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莞尔,一笑倾城百里香
作者:梦溪
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17年第11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未婚女子的住所被称为“闺房”,又称“香闺”,是青春少女坐卧起居、修炼女红、研习诗书礼仪的处所。深受“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影响,中国古代女子长期过着封闭式的生活,活动大多只限于自己所处的闺阁范围内。由于古代少女的闺阁是不允许男子随便进入的,因此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敏感地带。本期,梦溪将为你揭开古代女子闺阁生活的神秘面纱。 红妆娇媚惹人怜
“女为悦己者容”,自古已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此观之,美容化妆术的源远流长应是顺乎人心之举。素面朝天固然是清水出芙蓉的天然表现,淡妆浓抹也不乏锦上添花之妙。据说,早在原始部落时期,黄帝的爱妃女英就曾用白芷来润泽肌肤,美容养颜,以至古代妇女竞相仿效,美容之风日盛。 眉如翠羽
据说画眉之风源于战国,在还没有发明出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古代女子是把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亦是画眉之物。女性的眉式名目繁多,有阔而短的“广眉”,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有眉梢向下的“愁眉”,惹人爱怜;有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晕散的“晕眉”;有把眉毛画得很细的“细眉”,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 “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则有“芙蓉如面柳如眉”。及至宋代,眉式已发展到上百种,据说雕栏玉砌中的女子眉式百日内无一重复。 腮抹韵致
胭脂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便可以涂抹。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汉代的少数民族也在学习中原的美容术,因而胭脂等化妆品深受少数民族女子的喜爱。匈奴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可见胭脂在当时已非常流行。 唇印妩媚
唇脂即现在的口红,也叫口脂。战国时的宋玉在《神女赋》中写道“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地其若丹”说的就是女性红唇之美。唐代女子以粉涂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往往将双唇也涂成白色,这样点唇时便可以任意点出不同的样子。其中尤以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受青睐,正所谓“樱桃小口一点点”。 闺阁的梳妆用品 永远的胭脂水粉
古代的胭脂水粉不仅用料天然,工艺也简单环保,有些甚至看上去极为浪漫,所以常会打动文人墨客。陆况在《抱散集》中介绍了一种古时江南女子做脂粉的方法:采摘梅雨季节的花蕊,阴干,加香脂,做成绿绒膏,匀染脸颊,颜色绝美。 刨花缸里“美人胶”
“美人胶”的用法简单,取几片放进刨花缸里,倒一点热水,过一会便渗出黏液,用软毛刷蘸着往头发上抿就可以。不仅光可鉴人、便于梳理,而且还有淡香散出。旧时戏曲里的旦角,两边的鬓角也用“美人胶”贴片。黑发油亮,粉面团团,自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梳篦趣话
在古代,梳子、篦箕不仅是理发美容的工具,而且是女子插在头发上的装饰品,与簪、髻、钗、珠花、金钿、勒子、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八大发饰”。发饰盛行的唐宋时期,女子不仅喜欢以梳插髻妆饰发式,同时还喜欢插篦,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巧手女红的精致 说女红
女红,也就是女工,一般人容易误读这个“红”字,其发音应该读“gōng”,是指古代女子所从事纺织、刺绣等的过程,以及经她们的巧手所产生的作品。一般都很小,像荷包、香袋、绣花鞋、枕头等。而从事这个行当所使用的器具也不大,小巧精致,讨人喜欢,又基本上是年纪较小的女子所用,因此在“女红”前加个“小”字,更显准确生动。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女子所做,故又名女红,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按流派分类,刺绣可分为苏绣、粤绣、蜀绣、湘绣、鲁绣、汴绣等,按线的材质可以分为绒线、人体毛发、金银丝等,按针法收藏又可分为十字绣、走针绣、马尾绣等。 闺阁里的才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人认为:女子是齐家之本,清国之源。在先周时代,太姜、太任、太姒等“三太”的德行,为天下女子所效法。关于女德教育,我们可以上溯到《礼记》的《曲礼》以及《内则》。女四书作为古代女子的教科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被广大女性传播和阅读,直到戊戌维新时期,还被列为女子学堂的必修教本。女四书包括:《女诫》《女论语》《内训》和《女范接录》。《女诫》成书于东汉,作者是班昭。主要是基于古礼与儒典,阐述女子修身齐家之道,教育女子柔顺之礼。《女论语》由唐朝女学士宋若莘、宋若昭姊妹二人所作。这部教本借用了《论语》的问答形式,非常通俗易懂,事无巨细地规范了女性的言行举止与一颦一笑。《内训》的作者是明朝成祖仁孝皇后徐氏,父亲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该教本采摘先人女教典训内容及太祖马皇后的言论编撰而成,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等20章。《女范捷录》则为明朝晚期儒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该书以儒学的纲常之理作为“正内之仪”。 游宴赏玩的乐趣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古代女子除了相夫教子与做女红,似乎就没有娱乐生活了。实际上,古代女子的休闲方式比现在更加丰富多彩,也更为有趣。古代一些女子和男子一样,喜欢喝点小酒,特别是会写诗作词的女子。她们常常会邀上三五知己,一边看窗外繁花似锦,一边谈古论今,细细啜饮。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直到日暮西山,才依依不舍地道别。古代女子不仅善饮酒,还喜欢泛舟。她们会选个晴好的天气,邀上好友到水波碧绿的湖面上泛舟去,看云在天上飘,看荷花开得妖娆,偶尔把手伸进清凉的水中,体会水的柔情万种,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斗草:古代闺阁女子的专宠游戏
斗草是古代女子游戏中最流行的一种,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的诗词里有很多对“斗草”的描写,也多和女性有关。李清照的《浣溪沙》还曾提到“海燕未来人斗草”。在唐代,斗草不仅仅是妇女儿童的最爱,成年男子也对此颇好。郑谷、李白的诗中也曾提到过斗草。如“如何斗百草,赌取凤皇钗”和“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古代盛行的“女足”
我国的女子足球,汉代就有记载,而唐代宫廷尤为盛行。蹴鞠,与现代足球类似,和踢毽也差不多,没有激烈的对抗与竞争,讲求技艺高超,姿态优美,称为“白打场户”,即不用球门,每人独个儿踢,用脚、肩、头、背等部位与球接触,不让球落地。也可以进行比赛,比谁玩得久且球不落地、玩法多样为胜。蹴鞠是一项非常适合女子的运动,因而直至明、清仍流行不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