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重难点整理,知识点整理,阅读、写作方法点拨

2020-12-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课《丁香结》备课思考

一、丰富的积累 美词积累(学会使用)

格外茂盛 尘土纷嚣 半树银装 坠满枝头 窥着 潇洒 朦胧 幽雅 檐前积雪 直透毫端 轻灵 浑浊笨拙 参差 单薄 一簇 照耀 妩媚 银白 花蕾 花苞 盘花扣 丁香结 恍然 伏案 愁怨

美句积累(背诵+赏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4.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5.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6.哲理句: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多音字 差:

chā 差别 差异

chà 差得远 差生 质量差 差点儿 chāi 出差 听差 cī 参差(cēncī) 薄

báo 薄片 薄饼 待他不薄 薄田

bó 单薄 刻薄 轻薄 厚此薄彼 日薄西山 bò薄荷

形近字 缀

1、辍chuò 辍学 辍笔 日夜不辍 2、掇 duō 拾掇 3、啜 chuò 啜茶 啜泣 拙

1. 咄 duō 咄咄逼人 2. 茁 zhuó茁壮 3.绌 chù 相形见绌 4. 拙 zhuō 笨拙 二、知人论世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等。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

人生经历: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冯友兰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被称为中国的哲学宗师,姑姑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冯沅君,母亲也是师出有门的才女子。自小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

她命运的多舛。宗璞的命运经历了异于一般人的磨难。她从小体弱多病,做过各种各样的手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她的视网膜多次脱落,无法阅读和用笔写作,从此她告别了阅读,所有的作品均由口述完成。除了承受个人生命的挫折之外,宗璞还经历了太多个人生命之外的坎坷,“文化大革命”中一家人深受迫害,父亲冯友兰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待遇,再后来是慈母撒手人寰、小弟英年早逝、父亲圆满归西、丈夫溘然辞世,所有这些都让宗璞承受了生命不能承

受之重,而这些遭遇历练了宗璞从容面对一切的豁达胸怀。

二、课文重点详解 (一)文意概括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目睹丁香花开的格外茂盛,想起了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抒发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1-3自然段描写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着我的写作,4-6由丁香花引发的联想。

3.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由赏花——悟花 (二)赏析美点

1.作者的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写一写文字赏析。

(1)色彩之美;(2)修辞之美;(3)情感之美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孩子应该会写一点赏析的文字了。 (1)色彩之美

关于丁香色彩的描写,月下的丁香,春来窗前的丁香,细雨中的丁香,有不同的色彩美。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赏析:在白纱一般的月色下,丁香的白更富光彩,丁香的紫更加柔和。 “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这一句中莹白、绿、红三种颜色交相辉映,色彩明丽。丁香花开的极盛时,花多叶少,色彩鲜明的景象透参差,体会出花团锦簇,挨挨挤挤绿叶从花缝里钻出的景象。银白绿红各种色彩交相辉映的景象,感受丁香给作者带来的愉悦。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

雨中丁香形态模糊,色彩朦胧的美。 (2)修辞之美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把花当成人来写,窥、探、星星等词体会丁香花的小巧,色泽明亮,像孩童般活泼灵动。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印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把丁香花比作是积雪,写出丁香花开得非常的茂盛,颜色洁白。 (3)情感之美

作者把丁香花当作人来写,体会出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月下的丁香花给人带来别样的美感。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花陪伴着我,它的美丽、香气激发我创作的灵感。

2. 阅读全文,用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下丁香花,可以用上文中的一些词语。写后同桌交流看遗漏了哪些信息?

(设计目的:文中写丁香花的语句比较散,此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整合文中的信息。向别人介绍,写作时就有了读者意识。)

3.作者分别写了三处丁香花,却丝毫没有重复感,说一说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1)用词不重复:同样写白色,有雪白,莹白,积雪,银妆。写香味,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

(2)写选取不同状态下的丁香花:宅院里探出的半树银装,月光下的丁香花,檐前的丁香花。

三、感悟情感

1.出示有关丁香花的诗句。说一说,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丁香花给诗人带来解不开的愁怨。

诗句补充

1.代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赏析: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

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

2. 丁香 唐.陆龟蒙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赏析: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这首《丁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借以自喻。丁香长在江边,无人问津,自己远离尘俗,隐居生活,已到中年,两者都是无人欣赏,愁闷烦结,自己聊发情趣,将丁香花结解开,让丁香花随意开放,表达了诗人渴望被赏识而施展才华的心志。

3.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唐.冯延巳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译文:夜晚独自一人站在台阶前,窗户外透着皎洁的月光。寒冷的夜里,树上尽是空枝,愁绪郁结,像丁香的花蕾一样。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彻骨(跟我的愁绪相比),更冷的离恨一直也未曾停止。

4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赏析: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2.作者有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怎样的思考?能用成语来表达你的理解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改写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改为: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不屈不饶 泰然处之 豁达乐观

3.生活中有很多植物像丁香一样给人启迪,请从“梅花、竹子、松柏……”等植物中选择一种,仿照《丁香结》最后一段写一段哲理性的话激励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