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与晚清山东社会
明恩溥(arthur h·smith)是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1872年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到中国。最初其最先是在天津传教,后进入山东传教,开辟了公理会在华的第一个农村众议会——庞庄众议会,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对当地的灾荒救济、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明恩溥与山东灾荒救济
明恩溥184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维郎城,其父亲和爷爷均为牧师。因此,其大学毕业后,便追寻父亲的足迹,进入安杜沃神学院学习,并立志于传教事业。1869年他在写给一位美国公理会牧师的信中表达了这一意愿,他说:“我想致力于…中国人的福音,请派遣我。 如果我不能去,那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1872年,他受美国公理会派遣,来到中国。
1877-1878年华北遭遇严重饥荒,山东恩县也连续四年遭遇严重的水旱灾害,明恩溥在他的《中国人的素质》书中描述:“1877—1878年的饥荒,波及几百万人口,种种惨象,目击者尚记忆犹新。那时,黄河泛滥,突然改道,给广大地区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有几个省,最好的地区遭受破坏,肥沃的土壤被埋在一英寻深的沙砾之下,造成一片荒芜。数以千计的村庄毁于洪水,村庄里幸免于难的人被迫四处流浪,没有家园,没有希望。许多人并非由于他们本身的过错而突然间家破人亡,陷入绝境。”1878年,恩县又遭受严重雹灾,农作物受灾,百姓饿死近半。
明恩溥和博恒理的救济,使得身处绝望的庞庄贫苦人民得以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灾区的救灾压力,客观上推动着中国民间赈灾事业的发展,同时传教士的赈济,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官民之间的矛盾, 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认可,巩固了教会势力。 二、山东众议会的建立与山东的早期现代化
1872年,明恩溥来到中国,最初先到天津传教。但当时受“天津教案”影响,教会受到当地百姓强烈抵制,天津教区的传教活动受阻。明恩溥于是开始寻找教会发展的其他出路。
1878年明恩溥等人的在山东的救济,赢得了当地人民的认可,据《华北公理会七十五年》记载一段明恩溥在游记当中写的一段话:“这次灾荒后,为我们传教工作开辟了一个完全新的区域,很多关于对洋人的偏见和压迫也不见了。”之后,教徒不断增加,这给在天津传教一筹莫展的明恩溥,无疑带来了巨大希望。
1880年4月,庞庄众议会成立,由天津指派明恩溥和博恒理前往,开始医疗和传教工作。 1882年在他们在这里盖起了一座西式楼房,把家属从天津接来同住,成为美国公理会在中国农村的第一个传教士驻扎地。
1882年,在恩县史家堂建教会小学,很快就搬迁至庞庄,升级为中学,小学部称为崇正小学,中学部称为崇德中学。
1885年,一所由卫三畏命名的“卫氏医院”正式建成,教徒就医免费,村民就医少收费,同时,医院还下设护士学校,培养了大批医护人员。
教会学校和医院的建立,将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医学和医院管理制度带到山东,特别是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量改革急需的教育、医疗人才,客观上推动了山东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三、明恩溥对待义和团运动的态度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门户被逐渐打开,大量的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传入中国,特别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势必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国本土宗教发生激烈冲突。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中国陷入了瓜分豆剖的境地,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也就在这个时候兴起了。 义和团运动发源于山东的西北部,作为地处山东西北部的恩县庞庄的传教士——明恩溥亲见其开始活动,亦曾警告清政府,但未为当局所注意。
1899年秋天,“反洋教”斗争的著名首领朱红灯,在平原县公开扬起“义和团”大旗。而平原县距离庞庄教会只有几十公里,因此,庞庄众议会也最先受到了义和团的攻袭。据明恩溥在《中国在动乱中》描述当时的情况:“第一个受到洗劫的是在平原县的一个小村庄,它位于庞庄教会以东16英里处,在那里,教会没有受到任何警告而被洗劫,一些富裕的地区损失惨重,只剩下很少或几乎没有粮食,衣服或是家具。”
面对义和团运动的攻袭,1899年12月2日,明恩溥向驻京美国公使馆发出电报:”拳民叛乱在山东、直隶两省的20个县迅速蔓延。枪杀、放火、暗杀之事有增无已,其明显目标在杀害基督教徒,
驱逐所有外国人……”,他呼吁“四国公使联合起来,使用压办……”否则“庞庄-临清-济南府的美国人,认为形势是毫无希望的。”同年12月4日,明恩溥又在上海的《字林西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北方火灾临头》的社论,说“若不从速扑灭,则全帝国将无外人可居之地,甚至连将来的势力范围也就没有了。”以重申镇压义和团运动已是迫在眉睫,号召各国联合起来,以维护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势力。
虽然,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明恩溥主张并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但其在山东的二十五年里,多次参与灾荒救济,并在山东建立学校、医院,推行平民教育,将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医学和医院管理制度带到山东,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山东地区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harold s.mathew:seventy-five years of the north china mission,1935.
[3]arthur henderson smith:china in convulsion,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1901.
(作者简介:钱希娜,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0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