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更是迅速发展,对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效率提出要求,对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也提出关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见解,又有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提出看法的,本文就试图根据作者的调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改革 行政管理效率 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素质 1、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特点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职院校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设立一定的机构,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领导和团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各种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院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维持高职院校的日常运作并实现既定的目标。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具有垄断性、整体性、间接性的特点。由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主要为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功能的实现而进行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是实现教学科研目标的前提,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行政管理
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教学科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机构设置上,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大多参照政府行政模式进行,这与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存在着机构重叠,庞大的问题;其次职能结构安排上,表现为岗位设置上的随意性、岗位职责不清以及不配套,同时部门之间不协调、相互推诿的情况较为显着;在权责方面,责、权、利不明晰,权责错位、失衡的现象普遍,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行政权力至上的观念,一些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事务上存在明显的懈怠;此外,在管理队伍上,管理人员庞杂,人情岗和养老岗较多,人浮于事,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最后,在绩效考核方面,偏重形式,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2、中外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比较分析
国外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理念是学校的现在管理的机构作为全校师生的服务机构,把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支持作为以一种管理方法,作为行政管理机构不去干涉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一学校的教学工作作为全校首要的事情去办。在我国,由于历史上我国是采取党政机关领导学校的教学工作,从而形成行政管理机构作为高职院校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和资源分配的主导者,行政管理者的权力凌驾于教学之上,随意的干涉正常的教学工作,甚至拥有任免和提拔教师的资格。造成行政管理的随意性、功利性,对以教学研究作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束
缚。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关化倾向比较明显。首先,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庞大,行政管理干部数量较多。一些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得大而全,各种行政管理机构能合并的不合并,能精简的不精简,相应地行政管理干部数量也就必然会多,甚至超过一线教师的数量。不同级别的行政管理干部在住房、工资、补贴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区别,承担着教书育人主要任务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成了被管理者,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不能安心工作,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3.1 转变行政管理思路,学习先进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提高对高职院校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化的认识,树立科学、正确的大学管理思想。必须认识到大力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化设,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以服务作为管理的理念,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用更加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的工作,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为广大师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合理设置岗位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高职院校行政机构一般都很庞大,精简机构便成为当务之急。要不断提高高效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才能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必须重视高
职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3.3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明确岗位职责
制定科学的考评办法并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同时还应重视师生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评价,以确定今后工作的改进方向,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定期检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利用考评结果。最后还应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考评结果的有效利用,通过考评结果的及时反馈,将考评结果与他们的教育培训机会、薪酬调整和职位晋升等相联系,使考评能够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增强他们对绩效考核的认同,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各岗位职责。 3.4提高行政人员素质,保证政令通畅
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建立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高职院校行政领导群体,建立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及进修制度。领导群体的高素质和合理结构使得高职院校教育决策正确迅速,领导方式良好有效,带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行政机构的高速运转,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行政的高效率。 4、结论
随着大学自主权的增加,大学内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大学开始根据发展目标和自身文化传统构建大学制度,为高效的大学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外大学在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2]《中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解飞厚 《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5卷第2期
[3]《中国vs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区别在哪里》 孙锦涛 中国教育报 2004年
[4]《中外大学制度模式的比较议》
余 峰 岁月联盟 201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