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索论文

2022-12-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

手检与机检概念

手检是人们在文献检索实践中沿用的传统设计方法,是人们直接凭头脑进行判断、借助简单的机械工具,对记录在普通载体上的资料进行检索的各种方法的通称。

机检是伴随电子计算机在文献部门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利用计算机高速且准确的性能,对机读型载体上的信息进行检索的方法。

手检与机检这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是由于计算机的介入而导致,正是受技术变革的影响,检索方法才得以不断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2 手检与机检原理相通,手段相异

机检工具实际上沿袭了手检的理论,尽管它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同于手检,所记录的信息内容和在载体内部的有序排列方式不能为我们直接看到,而是机器通过逻辑指针来实现前后顺序,但检索的操作者和用户所看到的显示情形(不考虑机器内部的物理状态)却与他们熟悉的手检方式大致相同,文献输入复读机时,数据的先后次序可以是随机的,但经过机器自行处理后的结果就有了前后联系,这就是计算机的有序化。

3 手检与机检各具特点,相互关联

手检与机检,不能严格地一言以蔽孰优孰劣,它们在内容上是有共性,而在具体形式上有所分别的。

(1)载体内容的直观性方面,手检优于机检

手检工具一般是印制或书写在普通纸介质上的,人们无须借助任何转换设备便可一目了然。根据手检工具的这一特性,人们在判读具体文献的描述内容时便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其全部。机检工具将文献描述体以二进制信号形式储存在磁介质上,如磁盘、磁带等,或以激光刻痕的方式记录在特殊材料上,人们无法通过普通方法直接看到,而必须借助于相应的读取工具,如计算机、光盘阅读器等才能得以判读。

(2)载体贮存信息量的能力方面,机检优于手检

由于计算机的工作对象是磁性或光学载体,贮存信息的密度远远高于普通介质。如1M的存储空间相当于700张普通目录款目。 (3)检索时搜寻的速度方面,机检优于手检

手检过程中,人们而要逐张翻阅,逐条查看,费工费时,时间稍长,头脑疲劳,极易产生错误。而对于机检来说,就很容易进行类似的筛选。 (4)检索的形式方面,机检比手检更加多样化、更具灵活性

手检的渠道和结果通常比较单一,涉及条件的检索时尤其不便,而机检在这方面就十分优越,它的一切运算过程和分步检索均有程序按部就班地完成,而且它所能完成的那种繁琐纷乱的工作是手工难以迅速无误地做到的。如主题检索是一种特指性很强的检索途径,如果用手检来进行是非常麻烦的,单一主题一般还比较易于做到,而两个以上主题,加逻辑运算,手检就很难胜任。计算机进入这一领域后,主题词和文献题录分别装入不同的数据库,但彼此仍保持着联系,逻辑检索时随时组合或匹配,不论检索条件多么复杂,都能比较迅速地形成正确结果。

手工检索

1 手工检索能了解标引规则,按规则进行各项的著录,便于检索者根据文献标引规则查阅相关文献。

2 手工检索能了解各类检索刊的收录范围、专业覆盖面、特点和编制要点,检索回溯期长,可以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1检索速度慢。要检索某一课题,科研人员一般需要几天甚至几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检索受时空的限制。首先,受图书馆开馆时间的限制,一般图书馆每天的开馆时间都是固定的,每天8小时。其次,受空间即地域的限制,科研人员检索某一课题时,不可能走遍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所有图书馆。

3检索受馆藏资源的限制。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把人类历史上所有学科的所有资料收藏全,科研人员要检索某一课题或开发某一项目,利用手工检索就需要往返于多个图书馆之间。即便是这样,科研人员也不可能查全所有的资料。

计算机检索

1检索速度快。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其存贮介质的存贮信息量大,故检索时速度快,特别适合检索大规模课题的情报资料。

2检索途径多。一般来说,计算机检索除具有手工检索中采用的途径外,还能满足多途径交叉检索的需要,对于综合性课题的检索其优势尤为突出。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除能提供手工检索文献信息的各种途径外,还能提供如题名、关键词、基金、机构、中英文摘要、全文等检索途径。

尽管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手工检索是计算机检索的基础,计算机检索是手工检索发展的高级阶段。现在的计算机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检索方法都是从手工检索发展而来的。而且目前手工检索工具在所有的检索工具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某些学科和科研课题的检索利用手工检索也较为方便,同时,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比查全率和查准率更高、灵活性高、费用低,又能与计算机检索互为补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手工检索和检索方法,仍是重要的检索手段。

总之,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将长期共存。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对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在检索过程中,根据课题情况、费用情况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选取检索手段和检索方式,使从事的科研工作取得最佳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