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
作者:苗培云
来源:《学子·上半月》2016年第08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让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有很多优越性,但他们的进步不可能“火箭式”地一步登天,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只有“牵引”走向“引导”去滋润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引导后爱心的涌动,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才有可能驶向成功的港湾。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组织及培养和提高他们进行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有效。基于如何让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思考,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案例: 课例: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 一、设疑
谈话: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二、猜测
两种情况:(1)一定能;(2)不一定能。 三、验证
提问:是不是像大家猜测的这样呢?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实验来验证)。
有4根长度分别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小棒,请你从中选择任意的3根小棒围三角形,有几种选法?哪几种?
究竟能不能围成呢?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拿出这样的4根小棒分别围围看。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提醒:可以自己围一围,也可以同桌合作围一围。 2.学生汇报,形成结论。
学生汇报后,电脑演示能围成的两种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讨论:为什么这两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先讨论4cm、5cm、10cm这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呢?(电脑动画演示)
讨论结果:其中的两条边太短了或另一条边太长了。
讨论:如果把其中的一条短边加长,你认为增加多长就能围成三角形了呢?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增加1厘米就能围成三角形;增加1厘米以上才能围成三角形。 分析两种情况。
适时对4cm、6cm、10cm围不成的情况进行电脑演示。
明确:只有当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3.再一次验证
量一量刚才在点子图上所画三角形边的长度,验证一下是不是符合这一发现? (1)学生测量,验证结论。 (2)全班交流,强化结论。
指名说说所量三角形边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教师随机板书,女11:3+4>5,5+2>5等。) 四、推理
谈话:如果老师把这个三角形(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用a、b、c来表示,你还能表示出这三条边的关系吗? 学生可能得出:a+b>c 追问:c>a吗?c>b吗? (板书:a+b>c c >a c >b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追问: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呢?根据情况,必要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a+b>c c+b>a
c+a>b(完善板书)
提问:从这三个关系式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看书:现在请大家把书打开到23页,看看书中是怎么概括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里的两边是哪两边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评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内容的教学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通过学具自己做出学问确实不易。观看了几个教学视频,翻阅了大量的教学设计,觉得老师们对三边关系的教学设计始终走不出“牵引”之嫌,问题是老师提出的,学生成了“操作工”,操作的目的仅是发现三边关系,却缺少深层次的思维: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并没有触及数学的灵魂。本课例的设计,力图为学生提供知识“再创造”的环境,注重知识建构的过程,以“猜想—验证—推理”为主线,使学生认识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的,对围不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所在。有个学生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了表述:因为有两条边太短了。是啊,可大家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使它们围成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他们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最终达成共识:只有当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如此,使学生的思维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学生学得主动,体现知识的“再创造”;接着设计了推理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和推理等方式,探索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使学生思维又一次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如此学习情境,真正让课堂走出了“牵引”之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