬中最动人的亮色!

这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分论点三)。从客观上讲,只重分数忽视劳动培养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功利浮躁之心;父母、社会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溺爱催生了“巨婴”;科技的进步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使人们变得消极懒惰。从主观上讲,是个别同学怕苦怕累,好逸恶劳,缺乏劳动意识。(本段从主客观两方面深入分析,入情入理。“巨婴”一语内容丰富深刻,意象鲜明有趣)

但这也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时代(小结分析,揭示分论点四)。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如某高校就已将“种菜实践”纳入学期末综合评估(此例鲜活,甚精彩),其目的就是弘扬劳动新风,打造时代新人。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再等待也不再推诿,通过劳动将个人命运融入时代洪流,让国家发展定义人生坐标,用自己的劳动推动中华复兴底盘(此词语意通俗表意精准)运转生生不息,共同奏响实现亿万人民伟大中国梦的最强音(这个长句子其实在说我们应当“怎么办”,挪到下一段更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把劳动的种子埋(换“埋”为“播”更佳)入心田,让劳动为青春增添最美的亮色!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将希望与结束语合在一段说也行,但结束语最好另起一段)

【点评】虽然今年的作文题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考生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命题者的本意,正确地立

6

意、取材、构思,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就是成功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鲜明而简练,分论点分布密集而表述充分,表意复杂则用长句,表意简洁则用短句,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拘一格。论述语言多用口语,又不失生动,富有感染力。

2、劳动塑我,复兴有我

【题目即文章的中心论点。两个方面,一说劳动的意义,一说青年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塑我,复兴有我”。

关于劳动,我们曾经在政治课上学过“劳动创造人本身”的重要命题和“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的光辉论断,我们曾经在语文课上读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经典诗文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精彩典故。遗憾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远离了劳动。大家不妨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洒扫庭内”,参与过家务劳动了?又有多久没有身体力行,参加过生产劳动了?

是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裕、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又大多是家里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在学习为主、分数为王的偏颇认知和现实压力下,我们可能不理解劳动,认为劳动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可能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太苦太累;我们甚至还可能不尊重劳动,在把劳动交给人工智能或花钱购买别人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优越感。

【概述不爱劳动的表现,为下面分析张本。】

显然,我们对劳动的意义认识有所不足,我们对青年的责任认识有所不足。劳动是什么?劳动是一个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在内的统一体系和完整过程。正是在使用劳动工具、作

7

用于劳动对象、收获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在劳动场景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中,在劳动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中,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智慧得到启发,意志得到磨砺,品德得到修养,美感得到强化,成长为一个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的,劳动培养完整的人格,塑造健全的灵魂。

【第一句就揭示了不爱劳动的根本原因。然后揭示劳动的本质。最后阐述论点的价值。】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智慧的中国古人说得多好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试看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雄伟矗立的天安门城楼、四通八达的高铁、飞架南北的港珠澳大桥……通过劳动,华夏子孙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项项辉煌的成果,跨上了一级级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阶梯——是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优秀民族,正是通过劳动,我们创造了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我们拥有了现如今骄人的成就。

“一勤天下无难事”“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中华民代代传承的训导;勤则不匮,劳而有获,这是华夏子孙代代累积的经验。同学们,作为新一代的华夏青年,我们应谨记教诲:“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复兴中学的青春学子,我们应不忘嘱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回眸历史,当直立行走解放猿人的双手,当机械动力进一步解放先民的双手,人类便开始在劳动中发展自身,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积累财富,一页一页书写自己的历史,一点一点创造自己的幸福,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反思当下,人工智能正在极大地解放我们的双手,我们当在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和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中更加创造性地进行劳动,用劳动创造民族的辉煌,用劳动开拓美好的未来。

【劳动与复兴中华的关系。】 让我们继承传统,从我做起,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跑出一代青年的好成绩!

8

谢谢大家!

总评:

这篇文章对“不爱劳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不爱劳动”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作者在列出种种不爱劳动的现象之后,指出“显然,我们对劳动的意义认识有所不足,我们对青年的责任认识有所不足。”这里一强调了“劳动的意义”问题,一强调了“青年的责任”问题。接着解释了劳动的本质,即劳动是什么。应该说第四段是全文的纲,接着两段围绕它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劳动塑我一一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复兴有我一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9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10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我关注了关于中学生的劳动之争,我的主张是“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请允许我从我的家事谈起吧。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泛黄的《黄帝内经》。上初中后,我粗略学了一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但因繁体字难辨难认,我读起来未免磕磕绊绊。只约略记得其中有“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之类的语句。

11

记得有一天,家父与他的高足共同探讨《黄帝内经》中的一个句子:“形劳而不倦。”那位叔叔认为:“既然形劳,当然就会倦。形劳而不倦,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家父解释道:“形劳而不倦,可以理解为形劳神不倦。也就是说,身体虽然劳累,但精神不觉疲倦。比如,一个老农民下地劳动了整整一天,他可能会感到很辛苦,但他的内心是舒畅的,这不就是形劳神不倦吗?”

后来,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字源,他在黑板上写出了那个繁体的“?”字。他说:“?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整个字的含义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我听着,心,一下子回到了“形劳而不倦”上。我想,劳,真是个苦中藏甘的汉字呢!

因为心里揣着这些与“劳”相关的美妙故事,我对劳动充满了天然的好感。我会在我家平房前开辟出两分田来种花种菜;我会在暑假里随表姐一道顶着烈日拔草捉虫;我会迎着闺蜜异样的眼光跟舅母苦学踩缝纫机;我会对学校清运垃圾的老人坦然喊一声“爷爷好”……

我享受劳动,我高看劳动。

在思品课上,老师说:“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我听了,忍不住暗自叹服点头。是的,当体力劳动被同龄人避之唯恐不及时,我庆幸来自《内经》与仓颉的珍贵提醒恰逢其时地进驻了我稚嫩的生命,这让我幸运地承继了来自远古的一脉香火,无论季节风怎样吹拂,我都能做到不摇摆、不浮燥、不庸懦、不愚钝。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这是达·芬奇的妙语。在匆遽的一日与漫长的一生之间,惰,无时不在伺机而动,它要侵我心、撼我本;而劳,无疑是我们最初也是最后的“强心固本汤”。

在演讲结束之前,请允许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吧——

12

天地之间,有个寺院。一位疲惫不堪的旅人入得院内,见到一老禅师正吃力地弯腰翻晒蘑菇。那禅师已是耄耋之年,行动迟滞,咳声连连。旅人看了,不由心生恻隐,便上前去问道:“师父,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翻晒蘑菇?”老禅师闻听此言,微微一笑道:“因为,蘑菇在亲自等我。”

同学们,让我们像那个老禅师一样,在苦中藏甘的“劳”字中安妥自己的灵魂吧!让复兴中学的每一位学子都会说: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5、少年,到远方去

——复兴中学2019年毕业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送别你们,鲜衣怒马,此间少年的你们,未来无远弗届的你们。和你们一样,我也见过红色跑道旁那排金黄金黄的银杏树,闻过生物园里如牛奶的栀子花香,青涩的笑声也吓跑过西墙角晒太阳的花猫。尽管如此,我们之间还是横亘着10多年的时光,银杏树,栀子花还在,只是,那只花猫是不是早已不在了?很多事情,和这只花猫一样,变了。

那时我们挂在嘴边的“理想”,是你们今天口中的“诗和远方”,既然成了远方,便是遥不可及吧。那时的我们豪情万丈,摩拳擦掌,被教导着,谨记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今天的你们记住的却是“拼爹”“富二代”,流行的是“佛系”“巨婴”,习惯转发“锦鲤”祈求好运,或是指望科技进步,一切交给人工智能。

说出这些流行字眼,我忐忑不安,心惊胆战。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再相信自己的双手?我多怕,

13

怕你们已经浸淫其中,并且相信这便是生存之道,便是你们的真理和信仰。

如果,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什么才是方向,那么不妨回头看看吧。

十年激战,千里狼烟中,赫克托耳似一尊雕塑屹立在晨风中,他回过头对守卫特洛伊绝望的战士说:“如果避而不战就能够永生不死,那么我也不愿冲锋在前。但是,人既然迟早要死,我们为何不拼死一战,反把荣誉让给别人?”试问,你怎么忍心?忍心放弃自己的双手,放弃亲力亲为,把未来和荣誉拱手让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某个黄昏去街巷走走,找到那个打称铺里的老师傅。他点起一盏灯,一毫一厘地刻着星戥,斤斤计较,只怕失之毫厘。系上秤砣,挂上秤盘,拿校物试着重,秤尾完美地平着,一寸不高,一寸不低,才能松一口气。他只相信自己的双手,这是必须誓死捍卫的权利。

谈何你死我活的战事,斤斤计较的称杆,哪怕是捏合饺子皮边,也要留下漂亮的指纹,才能算真正的美味呀。

你读过《诗经》吧,你听见了关关和鸣的雎鸠吗?你闻见了稻麦和泥土的香吗?感受到了镰刀齐口割下麦茬的神奇吗?这音乐声声,一代代咏于白露江边,舞于亭台月下,这是独属于中国文明的平和、安详和踏实。于是,我们看到,一群群荷着锄头,露水沾湿衣衫的人,在麦香中铸造着伟大,中国文化隆重登场,代代吟唱。

如果没有他们的双手,双脚,没有他们热烈的口舌和大脑,我该去哪里寻找如此美丽的山河?

于是,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于是,你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丈量过的;行过的江畔是苏子瞻曾泛舟于上的;

14

于是,你驻足远眺的城楼是岳飞曾经坚定守卫过的;驰骋的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奋战过的;

你知道吗?这才是中华文明如春水生发,生生不息的原因。

你说,这一切离你还是太远,那么,我说得再明白一点吧。

如果,你不曾体会街边绿色邮筒中给你送来的一封信笺时的喜悦;

如果,你依稀记得烛火下,机杼声声中微弯的背影;

如果,你仍贪恋嘴角残留的蒿团香,那是在江畔采青,剁青,揉青换来的美味……

那么,你该明白,有些事情,无法拱手让人。

亲爱的少年,你不该选择安逸,贪恋便捷,那就像背对着太阳而行,只看得见自己的影子。把所有的春光静好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庸庸碌碌,懒惰不前归还给过去的自己吧。明天的你,要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谢谢大家!

6、渺小与不朽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15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懒散的孤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要依赖别人的劳动,自己萎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着光荣的劳动者。今天我在这里的讲演,就要说说自己的心声。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会中,有勤劳者,有懒散者,有热爱劳动者,也有不尊重劳动者。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种天然,繁忙于晨兴,戴月于归途。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现代都市,是被清洁工唤醒的,戴上口罩,挥动扫帚,累了就坐在路边,从怀中摸出余温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听一听风声。

学生与老师,不约而同前往学校,在书声琅琅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工人爬上了吊车,农民堆好了柴草。

勤劳如此平常。

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超然。当陶渊明除去园中杂草,荷着锄,拭去汗,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悠然如飞鸟,超然若浮云。

16

劳动对于他们,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们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勤劳如此不凡。

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敬畏。他们能够敬畏路边的清洁工,能够停下车,静静等待他们扫过眼前的路,而不是鸣笛示警;能够敬畏餐厅中的服务员,能够耐住性子,等待他们端菜过来,而不是喝三道四,指指点点;能够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漠然路过。

勤劳值得尊重。

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我们虽然处于科技发达的时代,有着人工智能,但人类仍然渺小,年寿终将有尽,荣乐也不过只享受一世,真正不朽的,在于一双勤劳的双手,用它去劳动,去创造,将渺小变为不朽。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