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712)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 病、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神经系统检查 (3)面肌电图(EMG)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 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3.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 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门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 中医:面瘫(TCD 编码:BNV120 ) 西医: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 51.80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日≤60 天 实际治疗日: 天
时 年 月 日 间 (第 1 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 检查 □中医辨证
年 月 日 (第 2-15 天) □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6-30 天) (第 31-45 天) (第 46-60 天) □ 中 医四诊 信 □ 中 医四诊 信 □中医四 诊信 息采集 □中医辨证
息采集
息采集
□ 中 医辨证 □ □中医辨证
调整治 疗方 案 □疗效评价 □制定随 访计 划
□中医四诊信息采 集 □中医辨证 □血常规、尿常规、 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价 □完成复诊记录
□根据病情变化 调□ 根 据病情 变 根 据 病情变 化 □根据病 情变 化
化 调 整治疗 方 调整治疗方案 案 □疗效评价 录
□疗效评价
主要 便常规
诊疗 □神经系统检查 工作 □面肌电图检查
□其他检查项目 □完成初步诊断 □确定治疗方法
□ 完 成复诊 记 □完成复 诊记 录
□ 完 成复诊 记 录
□针灸治疗 □辨证 选择口 服中药汤剂 □其他疗法
□完成首次门诊记 录 □与患者或家属沟 通,交代病情及注 意事项
病 □无
情 □有,原因: 变 1、 异 2、 记 录 医 师 签 名
□无 □有,原因:1、 2、
□无 □有,原因:1、 2、
□无
□有,原因:1、 2、
□无
□有,原因: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