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或理论?(P1-P2)
答:(1)适合他们生活、生产劳动,是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不仅是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繁衍的需要;
(3)从其产生就是有意识进行的,是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母系氏族:5万年前-5千年前;父系氏族:5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生产劳动的教育(石器); (2)生活习俗的教育(成人礼); (3)原始的宗教教育(灵魂崇拜); (4)原始的艺术教育(歌唱、舞蹈、给饰、雕刻等); (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的目的一致,教育的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括了多个方面;
1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3)教育活动在生活、生产中进行;
(4)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的教育是有区别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的人员。
第二章 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教育
1、“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P16-P17)
答: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个方面:(1)礼乐,属于政治教育的范围,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各种仪节,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包括器乐、诗歌、舞蹈等,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2)射御,是军事教育方面的内容。射指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 (3)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即识字、习字教学。数的教学,包括教儿童数数、学习记日法,以及一般计算能力的培养。书、数的教学,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进行,因而它们被称为小艺。
2、春秋时期历史性教育变革有何表现?(P96-P98)
答:(1)官学衰退。原因:○1世袭制度导致贵族不重视教育;○2贵族的统治力量衰落;
2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
(2)私学兴起。直接原因是文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3)私学代替官学。这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分离的重要阶段的阶级联盟。
3、简述孔丘在教育历史上的贡献?
答:○1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2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4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订“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7实行因材施教,造就各类人才;○8重视道德教育;○9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等等。
4、简述孔子的教学方法?
答:(1)学、思、行并重。孔子在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基础,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件下,则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他还强调学习要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实践服务,能够行,也就证明己有学。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主张教学就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要建立在
3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对学生个性深切了解的基础之上,可通过与学生谈话、个别观察等方法来实现。
(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1好学、乐学的态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 ○2有不耻下问的态度。不耻下问即虚心地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而不感到可耻。 ○3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求知求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疑问时,要“阙疑”,把不确定的问题留下,不要妄加判断。
5、你对孔子提出的“为师”的基本条件有何看法?
答:(注意:本题主要是要谈谈你个人对这些条件的看法)孔子提出教师应具备以下六个基本条件:○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终身好学乐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2诲人不倦。主张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其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4以身作则。主张以身作则,并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孔子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爱护学生。孔子很爱护学生,也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经历的学生。孔子爱护学生,也受到学生们尊敬。 ○6教学相长。孔子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6、解释“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不耻下问”。
4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答:(1)有教无类:指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智力程度,都应作为教育的对象。这是孔子私学接受弟子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历史作用:A.扩大了教育对象。B.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直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学习达到德业优异的程度就应该入仕从政。孔子倡导贤人政治,此语意在鼓励读书人做官,让大量主要来自平民的“贤士”从政,以改变官僚队伍的结构,促进世袭政治向“贤人”政治的转化。
(3)不耻下问:即虚心地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而不感到可耻。
7、简述乐教的作用?
答:乐教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乐包括器乐、诗歌、舞蹈等,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1)个人作用:它可以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2)社会作用:乐教常与礼教共同体现其政治、伦理作用。乐教是礼教的一种补充,也是完成礼教的有效手段。礼教对人的地位等级做出规定,并保证在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有效实施。如果单纯运用礼来强行约束人们的行为,就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紧张,这时统治者往往用乐来缓和由礼产生的“离别疏远”,从而达到更好的统治目的。如荀子所言乐教的功能是“移民易俗”,即化民。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P97-P98)
5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答:养士之风盛行
①一个原因是各诸侯国经过长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旧的军事封建经过周天子失德,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日趋崩溃,伴随着七雄争霸,新的政治理念的提出成为当时游士阶级的责任。而游士阶级在军事封建崩溃的过程中兴起为私学兴盛提供了基础;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井田制,逐步被地主的私有制代替后,新的社会经济形式急需要一种适合的思想意识来支撑,而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在原来的周礼经典主义的时代过去后,并没有迅速形成一种统一的形式,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的国情也不相同,所以在各国内部所产生的理论和各种私学相继存在。
2、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答:(1)性质:A.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官办私持);B.集讲学、著述、育才、咨政于一体的高等学府(以学术为主)。
(2)特点:A.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各家各派地位平等;B.待遇优厚:来去自由,使各学派交融、争辩,体现在两方面:政治上,不治而议论;物质上,教师待遇优厚甚至惠及其弟子。
(3)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4给人的思考(学术思想、教育不能决定齐国的政治,政治霸道)。
3、比较儒家与墨家主要教育思想的异同。
6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答:(1)相同点:○1都重视实践;②儒家与墨家两者都是热爱音乐的,都承认音乐有政治作用。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就是一个十分热爱音乐的人,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访问卫国时,遇到旧友师襄,师襄是著名琴师,当时正中卫国宫中,于是,孔子便向他学琴。他热爱音乐,学习音乐,重视音乐教育。道家的老子也提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的意思是最完美的音乐是听而不闻的;
(2)不同点:○1学术风格:儒学植根于贵族文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比较重视传统、情感,有深厚的人文色彩。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的利益。○2人性论;儒家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墨子认为“人性素丝说”。 ○3教育内容:儒家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而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4儒家倡导启发诱导,“叩则鸣,不叩则不鸣”,而墨子强调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虽不叩必鸣”。○5儒家强调“述而不作”,而墨子提出“述而作”,主张既要继承古代的文化,又应该创造出新的文化。○6儒家的行主要指道德实践,而墨家的实践除道德的和社会政治的之外,还有生产的、军事的和科技的。
“儒”由孔子最早提出,泛指掌管教育和文化的职业,后来作为文化的通称。后人把孔子创立的,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学派称为“儒家”。综合儒家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德为本,积极人世”。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曾入儒门,但他不满儒家烦琐扰人的“礼”和弦歌鼓舞的声乐,不赞同儒家的厚葬和久丧,反对儒家的命定说,从而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墨家学派不仅是学术上独树一帜的派别,而且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两家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如下: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7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同时优于政治、法律,可以感化和征服人心,产生一种道德信念的力量,从而收到“德礼为治”的效果。“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同时提出了“人性论”,虽然性本善和性本恶在这一时期没有达成共识,但儒家都一致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仁政”、“德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墨家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墨翟说“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对社会,教育通过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着社会的完善,即对人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兴利除弊;在人的发展上反对命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
二、关于教育的目的
儒家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使其具有忠君和勇敢的品质,体现在教育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说明学习是做官的途径,并特别强调了“优”方能为“仕”,也就是说只有学习优异、德才兼备的贤才才能做官,反映了儒家惟才是举的思想并提出“举贤才”的主张,使得平民有了参政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官本位的教育模式,教育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各种官吏的候选人,这样又把教育同政治结合在了一起。
而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在这三项品德中,德行一项居于首位,因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与儒家的说法颇为类似。但墨家所强调的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则又与儒家有所区别。关于言谈,墨家认为在学派争鸣时代,立论能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能否具有说服力,关系到一个学派势力的消长,因此作为贤士或兼士,必须能言善辩,能够奔走说教,转移社会的风气。兼士还必须“好学而博”,而且所学不仅是墨家的中心思想,并且包括技术的掌握。总的说来,墨家
8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所要培养的贤士或兼士,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三、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播向平民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开辟了“学在四夷”的先河。儒家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们的性情原本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使人产生了不同。否定了人的等级差别,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不仅提出了要求,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孔子的学生成份复杂,人数众多,来自社会各阶层,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说。而墨家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说明“农与工肆之人”是墨家的主要对象;但墨家所倡导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则说明墨家的教育对象又具有全社会性。
四、关于教育内容
先秦儒家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道德和文化知识两方面,其中以政治道德教育为重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都属于道德范畴。“文”有一部分属于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文化知识。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在整个儒家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文化知识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儒家主要传授的教材是《诗》、《书》、《礼》、《乐》四种。而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家门徒多出身于“农与工肆”,在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中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以及《大取》、《小取》等篇,大抵是墨家后学在百家争鸣中,进研讨辩论,不断总结提高的结晶,其中所涉及的认识论、名学、几何学、力学、光学等等,其造诣都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也丰富了墨家的教育内容。
9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五、关于教学方法
“学而知之”是儒家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从学开始,由学而思而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也是儒家在进行教育时常用的教育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而墨家在教学上则表现出很大差异,关于知识的来源,墨家提出:“知:闻、说、亲。”这三种知识来源中, 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 “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法,即“有本之者, 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墨翟长于说教,除称说诗书外,多取材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经验,或直称其事,或引做比喻,具体生动,较能启发门弟子的思想,亦较易为其他人所接受。墨翟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与儒家的“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恰成对比。
六、关于道德教育
在儒家的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道德观念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首先是道德认识,要能分清善恶与是非,进一步形成道德信念,再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儒家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墨家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他重视劳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一些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他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提倡勤劳和节俭,反对“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 道德教育的进行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感化。
10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总体上看,先秦儒家是教育、道德、政治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是基础。“学不倦,所以治己;教不厌,所以治人”。治己是修身养性,属道德范畴,由学习培养得来,即把伦理教育化;治人属政治范畴,由教育培养得来,又把政治教育化。儒家希望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统治目的,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体现了一种积极人世的美政理想。而墨家的品德教育、论辩教育和科学教育虽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有共同的积极因素,即重视实践和联系实际。墨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墨家反对“言过而行不及”,认为话说得多与说得漂亮而不实行,就得不到好效果。只有“以身戴行”,也就是说,只有把“兼爱交利”的道理,指导实践,见诸行动,才能成为“兼士”,才能通过实际行动来教人。
4、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1)相同点:○1都属儒家学派,孟子代表“孟氏之儒”,荀子代表“孙氏之儒”。 ○2都强调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2)不同点:○1教育作用:孟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是基于其“性善论”,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性,人性本质上是平等的,从人性论上肯定了每个人发展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人性中所具有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性伪之分”说明了教育的必要性,“性伪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
○2教育目的: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而荀子认为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3道德教育:孟子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强调理性的自律道德,是“内发说”的代表人物,而荀子持“外烁说”。 ○4孟子强调“深造自得”,而荀子提出“师云亦云”,
11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学生对老师的学术不应有丝毫违背。
5、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以及历史地位。
答:(1)贡献:○1关于教育作用:a.对社会,实现良好政治的途径是“化民成俗”,而教育是“化民成俗”的手段;b.对个体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把教育的过程比喻成一种对人性进行加工、雕饰的过程。○2关于 教育制度:提出了一种大学学年制,认为大学的年限为九年,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学业和品德要求,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查,其特点是逐年加深,德、智结合,强调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3关于学校管理:《学记》就学校管理的诸多环节进行了论述,如开学典礼、课堂规则、纪律、考查、视学等。 ○4关于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观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八个原则。
(2)历史地位:《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从其他思想中分离出来。《学记》中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6、任意说明《学记》中的三条教育教学的原则。
答:《学记》是《礼记》中论教育的专篇,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提出了八条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1)预防性原则。强调防患于未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品德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应有预见性,预先防止,尽量避免不良现象的产生。 (2)及时施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 (3)循序渐进。此原则在《学记》中表述为“孙”。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符合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 (4)观摩原则。强调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
12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的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强调“敬业乐群”,既要专心学业,又能融入集体,这也是目的之一。
(5)启发诱导。此原则在《学记》中被称为“喻”。包括三方面:“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是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勉励而不强迫,启发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有思考余地。 (6)长善救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多、寡、易、止四种不良的心理倾向,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并且辩证地看待,即要努力发扬学生品格特征中的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 (7)藏息相辅。所谓“藏”即指正课,“息”指课余。此原则即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外要为课内做好各种知识的准备,课外学习还可以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8)教学相长。本意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后人将其作了引申,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7、解释“教学相长”和“五之”。
答:(1)教学相长。本意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后人将其作了引申,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2)五之。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所阐释的“为学之序”,重在一个人“求知”的问题,它是基本的学习环节,也是求知的一般办法。
8、教育名人名言(本题20分)
13 / 14
《中外教育史》复习总结资料
(注意出题方式:给出相关教育名言,写出作者是谁?属于开放题吧!!例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谁说的?)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