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 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3、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4、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这“三洲”指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非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非洲 D.欧洲、非洲、大洋洲
5、下列农作物中,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水稻、甘蔗
B.甜菜、大豆
C.棉花、水稻
D.小麦、甘蔗
6、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
A.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大 C.水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7、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B.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1 / 8
8、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 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 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9、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 C.先进的管理经验
B.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D.广大的消费市场
10、图中所示海峡具有世界“石油海峡”之称的是( )
A. B.
C. D.
11、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麦哲伦环球航行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1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3、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纬线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
1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C.位置优越
B.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15、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理单元,其中我国位于哪个地区(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2 / 8
D.中亚
16、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17、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纳木错湖
18、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 A.比例尺
B.等高线
C.方向
D.图例
19、我国号称“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0、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 21、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2、下列关于图a和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图b相比,图a比倒尺较大,表示的范围也大 B.两图所示地区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图a所示地区在图b所示地区的西北方向 D.图a和图b所在经度范围不同,地方时也不同
2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24、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河流流向
25、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
3 / 8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青藏地区群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主要形成原因是 。
(2)图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铁路。
(3)从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矿 D.铁矿
(4)右图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它位于图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 。
(5)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节水农业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 (有或无)结冰现象。
4 / 8
(2)甲区域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 游河段,对该河段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陡坡地建梯田 B.植树种草 C.加固河堤 D.修路采矿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A的名称是 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 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最西部的B省简称是 ,该省西部的C 山脉,为乙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 (6)下图为丙区域东西向景观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增加或减少)。
3、某校地理学习探究小组成员准备到野外开展实践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渭水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 (2)写出图中山体的地形部位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3)有成员提议开展攀岩活动,他们应该前往图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4)图中甲,乙两图能反映DE两地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图。 4、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5 / 8
(1)B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_______。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6 /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A 4、B 5、B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B 14、B 15、C 16、D 17、A 18、B 19、D 20、D 21、B 22、D 23、B 24、C 25、A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
7 / 8
分,共50分)
1、(1)高寒;海拔(地势)高 ,气温低; (2)青藏; (3)A (4)③
(5)C
2、(1)有(2)C(3)中B(4)京沪长江三角洲(5)云(或滇)横断(6)减少
3、200 自西北向东南流 山脊 鞍部 C 甲 4、黑色人种;英语;太平洋;南北对话;0°,75°E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