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雪莱《无常》的探析及在这首诗中雪莱人生观的浅露

2023-01-06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雪莱《无常》的探析及在这首诗中雪莱人生观的浅露

作者:杨春泽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

【摘 要】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非常重要的诗人,有很多名篇流传于世,为后世所赞赏,研究他的学者数不胜数,足见他在英国整个诗坛的地位。雪莱创作过很多家喻户晓的诗篇,然而本篇论文将探析他的一首短诗《无常》,从中看出雪莱对于人生及生命看法的流露。雪莱以一种近似悲观的情绪看待人生,认为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然而在认清了世界本来的样子之后,又有一种趁美好事物尚未消逝,尽情享受的思想,以及当痛苦来临,坦然而直面的洒脱。

【关键词】雪莱;无常;人生观;洒脱

中图分类号:I106.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226-02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是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1792年雪莱出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一个世袭男爵的家庭中,就读过伊顿中学,后被牛津大学录取,但是由于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学校开除。1818年,雪莱侨居意大利,四年后由于海难而逝世,年仅三十岁。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1] 雪莱的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影响,然而他个人信仰柏拉图主义。他的代表作品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钦契》等,本篇论文以雪莱的短诗《无常》(Mutability)来探究雪莱所持的人生观。《无常》一共分为两个小诗。第一首是雪莱在1816年创作的,由Baldwin,Cradock和Joy 在伦敦发表。另一首是发表在他的诗集《Alastor, or The Spirit of Solitude》上。這篇论文将分别研究《无常》中的这两首诗,以其来探究雪莱的人生观。 一、《无常》其一探析 无常 1

今天微笑的花朵 明日即枯死; 我们希望的停留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逗引后即逃逸; 什么是尘世之欢? 嘲笑黑夜的闪电, 明亮却短暂。 2

美德,是多么脆弱! 友情是多稀奇! 爱情卖廉价欢乐, 换骄傲失意! 这些速朽,但我们 超越这一切欢欣, 要继续生存。 3

趁天空蔚蓝明净, 趁鲜花娇美, 趁入夜变化的眼睛, 使白昼明媚; 趁静谧时辰未消逝, 睡吧——然后从梦里 醒来,哭泣。[2]

这首诗反映了雪莱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他认为世间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枯死”与“失意”,就像“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样,表达了世间万物以及人生的变化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常。作者在本诗的第一小节就写到“今天微笑的花朵/明日即枯死/我们希望停留者/逗引后逃逸/什么是尘世之欢/ 嘲笑黑夜的闪电/明亮却短暂”,美丽花朵的绽放是短暂的,所有美好的事物也只是一时停留于世上,博我们半刻开心,就消逝于世。在《无常》的另外一首诗中也表明了同样的主题,生命的短暂和世间万物的瞬息万变。这种人生观和曹雪芹所云的一首诗也十分相似:“浮生着甚苦奔忙,重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所谓的“尘世之欢”是稍纵即逝,就像闪电一样划过夜空,独留黑夜漫漫。因此雪莱认为人生的快乐像闪电一样是短暂的,痛苦则像长夜一样无穷尽。在第二小节中诗人写道“美德,是多么脆弱/友情是多稀奇/爱情/买卖廉价欢乐/换骄傲失意/这些速朽,但我们/超越一切欢欣/要继续生存”,美德是脆弱的,未必能经得住考验;友情也是难得遇见,真心朋友难寻;在爱情里面更是失意多于欢欣。在这里他认为,美德、友情和爱情都是十分难以获得的,这种思想看似悲观,可是雪莱最后一句却说超越这些欢欣,继续生存。在第三节当中,雪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生命的看法,“趁天空蔚蓝明净/趁鲜花娇美/趁入夜变化的眼睛/使白昼明媚/趁静谧时辰未消逝/睡吧——然后从梦里/醒来,哭泣”,这最后一小节表达了他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雪莱这种人生观和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短暂的一生波折而崎岖。但有些学者认为雪莱的人生观是悲观的,他对于现实社会不能适应,因此有太多的不满。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雪莱的死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溺水而死的意外;从精神层面看,雪莱的死是一种‘自杀’行为,是对理想顶礼膜拜的仪式,是对丑陋现实的最深鄙视,更是对雪莱一直无法适应、却坚持反抗的现实社会的最后弃绝。”[3]其实我并不是十分认同这种看法。无疑雪莱的人生观是有些悲观,不过他的这种观点也表明了他对世界的真实认识,我想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才是悲观的,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才是痛苦。但是雪莱并不是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他是在看清了世界的本来样子之后,而有的一种平常心态,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他接受了世界的本来样子,然后享受这短暂的美好。正如诗中最后一节写到“趁天空蔚蓝明净/趁鲜花娇美/趁入夜变化的眼睛/使白昼明媚/趁静谧时辰未消逝/睡吧——然后从梦里/醒来,哭泣。”享受短暂的如梦的美好,醒来之后直面痛苦。这正如李白在《将进酒》中所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美好的事物短暂而易逝,因此雪莱也有李白这样“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也就是说,他看清了世界本就是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痛苦或是平淡才是人生常态。或是从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坎坷多于平坦。然而他不是无法接受这种世界,不是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他在认清了世界的本来样子之后,接受了世界的真实面目,直面自己的人生,欣赏生命中盛开的美丽之花,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因此我认为雪莱的人生观虽悲观但并不厌世,是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 二、《无常》其二探析

这是雪莱《无常》中的第二首诗,目前还没有找到汉译本,暂把英文原文摘录到这里。这首诗一共有四小节,是以abab五步抑扬格的形式创作的。这首诗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手法,如用云和风琴来描述短暂中的永恒。表达了人生的短暂易逝与变化无常。诗的前两节表达了生命之匆匆与稍纵即逝的主题。生命就像蒸汽,云彩或是没有旋律的曲调一样,最后成为像风琴一样,随风浮动变换。最后两节则是表达了人生实则并没有太多自由。在睡梦中,我们的头脑也是被潜意识所控制。人的命运与行为面对外部的力量时也不得不屈服于自身的性格或是生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应。远离悲欢之路“仍然还是自由”。最后总结是即使是常数或是恒量也会变化。[4]James Bieri 曾经这样评论这首诗:“Alastor 中的主题在《无常》的字里行间中仍然有体现,就像‘我们就像云朵一样遮蔽午夜的月亮/它们是多么不安地移动,闪烁与颤抖’”。[5]

雪莱的《无常》中这两首小诗,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耐人寻味。其中的思想与观点其实在后来的《云》与《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中都有些体现,不过在《无常》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雪莱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看法。那种对于美好易逝的无奈,与“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其实他并不是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而是对世界,对人生看得透彻后的安然与洒脱。

参考文献:

[1]名扬世界的墓碑墓志铭.360doc.2014-7-17.

[2]傅浩.英诗华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49,151.

[3]https:

//baike.baidu.com/item/%E7%8F%80%E8%A5%BF%C2%B7%E6%AF%94%E5%B8%8C%C2%B7%E9%9B%AA%E8%8E%B1/10927988?

fr=aladdin&fromid=172759&fromtitle=%E9%9B%AA%E8%8E%B1-ref_[6]_653117 [4]刘春芳.雪莱精神中的自我删除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