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伟大意义

2020-01-27 来源:好走旅游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及其伟大意义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所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联盟.。他深刻指出: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党的失败和胜利,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都不能不联系党同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政策,大大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宝库,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革命事业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审时度势地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并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政策和策略。

首先 ,指出各民族各阶级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他认为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中国工人、农民及小资产阶级也是要求反抗侵略的,同时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动摇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到革命的阵营中来。

其次,严厉批评了党内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左的错误倾向,在党内反对“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共产党不仅要善处自己同时还要善处同盟者。最后,阐明了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争取领导权任务,共产党要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强的台柱子,从而使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亡华梦想坚决彻底破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对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1936年4月25日,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并发布了《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地宣言》,第一次公开把国民党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内。确定加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同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的方针。同时也在争取地方实力派连同抗日,加大抗日力量,如:宋哲元、傅作义、李宗仁、刘湘、张学良等等。

加强了对统一战线的组织领导。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建立了专门的统一战线工作机构,以加强对统一战线的组织领导。193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组织中共代表团驻国民党统治区―――武汉,专门负责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工作,这是最早的统战工作性质的机构。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以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1939年,中央统战部成立,随后各局、省委、特委也相继成立统战部。同时,培养了一大批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善于做统战工作的干部。

1937年2月,中共中央为实现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对国民党做了重大的原则上的让步,使国民党原则上接受了中共团结抗战的主张,并对内对外政策上做了某些改变,以三中全会为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1937年5月初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伟大任务。这次会议为迎接抗战的到来、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作出重要的准备。“7·7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7月10日,救国会发表《为保卫北方紧急宣言》,支持中共主张。同一天,解放行动委员会致电国民党政府,提出抗战时期的八大政治主张,要求立即实行民主抗战。乡村建设协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社党、青年党等也都主张立即对日抵抗。国民党迫于国内压力正式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实行国共合作。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宜言》; 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话,各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声明,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统一战线的理论中实践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因为中共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制定了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应用“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以及“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动倒退”。同时党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也获得了很大成功。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了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其他中间力量,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争取了广泛的同盟者。统一战线中包含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三种政治力量,其范围之广泛,成分之复杂,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然而尽管各阶级、各党派、名阶层都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政治主张,但在大敌当前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它们以民族利益为重,求同存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抗日救国这一点上达到了共识,找到了全民族“统一”的精神支点。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统一”,是高度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的历史结晶。

总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们共同抗日,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取得的胜利。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海内外华夏儿女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一同用血肉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残暴的日本侵略者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参考文献:

朱企泰::《统一战线大事记 ——1921年7月~1990年12月》,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年版。 任涛等:《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