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幼儿园红色故事《两只蚊子》教案
班级:小班
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故事理解平等友爱的重要性;
2.学习形容词和动词并尝试使用它们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到蚊子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本课将通过阅读《两只蚊子》这个红色故事来启发幼儿思考平等友爱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蚊子的特点。老师初步先向幼儿了解:你们见过
蚊子吗?蚊子长什么样子?刺咬人是蚊子的特点之一,那么蚊子是好蚊子还是坏蚊子?为什么?
第二步:故事阅读
老师读故事《两只蚊子》。
两只蚊子:安静和吵闹的萤火虫—阅读教学课(1)
两只蚊子:安静和吵闹的萤火虫—阅读教学课(2)
第三步:词汇学习
1.请幼儿注意故事中的着重词汇,包括形容词和动词,例如:闪闪发光的、轻轻地、流淌着的、哐啷一声、黏糊糊的等等。
2.通过动作表演和图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这些词汇。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幼儿回顾故事,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萤火虫,你会怎样对待你的蚊子朋友?为什么?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
第五步:教师点评和总结
老师可以问幼儿,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哪些好的和不好的行为?“两只蚊子”让我们明白什么?请幼儿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六步:巩固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课后创造一幅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画作。要求画作要表达故事主题:“我们要平等友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介绍他们的画作。
第七步: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幼儿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我们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如果有机会再次上这节课,老师要注意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