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名 称 商鞅变法 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中国改革开放 法兰克王国“采邑改革” 日本大化改新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苏联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日本民主改革 二战后亚非拉改革 苏联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后匈牙利改革 朝代 时间 战国 南北朝 清朝末年19世纪60年代 清朝末年1898年 1950年 1953—1956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欧洲中古时代 向封建主义过渡 向资本主义过渡 向资本主义过渡 1921年—1925年 1933年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之一 1956年、1985年 出 处 七年级上册P34 七年级上册P90 八年级上册P31 八年级上册P33 八年级下册P15 八年级下册P22 八年级下册P44 九年级上册P34 九年级上册P29 九年级上册P149 九年级上册P153 九年级下册P49 九年级下册P68 九年级下册P94 九年级下册P103 九年级下册P97 九年级下册P100 (从结果看,改变了社会性质的变革有: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 二、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1、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 2、夏朝(启):世袭制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4、战国:(商鞅变法)设立县制
5、秦始皇: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制) 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军事上修筑长城 思想上焚书坑儒
6、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沿用)
7、汉武帝:政治上开发河西走廊;经纪上改革币制(五铢钱);思想上“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外
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作为制度被历代帝王承袭) 8、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9、元朝:行省制(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0、明朝:地方:废除行省制,设三司、
中央:罢中书省,废宰相,六部听命于皇帝 设内阁、文字狱
11、清朝:南书房、军机处、文字狱 1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
相关例题: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在学校举行了一次历史故事会,一位同学介绍了北魏时期一次重要改革。介绍与史实不符的是 A、都成迁到洛阳 B、大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C、整顿吏治 D、农民不再承担徭役兵役 3、为我国今天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4、“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5、如果吧“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立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加强 6、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明显增加改革阻力的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C、澄清吏治、裁汰冗员D、设立报馆学会译书局 7、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一场对农奴的残酷掠夺 8、下列事件中,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洋务运动 C、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9、1980年,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窗口的措施是
A、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 C、成立海南省 D、开发上海浦东 10、下列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
B、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强的生命力 C、实行的时间非常短暂,表明它不太适应当时国情 D、中国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理念 11、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程度 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12、下列关于匈牙利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B、改革发生在“匈牙利事件”之前 C、改革健全了民主与法制,稳定了政治局势 D、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促进经济发展 13、活动探究: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同学A: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形式。19世纪60年代, 和 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同学B:我同意这一观点。这两个国家改革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 改革,而且改革后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
同学C:我认为改革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其特点是 。
同学D: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我御侮的一种方式。比如中国近代的 (2)除上述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14、历史上各国政府都关注“三农”问题,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内战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分别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
(2)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土地政策是怎样的?
(3)中国在建国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是怎样对农民土地问题进行调整的?
(4)简要说说美国、俄国、日本、中国不同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历史作用。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1920—1921
年,农民的不满与日剧增,反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
材料二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
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民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粮食,可以拿到市场上买卖。
材料三 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话:“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
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 1933年3月9日,在宣誓就职总统的第五天,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
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调整银行秩序;签署救济法关注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注入资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材料二反映了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能有什么启示?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城市是怎样改革的?作出改革这一重大决策是在什么会议上制订了?制订者是谁?
(4)中国、苏维埃俄国经济改革有什么共同特点?
(5)材料四出现的背景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什么情况?美国这次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6)三个国家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三个国家改革的特点能得到什么启示?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
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 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3年宣布:“把分散的个
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材料三 1958年,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从此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同时,各地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到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收归公有,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材料四 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社会发
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明显改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讲话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然而中国没能避免严重的失误,这是为什么? (4)材料四中“伟大的转折”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此后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我党新时期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苏联后来有哪两位领导人进行了改革?成效如何?
(6)中国、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成一败,你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