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DLT 520-93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

2020-02-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DLT 520-93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

导则

DL/T520—93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12-23批准 1994-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

1.1 本导则的内容包括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的种类、设施条件,应配备的 仪器设备及要紧技术治理条例。

1.2 本导则制定的目的,要紧是作为新建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设计及对现 有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进行完善化的依据。

1.3 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大于200MW的火力发电厂。容量为200MW及以下的 火力发电厂,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474—83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5—83 商品煤采样方法 GB 211—84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 213—87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 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 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 214—83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 219—74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 3 检测工作及对检测试验室差不多要求 3.1 检测项目及周期(见表1)。

表 1

注:如测定浮煤挥发分时,应增加浮煤检测项目。

3.2 检测试验室的面积及仪器设备数量,应满足检测项目及检测周期的需要。

3.3 检测试验室建筑地点(制样室除外): a.应选择在离震动源较远的地点。

b.应与主厂房及煤场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小噪声、灰尘、电场干扰等阻碍。

3.4 电源:各检测试验室应按照仪器设备,配有足够的电源容量。大容量设备应当设 专用的空气开关或刀闸开关。

3.5 分析试验室应有上、下水设施。 4 检测试验室种类、设施及仪器设备

入厂煤检测试验室应包括制样室、天平室、工业分析室、元素分析室、测热 室、煤灰熔融性测定室、存样室、微机室、贮藏室。此外,还应配有审核与数据 处理室、值班室。

以下各检测试验室的设施及仪器设备均必须配置。 4.1 制样室

4.1.1 对制样室要求:

a.制样室设在平房或楼房的底层,应不受风雨、热源、光照及外界尘土的影 响。

b.制样室应为水磨石地面,地面上铺有6mm或大于6mm厚度的钢板,钢板面 积应不小于20m2。

c.上、下水道设施不应当设在制样室内,幸免潮湿。 d.制样室邻近设有弃煤设施。

e.制样室邻近设有淋浴设施,保证工作人员卫生。 4.1.2 制样室设备:

a.煤样粗碎设备,出料粒度为6~13mm。 b.煤样细碎设备,出料粒度小于1mm。 c.密封式制粉机,煤粉粒度小于0.2mm。 d.破裂缩分机或机械二分器。

e.常用工具:铁铲、铁锹、铁锤、压扁板、十字分样板、镀锌铁盘或塘瓷盘、 取样桶(镀锌铁皮制)及装测定全水分样品的密闭容器。

f.各种规格的标准筛,常用有150、100、50mm圆孔筛;25、13、6、3、 1mm方孔筛,以及孔径为200、90μm的方孔筛。

g.机械振筛机。

h.托盘天平:称量1~2kg,最小分度值为0.1g(或相同精确度的电子秤)。

i.常量台秤。 j.鼓风干燥箱。

k.碎煤机、制粉机均应安装排尘设施。 4.2 天平室

4.2.1 对天平室要求:

a.天平室应在诸多试验室的居中位置。

b.天平室的门能正反双向开,便于持物进出。 c.天平室最好是北向房间,防止阳光直射。

d.天平室需保持室温在15~30℃,湿度在70%以下。 e.天平室应密闭,防止受灰尘及外部震动的阻碍。 f.天平室内应无腐蚀性气体。 4.2.2 天平室设施:

a.天平台要牢固,平坦且防震。台面为水磨石或大理石。 b.天平台高度为800mm、宽度为600mm,两台天平放置的间距应大于0.5m。

c.天平室内坐椅应稳固且能旋转,以方便称量。天平应有防尘罩。

d.分析天平:称量100~200g,最小分度值为0.0001g。 4.3 工业分析室

4.3.1 对工业分析室要求: a.试验台的台基应牢固。

b.地面具有硬质、绝缘、不燃烧的特点。 c.安装排气通风设施。 4.3.2 工业分析室仪器设备:

a.高温炉:带有时刻温度自动操纵器和能够开、关的烟囱。温度操纵范畴为 0~1000℃。

c.充氮干燥箱。

d.煤中碳酸盐 二氧化碳的测定设施。 4.4 元素分析室

4.4.1 对元素分析室要求:

a.元素分析室应为两间。一间放置仪器,另一间设有通风柜。 b.试验台面应耐酸、碱。试验台旁安装上、下水道设施。 c.仪器台距墙壁为0.6~1.0m。 4.4.2 元素分析室仪器设备: a.碳氢分析仪。

b.测硫仪。

c.定氮用玻璃仪器及多用电炉等。 4.5 测热室

4.5.1 对测热室要求:

a.测热室应当设在北向房间,幸免阳光直射。室内不应有强烈空气对流。

b.测热室应与放置氧气瓶的房间隔开。

c.测热室温度应操纵在15~30℃,每次测定的室温变化不超过1℃。热量计 应躲开空调气流的直截了当冲击。

d.如果热量计为绝热式,就应使冷却水源及上、下水道设施习惯仪器要求。

4.5.2 测热室设备:

a.热量计:热容量重复性误差小于或等于0.2%。

b.附属专用设备:充氧器、压饼机、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称量5kg,最小分度 值为1g。

c.氧气钢瓶:配有二级氧气表,且分压表量程不小于5MPa。 d.恒温水槽或电冰箱。 4.6 煤灰熔融性测定室

要紧设备:煤灰熔融性测定仪。 4.7 存样室

4.7.1 对存样室要求:应保持低温、干燥、无阳光照耀。

4.7.2 存样室设备:应当设有梯式样品柜。样品按取样时刻、矿别、煤种摆放。

4.8 微机室

4.8.1 对微机室要求:室温在15~30℃。 4.8.2 微机室设备: a.专用微机台。

b.微机及打印机。 4.9 储藏室

储藏室内应有药品柜及物品架。 4.10 审核与数据处理室、值班室

审核与数据处理室、值班室为试验附属工作室,应配备相应的通讯设施、资料 柜等。

5 入厂煤检测工作技术治理条例

5.1 建立各类人员(主管领导、班组长、采制人员、化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5.2 建立检测质量保证制度。

5.2.1 检测工作必须具有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试验规程。 5.2.2 被检样品必须在规定地点存放,在规定时刻完成,确保样品在检验前不发生 质变,不受非检验性破坏。

5.2.3 入厂煤在煤进厂后,赶忙取样并制样,24h内提出化验报告。 5.2.4 检验人员中,采制人员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化验人员具备高中及以 上的文化程度。均需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取得岗位合格证方可上岗。

5.2.5 按照情形,定期或随时通过标准物质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测质量。

5.2.6 检验结果应有严格的审核制度,检验人员互审,班组长审核和技术专责人审 核。

5.3 建立仪器设备治理制度。

5.3.1 各类仪器设备,由专管人员统一分类、编号、立帐、建卡,并每年核对一次 帐、物、卡。

5.3.2 每台仪器指定使用人员保管和爱护。各台仪器设备邻近均挂仪器使用注意事 项及操作程序,并分别在仪器设备上挂有标示牌,写明仪器名称、生产厂家、购置 时刻及专责人等。

5.3.3 仪器设备放置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5.3.4 差不多计量仪器(热电偶、贝克曼温度计、毫伏计、天平等)及氧弹,按计量部门 规定,定期检定。未经检定和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5.3.5 使用者应认真填写仪器使用卡,显现专门或故障,及时处理或安排修理,并 登记故障缘故及修理情形。

5.4 其他治理制度。

结合各厂实际情形,入厂煤检测工作,还应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5.4.1 试验室治理制度;

5.4.2 检验样品接收、保管及处理制度; 5.4.3 化学药品及有毒易燃品的保管使用制度; 5.4.4 检验事故处理制度; 5.4.5 安全工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讲明: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调度通讯局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山东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起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