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2023-06-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常州青龙中学 周琴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该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在九年级教材中就有几处分散接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的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回顾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恰如其分地评价SO2的功与过。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具备了如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的后继学习,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 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 回顾、整理初中化学中有关SO2的知识,并通过实验和问题探究进一步深入和全面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

② 能表示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知道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有关的防治办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③ 恰如其分地评价SO2对人类的影响。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

1、在初中教材中学生先后认识了SO2的绝大部分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知道了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一些防治方法,但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零散分布或不够

1 / 5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系统和深入。高中阶段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2、节能减排,控制SO2的排放量,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3、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教法分析:

1、充分挖掘初高中教材中相关内容,通过投影教材进行直观对比,系统完善学生知识系统,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化学。

2、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及社会新闻事件,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体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给予学生学习SO2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性质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的结合,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教学程序:

1、重温旧知,导入新课:

投影初中教材中有关SO2的三个内容的教材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我们已经了解了SO2

的哪些知识? SO2是怎样一种物质?

不从老套的酸雨导入新课,而是从熟悉的初中教材内容人手,这样会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会感到很亲切自然。

2、查漏探新知,归纳物理性质:

给出研究气体物理性质的方法:气体的物理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颜色、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状态,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塑料瓶来设计实验说明吗?然后引导学生归纳SO2的物理性质。

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2 / 5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3、 寻找差异,深化知识。

以时政新闻为背景,让学生回忆书写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投影高一教材上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图片,与学生书写的方程式对比,学生写的SO2与H2O、与O2的反应方程式和高中教材上的有不同,指出“=”变为可逆符号,粉尘变为催化剂,表明高中阶段对知识的表述更准确了。

同样的知识点,初高中的差异,可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来认识。

4、 以方法作为引领,以问题解决,实验探究为主学习SO2的化学性质

投影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物质所属类别,往往就具备此类物质的通性; 物质中主要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进行分析;物质所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质。 问题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 ②、与碱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盐反应等 。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学生将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因SO2的还原性为重点,故在此可展开实验探究,提供一些试剂(SO2水溶液、品红溶液、BaCl2溶液、 双氧水、溴水、石蕊试液)仪器或用品,要求学生在其中选择合适的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要选择出合适正确的试剂,并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高的要求,实验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并在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如何才有明显现象具有说服力?BaCl2溶液何时加,为什么?为什么先加BaCl2溶液也能产生少量白色沉淀?学生在实验后展示小组的实验成果,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教师通过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这样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景引入相呼应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又加深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完全自主地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把培养创新性人才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

3 / 5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问题三:|投影麦杆、新草帽、旧草帽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颜色的区别,说明SO2的什么化学性质?提供的药品、试剂或用品哪些能帮助你证明你的想法?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联系学过的知识设问: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否相同?列表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经历了一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原理分析的过程,不仅充分认识到SO2漂白性的这一特殊性质,也经历了思维的一个发展过程。

通过以上SO2性质实验的探究,学生温故知新,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问题一:SO2水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初中教材上的一个实验),说明了SO2的什么性质? SO2也能使品红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三者溶液的颜色变化本质是否相同?

SO2水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初中化学仅须描述实验现象,而现在可阐述原理,

用新学知识去解释曾经做过的实验,学生精神上会产生愉悦和成就感,这样设计还与新课的导入首尾呼应。

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不同的化学,这是本节课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贯彻的思想。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重记忆、模仿,理解相对肤浅,高中化学语言相对抽象,化学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思维能力的要求提升,思维方法更加理性、全面。所以这样以“直观化”构建“教学情景”,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发展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问题二:(以2007年11月24日的一则新闻作为背景),你能根据SO2的有关知识设计出实现SO2减排的合理方案和途径吗?

回顾SO2的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五、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

4 / 5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2. 氧化性: 3. 还原性: 4. 漂白性: 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四、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