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竹条实验中学 姓 名 贵万勇 论文题目 提高教师素质,给力高效课堂 发表情况 未发表 其他
提高教师素质,给力高效课堂
樊城区竹条实验中学 贵万勇 吴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得当的教学能力,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社会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也进一步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1、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包括了教与学两方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对教学双方的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师生双方按一定的要求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能否实现主导作用与其组织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教师组织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如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故事导入、实验导入、问题导入等等)采用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接受法、发现法、自学指导法以及各种相关方法)组织教学。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语言内部特征(内容及结构)的构建及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语言能力要求标
准、简洁、清楚、生动;语言的外部特征(音色、音量、语声、语调、节奏等)的驾驭能力;教师课堂教学一般语调、音量、语速适中,语调节奏富于变化,语言的停顿应适当等方面,使语言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即所谓的要有“言语表情”;身体语言能力,教师适应自己会的面部表情和身姿表情(体态语)等非词语信息来加强语言的效果。
再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板书能力。板书可以形象地呈现教学的主要结构、重点、难点,对整个教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提示概括作用。教师可以借板书控制教学速度,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及引起学生对某些重要的题目深入思考。因此,青年教师应要求自己:板书字迹规范(清楚美观、图表设计扼要醒目);结构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板数量适当。
然后,教师要熟练适应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屏幕显示文字和图像、声音、计算、控制、存储等功能来帮助教师教学,辅助学生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恰当使用多媒体,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一些难于理解的也难于在板书中表达的模型,教师要主动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大胆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最后,教师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2、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
首先,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状况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趣味性有关,与教学速度、难度等教学的因素有关,还与教师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管理有关,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种注意交替使用,还要应用某些策略对学生的不良状态进行管理,比如: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提出具体学习任务,突出的停顿或语调的变化,含蓄的批评或眼神交流等。
其次,对学生恰当进行评价与表扬。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反应
进行恰如其分、灵活多变的评价与表扬,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维护课堂秩序。
再次,要对不良行为进行控制。当前,高效课堂建设经常采取小组学习形式,便于学生交流讨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面对面的对视容易让人走神。课堂中,当学生“开小差”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制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不点名批评或用眼神提醒;让开小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做示范;表扬其他同学,提供榜样;表扬开小差学生某个阶段或某些方面的较好表现,增强其荣誉感和自我约束力。
二、课后反思,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
“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撰写教学反思时主要写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
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教师在反思中正确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指导和控制,并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提升课堂实践的自组织、自控制、自规划能力。
课堂实践的自组织、自控制、自规划实际上就是课堂中出现问题、干扰甚至混乱,打破并且处于不平衡状态时,课堂会组建自行组织和自我协调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秩序的探究。所谓“自组织、自控制、自规划”,不仅是指学生这个课堂教学主体而已,也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教师是平等中的共有的、对话性的首席者。两个主体之间是不冲突的,是互为生成、教学相长的。当然在国家课程的规定制约下,师生的努力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和谐互动中相碰撞而成。
至于课堂师生的冲突也是会存在的。但教师决不能失位。教师也应投入的阅读体验,尤其倡导以素读状态去接近作者的本真,也最大限度的接近学生的体验,而不是以文牍资料解读为主的他人的话语来剥夺“自我”的话语权,这样课堂没有共鸣,教学没有民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性都无从谈起,更不会有独立的思想。
四、提升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包括钻研教材的能力、实际教学的能力、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研究能力等。“钻研教材的能力”居首位。
张志公先生说过:“在教学中,教材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中,教材处于“中介”的地位。教材,是根据教学大
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具备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新课标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点,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备出扎实有效的教案,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但是,虽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老师的一桶水远远不够,要求老师必须要有远远不断的长流水,任何一位教师,都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解读文本,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校要重视并落实学科教研组的“集智备课”,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每位教师有了新的收获,明确教材设计意图,对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式了然于胸,以便在教学中直奔重点,少走弯路。
五、拓展学习的渠道,丰富学习的手段。
教师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从而自觉地、经常性地、不间断地主动地刻苦学习、终身学习。
教师要注意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把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为教师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可能性。
扩大交流范围。校本培训受到本校教师课堂管理技能水平的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建议由教育局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校际间相互学习。从教师所在的学校这一角度来说,可采取外派学习,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讲座,介绍高效课堂前沿研究成果,提供有关理论著作等方式,使教师熟悉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理
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教育才艺展示、教学论坛、师德专题演讲等搭建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找差距、明目标,激励引导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教师要立足本职,学用结合。要把教育理念、职业操守转化为品德和人格,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自主实践、自主反思,不断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