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读写训练(阅读四)
姓名 一、阅读《枫叶礼赞》,完成下面题目。
(1)我【】爱枫叶,【】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2)多少年来,每每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自然而然地萦回于三秋景色。而对枫叶的不畏风霜侵凌,在萧瑟的秋林中,愈见其红,而且红得那么动人,就不能不使你心神向往。【】是春花竞盛、暑夏蒸腾的时令,一想到秋,【】会首先想到枫叶,这纯不是偶然的。
(3)重阳节过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诗人骚客,在这样的季候,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等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然后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被这鲜艳的色彩陶醉了,因而流连忘返。有时还会即景遣兴吟一首七绝,把她比作青春女儿的酡颜。这种意境,固然也不为过,但我却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我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来说,就是因为她红!
(4)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街头夜晚,叫卖者常常喊着“萝卜赛梨”的清脆的声音,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而且萝卜还有”红到心”的别号。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经过检验才见分晓。这又哪里赶得上枫叶之红,她是那么鲜明,那么毫无掩盖地表现自己的色彩。说她是敢于红,有气魄的红,也是应该的。
(5)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喻离别,把枫叶比作血,当然这是随人的心情而兴感的。但从我来看,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枫叶,相反的如果把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就是因为她的确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6)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以及竹的挺拔,梅的清香,或跟她同时,或继之而放,都是在耐寒冒冷中各具风貌。一想到枫叶,我也便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们,我觉得用枫叶的性格来比喻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无愧色的。
(7)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1
试卷 南化实验小学
1.在文章(1)(2)自然段中【】【】内加上关联词 2.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3.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以及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阅读 《槐 花(季羡林)》完成练习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2
试卷 南化实验小学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
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注】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
2.文章第③段至第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3.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第⑯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写下来
5.本文三次写槐花,由于看花的情形不同,作者对花的感受也不相同。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
3
试卷 南化实验小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看花的情形 在开花的季节,看到了常见的槐花。 2 4 对花的主要感受 1 3 亲切而充满了生气。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7.阅读第16段画线句,说说“这样一个经验”在文中体现在哪两件事上?
8、读了文章,你明白一个怎样的哲理?
一、答案
【小题2】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小题3】(1)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
4
试卷 南化实验小学
红得有气魄。(2)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3分 )。
【小题4】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小题5】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2】文章的第一节直接点出了“枫叶”的两个特点:红得深浓,红得艳丽;再根据文章的5---6小节的内容概括出“枫叶”的其他特点: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小题3】根据文章的第4段来分析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主要用意,用意为:衬托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根据文章的第5段的内容来分析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的用意,用意为: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小题4】为了表现出枫叶的特点,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枫叶以人的性格特征,自然的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
【小题5】根据文章的第6段来分析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文章的主旨再第6段得以体现,“一想到枫叶,我也便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们,我觉得用枫叶的性格来比喻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无愧色的”这几句话,揭示了作者笔下枫叶的象征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的能力。
点评:本题涉及到内容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以及象征意义等。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往往借助具体的景或物,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几类。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抒情散文不易读懂。 二、参考答案: 2.文章第③段至第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感叹。(概括事件答题技巧:谁、干了什么或什么事 )
3.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B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题技巧:代入法,带进去试试就知道了) 4.第⑯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5.要点:①看惯了,习以为常。 1分②印度朋友的惊奇和赞美,引起作者对槐花的注意。 1分③仿佛第一次见到,陌生又似曾相识,发现了新的东西。 1分④努力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尽情欣赏。 1分 6.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描细致生动地写了印度朋友看到槐花和嗅到槐花的香气时惊奇的表情。
(找到着眼点,然后按规定程序操作。划线部分就是规定程序) 7.要点:①我看惯了槐花,就习以为常了。2分 ②印度朋友习惯了看木棉花,就不感到神奇了。2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