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试 卷 2014.12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模样 mú 拧眉nǐng 洁癖...pì
凛然生畏lǐn .
B.浦口pú 攥住 zuàn 告禀 bǐng 畜牧业xù ....C.寒噤 jìn 闷热 mēn 阶砌 qì 煞风景shā ....D.纤细xiān 侮辱wǔ 称心chèn 奄奄一息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遵守 旗帜 锁屑 转瞬即逝 B.疱代 惦记 销魂 自出心裁 C.惶恐 端祥 莲蓬 折衷是非 D.醋栗 苍茫 祈祷 遍稽群籍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重庆的城市公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水泥柱、每个转盘都闪耀着山城智慧的芒。 ....
B.武隆的天生三桥由形象逼真的天龙桥、宏伟险峻的青龙桥和令人神往的黑龙桥组成,真可谓鬼斧神工,别具匠心。 ....
C.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个行业蓬勃发展,旅行社必须前瞻后顾。 ....D.每逢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皓月当空,不由得触目伤怀。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3分) ..
A.置身江南,漫步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江南的柔情就在你的脚下。 B.在阴雨天里,雨滴落在青黑的瓦上,绽开了瓣儿,像是慢镜头,格外柔美。
C.独自醉眼看光景时明时暗,感觉自己就是泡在酒糟里,浑身没有一点点儿力气,轻盈得似要飘起来一般。
D.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5.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 ,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A.⑤③④①⑥② B.⑤⑥③①④② C.②⑤③①④⑥ D.②⑤⑥③④① 6.仿照下面的划线句,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听惯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倒觉得那些无与伦比的美需要一颗宁静温柔的心灵:你才能在雨滴触碰青瓦时,看见一朵朵绽开瓣儿的莲花; 你才能在枯叶亲吻大地时,看见一只只收敛翅膀的
第1页(共9页)
蝴蝶;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重庆12月1日专电)从12月起,重庆市将邻省贵州作为自己的首个旅游客源地定制旅游服务,量身订制72条客源地冬季旅游定制线路,随后这一定制服务将向其他省市延伸。 此次重庆首次推出客源地定制路线服务时,综合考虑了贵州游客的出游方式和消费群体特征,提前组织旅游企业设计适合贵州自驾游客和团队游客消费需求的重庆1—5日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不但涵盖了重庆最值得体验的景区景点,还特别适合贵州游客来渝游玩的时间交通安排。 ——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下面是中国旅游相关部门发布的2014年某季度全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部分渠道调查表。 信息渠道 百分比 网络 56% 报刊杂志 14% 电视(广播) 15% 户外广告 6% 【材料三】随着《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这些综艺节目的热播,节目中的拍摄地不少都成为热门旅游地,《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来新叶古村旅游,一方面是通过《爸爸去哪儿》了解到这里古镇风情很有特色,另一方面,女儿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带着她来重走节目里的路线,就当是圆梦了。”家住沈阳的余先生介绍道。在《爸爸去哪儿2》的第二站播出后,余先生就被新叶村这个古朴小镇所吸引,并专门带着女儿来到新叶古村旅游体验,希望自己也能像节目中的爸爸一样,通过亲子游加深和女儿间的感情。
据称,《爸爸去哪儿2》节目播出后,新叶古村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0倍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60倍,创下历史新高。
⑴阅读材料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3分) ⑵阅读材料二的表格,你提取的信息是 (2分)
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为促进重庆旅游发展,向重庆市旅游相关部门提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3 分)
⑷三峡处处是美景。请参照示例,从下列备选的旅游景点中选择一处写一则广告。(要求:体现景点特点,简洁明了)(3分)
示例:小三峡——三峡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备选旅游景点:神女峰 白帝古城 夔门 张飞庙
——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9分,每空一分)
第2页(共9页)
⑴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⑵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⑶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⑷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⑸ ,白露未晞。(《蒹葭》) ⑹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用 ? 践行了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一13题。(17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蹴尔而与之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 ⑷贤者能勿丧耳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⑵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选文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与 (原文)形成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义”比“生”重要,论证了 的中心论点。(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选文第一段中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C.《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相近且善,由于后天因素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这与选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观点相近。
D.选文把“鱼”比作“生”,“熊掌”比作“义”,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第3页(共9页)
“舍生而取义”的结论。
13.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选文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中事件的看法。(3分)
材料链接:10月24日,38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急救中心司机兼急救员贾海波,出诊途中突发脑干出血。他强忍疼痛将患者安全送到了医院,自己却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18题。(21分) .
杨海林
①厚厚的窗帘严严地拉着,透不出一丝光。
②落了一地的雪,猫在警车里的警察小王摇下车窗朝这边望了望,他不确定屋子里是否真的有人。“放心吧。”警察老王笑了一下,嘴里浓郁的烟味立刻在这寒冷的驾驶室里弥漫开来。警察老王说:“那个毒贩子就在屋里呢,今晚他是不会出来的了。”
③小王不喜欢这个老王,觉得他有点痞,抽烟、喝酒,有时候还喜欢跟辖区的女人眉来眼去。要不是他办案真有点本事,小王早就不愿意跟他做搭档了。
④太困,小王摇下了车窗,一股冷冷的空气迅速漫进来。老王也在这冷冷的空气中闻到了自己身上散发出的烟草味,喉咙觉出了甘甜,牙齿间也变得黏滑起来。他把中指放到鼻子底下闻闻,因为经常夹烟,那里现在变得暖烘烘的。老王本能地在这股烟草味下眩晕了一阵,便摸出口袋里的烟盒,想抽根烟提提神。小王瞥了他一眼,冷冷地摇上了车窗。老王也冷了脸,悄悄地把烟盒又放回到口袋里。“放心吧,这小子跑不了。”老王讪讪地说了一句,闭上眼睛开始打盹。
⑤小王可不敢睡,屋里的毒贩不是什么大毒枭,真正的缉毒警察都看不上眼,可是在他们这个辖区能发生这样一个案子,那他这个负责办案的小警察便绝对有值得炫耀的资本了。小王不知道老王是怎么知道这个毒贩今天晚上不会跑的,老王也没说。老王还有几天就退休了,他不想告诉小王他从那黑乎乎的窗帘上看出了一丝丝暖意。
⑥老王打起了呼噜。小王扭过头看,看到了那件棉袄,那是在来的时候老王特意跟辖区里一个卖衣服的女人磨唧了半天,最后带回了一件棉袄。老王没给钱,但小王心理估计,买这件棉袄的钱最后会从办案经费里扣除,也许还会多扣点,老王替这个女人做成了一笔生意,难怪这个女人愿意和他黏乎呢。
⑦老王知道小王不会睡,那呼噜打得就有些邪乎,惊天动地的,小王怕惊动了屋里的毒贩子,赶紧又把车窗摇死。仍然冷,小王想起了那件棉袄,他从后座上抱过棉袄,把手伸进棉袄里絮的羊毛里,瞬时就被温暖了。小王看看老王,把棉袄盖在他的身上。
⑧老王侧了个身醒了,为什么动我的东西?塑料袋哗哗一阵响,那棉袄被老王又装了进去,重新塞到车后座里。
⑨老王出去撒了泡尿,当雪地上被他尿出一个细小的黑洞时,老王觉得后脑壳一凉。老王也没反抗就像一个闷口袋一样无声无息地倒在雪地里。毒贩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却不像老王想的那样弱智,他今天冒死回来和妻子团聚,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家的温暖中。这么多年的贩毒经历已经使他对任何一种环境都充满警惕,就在老王安心地呼呼大睡时,他已经从妻子温暖的被窝中钻出来,在警车的不远处阴险地打量着。
第4页(共9页)
⑩对付一个小王不是什么问题,毒贩像老王一样大大咧咧地拉开车门钻进去。小王仍然盯着大雪中的那间小屋,他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老王”带进来的寒气有一点淡淡血腥味……小王还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被毒贩绑到方向盘上时,毒贩已经开始搜寻驾驶室的每一个角落了。
11棉袄。棉袄? ○
12毒贩有些狐疑:“这大冷的天,你们为什么不穿上它暖和暖和?刚才下去撒尿的那个警察要不是被冻○
得不利索了,我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得了手。”小王不吱声,他和毒贩一样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要买这件棉袄。
13难道……是给我预备的?毒贩哆嗦着,他穿着厚皮夹克的身体忽然觉得特别地需要那件棉袄。 ○
14制伏毒贩出奇地顺利,甚至小王把他带进警察局的时候这家伙都一直在迷糊:那个老王,他在抓我○
之前就想着给我准备一件棉袄?
15那一年,小城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 ○
16以后的几年,厚厚的窗帘总留着那么一条缝隙,透出一丝光,透出一丝温暖。 ○
(选自《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删改)
14.你认为下列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为什么?(4分) 标题一:一件棉袄 标题二:两个警察
15.理解文章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老王讪讪地说了一句,闭上眼睛开始打盹。 ..
(2)他不想告诉小王他从那黑乎乎的窗帘上看出了一丝丝暖意。 ..
16.如何理解第○11段中连续出现两次的“棉袄”?(4分)
17.文章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4分)
18.毒贩被带进监狱一个月后就是羊年的新年,他已不再迷糊,早已弄懂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新年他在狱中想写一封信,在阅读文本之后,你认为这封信该写给谁,又写些什么内容呢?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替他写一封短信。(不要求书信的书写格式,不超过100字)(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一23题。(19分)
浅议健忘 王延群
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人离开这个世界走向阴间的时候,必须经过一个叫“奈何桥”的地方。奈何桥边住着一位叫孟婆的老人。人死后都要先到她那里喝上一碗孟婆汤,然后才能进入阴间。孟婆汤使人忘却
第5页(共9页)
一切,忘记功利,忘记憎恨,忘记忧愁,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情。
②人活一辈子不容易,我们的生命行囊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来,我们注定要忘却许多。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 中说“有着污染的记忆是一种永远的毒药”。 如果我们不懂得珍爱自己,不常常主动地给.......我们不堪重负的心灵减负,那我们的人生之旅只能每天以毒药相伴。
③其实,我们不必等到那一天才去忘记烦恼、舒展眉头。现在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份孟婆汤,卸...下心头的沉重,学会遗忘并善于健忘。
④学会遗忘,并不是清空历史,一股脑儿地删除所有记忆,一切归零,而是在记忆中“去粗取精”的选择,是一种理智的扬弃,是一种清醒的忘却。只有忘却那些本该忘却的,需要牢记的才会在心底永存。教育家赛蒙兹认为有一种健忘是高贵的,就是不记旧恶。生活中,我们快乐着、痛苦着、烦恼着、憧憬着,有许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记忆并珍藏。懂得感恩,记住他人的好,不忘别人的情,是做人的根本。忘记那些不快的人和事,记住那些快乐的时光,以一颗平常心快乐并从容地活着,我们的生活就自然会充满阳光。
⑤善于健忘是一种品性修为,是一种人生境界。要做到善于健忘,就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心想大事,剔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主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想大一点、想远一点、想开一点,从名利得失中解脱出来。对已经过去的无关紧要的事物,要糊涂一点、淡化一点、朦胧一点,及时将这些东西从大脑这个仓库中“清除”出去,不让它们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⑥善于健忘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处世的大精明。为人处世没有不磕磕碰碰的,如果你从揭开新年第一页日历起,把不顺心的事记在大脑的流水账里,到了年终就是几百件不愉快的事。天天如此,年复一年,积水为海,何以能堪?人生苦短,你又何必过分地留恋和计较过往的东西,何必把那些无谓的怨怼、懊恼扛在肩上,让心灵去承受挤压和负载,让精神遭受折磨和打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牢记,比如同事间的无端摩擦、邻里间的细微纠纷、恋人间的情感波折、夫妻间的小小口角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忘记朋友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才能建立至真至纯的友谊;忘记恋人分手时的绝情,才能怀念有过的那些美丽缤纷的日子;忘记给予,才能不再希求知恩必报。
⑦善于健忘是解脱痛苦的一剂良药,是一个人身心健康与成熟的标志。年轻人,你在为什么而忧愁呢? 是为了手上的工作做不完、做不好,没有一个好的前程而忧愁呢? 是为了日常生活的无趣,身边缺少了欢歌笑语而忧愁呢? 还是为了感情上的挫折,爱上了不爱自己的人而忧愁呢? 忧愁不是过错,但阳光态生活才是我们的专属。 何必整天摆着一张苦瓜脸,而不用笑容来点缀面容呢? 我们要做的只是淡忘忧愁,积极面对。生命是一棵树,树上那些多余的枝杈,需要我们随时修剪,生命之树才会更加茂盛。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08期 有删改)
19.本文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4分) ....
20.阅读全文,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
A.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孟婆汤”主要是用于走向奈何桥时,忘却所有烦恼的。
B.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先总写交代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多个方面分开论述,最后结尾进行总结。 C.第⑥段在论证的时候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D.本文的第⑤段和第⑥段是并列的关系,他们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
21.初三学生艾雪溪成绩优异,一心想成为班级的第一名,但是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超越同学梅发超,自
第6页(共9页)
己非常的苦闷。作为她的好友,请你用原文的观点和看法对其进行劝说?(3分)
2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说说第②段中“有着污染的记忆是一种永远的毒药”。加点词语“有着污染的记忆”指的是什么..............记忆。(2分)
(2)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的划线句“生命是一棵树,树上那些多余的枝杈,需要我们随时修剪,生命之树才会更加茂盛。”的理解(3分)
23.下面的材料,哪一个可以作为本文第⑤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材料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四、作文(55分) 24.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我认为完整的自己,其实散落在各处,你去一个地方,你就学习到那边人看世界跟生命的角度,你就剪回来一片;你经历一件事情,你就领悟到了事件中为人处事的道理,你就剪回来一片。然后你可以一片一片地拼回完整的自己,你就会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世界观,跟看待生命的角度。”这就是做一只鸟一样,飞跃千山万水,天南海北,最终找回完整的自己。 请以“拼凑完整的自己”为题目,完成一篇文章。 ..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家闻名遐迩的饭店,饭店有一道菜,客人都说味道鲜美,远远胜于其他饭店。这道菜其实是很普通的清蒸鱼。料是普通的料,谁都买得到,做法也很普通。不同的是,当鱼蒸好端上饭桌后,服务员会告诉客人:“还要再焖5分钟才能吃。”如果有顾客强行提前吃,服务员将坚决制止。5分钟后,掀开盖子,清蒸鱼?香气四溢,白嫩、新鲜、无比甜美。客人莫不争相夹食。
其实清蒸鱼?端上来时就已经蒸好了。再焖5分钟是这道菜的秘密,5分钟期间,鱼的香味不断弥漫开。闻着香味,客人口水直流,食欲被激起,胃口大开。5分钟后,带着强烈食欲的客人吃起鱼?当然比鱼一上来就开口大嚼感觉更鲜更美,回味更无穷。
命题人:王燕 岳睿
审题人:窦榆俊
重庆一中初2015级14—15学年度上期第二次定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第7页(共9页)
1.(3分)C。 2.(3分)D。 3.(3分)B。
4.(3分)C。 5.(3分)A。
6.(3分)(内容1分,句式1分,修辞1分。)
7.⑴(3分)重庆(1分)将贵州作为首个旅游客源地(1分)定制旅游服务(1分)。 ⑵(2分)全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1分)主要是网络(1分)。
⑶(3分)(围绕“网络”和“综艺节目”提建议即可得分,答两点得3分,少一点扣1分) ⑷(3分)(景点1分,景点特点1分,语言简洁1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 8.(9分)⑴报君黄金台上意, ⑵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⑶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东风不与周郎便, ⑸蒹葭萋萋,
⑹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4分)⑴患 , 祸患,灾难 ⑵蹴 ,用脚踢 ⑶乡 ,通“向” ,从前 ⑷勿丧, 不丢掉 10.(4分)⑴如果(或“假如”、“假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或“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2分)
⑵(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或“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2分) 11.(2分)“万钟”,(1分) “人应保持本心”(2分) 12.(3分) D。
13. (3分)(选文观点1分,事件概括1分,分析1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4.我选标题一(1分),一件棉袄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这一件棉袄展开(2分)。同时暗示文章的主题(1分),女人用一件棉袄给自己的丈夫带来温暖和希望(1分)。 15.(1)指因为抽烟而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2)暖意指毒贩家的温暖,也指女人为了即将去狱中的毒贩准备棉袄的温暖(或者答妻子帮助毒贩改正错误的爱的温暖)
16.第一个棉袄指的是毒贩搜寻驾驶室时搜寻到的棉袄。第二个棉袄指的是毒贩的狐疑警察为什么不穿上棉袄暖和。
17.老王、小王、毒贩、女人。(1分)主要人物是女人(1分)因为女人帮助自己的丈夫自首,改过自新,并给予她家的温暖。
18.给分标准:称呼1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
19.我们要卸下心头的沉重,学会遗忘并善于健忘(1分)。首先写人离开人世时要喝孟婆汤忘记一切的传说引出文章的论题健忘,然后引用夏洛蒂·勃朗特的话,接着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卸下心头的沉重,学会遗忘并善于健忘。(3分)
第8页(共9页)
20. C
21.爱雪溪,我们应该心想大事,剔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主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想大一点、想远一点、想开一点,从名利得失中解脱出来。(称呼1分,用第五段的原文内容回答问题(2分))
22.(1)功利,憎恨,忧愁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2分)。
(2)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不必要的忧愁(痛苦)(1分)需要我们随时遗忘(1分),让身心更加健康和成熟(1分)
23.材料二,陶渊明的诗句写少年时就淡泊名利,只热爱山川田园生活,并对自己误入名利场表示后悔(2分)。恰好能够论证第5段的观点善于健忘是一种品性修为,是一种人生境界(2分)所以材料二可以作为第5段的论据。
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