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预防与自救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024-03-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预防与自救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预防与自救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生们在思想意识、生活理念、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学生对突发事件预防与自救意识教育是家庭美满、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隐患日趋增多,地震、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环境公害、流行病、中毒、心理伤害等等,而在这些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面前,对于缺乏防灾自我防范意识与自救能力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往往是脆弱者和无辜的受害者。而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社会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因此,少年儿童无为地受到摧残及伤害,是家庭的劫难,是社会的损失,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所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热爱生命,这是家庭幸福美满、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和探索,摸索出学校对于学生对突发事件预防意识和有效开展自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构建一套简单实用、便于接受、效果实在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的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课题的研究,将改变学校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 掌握而忽视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存能力培养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学生突发事件防范意识与自救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和支撑理论 1、课题的界定:

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包括自然灾害、交通、消防安全意识教育;防

溺水、防烫伤,防雷击和用电安全意识教育;防食物中毒,防疾病安全教育;校内外安全意识教育等。

2、支撑理论: (1)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激励、鼓励学生,让他们有兴趣参与学习,获得提高与成功。

(2)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在对学生有效应

对突发事件培养与研究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与参与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乐趣与成就感。

四、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1、理论假设:

探索学校对学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构建学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教育模式,使对学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2、研究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有关预防突发事件方面的知识。了解常见突发事件事件的种类、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简单方法。(2)技能目标:

让学生初步学会头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的简单之道,学习头发事件处理方法。

(3)情感目标:

具有自我防范意识,具备防范头发事件的常识和简单处理能力,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或避免头发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五、研究内容

1、创设相关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学校、家庭、

社会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

的自我防范意识逐步增强。

2、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自然灾害、电、火、气、交通等突发事件相关的自我防范的知识。

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采用向学生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 2、观察法:

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情况,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个案研究法:

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主题活动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4、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七、研究对象

罗通山镇学校初中部全体学生 八、研究步骤

本研究方案研究期为一年,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4 ——2018.6)课题确立、申报、论证、资料准备、收集阶段。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掌握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的基本知识。

第二阶段:(2018.7 ——2018.12)为实施深化阶段。针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课题成果:论文)

第三阶段:(2019.3 ——2019.4)课题结题阶段。总结研究成果。申请验收、结题。

九、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分析

本课题研究将与全校教师合作完成,各班主任都具有丰富的管理

经验,大多数教师在学生的教育方面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工作能力强,并且都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应用。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将会合理安排时间及场所,并积极组织相关老师参加,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实现预期目标。

1、安全副校长将进行全程指导。 2、该课题贴近学生实际,素材丰富。 3、此次课题研究学生将受益终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