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月几时有

2022-09-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月几时有

作者:明雨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0期

法源寺,原名悯忠寺。唐朝始建,因为邻近菜市口,达官贵人被处决后尸首送往这里。它与东岳庙大小相似,却是因为唐太宗当年的错误,使得千百将士死于边疆,所以尽力修建,还建起了极高的悯忠塔,一时轰动京城,香火不断。 二

想去看一看这北京城中最古老最沧桑的建筑,一大早就向南三环赶。在公交车上,并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个有着戊戌六君子墓的古老寺院,他们感觉不到为攻打高丽死去战士而建起的建筑的厚重感。我很庆幸,能在这繁华的都市,找到已为数不多的历史的质朴。

终于过了中轴线,路旁的建筑也越来越老旧,好像走入一片回忆之中。奇怪,为什么只能看见坍塌的老墙,为什么只听得见秋风吹过古树落叶发出的沙沙声,都市的潮流去了哪? 原先的闹市区,现在已被遗弃,只零零星星留下一些残损的记忆。进了胡同,一路上看见许多人搬家,好像这里已经无法令他们忍受,好像他们忍受不了平凡。

这里生活的人们可曾记得或听说过它千百年前建成的时刻;一定记得当时香烟袅袅;一定记得过去这里的光辉岁月。 三

周围都是古树,飘下许多落叶,古寺迎接着远到的客人:朋友,不知北京的秋天使你挨冻受凉了吗?进来喝杯茶,谈谈天,说说地吧。

很快走到北半截胡同,搬家的人已经不再有,一派祥和之境,虽然房屋依旧破败。已过中午,便歇下来,倚在一座还比较新的门前,拿出台湾李敖先生写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因为寂静的天空和宁静的胡同,不知不觉太阳已向西边而去,起身回头一看,这不是谭嗣同先生住过的湖南会馆吗,不免对不起打扰了她的安详睡眠。

迷路了,因为胡同比较深,四周房屋又不尽相同。本想问一下住在这里的人,却发现根本没有住户,不自觉加快了脚步。寻觅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老人,他哈哈一笑:“我是北半截胡同最后的三个住户了,现在年轻人哪知道什么法源寺啊!算了,我带你去吧。”走出了胡同,是一道大路,可法源寺呢?我问道。老人指着大道的尽头:“因为中国佛学院的缘故,拆了一部分,就在那边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不容易到了终点,却发现只有一片公园,到处是银杏,如刚才胡同一般飘落着树叶。到了公园深处,才真正看见那经历过唐宋元明清的古迹,但它亦陷入都市的潮流,变得破败了。 售票处没有人,但贴了张纸条:进去吧,你再也找不到什么了。 四

这可能是另一位慕名而来的人,因为只看见平凡而愤恨留下的话吧。但我看见了,这平凡中透露出的伟大:北半截胡同口那一堵古老的院墙,大道前方广场上的“阿弥陀佛”,就算在古寺遗址上也长着参天大树,可伟大毕竟不是强大,平凡早已淹没了它。夕阳西下,我走出了这饱经沧桑的寺庙。

法源寺啊法源寺,我们看见过你的兴盛,你的辉煌,我们曾看见人潮涌动在你的门前,听见满寺的“阿弥陀佛”。可我们只看见了你的旭日东升,现在日薄西山了,又有多少人来看你,或只是记得你呢?你认为这里生活的人一定记得千百年前你出生的剎那,一定记得寺里香火袅袅的时刻,一定记得你的大气磅礴,但你也没有发现,这里又有多少人在生活呢? 外面已秋风萧瑟,你的精魂又在何方?是否挨冻受惊了,又何时回来喝杯茶呢? 所有地面上活动的,都化为尘土、都已躺下;剩下的,只有那静止的古刹,在寒风中、在北国里,悲怆的伫立着。啊!北京法源寺,北京法源寺!多少悲怆因你而起、因你而止、因你而留下串连、血证与碑痕。你带我们走进历史,也走出历史!我们不配向你再会,是你向我们道别、向我们一代一代道别。我们一代一代都倾倒了,只有你伫立。不过,我们乐见你的伫立,我们一代一代,把血泪寄存在你那里——你的生命,就是我们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