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荐学习]七年级科学下册3.1机械运动3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020-08-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3.1 机械运动(3)

对应学生用书P97—P98

1.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

A

B

C

D

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B) A.3∶1 B.1∶3 C.4∶3 D.3∶4

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表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B)

(第3题)

4.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B) A.前2秒内的速度为5米/秒 B.后2秒内的速度为6米/秒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C.3秒内的速度为7米/秒 D.最后1秒内的速度为5米/秒

5.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千米/时,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2小时。

(第5题)

6.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千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米/秒,则需经过9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第6题)

7.在行驶的卡车内,看到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72千米/时;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千米,所需时间为5小时。

(第7题)

8.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第8题)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检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检测点A、B相距25千米,全程限速120千米/时,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1s25千米

【解析】 (1)由图可得,t=10.41分-10.31分=10分=小时,v===150千米/时>120

6t1

时6千米/时,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2)若一辆货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由

ss25千米v=变形可得:t===0.25小时。 tv100千米/时

9.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像可知(B)

(第9题)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米/秒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秒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解析】 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米/秒,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甲运动的s ­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0.0米

=2米/秒;小车乙运动的v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5秒

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米/秒;所以,甲、乙都以2米/秒匀速运动。 10.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

s甲t甲

vt。在它的v ­t图像中(如图甲),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 ­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第10题)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图乙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 ­t图像。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 (1)由静止开始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采用描点法作出图像如下:

(第10题解)

vt1

(2)前10秒通过的路程:s1==×10米/秒×10秒=50米;后50秒通过的路程:s2=vt′=10

22

米/秒×50秒=500米;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50米+500米=550米。 11.近年来,某市街道与周边乡(镇、街道)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城乡的交通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却大量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穿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第11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穿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离岔路口120米处以15米/秒的速度驶来。如果公路宽13米,该同学的正常步行速度为1.3米/秒,那么他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为了尽可能减少岔路口发生的人车相撞事故,请分别向交通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及过路行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解析】 (1)t车=

s1120米s213米==8秒,t人===10秒,由于t人>t车,他不能在汽车v车15米/秒v人1.3米/秒

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设置交通信号灯。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过路行人。行人:正确估计

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的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