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_资本论_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方法论原则探析

2023-01-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资本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方法论原则探析孙峰(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一系,江苏南京210003)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围绕这一核心,《资本论》强调和贯彻了三个层面的方法论原则:在社会经济的人本价值关照中探讨资源配置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依据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来解释资源配置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趋势。关键词:《资本论》;资源配置;理论;反思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2-0016-03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在《资本论》是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认为《资本论》尽管没有直接使用“资源配置”一词,但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精辟的阐述,形成了完整的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此,不少学者从《资本论》资源配置理论的依据、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启示、意义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详尽地论证。然而,对什么是《资本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方法论原则,则探讨得比较少,有的往往简单地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之。不可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论》资源配置理论的基——历史唯物主础和指导思想。但作为哲学层次的方法论—义说明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资本论》是以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因此,仅仅简单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硬核”加以概括,而不作出具体的分析和论证,还不足以得出《资本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详尽证明和具体运用这一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认为,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与《资本论》资源配置理论层次相对应的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换言之,《资本论》围绕“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法论基础,至少强调和贯彻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方法论原则。置合理归宿这一研究过程中,始终体现着他对社会经济人本价值关照的情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极其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认为在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中,尽管资本家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了微观经济的合理性,通过利润率平均化实现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宏观经济的合理性,但又摆脱不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经常性冲突,只能不断通过危机来重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正确比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的批判指向不在于其一般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技术关系,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抛弃,在于资本在于其特殊性———生产主义。马克思提醒我们,主义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资源配置方式仅仅是实现人类福利、满足人的需要和理想报复的手段,而不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和效率的提高,应当把“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而不是相反;应当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使物质生产合乎生产主体的目的性,而不是相反。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却正相反,“生产只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1]工人仅仅被当作配置的客体要素,成为资本家无止境追求资本增殖的工具。“所以,成为生产工人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2]“在这个直接处于人类社会实行自觉改造以前的历史时期,人类本身的发展实际上只是通过极大地浪费个人发展的办法来保证和实现的”,[3]“在工人即活劳动的承担者这一方和他的劳动条件的经济的,即合理而节约的使用这另一方之间,存在着异化和毫不相干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4]为此,马克思大量列举了煤矿、纺织、建筑、印刷、制衣等诸多行业的工人一、在社会经济的人本价值关照中探讨资源配置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个人。这里的个人,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眼中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抑或进行主观假设和永恒化的理论范畴,而是现实社会经济生产中的“个人”。其着眼点不是“人”作为客体的生产要素化,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回归。马克思毕生都在为追求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着,在探讨资源配最高理想—-16-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所遭受的职业病、噪音、毒气、污水污染等情况。“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土地和工人。”[5]通过批判资本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新技术应用于主义不断产生的现代工业生产的悖论—工业生产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同时破坏着生态环境,马克思剖析了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即资本家“疯狂追求利润的欲望”和由此带来的“异化劳动”的普遍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并由此引发了生态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引发的人与人感情的异化和人对自然界感情的异化的结果。这种以抛弃人的主体发展,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代价的资源配置方式,终究要被“炸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自由王国只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的“彼岸”,由于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主体地位得以回归的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效率的提高将实现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6]人们“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8]进而决定资源配置行为主体在产品分配中的地位、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可分配到的社会产品的数量以及各种分配的实现形式。资源配置的背面是权力的配置,“其中物的因素集中在一方,劳动力则与物的因素相分离,处在另一方”,[9]资本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只有劳动力,这种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10]产品的分配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劳动者只能凭借自己的劳动力得到工资收入,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分配形式的实质就是资源配置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利息是货币资本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股息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利润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资本家的资源配置权力之所以能取得并稳固地占有这些实现形式,马克思认为归根到底取决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不同阶层的力量对比。“权力同权力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力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11]尽管土地、劳动力、技术知识归不同人所有,但资本会创造条件,使土地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以及知识产权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隶属于自己,从而在资源的社会配置中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以法权的形式加以强化和表现。资本家正是利用这一方式来为“圈地运动”和“原始积累”创造合法性,并利用社会化商品生产方式来排挤小生产者,从而“创造”更多的“自由工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为了保持对工人的权威地位和控制劳动,不断强化其获得的法权条件,进而强化与工人的谈判能力,使工人沦为资本家“疯狂追求利润”的“役畜”和工具。可见,这种先于生产的分配关系,“是在生产关系本身范围内,落到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的、生产关系的一定当事人身上的那些特殊社会职能的基础。这种分配关系赋予生产条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殊的社会性质。它们决定着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12]马克思从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出发,不仅说明了资源配置权力的归属问题,而且还明确了资源配置的社会性质,资源配置如何决定、又如何服务于怎样的社会生产目的的问题,“在所有这些历史上有过的情况下,似乎不是生产安排和决定分配,而相反地是分配安排和决定生产。”[13]在马克思看来,从个体入手来争取工人的有利地位,是没有希望的,必须依靠集体的组织的力量。“为了‘抵御’折磨他们的毒蛇,工人必须把他们的头聚在一起,作为一个阶级来强行争得一项国家法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屏障,使自己不致再通过自愿与资本缔结的契约而把自己和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14]在此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无法自我缓解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敲响的时候,应采取劳动雇佣资本的工人合作制企业这一“暂时和低级的形式”,“在合作工厂中,二、依据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来解释资源配置行为主体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源配置微观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包含在资源配置过程和资源配置目的达成两个方面之中。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在资源配置目的达成,即利润最大化实现中,是不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资源配置行为主体间关系的核心,是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生产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其独特而深刻的二重性资源配置思想———资源配置不仅涉及生产要素的配置,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配置,详尽地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先行分配问题,即经济主体对客体对象的占有关系,决定了资源配置主体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人对客观物质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也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声称的法权关系,而是通过人对物的占有来体现的物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支配主观生产条件即他人的劳动能力的权力关系)。对剩余劳动的支配是资产阶级经济权力的实质,剩余价值率即对新价值的内部分割是这种经济权力关系的表征。利润率范畴所表征的法权关系———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占有剩余价值,是以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劳动力使用权为中介的。就整个社会来说,分配是一个“先于经济的事实”,它不仅“先于生产,并且决定生产”,“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和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17-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监督劳动的对立性质消失了,因为经理由工人支付报酬,他不再代表资本而同工人相对立。”[15]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的生产方式。来,并且包含着这种关系的解体,因为它同时包含着把生产条件改造成一般的、公共的、社会的生产条件。这种改造是由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发展和实现这种发展的方式决定的。”[18]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19]因此,马克思预测随着生产力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在未来自由人联合体,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直接按比例计划配置社会劳动时间。人们的劳动一开始就成了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20]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趋势马克思对资源配置的研究是把它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情境中,嵌入到生产方式这一中介的历史必然性中来思考的。在他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须以在特定方式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作为中介,“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6]那时,社会将以劳动时间这把尺子,把社会财富或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分配于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21]通过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一部分或从属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存在着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演进的趋势,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资本论》正是运用这种唯物史观的方法考察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趋势,揭示了三种基本方式:其一是与交换关系狭窄的自然经济形态相对应的直接配置资源方式(包括“鲁滨逊式”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中世纪和农村家长制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二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其三是与自由人联合体产品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范围狭小,分工简单,各种资源是由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经济主体内决定使用的,因此采取直接配置资源的方式,即由各经济主体自己直接在不同生产上分配劳动时间,而不需要通过社会进行调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和专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市场迂回地配置资源的方式。先前独立的生产者在这种新的普遍化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中,在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竞争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条件,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伴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得以普遍确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肯定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17]他认为价格变动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事后自发地调节来进行的,由此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而,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必然要以无数次的市场波动和不平衡为代价,甚至要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来调节。原因就在于“由资本形成的一般的社会权力和资本家个人对这些社会生产条件拥有的私人权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地发展起社会可以直[22]接计算出各个部门所需要的社会劳动时间,“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这意味着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及其行动规律现在可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但同时,马克思又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和阻滞的弹性作用和缓冲空间,指出“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能够对周围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23]“如果没有相反的趋势不断与向心力一起又起离心作用,这个过程很快就会使资本主义生产崩溃。”[24]参考文献:[1][3][4][7][15][17][18][19][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5][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梅瑞祥-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