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角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能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比如从墙角看到角),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张口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能快线判断张口差异明显的角的大小关系。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学生已经接触过“度量”方面的学习,比如学习长度和面积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标准意识和测量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题叫“角的度量”而不是“角的测量”。“度量”一词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出现。教材的编写意图主要让学生经历“角的度量”的全过程,建立角的度量标准,培养度量意识。本课是第二课“角的度量(二)”----认识量角器、使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前一课,学生度量意识和能力是否建立,关系着第二课学习的成败,甚至会影响到后面新的度量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课是非常关键的一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发现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度量单位“1°”,发现特殊角的具体度数及其大小关系。
2.在标角、找角和估角活动中发展学生对角大小的感受力,建立量角器原型,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度量的本质。
3.在四学活动中培养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度量角的本质(以小量大),建立度量意识。
教学难点:
难点:在经历度量标准变小的过程中,认识统一度量标准“1°角”。
教学准备: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 学具:铅笔、一样大小的角(最小的、中等的、最大的)
教学过程
[思维预热]
问题导航,激发探究
师:孩子们坐过滑梯吧!看看这三个滑梯(出示三个教材上的滑梯图片),你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呢?
生:自由选择,并说出感受:第一个舒服、第二个适中、第三刺激。
师:追问为什么都是滑梯,会有不同感受呢?
生:回答,因为第一个平缓、第三太陡了。
师: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一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感受不同呢?
生:因为角的大小不同。
师:这些角具体藏在哪里,大小关系怎么样呢?
生:滑梯和地面之间有夹角,角1最小,角3最大。
师: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呢?是如何测出这些角的大小的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潜意识回顾前面所学的角的知识。但是前面所学的判断角的大小还只停留在定性层面,不能具体的描述出角有多大,而只能判定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本课的重点是“角的度量”而不是“角的比较”,所以学生感知到角的大小,潜意识的比较既有助于本课学习,也容易偏题,所以此环节用时不益过多,教师要及时拉回。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优化度量角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巡视发现同学们找到了很多量角的方法。那你们的方法是否可行有效呢?
生:估量自己的方法。
师: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学习单,按以下要求,在组内交流交流。
1.交流各自设计的方法。
2.评一评各自方法优缺点并改进。
3.注意交流音量不要太多。
生:按要求开展小组活动。
师:巡视,根据各个小组的情况,给予学生适时适量的指导。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放手交给小组,让孩子充分发开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变为学习的“协助者”和“旁观者”,并且要给足时间,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小组活动中。佩兹德克和米塞利发现,在处理具体任务时,如果时间不足,学生无法在心里上整合信息。学习不能操之过急,信息整合和构建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
[展练提升]
小组展示组内统一方案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认真,那接下来哪个小组准备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请举手!
生:举手
师:好!那请各小组,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展示准备。
1.展示小组:解说各成员的方案。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3.全班同学:做好点评、补充准备。
4.台上台下:有礼貌进行互动。
设计意图:有层次的进行展示,让学生经历标准的多样化,到慢慢优化的过程,感受由散到集中的放收思维。
[对话思辨]
生1:第一种是选择用直尺量的。
生:点评,缺点是角的边的长短是可以变的,那测量的结果会变,而一个角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生2:第二种是选择三角板的一个角作为标准量的。
生:点评,这样只能比出大小关系,不知道具体有多大!
……
生N:第N种是选择小角量大角的。
生:点评,可行。
生:追问但是如果出现小的角不是刚好能量完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生:那就用更小的角去量。
设计意图:在探索标准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度量意识,统一度量方法:度量角要用小的角作为度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越小越精准的归一标准。
教学反思
知识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参与活动中,大脑要思考和思辨。在这节课中,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收获,或者还有进一步想知道的,尊重孩子的认知,鼓励孩子探索未知。
思维训练教学案例
——《认识方程》练习课
授课年级:四年级 授课教师:敖在芳
学情分析:
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我们学校开展了线上学习。在线上学习期间,我们四年级已经
学习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第二单元“图形的分类”,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五月复课之后,我们再次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图形的分类”。进入六月,根据期末行事历,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于是教研组集体商定,将教学内容调整为六月先进行“认识方程”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应用题出错率很高!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认识方程的承接性练习”。
教材分析:
方程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难题(思维要求比较高),学生用直算法解决是很困难的,但是采取方程的思维(找等量关系来)来解决就会很轻松。而在认识方程的新课教学用时两周,目前新课已经结束,我们教研组一直认为还要再练习,后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效果才会好。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方程和解方程的意义,小数加减和乘除法计算的重要性。
2.提高总结反思能力,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正确变型和计算。
3.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学整体意识,发展转化意识。
4.在交流合作中,学会分工合作,提高团队意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找到错因,连接起知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强化前知识提高解方程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
师:设计课前摸底单(单元思维导图和基本解方程)。
生:回顾方程这一单元的知识。完成:思维导图,解加减型方程、乘除型方程、混合型方程。
师:收集学生的整理情况和解方程的完成情况(正确率:过程、步骤和结果)。
教学过程:
[思维预热]
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
生:欣赏,评价。
师:板书思维导图。
师生共学: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解方程必须要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同时乘任何数或者除以任何数(0除外),等式两边仍然相等。解方程也可以应用等量关系变
形。
师:多媒体呈现要点。
生:二次内化。
环节二:课前测试分析
师:出示课前测试题。
生:回顾,并准备好自己的课前测试单。
师:展示学生作品(具有代表性的错误)。
生:观察,发现出错点,分析错因。
师:展示统计数据(出错点和出错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呈现,将学生的思维聚焦,然后在启发,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找到出错点,分析出错原因,并制定改进策略。讨论模式,参考第一关加减类型由3、4号分析,第二关混合型由1、2号分析。
设计意图:有层次的发言交流,让后进生也有机会说,表达自己的思考。让每个孩子在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成就感。
[展练提升]
小组展示刚才分析交流的结果。
师生共学:变形出错原因是等式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变形没有理解或者记不清。计算出错的原因是小数的加减和乘法计算不过关。改进策略:变形出错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巩固;计算出错通过规范计算格式来巩固(因为班级学情:加减和乘法口诀是没有问题的)。小数计算要多打草稿,加减法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乘法竖式计算小数的末位要对齐。
设计意图:在展示对比中,发现自己以及各个小组的优缺点,使得自己在后期的学习和练习中不在犯同样的错误。对比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对话思辨]
第一关:解简单加减乘除型方程
师:出示习题并提要求:格式(解、等号对齐),变形之前先想关系(可以在草稿区先画图),竖式计算要按要求----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乘法要末位对齐。
生:按照要求,规范练习。
师:巡视,辅导。
生:展示解方程过程。
生:核对(抄题、变型、计算、验算)。
第二关:解混合型较难方程
师:出示习题并提要求:格式(解、等号对齐),变形之前先想关系(可以在草稿区先画图),竖式计算要按要求----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乘法要末位对齐。强调:整体意识。
生:按照要求,规范练习。
师:巡视,辅导。
生:展示解方程过程
生:核对(抄题、变型、计算、验算)
师生共学:解方程的秘诀。(课堂小结)
第三关: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出示一个简单应用题和一个适合用方程解答的复杂应用题。
生:独立解答,遇到困难。
师:衔接下一课《认识方程承接性练习(二)》即“应用方程解题的承接性练习”。设
计意图:从简单的巩固练习开始,在后进生也可以动笔,并且能做对,找到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在一步步深入,由易到难,将难度梯度化和潜意化。老师就是要给每个孩子搭台子和递梯子,帮助孩子顺畅学习。
教学反思:
一堂练习课,如果一直练,学生容易疲乏。采取趣味设计:思维导图,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发挥。在小组交流中、在组间对比中,发现各自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掉缺点。在整个思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