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咨询师重点知识集锦

2020-12-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章根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P1-2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开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心理现象是怎么发生,它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得以开展和完善,最后到达意识水平的;

二、心理活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怎样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效劳,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研究所要解决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开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心理现象发生、开展上进行研究,构成动物心理学和比拟心理学; 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开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开展心理学和儿童开展心理学; 研究社会对心理开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

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根底心理学或叫普通心理学的任务,那么是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

根底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根底学科;

根底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根底心理学的内容

根底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开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开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教材〔根底知识〕P3-4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根底;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开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那么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

2

第三单元心理学开展简史

教材〔根底知识〕P5-8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1冯特〕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局部,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根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4〕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防止的;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得到迅猛开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3

〔二〕认知心理学

60年代开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三〕生理心理学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根底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开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那么方法-----教材〔根底知识〕P9-11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那么 〔一〕客观性原那么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别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 〔二〕辩证开展原那么

心理现象和其他现象一样,都是开展变化的;

心理现象也和其他现象一样,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必须用辩证开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能割断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

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开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效劳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方案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开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拟客观、真实。 〔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答复,通过对他的答复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答复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三〕个案法

4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根底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P12-17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根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局部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2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调节、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局部。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1〕

端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

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边缘系统,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5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根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P17-18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一、垂体腺 二、肾上腺 三、甲状腺 四、性腺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P18-22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学说的根本的概念有: 一、兴奋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响;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根本概念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根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响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答复;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局部组成;

反响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根底上形成的反射;

6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两种条件反射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条件反射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信统,它是人所独有的。 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根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

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响,叫外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响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根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当条件反射屡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响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三〕相互诱导

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 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四〕动力定型

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响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3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根底。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感觉表达P22 一、感觉的定义

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可以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映物体的这些属性;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7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P23-24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异感觉阈限。 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异感觉阈限,或叫差异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异越小,说明他的差异感受性越强。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差异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K。ΔI是差异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

费希纳定律:S=KlgR,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第三单元感觉现象P24-26

一、感觉适应

把这种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那么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暗适应受到了特别的注意。 二、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存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 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 三、感觉比照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比照。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比照叫同时比照;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比照叫相继比照;

各种感觉道出现的比照分别叫做视觉比照〔包括明度比照和色调比照〕、嗅觉比照、味觉比照和温度比照等等。 四、联觉

8

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看到红颜色我们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联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娱乐场所为了衬托热烈的气氛,其装饰多采用红、橙、黄等暖色调;教室、病房需要安静,其装饰常采用蓝、绿等冷色调。

第四单元各种感觉

视觉P26-31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比380纳米短的电磁波,如紫外线我们是看不到的; 比780纳米长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我们也是看不到的。 〔二〕视觉器官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 〔三〕颜色视觉

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的作用能分辨颜色。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它是一个由黑到白,其间有各种不同明度的灰组成的系列〕。但是,人们常常说颜色指的只是彩色。

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二、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人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拟高。因为人们说话的声音的频率是在这一范围内的; 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 〔二〕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 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

9

〔三〕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平常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多种声波混合出来的,参与混合的声波的性质决定了最终的波形。

三、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分布在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嗅神经的终点在中央后回;

最根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根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味觉的感受性和嗅觉有密切的联系。 四、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受纳器;

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 皮肤外表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皮肤的冷觉和温觉比拟容易适应,痛觉难于适应。 五、平衡觉

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轨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当人体位置与地心引力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三个半轨管内的液体的流动以及耳石的运动,都会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平衡感觉。 六、运动觉

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后回产生运动感觉。 七、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

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

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八、痛觉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是共同的;

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

10

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于适应。

第五单元知觉概述P31-32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异。 二、知觉的根本特性

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根底上,把物体的各个局部、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特性;

选择性:根据需要,把一局部物体当作知觉对象;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 理解性:就是想用一个词把某个物体标示出来。

第六单元知觉的种类P33-36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双眼视轴辐合: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

双眼视差: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 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

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三、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四、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 错觉的种类很多,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

第四节记忆

第一单元记忆及记忆过程P37-39

一、记忆的定义

11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但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的事件的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三、记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稳固的过程叫保持;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是个完整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 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学习记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是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4艾宾浩斯〕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

第二单元表象P39-40

一、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的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见多识广的人,他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他的感性知识会非常丰富。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回忆,所以表象的特征首先就是它的直观形象性; 表象所产生的物体的形象不那么稳定;

表象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可以被操作,这种特性叫做表象的可操作性;

12

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

第三单元三个记忆系统P40-43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存的时间很短;

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多为听觉编码;

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 经过复述可以转入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记忆容量无限,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 不是有意回忆,意识不到;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思维概述P43-44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间接性表现在,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还表现在人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局部或各个属性的过程,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二〕抽象与概括

13

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第二单元思维种类P44-45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按照的信息和熟悉的规那么进行的思维,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都是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是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三单元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P45-47

一、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例如布鲁纳设计的人工概念包括81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图形〔方和圆〕、图的数量和颜色,以及图形边框的数量等几种不同的属性。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构成各种不同的人工概念,例如“两个绿色的圆形〞等;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那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4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P47-49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那么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根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那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那么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把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叫外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言语叫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二〕言语听觉中枢: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第五单元想象P50-51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异;

想象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象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象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梦想。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意识概述P51-54 一、意识

15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二、无意识

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到,也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在意识控制之下;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β波;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α波;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Δ波。 〔二〕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健康;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思维概述P43-44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间接性表现在,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甚至是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还表现在人能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局部或各个属性的过程,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二〕抽象与概括

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第二单元思维种类P44-45

16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按照的信息和熟悉的规那么进行的思维,例如,利用公式解题,按照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经验去解决问题的思维,都是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是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三单元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P45-47

一、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例如布鲁纳设计的人工概念包括81张图片,每张图片上都有图形〔方和圆〕、图的数量和颜色,以及图形边框的数量等几种不同的属性。图片上的属性的不同结合可构成各种不同的人工概念,例如“两个绿色的圆形〞等;

人工概念只是模拟自然概念,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那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四单元语言与言语P47-49

一、语言与言语

17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那么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根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那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那么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二、言语活动的形式

把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叫外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言语叫内部言语;

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二〕言语听觉中枢: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第五单元想象P50-51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异;

想象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象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象又具有创造性,因而它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梦想。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意识概述P51-54 一、意识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二、无意识

18

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到,也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在意识控制之下;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β波;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α波;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Δ波。 〔二〕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健康;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第二单元情绪理论P62-64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坎农认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的变化慢;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三、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化的认知。 四、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19

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P64-65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这种度量可以从动力性、冲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冲动就有平静,它们都构成了对立的情绪情感的两极。 二、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二〕冲动度有冲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P65-66 一、根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根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根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根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二、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 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 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响和外部行为表现;

〔三〕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 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

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五单元意志P67-69 一、意志的定义

二、意志行动的根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

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趋避式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二〕意志的果断性〔三〕意志的坚韧性〔四〕意志的自制性

第九节人格

第一单元人格概述P69-71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格的特性

〔一〕独特性〔二〕整体性〔三〕稳定性〔四〕功能性〔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泼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单元能力P71-75

一、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定义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我们把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像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稳固的程度和所能到达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开展。 〔三〕能力的分类

按照能力开展的上下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1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开展的个体差异 〔一〕能力开展水平的差异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 〔三〕能力开展早晚的差异 四、影响能力开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第三单元气质P75-80

一、气质的概述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体型说: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血型说:血型说在日本比拟有影响,这种学说是古川竹二提出来的; 激素说: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根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响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三、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上下,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第四单元性格P80-81

一、性格的定义

22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气质更多地表达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那么更多的表达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的是性格的差异。 二、性格的结构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五单元人格理论P82-87

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遵循快乐原那么;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遵循现实性原那么;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遵循道德原那么。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5弗洛伊德〕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容格认为,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而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征;

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可将人格分为内向型的和外向型的。

三、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又将其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外表特质和根源特质; 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椐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根本的维度或类型上: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作为坐标轴,构成的一个直角坐标系。 〔四〕人格五因素模型

23

人格的五因素包括: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各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较大的一致性。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P89-91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及其开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2〕在人际层面〔3〕在群体层面〔4〕在社会层面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1〕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1〕

教材〔根底知识〕P91-97 一、哲学思辨阶段

1.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那么来认识社会行为。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别离出来。

2.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

〔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2〕谢里夫“游动效应〞研究; 〔3〕莫里诺开展了社会测量法;〔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2、专栏2-3〕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 教材〔根底知识〕P97-102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那么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24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和提问的技巧;追问技巧 2、问卷法

•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类型

•问卷的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那么:目的性原那么;全面性原那么;非歧义性原那么;非暗示性原那么〔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2-4、专栏2-5〕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开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在学术界那么主张终生社会化的观点,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 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方: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社会化的根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根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标准。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什么是素质〔补充〕

素质就是个体在处理与他人、群体、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根本品质和能力。

素质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核心。 素质是观念和行为的统一。 素质是可以测量的。

25

以行为为指标进行测量比拟客观。

素质的八大外延〔补充〕

1.政治素质 2.法律素质 3.道德素质 4.文化素质 5.生理素质 6.心理素质 7.环境素质 8.科学素质。 三、社会化的根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群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标准行事的过程。学者们把男女之间的差异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①性--生理、②性别--心理〔人格〕、③性别角色--社会。 :

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标准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那么的过程。

它有三个方面: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标准,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爱国意识的开展,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爱国意识的开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根底。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最早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

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

26

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形象,到达一定目的。

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根底上的,比方父母的角色; 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方老师的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前者行为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 后者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

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气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按角色承当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前者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方演员。

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方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3个要素。

个体承当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

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根底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

27

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4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如:下岗。 4.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当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 我 〔一〕自我的概念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这是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那么制约主我的活动。

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二〕自我结构

: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

28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响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

。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开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开展三阶段:1生理--2社会--3心理

: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保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根本成熟。

2.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开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开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二、身份

当我们说到某人的身份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二〕身份的特点

: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身份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因而具有主观性。

:每一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所以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其他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会出现自我丧失的现象。如果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29

: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它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 三、自尊

在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的局部就是自尊。自尊涉及到: 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

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如果个体把他予以积极评价的角色看得比拟重要,他就有高水平的自尊。

自尊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被提出,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 自尊——自尊的经典公式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二〕一些影响自尊的因素 :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a对孩子表现出慈祥、有兴趣、接受与卷入;b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c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d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响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

:在社会比拟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拟,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根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作用于个体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然信息,一类是社会信息。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30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里的“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含义有所不同。后者一般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他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而前者那么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与解释。因此现在一般主张,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知觉是一种根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根底的。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 〞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果大脑里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那么需要形成新的图式。 图式的主要作用: 注意对象的选择。 记忆。 知觉。 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能满足认知者需要,符合其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与认知的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那么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比方一个在单位得到领导大会表扬的人,会突然觉得周围的人都那么亲切。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1. 印象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31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

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做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拟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务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比方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暴、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走南闯北以后,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但很多人的这种刻板观念并不因为新的经验而很快改变。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根底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那么愈好;相反,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就越难于为他人所接纳。 〔二〕平均模式

32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上下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三〕加权平均模式

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四〕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四、印象管理 〔一〕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二〕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里,每一个体都承当着许多的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成功印象管理的根底,是正确理解情境、理解他人、理解自身的状态、理解自己承当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了,并不表示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 〔三〕常用策略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标准

第三单元 归 因

33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

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

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局部是可变的,另一局部是稳定的。

内部原因,比方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那么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

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那么易于变化。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有些原因个体能够控制,有些原因是不可控的。

如果是可控的,说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因为个体努力了,结果就会好,个体不努力,结果就不理想;

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说明个体通过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开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

34

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四、归因原那么 〔一〕不变性原那么

海德〔F.Heider,1958〕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那么。也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情境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伴,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的原因。 〔二〕折扣原那么

折扣原那么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H.Kelley,1972〕提出的。

如果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三〕协变原那么

根据凯利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响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响。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响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响是否一致。

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会有差异,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显然,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异。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35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1.动 机

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自然动机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 3.社会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示意图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

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

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

个体的社会行为在到达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防止,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方由外显行为改为比拟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36

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那么导致亲合行为。

亲合起源于依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响,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现象。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根底,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比方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等。

〔2〕获得信息:个体在孤单环境中信息来源很少,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平安的感觉。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开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快乐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排解忧愁。

〔4〕防止窘境: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境中,如果无人做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的评价。这种情况下,亲合可使个体防止窘境。

〔1〕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会产生亲合的需要。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

〔2〕情绪因素: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

〔3〕出生顺序: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个体的开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

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开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37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到达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它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上下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那么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目标的吸引力: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时机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很有把握的事情,风险小,对个体缺乏挑战性;无获胜时机的事情,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需要。这两种情况下,目标的价值都较小,成就动机的鼓励作用也小。

个体施展才干的时机: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时机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

家庭教养方式。

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气氛。 三、权力动机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包括①弗洛伊德的理论②洛伦茨的理论 〔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到达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挫折主要是前者。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38

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班杜拉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

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性质: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性,并通过遗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社会标准论的观点:社会标准论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那么是交互性标准。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标准是社会交换的根本原那么。

人类社会还存在另外一种普遍的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责任标准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

1.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

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也是重要的。救助技能与手段的掌握,会增加人们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检。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的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获得强化。

39

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病症。

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拟复杂。

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嫉妒是与他人比拟,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具有针对性、具有持续性、具有对抗性、具有普遍性。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疑心、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方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

人们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开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开展不利。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五节 态 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1.定义、特点 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响倾向。 性质: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

40

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2、态度的成分

a-情感成分〔affection〕:个体在评价根底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响。

b-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响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c-认知成分〔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根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3、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

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4、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 专栏2-10价值观的类型

1.经济型:具有务实特点,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2.理论型:具有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于梦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

3.审美型: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那么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4.社会型: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价值,利他和注重人文关心。 5.政治型: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6.宗教型: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和整体,相信神话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41

二、态度的功能

:个体倾向于开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那么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确实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似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属性

1.方 向〔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认指向。 2.强 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3.深 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标准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防止惩罚。

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标准,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重点〕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C.Hovland,1959〕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

这一模型绘出了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①传递者、②沟通信息、③接受者、④情境。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因素: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42

三、态度转变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假设出现不平衡那么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那么〞,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海德提出了一个 P-0-X 模型说明他的观点。

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那么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到达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改变或否认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 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拟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认因素〔失〕的代数和。

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得到。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略〕

决策者的管理模型〔补充〕 决策就是解决问题。

决策是把心理预案进行得失比拟后选出一个预案的过程。 决策的模型。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43

一、沟通的概念

沟 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群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群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响、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5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有正式沟通,也存在着非正式沟通的各种情况。 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3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概念

体语即身体语言。

体语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

44

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专门研究体语沟通的学科是身体语言学。

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响在瞳孔的变化上。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地变大;看到让人厌恶的刺激物,人的瞳孔会明显缩小。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当然,持续“盯人〞,长时间的凝视,也会让对方感到压力甚至不快。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面部表情可以非常灵活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它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个体可通过面部表情显示情感,表达对他人的兴趣,显示对事物的理解,说明自己的判断等。

面部表情是人们运用较多的体语形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别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

身体运动是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体语。

手势语在这里占有重要位置。聋哑人借助于手语,实现与他人沟通。正常情况下,个体都会用手语来表达态度和情感。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这也是常见的体语沟通方式。

有的学者研究姿势的意义,发现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关系,但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广泛的。

服装、化装、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5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也相应的不同。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 美国学者霍尔〔E.T.Hall,1959〕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

公众距离〔12-25英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社交距离〔4-12英尺〕——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个人距离〔1.5-4英尺〕——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亲密距离〔0-18英寸〕——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注:1英尺=0.3048米,1英寸=25.4毫米〕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那么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1.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2.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开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开展起来。

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可以分为4个水平:情趣爱好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方面。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到达完全的自我暴露。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那么 1.相互性原那么。 2.交换性原那么。

3.自我价值保护原那么。 4.平等原那么。

46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根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人有三种根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比方精神崩溃等。

对于这三种根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三种根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根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那么。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

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 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心理空间也容易接近。

常常见面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主要包括: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7

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需要的互补。 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

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

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拟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

研究说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老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送,不真诚那么令人厌恶。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

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

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领域,它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

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

48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 〔一〕.合作 概念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到达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 根本条件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标准。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根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标准。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 〔二〕.竞争 概念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 竞争的根本条件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进行。

竞争各方双赢或多赢,实行共赢的局面,是比拟理想的人际互动形式。只要各方遵守竞争规那么,充分考虑别人的利益,共赢是可以做到的。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了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认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到达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第一单元从 众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

49

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是:

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知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

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它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

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标准,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来看,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从众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有可能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标准,也开展自己的个性。 三、从众的类型

——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疑心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

——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包括群体成员的一致性的上下、群体的凝聚力的强弱以及群体规模的大小,研究说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包括个体自我评价的上下以及个体自信心的强弱。

,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反那么反之。 此外,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确实定性的关系。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

50

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①结伴效应 ②观众效应。 二、优势反响强化说

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响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响会受到抑制。

优势反响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

如果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很“费脑筋〞,个体完成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那么他人在场反而会对个体产生干扰作用,使其活动绩效降低。

进一步的研究说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

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典范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典范。

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比照拟低。 3.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漫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外乡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

51

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二、暗示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按信息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按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按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按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三、社会感染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情绪和行为。

双向性、爆发性和接受的迅速性。

①个体间的感染。 ②群众传媒的感染。 ③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心理根底 社会心理学 第八节 爱情 婚姻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一、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

1.相异性。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

2.成熟性。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开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52

3.高级性。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生理性。爱情有生理根底,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5.利他性。爱情的根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可以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 二、爱情的开展阶段

社会交换论者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据此理论,爱情开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三、爱情的形式

:双方初次见面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

: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如果我疑心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找能满足自己的根本或实际需求的人。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四、爱情的三角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开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又可分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爱情三角形。 第二单元 婚姻

一、概念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根底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

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1.爱情型。 2.功利型。 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4.建设性。 5.惰性型。 6.失望型。 7.一体型。 第三单元 离婚

53

一、概念

离婚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彼此心理的不协调、背离或对立,会造成双方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往往是离婚的原因和前奏,而离婚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1夫妻心理冲突多由以下因素引发:1需求不满。2价值观念不一致。3远离的“自我〞。 4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1.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异。

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往往容易离异。

3.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也容易离异。

4.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

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 7.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第四单元 家庭

一、概念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家庭的特点是: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有较多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

与其他社会关系比拟,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

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

经济功能。 性的功能。 生育功能。 抚养与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闲与娱乐功能。

54

社会与环境因素。 家庭成员的素质。 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三、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通常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 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是无视了诸如离婚、丧偶等因素对家庭的影响。因而它的适用范围不够宽泛,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家庭。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81-182 一、心理开展的内涵

1.开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

2.广义的开展心理学包括:心理的种系开展、心理的种族开展和个体心理开展; 3.狭义的开展心理学:是个体开展心理学;

4.心理的种系开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开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比拟心理学也称动物心理学。

个体心理开展: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开展。

5.心理的种族开展:是指人类历史开展过程中的心理开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民族心理学。

6.个体心理开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开展。

二、心理开展的根本性质:

三、开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单元开展心理学简史P183-184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55

2.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开展心理学的演变:儿童心理学——开展心理学〔个体毕生心理开展〕

第三单元开展心理学研究方式P185

心理开展的研究问题确定之后,研究设计便成为非常重要的步骤。由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和所具有的环境技术条件的不同,研究者可以选择最正确的设计方案。开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依不同的标准可有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之分、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之分、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之分。

此外还有为了分析遗传因素对心理开展的作用的血缘关系研究以及为了考查不同文化背景对心理开展的影响的跨文化比拟研究等。本章主要阐述更具开展心理学研究特色的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设计方式。 一、横断研究:

1.横断研究定义: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开展特点和

开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拟,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2.横断研究的优点:〔1〕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

〔3〕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本钱,节省时间和人力

3.横断研究的缺点:〔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开展的因素 二、纵向研究:

1.纵向研究定义: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开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纵向研究的优点:

2.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开展过程中比拟稳定和比拟迅速的变化时期 3.容易发现心理开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3.纵向研究的缺点:

1.容易样本流失2.出现新的变量3.重复效应4.本钱较高,消耗人力和时间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交叉设计:

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婴儿期的心理开展〔开展心理学〕

56

7个时年龄段 特点 认知 社会性 心理卫期 生 婴儿期 0—3 动作 (A-1) (A-2) (A-3) (A-4) 幼儿期 3—6 游戏 (B-1) (B-2) (B-3) (B-4) 童年期 7—12 学习 (C-1) (C-2) (C-3) (C-4) 青春期 11、12—15、生心矛盾 (D-1) (D-2) (D-3) (D-4) 16 青年期 17、18—35 二次诞生 (E-1) (E-2) (E-3) (E-4) 中年期 35 40—60 稳定 (F-1) (F-2) (F-3) (F-4) 65 老年期 60—后 毕生开展 (G-1) (G-2) (G-3) (G-4) 本节所在位置 A-1 婴儿期的动作开展 动作不是心动作在心理开展中起理 重要作用 始于 无条件反射 受制约于 生物成熟的程序化、环境 1 婴儿动作开展对心理开展的意义 源泉或前提 动作开展是心理开展的源泉或前提 外部表现 婴儿动作是心理开展的外部表现 空间认知 婴儿动作开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开展 社会交往能婴儿动作开展促进了社会交力 往能力的开展 2 婴儿动作开展的规律性 1、 整体动作→分化动作 2、不随意动作→随意动作 3、方向性、顺头尾原从头部向脚部开展 序性 那么 近远原从身体中轴向外周 那么 大小原粗动作向精细动作,大肌肉

57

那么 到小肌肉 3 婴儿主要动作的开展 手的抓五指分五指分化、视动协调 握 化 意义: 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操作工具,拿动作具有间接性 为知觉开展奠定根底 手眼协拇指分化、手眼协调在5-6个月 调 独立行走 意义: 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活动具有主动性 扩大认知范围 增加与周围人的交往时机 [注] 以成熟为前提,注意早期动作训练。 A-2 婴儿期的认知开展 感知觉 记忆 思维 言语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空间知觉〔形状、深度、方位〕 1 感知觉——认知开展中,最早发生、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主动的、有选择的〕◆ 研究方法 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 同一刺激屡次呈现→婴儿反响强度渐弱→形成习惯不再反响 去习惯化 习惯形成后→换新刺激→反响增强 优先注视范刺激偏爱程注视时间为指标〔新生儿生来就具有某种式 序 预定程序:偏爱注视某些轮廓和图形,如鲜艳的、运动的、人脸等〕 ◆ 各种感知觉 视觉 视觉集中 3周,集中到物体上,26cm〔哺乳母亲脸与婴儿眼睛距离〕 视觉追踪 12-48小时,3/4婴儿追视红环 颜色视觉 15天,颜色区分能力,3-4月趋近成熟 对光的发觉 24-96小时 视敏度 24小时,成人的3%,7-10岁开展最快 听觉 听觉区分能第1天,感受抚慰、警觉、痛苦,低音明力 确而一致,高音惊跳 语音感知 出生几天,尤其偏爱母亲的声音

58

音乐感知 6个月前区分旋律和曲调,6个月身体动作,1岁随音乐身体身体动作〔视听觉协调〕,偏爱轻松优美音乐 视听协调 初生,听觉定位〔头转向声源〕,区分视听信息是否一致 味觉 最兴旺的感觉〔用面部表情、身体活动来反响〕 嗅觉 24小时,改善至成年,个体差异大 肤觉 新生儿,有温觉得,触觉开展快,痛觉微弱迟钝 空间知形状知3个月,分辨简单形状,喜欢有组织的、复杂觉 觉 的、有社会性意义的 深度知6个月,吉布森,视崖装置 觉 方位知3岁上下、4岁前后、5岁自身左右、7/8岁客觉 体左右,个体差异大 时间知7岁 觉 [注]婴儿期是对感知能力开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珍贵时期。 2 记忆 0-3月 末期,眨眼反射保持10天,记忆保持30天 3-6月 长时记忆开展快,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月 认生,模仿 12月后 符号表象〔词语逻辑记忆成为可能〕、延迟模仿〔表象记忆、再现能力初步成熟〕 3 思维 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典型特征——直觉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特点: 直观性行间接性概缺乏预见性方思维狭隘思维与语言开动性 括性 案性 性 始联系 4 言语——理论 后天学习环境对儿童斯金纳、班杜强化说、社会学习说 理论 获得言语的拉、布鲁纳 决定作用 先天成熟儿童言语开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普理论 展决定于成遍语法—通过语言获得熟 装置→个别语法〕

59

环境和主认知学派 皮亚杰 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体相互作用 用理论 言语——开展 语音 语音 感 发音 简单发音0-4月、多音节发音4-9月、有意义语音9-12月 词汇 1-1.5岁50个;3岁1000个 句法 1-1.5岁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1.5-2岁完整简单句;3岁完整句 A-3 婴儿的社会性开展 社会掌握社会行为标准、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化 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包括 情绪〔笑哭恐〕、气质、依恋、自我意识〔主体我、客体我〕 1 情绪 笑 0-5周〔1-2自发性微笑 天〕 5周-4月 社会性微笑 对熟悉人和陌生人都微笑 4月后 有选择社会性对熟悉人更多微笑 微笑 哭 原因 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开展 生理反射→应答性→主动操作性〔社会性〕〕 恐惧 引起紧张→逃避、退缩→怯懦人格 本能的 声响大、位置突变、疼痛 知觉经验不愉快经验〔开水烫过、猫抓过〕 相关 怕生 6-8月,陌生人焦虑 预测性 想像引起〔黑暗、狼外婆〕 2 气质 气质类型学说〔根据适应、生活节律、情绪、

60

趋避〕,托马斯、切斯 容易型易得关爱 40% 困难型亲子关系易疏远 10% 缓慢型缓慢,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15% 3 社会性依恋 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开展阶无差异的社会反响对一切人不加区别地反响 段 阶段 鲍尔比 有差异的社会反响偏爱母亲,熟悉人与陌生阶段 人区别反响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特别依恋母亲 依恋类平安65-70% 积极 母亲在有平安感,对外界型 型 积极反响 艾斯沃回避20% 消极 缺乏依恋〔压抑依恋需求,斯 型 形成焦虑〕 对抗10-15% 消极 寻求对抗间的矛盾〔焦虑型 型依恋〕 4 自我意识的开展 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婴儿从自然人→社会人的关键标志。威廉.詹姆斯提出,哈特分阶段 主体我I 5-15月 9-12月,初步,12-15月,明确 客体我15-24月 15-18月,初步,18-24月,明确 me 用适当人称代词〔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自我意识开展的第一个飞跃 A-4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1、保证充足的营养睡眠 初生,母乳;4-6月加辅料;定时定量 2、关注情感需要,建立平安型母婴依恋 三方面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 反响性 积极应答儿童发出的信号

61

情绪性 积极用笑、说、爱抚表达情感 社会性刺相互模仿、丰富环境、调整自己适应婴儿〔不激 强加自己的习惯给婴儿〕 3、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积极对待婴儿 容易型 困难型 特别热情、耐心、爱心,采取适合婴儿特点、有针对性的方法 缓慢型 按婴儿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多鼓励,不施压 4、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鲜艳的玩具、悦耳的音乐,足够的活动空间摸爬滚打 开展心理学学习笔记〔1-3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开展的内涵:广义上是心理的种系开展〔比拟或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开展〔各民族的心理进行比拟〕和个人心理开展〔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的过程〕,狭义是指个体的心理开展。 二、心理开展的根本性质:

1、心理开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和顺序性〔比方儿童动作严格按照先上到下、从中心到外周的原那么:先会画圆,后会画方;先说“不〞,后说“是〞;先说“宝宝〞,后说“我〞;先“利己〞,后“利人〞;先会区分上下,后会区分前后〕 引申: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看不到这里的规律,老是说你真自私,一点也想不到你的孩子说不定还没有到不自私的那个阶段。每个个体都有其成长规律,不要着急,你的孩子其实正在成长着呢! 2、心理开展的不平衡性:每个个体开展速率不同,造就了个体的不同差异。一般说来: 出生—幼儿:第一开展加速期 童年期:平稳开展期

青春发育期:第二开展加速期 成人期:缓慢开展变化期 老年期:下降趋势

3、心理开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或叫特殊性〕

4、心理开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0-18岁:增长;中年期增长和衰退相当;老年期以衰退为主〕

5、心理开展进程中开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开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开展的根本特征。

62

2、说明各种心里机能的开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开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开展的根本原理 第二单元 开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文艺复兴前,儿童并未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研究,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主导,提出了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概念,后来陆续出现了如福禄贝尔的“恩物〞、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等儿童早期研究成果。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之所以称为科学的,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目的及其研究价值是科学的。 三、儿童心理学的开展:

主要有: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杜威的机能主义观点、儿童中心说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开展心理学的演变

标志: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开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第三单元 开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

1、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开展特点和开展水平,并进行比拟,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优点: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可以降低工作本钱,节省时间和人力。

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开展的因素 2、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优缺点就是横断研究的缺优点 3、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第四单元 心理开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开展中的作用,其实就是两者在心理开展中以什么样的关系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两点既是开展的动力又是制约心理开展的因素。 〔一〕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是霍尔,名言: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是华生,名言:一打儿童可培训成各色人等

〔二〕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开展,把两者视为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开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三〕相互作用论:代表人是皮亚杰,他认为:在心理开展中,遗传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两者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63

这种作用是能动的。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开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开展理论

他是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儿童认知开展研究,从而到达揭示人类认识开展规律的目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开展观

心理开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天生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既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开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从哲学的高度,他认为他属于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开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开展构建说

他认为心理开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开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开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响的组织形式。认知结构的开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

图式: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图式从低级到高级开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同化: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的改变

顺应: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质变,创立了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

平衡:是主体的开展趋势,主体自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开展构建过程中的主动性 3、影响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因素:成熟〔遗传〕、经验〔分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和平衡〔不断成熟的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4、心理开展阶段说:他把儿童心理开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认为心理开展表现为连续开展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开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四个阶段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经验动作,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个阶段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二〕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

64

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使认知活动到达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儿童道德认知开展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4-5岁〕:这个时期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2〕他律道德阶段〔4、5岁-8、9岁〕: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以他律为主,其实就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称道德实在论的目的是指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又叫道德相对论,其实就是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称相对论就是指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时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开展八阶段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他的人格开展学说既成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说,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他将人生开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开展阶段。

他认为,在个体开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他把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危机特点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开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人格的开展就是通过自我的调节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开展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就形成了积极和消极的两个品质,每个人都会处于其间的某一点上,如不能出现积极的品质,就会发生危机,教育的目的就是努力开展积极的品质,防止消极的品质。 八个阶段: 阶段名年龄段 开展任务 克服工程 良好的人格品称 质 婴儿前0-2岁 获得信任感 疑心感 希望品质 期 婴儿前2-4岁 获得自主感 羞耻感 意志品质 期 幼儿期 4-7岁 获得主动感 内疚感 目标品质 童年期 7-12获得勤奋感 自卑感 能力品质

65

岁 青少年12-18形成角色统一性 角色混乱 老实品质 期 岁 成年早18-25获得亲密感 孤独感 爱的品质 期 岁 成年中25-50获得繁衍感 停滞感 关心品质 期 岁 成年后50岁获得完善感 失望感和厌反感智 慧、贤明品质 期 以后 此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1〕人格开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3〕人格开展是连续一生的开展进程;

〔4〕二维性的开展阶段说,就是说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开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开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开展,最终目的仍然是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但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特点: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强调行为和认识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个体的自我调节作用。特点: 1、三元交互学习论:他认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响,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映特征,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根底的学习。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人不是环境刺激的的消极的反响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

〔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开展理论和心理开展观 1、文化-历史开展理论

这是他的理论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具有间接性,间接反映的中介结构即为工具。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开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开展规律所制约。间接的“物质生产工具〞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

66

即符号、语言的出现,使人的心理发生了质的的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因此,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开展观

所谓心理开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根底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变过程。他论述了这个过程的原因和指标,其原因是:社会文化历史也是儿童心理开展的源泉,制约着儿童心里的开展;运用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改变;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 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有四个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主动性和有意性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概括性、间接性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儿童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减缩,其心理开展水平越高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开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开展区〞思想:

“最近开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景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是由教学决定的,是潜力开发的范畴。

〔2〕教学应走在开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开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开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开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开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开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正确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正确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机能的最正确年龄将不利于其开展。教育教学的最正确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理论

他是美国的开展心理专家,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开展。他通过问问题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开展而开展,各国的开展趋势都是一样的,大体可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成人规那么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拟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自己的意图和需要。这个阶段中个体的道德判断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67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这个阶段儿童已经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开展到较全面的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那么,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来改变。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那么的定向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法律外,还有诸如声明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那么。

他认为:儿童道德开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开展有关。环境和文化的开展只能决定开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其开展顺序。在生活中,要不断让儿童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儿童道德开展。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开展 这个阶段的年龄范围是0-3岁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开展

婴儿动作虽然不是心理,但对心理开展意义重大 一、婴儿动作开展对心理开展的意义 1、动作开展是心理开展的源泉或前提

婴儿运用动作对感知觉的刺激作出反映,获得对环境的最初认识,没有动作,就没有心理。

2、婴儿动作是心理开展的外在表现

其动作开展反映着心理开展的内容和水平 3、婴儿动作开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开展

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等动作的开展可以促进婴儿空间认知的开展。运动经验在空间认知开展中具有重要影响。

4、婴儿动作的开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展

随着动作的开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还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开展。 二、婴儿动作开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开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开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68

〔1〕头尾原那么:从上到下,即从头到脚开展

〔2〕近远原那么: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那么: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开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开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开展

主要动作主要是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 〔一〕手的抓握动作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开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其意义: 1、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2、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3、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开展奠定根底。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动作通常在5-6个月期间出现,也因营养、健康、教养方式等环境因素而有提前或滞后 〔二〕独立行走

是婴儿开展的里程碑,其意义:

〔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增大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时机

婴儿动作的开展好坏对心理开展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应从小对婴儿进行训练,但要注意的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祈祷加速或延缓作用。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开展 一、感知觉开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开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得周围信息并以此适应环境,其开展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

传统观点一直把儿童当作“白板〞其实婴儿具有了不起的反映外界刺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面两个研究方法可以说明:

1、习惯化范式:又叫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屡次呈现的同意刺激的反映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映。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

这两个过程成为习惯化范式,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映并纪录注视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发觉刺激源,还能发现他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刺激物,并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说明他们对所载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

69

〔二〕视觉的开展

1、视觉集中:出生后三周,婴儿的视线就开始集中了,一般理想的距离是距眼睛26厘米处,即哺乳时母亲的脸与婴儿眼睛的适宜距离

2、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3、颜色视觉:出生后15天就具有颜色区分能力,3-4个月时趋近成熟 4、对光的发觉:出生后24-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觉察光的闪烁 5、视敏度:出生后24小时只有成人的13/100,其后稳定开展。 〔三〕听觉的开展

1、听觉区分能力:感受抚慰、警觉、痛苦三种反映形式 2、语音感知:特别是对母亲的声音偏爱

3、音乐感知:偏爱轻松优美的旋律。6个月能区分,6个月会出现表达的动作,1岁能够随音乐有节拍的动作

4、视听协调能力:出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开展

1、味觉:是新生儿最兴旺的感觉,往往以面部表情对味觉作出反映。 2、嗅觉:出生24小时就有表现。个别差异很大。 3、肤觉:刚出生就有温觉,早期就有痛觉反映。 〔五〕空间知觉的开展 1、形状知觉:3个月就有

2、深度知觉:6个月左右有,有人发现2-3个月的婴儿能够识别视崖

3、方位知觉:顺序为先上后下,次前后,再左右。通常3岁能区分上下,4岁能区分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方位知觉个体差异很大,比方钱中书就一辈子没有方位感。 这个时期是对婴儿进行干预和训练的最正确时期 二、记忆的开展

0-3个月:记忆日益增长,新生儿末期经训练的眨眼条件反射可保持10天,2-3个月的可保持30天

3-6个月:可保持数周或数天

6-12个月:出现“认生〞现象,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大量模仿动作。长时记忆有开展。

12个月后:符号表象的出现说明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延迟模仿的出现说明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开展

按皮亚杰的理论,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即思维动作离不开儿童本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儿童本身的思维靠动作进行,只能反映到动作所触及的事物。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性和行动性: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有某种交往功能

70

2、间接性和概括性:能初步比拟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问题可以采取同样的行动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方案性

4、思维的狭隘性,仅局限于同感知和动作联系的范围。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四、言语的开展

语言是儿童心理开展中获得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它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根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那么而组织起来的符号系统。 〔一〕言语开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次理论又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

强化说是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的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2、先天成熟理论

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开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开展决定于成熟,所以也叫自然成熟说,代表人:乔姆斯基。

他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他假设人类先天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普通语法,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LAD〕,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开展理论,代表人:皮亚杰

他强调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对儿童言语的发生开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而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言语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开展的,言语是在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开展的。 〔二〕婴儿言语的开展 1、语音的开展

分为语音感知和发音。 语音感知是对语音的区分

婴儿发音:分为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2、词汇的开展

1岁-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数量约50左右,此后到3岁到达1000左右 3、句法的开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根本语法的关键时期,3岁儿童根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那么。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开展

婴儿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标准、价值观念、社会

71

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开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开展的过程。 一、情绪的开展

天生就有情绪的功能,即哭、静、四肢乱蹬。往往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有关,随后,在生理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分化。 〔一〕笑的开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手段。笑的开展有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0-5周〕:出生一两天就有笑的反映,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的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引起的刺激物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他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性质为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这个时期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二〕哭的开展

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响,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哭是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唯一的表达方式,大体有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哭出生就有,且较早出现分化,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后一种是从经验中学来的,是社会性的哭。 〔三〕恐惧的开展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如果经常有恐惧情绪,容易引起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可分为:

1、本能的恐惧:是出生就有的反射性的反映,比方大的声响、突然位置变化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这是由痛苦或者不愉快的经历所引起的惧怕反映,比方被开水烫过,被猫抓过。

3、怕生: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大约在6-8个月时出现,这种情绪也称为陌生人焦虑。

4、预测性恐惧:由想像所引起的恐惧,比方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 二、气质

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分为三种

1、容易型: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这种类型容易获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关心和喜爱。

2、困难型: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映消极,这种类型容易使亲子关系有所疏远。

3、缓慢型: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愉快,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慢慢活泼起来。这种类型引起父母的反映往往介于前两种类型中间,并因具体情况而异。

在儿童中,容易型占40%,困难型占10%,缓慢型占15%,其余占35%。

72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开展阶段

鲍尔比将婴儿依恋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无差异的社会反响阶段:

2、有差异的社会反响阶段:对母亲有偏爱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的特别的依恋。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1、平安型依恋:母亲在就有依恋,对外界积极反响

2、回避型依恋: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结

3、对抗型依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对抗母亲的爱抚,又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依恋没有建立依恋平安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第一种是积极依恋,后两种是消极的不平安型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开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在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后,哈特概括诸多研究成果,分为两类: 1、主体我的开展〔5-15个月〕

8个月还没有;9-12个月,有了初步开展;12-15个月,才得以明确开展,这是才能把自己和别人分开

2、客体我的开展〔15-24个月〕

15-18个月开始能把自己当客体来认知,表现为可以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并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人称代词〔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这个时期如抚养不当,就会带来各种心理问题。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最适宜的营养品是母乳,在4-6个月大时,适当添加辅助食品,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要定时定量,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平安型的母婴依恋。

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外,还要满足其情感需要,对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反映性:指对儿童发出的信号积极的应答

2、情绪性:经常通过说、笑、爱抚积极的表达情感

3、社会刺激性:多进行社会性互动,诸如通过相互模仿行为、丰富环境、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婴儿的行为节律,而不是以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婴儿。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容易型的各种教养方式都无所谓,对困难型的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的克服自己的烦躁,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孩子

73

健康的适应社会。对缓慢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多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经验。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婴儿最初的认知活动主要表达在感知觉和动作开展上,因此,要多为婴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宜刺激,比方色彩鲜艳的玩具,动听悦耳的音乐,还要为婴儿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开展自己的动作,为以后的认知开展打好根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开展

年龄范围:3-6岁,心理开展属于快速开展阶段。

第一单元 幼儿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儿童心理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1、精力过剩论

2、精神分析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3、练习论 4、重演论 5、娱乐论 6、认知论

二、儿童游戏的开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1岁以内是成人-婴儿游戏,由成人发起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从简单的摆弄实物到实物的功用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主 2、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主要是象征性的游戏

〔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或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4〕具有想像的特点

〔5〕具有概括性,在游戏中表达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3、童年儿童的游戏特点

是规那么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那么都是外显的。 〔二〕游戏的社会性开展 1、单独游戏:婴儿期的特点

2、平行游戏:幼儿初期的特点,几个儿童一起玩,玩具类似,彼此之间独立,无交往

74

和合作

3、联合游戏:幼儿中期和末期游戏,几个儿童共同玩一个游戏,期间虽有言语交流,但不受统一目标约束,也没有角色之分。

4、合作游戏:幼儿中期,有组织,有目的,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开展的意义 1、是进儿童认知开展的重要途径 2、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表达创造性能力 4、培养健全的人格 5、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开展 一、言语的开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开展的关键时期 〔一〕词汇的开展

1、词汇量的增加:最大增加量是3-4岁,为70%,以后增加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成人的教育至关重要 3、词类的开展

〔二〕语法结构的开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从词量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这个时候言语开展水平,决定着未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开展:主要有两个开展趋势: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开展:先是和父母对话,然后开展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体验等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开展:4岁儿童约有1/3能运用连贯语,到6岁运用连贯语者可达1/2左右。

幼儿期的独白语与连贯语是口语表达能力开展的重要标志。 二、记忆的开展

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方面

〔一〕短时记忆:记忆容量的开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二〕长时记忆:从三个开展趋势来说明: 1、无意识记忆与有意识记忆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三〕记忆策略的形成 〔1〕记忆策略的开展

75

记忆策略就是人们为了有效的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儿童是经历从无到有的阶段:一是没有策略,多为5岁前;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三是能主动而自觉的采用策略,10岁以后稳步开展。

〔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

视觉复述策略:不断的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特征定位策略:即捕捉突出特征,以便于记忆 复述策略:既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 三、思维的开展

按皮亚杰的理论,这个阶段是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主,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开展。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功能,运用符号能力和言语在思维中的调节作用是衡量儿童思维开展的主要标志。

4、有一定的方案性和预见性 〔二〕抽象思维获得初步开展

主要表现在提问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1、提问类型:从“是什么〞的模式向“为什么〞的模式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开展:幼儿末期开始已经能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 幼儿的抽象思维只处于萌芽状态,后期才获得初步开展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开展 一、自我意识的开展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开展

一般中班开展迅速,大班儿童大局部都能进行自我评价,其特点如下: 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开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开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开展

这个时期比拟薄弱,随年龄增长会好起来

研究者把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1、运动抑制,即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 2、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映

76

4、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二、道德行为的开展

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那么,并以道德准那么指导行为的开展的过程,包括道德认知开展,道德情绪开展和道德行为开展,道德行为的开展,研究多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开展方向:

1、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也叫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2、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叫侵犯行为,它表现为对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具体可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

行为控制的措施: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典范的作用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应该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关于性别角色的形成理论有三个 1、社会生物学:性激素

2、精神分析理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3、社会学习论:观察学习的结果 四、同伴关系的开展

儿童其实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开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首先,同伴关系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开展。 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对抗期

一般在3-4岁时发生,她们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对抗。其实这是正常的,是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对抗期,如果没有对抗行为,都是过于严厉导致的或者说太溺爱孩子,剥夺了孩子自我开展的时机,有研究说明,经过了对抗期的孩子,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对那些未表现对抗者,成人后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

第四单元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

心理根底 开展心理学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开展

77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根底知识P212-213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开展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开展 教材〔根底知识〕P213-218

一、记忆的开展

1.记忆容量〔广度〕的增加:

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2.记忆的主要特点

①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②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③词的抽象记忆的开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3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开展特点 ①复述:

②组织:归类、系列化 4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①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②弗拉维尔〔J. H. Flavell〕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 〔1〕有关自我的知识 〔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③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

78

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二、思维的开展

1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根本特点

①经历一个思维开展的质变过程。 ②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③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2思维形式的开展特点

①概括能力的开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②推理能力的开展:演绎推理能力的开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开展、类比推理能力的开展

③新的思维结构的形式:掌握守恒、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关系认知 ④逻辑推理规那么的掌握:类别体系化、序列化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开展 教材〔根底知识〕P218-221

一、自我意识的开展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2.自我评价的特点

①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②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③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 二、亲子关系的开展

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①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

②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③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 三、同伴关系的开展

1.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①受欢送的儿童。 ②不受欢送的儿童。 ③受无视的儿童。 2.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①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②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③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79

四、友谊的开展

①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②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 ③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④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2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①相互接近。

②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③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④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五、欺负与被欺负

1.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

2.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理论解释 ①“竞争假设〞理论

②“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 ③“心理理论〞

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教材〔根底知识〕P221-222

一、学会学习

从幼儿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到上小学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这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1.人的品行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是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2.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

3.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心理根底 开展心理学 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开展

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开展的矛盾性

根底知识P222-226

一、生理发育顶峰

1.身体外型的变化: 身高、体重、头面部

2.生理机能的变化:a.肌肉与脂肪的变化b.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c.心血管系统加速开展

3.性的发育和成熟:

80

二、心理开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3-3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

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认知开展 教材〔根底知识〕P226-227

一、记忆的开展

初中学生的记忆容量到达11.04±0.4。

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到达个体记忆的最正确时期;

二、思维的开展

青春期的思维开展水平到达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这时,学生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

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别离

是指根据命题的逻辑形式在头脑中直接进行逻辑推理,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

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开展

根底知识P227-229

一、自我意识的开展

1.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进入青春期后,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局部,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二、情绪变化特点

81

三、第二对抗期

第一对抗期与第二对抗期的区别:

第一对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第二对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那么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一〕、第二对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2.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3.对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二〕、形成第二对抗期的原因 1.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2.心理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飞跃开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

3.社会因素方面: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势必鼓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 四、人际关系的开展

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根底知识P230-231 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对抗期

1.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对抗期

2.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对抗期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①在对抗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②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

③以友相待。

④引导子女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开展中所

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心理根底 开展心理学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开展

青年期〔也称成年初期〕的范围大约为17-18---35岁。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根底知识P231-232

82

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开展到达成熟水平 二、进入成人社会,承当社会义务 三、生活空间扩大

1.交往范围就会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生活内容也不仅仅是学习,还要从事工作和各种社会交往。 四、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开展

根底知识P232-233

一、智力的开展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1.流体智力

是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都不怎么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

是通过掌握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根底的能力。 二、思维的开展

1.皮亚杰将儿童思维开展分为4个连续的阶段。

2.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开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开展

根底知识P233-236

一、自我意识的开展

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实立

1.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开展特点

2.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开展的因素 : A个体成熟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三、亲密感的建立

1.朋友的友谊

四、社会关系的变化

“人生护航舰〞:a恋爱和结婚 b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c朋友关系

83

五、职业的适应

:a家庭因素 b教育和智力水平 c性别 d人格:6种类型。 。

六、人格的变化

第四单元 青年期的心理卫生

根底知识P236

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心理根底 开展心理学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开展

中年期是人生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或40岁---60或65岁这一年龄区间。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根底知识P237 一、身体变化

二、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从妇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的时期,也就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之间,一般延续8―12年。

男性更年期是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由旺盛到衰减的变化过程。

主要特征:

a性功能降低

b伴有植物性神经循环机能障碍 c表现出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变化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开展 根底知识P238一、感知觉变化

在人的心理开展过程中,感知觉出现最早,也最先开始衰退。人过40岁以后,

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渐下降,听觉阈限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二、记忆的开展变化

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改变:对外表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

并没有下降。 三、创造力的开展

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创造力的最正确年龄段是不同的。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到达最顶峰,而人文科学领域的最顶峰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开展 根底知识P238-240一、自我意识的开展

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84

二、人格的变化 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

成熟

4.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开展

1.工作满意度:到达一生中的最顶峰。

2.工作绩效: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响速度的工作,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

能的工作,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最复杂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与父母的关系:男性易处、婆媳难处。 3.与子女的关系: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少。 4.与朋友的关系:数量少、亲密度高。

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根底知识P240

一、劳逸结合,防止心理疲劳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心理根底 开展心理学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开展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ue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第一单元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根底知识P242

两种不同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是在人生老化之前,一生获得的丧失的时期。

这里主要指: a“心身健康〞b“经济根底〞c“社会角色〞d“生活价值〞的丧失。 二、毕生开展观根本观点

a心理开展贯穿人的一生。

b不同心理机能开展的形态的变化速也有差异。 c心理开展总是由生长和衷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d心理开展的个体可塑性。

e影响心理开展的因素: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标准事件。

第二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根底知识P243-245

85

一、感知觉退行性变化明显

1.感知觉是个体心理开展最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是感觉阈限升高,即感受性下降。

2.感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二、记忆的年老变化

1.老年期记忆的变化的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

2.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

3.有关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机制,主要有两种解释:

a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b工作记忆容量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3-2维果斯基〕

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根底知识P245-247

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

适应退休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时期:a期待期--b退休期--c适应期--d稳定期二、人际关系的变化

: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感到快乐的程度越高。 :接触的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超过与家庭成员在一起时的快乐。 三、人格的变化

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 6.回忆往事

四、死亡的来临

死亡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否认--2.愤怒--3.讨价还价--4.抑郁--5.接受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根底知识P247-248

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坦然面对死亡

86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于是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

93年调查: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 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比方他们的人格可能有某方面的缺陷并伴有思维障碍.可是,他们的感、知觉可能是正常的。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经过系统治疗,心理异常局部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这就是正常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根据。变态心理学〔又叫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即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侧重点不同。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根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开展的影响等。而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我们把变态心理学看作是西方科学开展的产物,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始于公元前400年。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了天才的推论,他用当时自己提出的体液学说,即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的观点来解释

87

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这种推论中,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是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17世纪以前,由于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的重任,所以它远比变态心理学活泼,甚至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之中,才能获得开展。

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开展。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关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应从20世纪算起,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论和方式,那么各自有侧重。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根本命题出发的,这两命题用弗洛依德的话来说是:

⑴命题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那么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别离的局部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理包含有情感、思想、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

⑵命题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B]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弗洛依德又推演出以下的判断:

⑴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

⑵“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开展,自出生起到开展结束,有三个开展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⑶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那么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⑷“本我〞是按“快乐原那么〞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那么〞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那么〞活动。

⑸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防御机制〞〔弗洛依德有时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依据上述假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以下缘由造成的。 -

⑴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开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因此,如果在每个开展阶段,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开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退化〞或者性心理开展“固著〞。这种“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

88

⑵由于我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外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⑶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缺乏,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那时,我们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我们就可以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但是,意识不到的痛苦,并不是冲突和痛苦彻底消失,他们只是隐藏起来,躲藏到潜意识之中而已。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比方,经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以口误或失误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等。 4、简评

我们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依德,弗洛依德的历史功绩,在哲学方面他以自己的理论,坚决地抵抗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用“力比多〞这一人类自身的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他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不是上帝启示的结果,而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他以自己的理论判断和演绎,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从天上移到地上,从上帝手中夺来,还给人类自己,将人类从上帝的王国中解放出来。人们把弗洛依德理论的这一局部,称之为“弗洛依德主义〞。正因为如此,他的学说所遭遇的打压,当时主要不是来自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是来自宗教。 -

心理学界对他的批评,首先在方法论方面。弗洛依德建立自己学说的时候,心理学恰恰外在摆脱哲学式的心理学并开始成为独立的实证学科。这时,心理学绝对重视的是实验研究,而逻辑演绎式地分析心理现象的理论,不被视为真正的心理学。 -

弗洛依德的理论尽管末经实验证明,但它决非空穴来风。他的理论,是他对自己临床经验的分析和总结,正如他自己所说,精神分析最初就是以强迫症和癔病两种病的研究为根底。

弗洛依德是从潜意识出发,逐步地构建起自己的理论。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9世纪末,精神病学解释精神异常现象时,更倾向于和大脑联系一起,特别是在神经科学急速开展的时代里,精神分析的理论,根本被迫退出了这一领域。即便是在变态心理学中,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根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而各类“新精神分析[/B]〞理论的创立人,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开展论修正为“终身开展论〞。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脑科学迅速开展,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异常心理的脑机制方面。特别是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对弗洛依德关于临床病症解释提出质疑。

学科理论的替代,可以是渐进的,即新理论包含局部旧理论,如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之间,,另外这种替代也可以是个革命性的。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89

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以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介入变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当然,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即不是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从总体上来说, 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试验,并由此判断出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比方: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分, 巴甫洛夫有如下说法:

如果想像大脑组织在构造关系上或机能关系上不具有障碍而会有精神紊乱,这是不可能的.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B]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根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他说:……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这两个条件,也正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症的原因。

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拟,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按这种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不是巴甫洛夫,而是桑代克。

关于行为主义理论整合的趋势,俄国的行为主义与美国的行为主义的互补;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以及其他各类学习理论的产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

在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理论褒贬不一,就行为主义本身的价值来看,它牢牢把握心理学中的一真理侧面,即人类无论是在种系进化中,还是在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绝对是心理开展的动力之一。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潜能〞概念。并同时赋予它一种性质,即“潜能〞不管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之后,便断定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比方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根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是个体的自由、独立性,所以他们有义务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为此,他们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总是与“自己选择〞同在。这两者的对立会跟随人的一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便将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叫做“存在焦虑〞或叫做人的“根本焦虑〞。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坚决的存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延伸,究其根源,它应是欧洲15世纪反宗教的“疑心论〞哲学的副本。按存在—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人自身以外的事物是无足轻重的,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而“世界

90

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因为“疑心论者宣称,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为了欢享真正的自由,我们就必须努力打破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的锁链〞从学术继承角度来看,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核心内容,根本上是来自400多年以前的“疑心论〞。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然是一种哲学理念,它就不需要采用任何科学手段去证明任何东西,它只要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的特性,再进一步从这种特性推论开来,便可构成一种“学说〞。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开展; ­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 ­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

91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为以下几种: ­

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现象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如智商在70以下的是智力缺陷,属异常范围。 ­

2、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

3、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那么的破坏。任何对社会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人身的、或是对政治的、经济的破坏,如果有明确有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找不出任何犯罪动机,那就被认为是行为异常。 ­

4、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乖僻无效的观念或行为,如幻觉,病理性错觉,性欲倒错这些乖僻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

5、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为此,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绝对分界线,是几乎不可能的。 ­

三、标准化的区分★★ ­

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 ­

1、医学标准

92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根底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那么被视为疾病的病症,其产生原因那么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的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 ­

2、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那么被视为“异常〞。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心里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那么越不正常。 ­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拟客观,也便于比拟,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受到很多人欢送。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所以,统计学标准的普通性也只是相对的。 ­

3、内省经验标准

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 ­

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

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那么,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标准行事。 ­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那么★★★ ­

郭念锋认为,既然目的是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就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以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定义为依据。 ­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那么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

93

和肉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另外,一个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这时我们便说,他产生了妄想。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 ­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那么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那么

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

试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C )。­

A、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

B、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

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94

D、是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

2、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以下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C )。­

A、以异常情绪过程为对象­

B、以变态心理的发生过程为对象­

C、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

D、以错误认知结构为对象­

3、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B )。­

A、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

B、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C、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D、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4、诊疗过程中,许多医生只注意( C)。­

A、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B、用语言、动作、眼神等交流方式鼓励患者­

C、从生物学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

D、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

5、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D )。­

A、“本我〞按“快乐原那么〞活动­

B、“自我〞按“现实原那么〞活动­

95

C、“超我〞按“道德原那么〞活动­

D、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6、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

A、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B、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他动物的实验结果相比拟­

C、通过人的行为功能实验,推论动物的心理现象­

D、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

7、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B )。­

A、健康常模­

B、心理状态­

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内心无任何矛盾­

8、病理心理学的定义是( C)。­

A、以心理障碍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B、以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C、以异常心理作为疾病来研究的学科­

D、以变态心理作为对象来研究的学科­

9、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D )。­

96

A、人的心理结构具有层次性­

B、潜意识层占据的心理空间大于意识层­

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D、“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10、以下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的描述的是( B)。­

A、是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根本因素的相互关系­

B、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根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C、是脑的新陈代谢障碍­

D、是弱的、经常性的精神刺激­

11、随着现代科学的开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D )。­

A、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

B、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C、将幼儿期的开展论修正为“终身开展论〞­

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12、“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B )的问题的。­

A、个人能力开展­

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C、心理健康水平­

D、人格特点­

97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D)。­

A、明确提出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科学判断­

B、是东方科学开展的产物­

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

D、始于公元前400年­ 2、“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那么,包括( ABD)。­

A、主一客观世界统一原那么­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那么­

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那么­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那么­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ABCD )。­

A、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开展的每个阶段­

B、性心理开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开展“固著’­

C、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D、在性心理开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开展受到挫折­

4、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ABCD)。­

98

A、坚决地抵抗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

B、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

C、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

D、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5、希波克里特对心理学的奉献在于(ABCD )。­

A、想将心理学从神学唯心论束缚下解脱­

B、指出从物质第一性观点研究心理学­

C、是心理、脑的功能的提出者之一­

D、人的心理差异和性格差异与体液组成不同相关­

6、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理,应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因为(ACD )。­

A、心理是客观的反映­

B、心理和行为就内容应与环境保持一致,但就形式那么可不一致­

C、思维脱离客观现实,便是妄想­

D、心理和行为只要与客观失去统一,必然不被人理解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病症〔1〕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病症

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病症,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根底知识。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是指确诊为神经症以上的精神障碍,含人格变态。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它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如下:

1、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病症缓解或根本消失以后; 2、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99

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响。此病症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2、感觉减退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病症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2、幻觉

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病症。

A.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其他种类的幻觉较少出现。 ⑴幻听★

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临床上言语性幻听比非言语性幻听更为常见,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言语幻听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可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 ⑵幻视 ★

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如见到闪光、火花等。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⑶幻嗅

患者嗅到的异味感。如尸臭、轮胎烧焦后的气味等。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 ⑷幻味

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⑸幻触

患者感到皮肤或黏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

100

痫等脑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⑹内脏性幻觉★

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B.按幻觉体验的来源,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

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响。

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表达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C.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 1.功能性幻觉:

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到他的声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或思维回响:

是特殊形式的幻觉。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思维鸣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

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病症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非真实感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还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屡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大体将其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局部。

〔一〕思维形式障碍

101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病症如下: 1、思维奔逸

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而言。患者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假设悬河,滔滔不绝,词汇丰富,诙谐幽默。患者自诉脑子反响灵敏。这一病症严重时,患者谈话的内容中夹杂着很多音韵的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即患者按某些词汇的音韵相同或某句子在意义上相近的联想而转换主题。患者谈话内容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变化所吸引而转换谈话的主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思维缓慢

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与上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响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消沉,反响缓慢。患者自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这一病症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是一篇作文或一篇的发主稿,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写不出来,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患者因此而苦恼。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

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响或答复得非常简单。答复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缓慢精神病症鉴别要点之一。患者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主动讲话,被询问时那么答复:“没有什么要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患者对述精神病症漠然处之,并不以为是精神病态表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病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表达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答复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

5、破裂性思维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6、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词语杂拌。如果词语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那么这时候的精神病症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虽然破裂性思维时的词语杂拌在临

102

床现象学方面很难与思维不连贯时的词语杂拌进行区分,但两者在临床上的严格区分却是非常重要的。区别两者的要点在于后者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思维就连贯多见于器质性和躯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 7、思维中断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局部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假设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云集★

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的区别在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时,患者还有属于自己的,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维活动。而在强制性思维时,患者被认为,患者认为他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分障碍。 10、病理性赘述

患者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答复以下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指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以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2、语词新作

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内容障碍 ★★★ 1、妄想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特点:

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分类A

103

⑴关系妄想 ★★★

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患者认为电视晨在演他和他们家的事,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影射他和他们家,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谈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 ⑵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⑶特殊意义妄想

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⑷物理影响妄想★★

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称影响妄想。如认为这种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紫外线等就称物理影响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⑸夸大妄想 ★★

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麻痹痴呆。 ⑹自罪妄想★★

又称罪恶妄想。患者毫无疑问无根据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主要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⑺疑病妄想

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屡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严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认为“内脏已经腐烂了〞、“本人已不存在,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了〞又称虚无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⑻嫉妒妄想

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裤等,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证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 ⑼钟情妄想

这一种妄想实际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⑽内心被揭露又称被洞悉感

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

除上述常见的妄想外,根据妄想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分出很多其他种类的妄想,如被

104

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分类B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病症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两类。 ⑴原发性妄想

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⑵继发性妄想

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根底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根底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继发性妄想可以见于很多种精神疾病,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意义不如原发性妄想。 2、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唐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回忆〕、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对高层建筑物的层数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总是疑心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强迫性疑心〕、脑中总是出现一引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观念常伴有强迫动作。强迫观念与强制性思维虽是一字之差,但临床意义完全不同,必须注意鉴别。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超价观念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根底,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患者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菜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注意减弱: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于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症衰弱病症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二〕记忆障碍

记忆包括识记、保存、认知〔再认〕和回忆〔再现〕四个过程。也可以说就是记住、不忘、认得和回想起来,四者既相互关联又密切组合。识记是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

105

下痕迹的过程,也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保存那么是使这些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也即狭义的记忆。认知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回忆那么是痕迹的重新活泼或复现。识记是记忆保存的条件或前提,而认知和回忆那么是某种客体在记忆中保存下来的结果或显现。记忆障碍包括: 1、记忆增强

是一种病理民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 2、记忆减退

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患者记不住最近几天,甚至当天的进食情况,或记不住近几天谁曾前来看望等。 3、遗忘

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称遗忘。

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如脑震荡、脑挫伤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到意识恢复清晰前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开始,直至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

心因性遗忘症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可见于癔症。 4、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5、虚构

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患者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历。由于有虚构病症的患者常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记不住曾经说过的、属于虚构的内容,其虚构的内容常常变化,并且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那么称之为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结合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智能障碍

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总之,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临床上将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疾呆两大局部。 1、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

106

2、痴呆

痴呆是一种综合症〔症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表达自己在病情,要求治疗,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凡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显著好转或痊愈,患者的自知力也逐渐恢复。由此可知,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目 录

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二单元心境障碍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

第五单元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第六单元心理生理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包括了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障碍。

共同的特点是:⑴在两周内急性起病;⑵以精神病性病症为主;⑶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⑷在2~3个月内痊愈。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一、躁狂发作

特 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病症躁狂、有精神病病症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

107

二、抑郁发作

特 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缓慢。

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病症抑郁症,有精神病病症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 三、双相障碍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特 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缺乏以到达轻度抑郁。

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

第三单元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 1、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机能性障碍: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3、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病症。

4、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根底但非人格障碍。 5、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界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病症减轻或消失。 7、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8自知力充分。

依其主要表现,可区分为: 一、恐怖症

主要为3种类型:1场所恐怖、2社交恐怖、3特定恐怖。 二、焦虑症

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2、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

三、强迫性障碍 临床上可分为两类:

1.强迫思维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

2.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等等。 四、躯球形式障碍 1.躯体化障碍:

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病症,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病症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病症为主的神经症。 2.疑 病症:

108

以担忧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

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4.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精神性疼痛、心因性背痛或头痛以及其他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归入此类。 五、神经衰弱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病症;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第四单元应激相关障碍 一、定性应激障碍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三、适应障碍

是指在易感个性的根底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响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1.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2.分裂性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4.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109

5.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6.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7.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平安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8.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二、性心理障碍

既往称为性变态。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的性欲减退或进及性功能障碍。

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 1.性身体障碍:如易性症。

2.性偏好障碍: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 3.性指向障碍:如同性恋。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有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 三、性功能障碍:

包括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注意区别于性心理障碍。

第七单元 癔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病症和转换〔躯体〕病症为主的精神障碍。 癔症可分为: 一、别离性障碍 二、转换性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恐怖情绪,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B )。

110

A、正常人临危时也会出现恐怖情绪反响

B、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病症 C、伴随明显的、无法摆脱恐怖的内心体验

D、恐惧感与特定环境或事物存在类似于“因果〞的关系 2、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是( C)。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C、一般伴有人格障碍 D、内容充分泛化

3、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是(B )。 A、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B、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C、缺乏以到达轻度抑郁 4、“神经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C )。 A、强迫症 B、神经衰弱 C、易性癖

D、躯体形式障碍

5、癔症别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 D)。 A、意识障碍 B、遗忘障碍 C、梦游

D、情感爆发

6、关于“激越状态〞,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C )。 A、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 B、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C、属于神经症性的精神障碍 D、比惊恐发作持久的时间长 7、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B )起病。 A、2个月到3个月 B、1个月内 C、超过6个月 D、不超过1年 8、“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C )。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思维

111

D、内心被揭露感

9、地震余生一年后的张某某说:他一年来焦虑万分,经常被噩梦如逃跑、追踪、地震复现所惊醒。有时发作性惊恐,心慌,气闷,腿软,跌倒,精神崩溃感,大汗淋漓。这称为( B )。

A、急性应激障碍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惊恐发作

D、广泛性焦虑症

10、20岁患者主诉:近两年来反响迟钝,注意力障碍,没有任何欲望,对亲友感情冷淡,不出门。这些现象可考虑患者患有(D )。 A、精神性缓慢 B、偏执性精神病 C、青春性精神病 D、单纯性精神病

11、患者向医生主诉,他很喜欢某女同学,虽然没有向她表白过,也没有写过求爱信,但他从她的一言一语中,以及表情上感到她对自己有意思。为此,天天想,日夜思,十几年没有改变对她的钟情。后来这个女同学考上大学而且有了男友,但是他仍然痴情不改,经医生辗转询问到该女生,女生答复说,她从来没有喜欢过他,也

从未有任何表示。医生发现患者无任何幻觉,也无情感障碍,思路清晰,反响灵敏,正确,这可能是( C)。

A、精神分裂症 B、强迫性障碍 C、偏执性精神障碍 D、强迫性人格障碍

12、某大学生用功过度,3个月以来常感到精神疲乏,注意力不易集中,失眠,有时还会无原因的烦恼,焦虑,发脾气。这可能是B(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 C、适应障碍 D、过度疲劳

13、患者母亲说,她儿子整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两手高举不动,长时间扭曲也不知疲劳,问之不答。这个患者可能是( B)。 A、抑郁症

B、紧张型精神病 C、单纯型精神病 D、青春型精神病 14、进食障碍不包括( D)。

112

A、神经性贪食 B、神经性呕吐 C、神经性厌食

D、神经性消化不良

15、求助者说,她儿子睡熟时突然起床,开门出外,两眼迷茫,不时回来又上床睡。次日问他昨夜出去做什么。他一点不知。这是( C)。 A、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发作性睡眠

16、疑病性神经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D)。 A、对健康状况存在某种忧虑 B、对身体状况注意程度减退 C、感觉过敏不属于躯体障碍 D、疑病观念未到达妄想程度

17、张国荣的自杀如果和心理障碍有关的话,他最有可能是以下哪种心理障碍〔C〕 A、精神分裂症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心境障碍 D、恐惧症

1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心境障碍属于神经症 B、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

C、抑郁发作属于循环性心境障碍

D、心境障碍不做治疗的话最后会开展为人格障碍

19、汤姆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他看起来很健康,外貌和举止令人悦目。但是这个年轻人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早在童年,汤姆就有突出的适应不良。他经常逃学,不时从家中偷东西以低价卖给别人。上高中逃学时,汤姆常常没有目的地闲逛,有时打鸡,有时放火烧厕所,还干小偷或小骗子的勾当。他常用父亲的名义订购东西,在商店里偷香烟、糖果之类的东西。他说起谎来头头是道,镇定自假设。他参加过一些小帮伙、小组织,但从不长期置身于其中。十四五岁时,汤姆在学会开车时便开始偷汽车。有一次他驾驶他父亲为他买的汽车外出时,将自己的车随意停下,偷了一辆劣车,诊断汤姆为人格障碍属于〔C〕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边缘性人格障碍 C、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113

D、攻击型人格障碍

20、某企业一青年女工,平时只讲究穿着打扮,炫耀自己,在单位上干尽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听到对她的赞扬声、甜言蜜语声,不爱听到反对她的声音,更不爱听到批评,轻一点的批评对她来说都不得了,大吵大闹后还不上班。她平常言语、行为和服饰总爱模仿影视明星和歌唱明星,好象她本人就是明星似的,等等。表演型人格障碍者除了闹得家不安宁外,在企业里也是令管理者头疼的。该求助者如果有人格障碍的话可能是〔 C〕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边缘性人格障碍 C、癔症性人格障碍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多项选择

1、睡眠障碍包括(ABCD )等类型。 A、失眠症 B、嗜睡症 C、睡行症 D、梦魔

2、神经衰弱的病症包括( ACD)。 A、易烦恼,易激惹 B、注意力过于集中 C、多梦易醒 D、入睡困难

3、适应障碍是指( AC)出现的反响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A、在易感个性根底上 B、由于精神障碍

C、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 D、受到过多关心 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病症是(ABCD )。 A、沮丧 B、罪反感 C、易激惹

D、注意力松散

5、关于疑病症患者,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BD) A、不相信他人解释 B、只信任专家的解释 C、相信自己罹患重病

D、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

114

6、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CD)。 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B、精神创伤是异乎寻常的,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 C、事情发生后数星期至数月才起病,这种潜伏期是特征性的 D、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

7、关于“激越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 )。 A、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 B、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C、比惊恐发作持久的时间长

D、与惊恐障碍不同的一种精神状态 8、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有( ABCD)。 A、反响迟钝 B、意欲缺乏 C、情绪冷漠 D、行为异常

9、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有(AC )。

A、系统性具有个人特色的妄想 B、幻觉持续而严重 C、思维、逻辑正常 D、躁狂、抑郁交替 10、轻躁狂症的特征有( ABC)。 A、情绪高涨 B、语言活动增多 C、精力旺盛 D、强迫动作

11、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有(ABCD )。

A、思维、情感、意志三者不协调 B、行为异常 C、智能多完好

D、心理活动与客观不一致

12、躯体疾病患者出现疲劳感、易怒、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BCD )

A、病变器官传向大脑的信息造成 B、能量代谢失调影响大脑的功能 C、躯体疾病本身影响大脑功能 D、人格变化导致心理变化 13、癔症有以下哪几种类型?(ABD )

115

A、流行性癔症 B、别离性障碍 C、惊恐障碍 D、转换性障碍

14、以下表述中符合H_Selye:(1956)对“应激〞的理解的是( AB)。 A、是机体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特殊的综合征 B、是生物系统里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C、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

D、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15、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ABD )。 A、自知力充分

B、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C、痛苦程度根本一致 D、是一组心因性障碍

16、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语言往往包括〔ABCD〕 A、自我责被 B、自己是可爱的 C、不被认可 D、空虚的自我

17、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 A〕和〔 C〕的异常行为模式

A、个人生活风格 B、社会功能 C、人际关系 D、意志行为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开展成最正确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116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心情和恰当自我评价,等等。

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上下,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

即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开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衡量心理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意识水平的上下,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 8.自信心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 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10.环境适应能力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方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117

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1.“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

“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病症的心理活动;而“心理不正常〞,就是指有典型精神病病症的心理活动。 2.“健康〞和“不健康〞

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 的水平上下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 3、心理正常 和“心理异常〞

心理正常:包括:1.心理健康 2.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异常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从开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健康心理活动〞定义: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一单元 概 述

健康心理学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28年历史,在科学开展历程中,28年恰似一瞬间。为此,可以说健康心理学刚刚处在婴儿阶段。在美国,说它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产物,似乎很少有人疑心。如果站在心理学立场上,也可以说,它也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 1.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 2.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3.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4.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5.促进健康效劳和健康效劳政策的制定。

118

第二单元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1.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考虑到病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完整地了解疾病的实质,如果医生能在这种根底上对待病人,就可以消除精神紧张和关系冲突给治疗造成的负面影响。 2.按一般经验,躯体疾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所以,某些躯体疾病同时伴有神经症的病症。所以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疗是绝对有益的。

3.长期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的特殊生活环境,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及时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的变化,使治疗顺利进行。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 一、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二〕按效度分类: 1.病症学效度: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 〔1〕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2.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 〔1〕对自然开展的预期。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3.结构效度: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19

〔1〕人口学因素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变迁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问题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懊悔、懊丧、自责等〕;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反响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根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

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

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响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开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响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此类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没有不十分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

120

人格〕列入这一类。

2.许又新教授的评定神经症的六分标准〔P288专栏4-2〕。

〔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抚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阻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局部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防止,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所以如果根据冲突的性质判断符合神经症的标准,但病程缺乏三个月时,可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心理根底 变态健康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

1.一种说法认为,压力就是客观事件对个体的刺激,另一种说法认为,压力是压力源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和个体对它的反响〔即,压力反响〕。

2.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响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压力源的种类 按性质分类

三、压力源的测评

〔一〕社会再适应量表

该量表〔 霍尔姆斯〕的局限性有:

1.有很多生活事件未被包括在量表内。如被强暴、车祸、堕胎等等。 2.该量表的再评定分数〔LCU分〕忽略了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

3.答复量表中的问题,多半是通过回忆,这就降低了答复以下问题的可靠性。 4.该问卷中有些问题不是生活环境中表达的问题,而是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 5.人们对社会生活事件的不同认识很可能降低或增加该事件的压力强度。 〔二〕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日常压力小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这正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

121

那样,繁多杂乱的琐碎事,更令我们烦躁不安,千头万绪“理更乱〞的事更使人苦恼不已。研究者认为,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三〕知觉压力的测评:

测评知觉压力,是让个体说出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条件本身并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我们经历和体验到的压力,实际上是另一种心理历程,那就是人的内心冲突。 冲突的种类 :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缺乏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生活压力。

叠加性压力有两类:

①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假设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四面楚歌〞

②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祸不单行〞

①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 ②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响,有时近似于PTSD,这类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其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1〕惊吓期〔2〕恢复期〔3〕康复。 二、压力的适应

1.生理学家坎农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行过详细描述。

2.内分泌学和生物化学家塞利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警觉阶段 搏斗阶段 衰竭阶段

3.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122

一、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两种解释 1.体质、压力论

这种解释是由Sternbach〔1966〕提出的,他认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1960年Engle提出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在应对压力时,反响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二、从应激源到临床相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①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A认知、评估作用、B调解控制作用、C人格的影响作用。

②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也有两种:

A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在物质上给与帮助,增加对应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 B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帮助当时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筹划应对方式;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

③生物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病症。反之那么不然。

①及时型的病症,是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病症。

②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拟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在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

健康心理学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阶段是( C)。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2、面对压力,个体能否控制行为自由是关于( A)的问题。

A、行为的自我控制 B、认知的控制 C、环境的控制 D、对他人的控制 3、在(A )的认知情况下,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A、能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 B、了解自己的实力不够全面 C、难以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 D、夸大压力的程度

123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 )。

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B、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那么低 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上下有显著相关 D、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上下并无显著相关

5、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B)。

A、健康常模 B、心理状态 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内心无任何矛盾 6、健康心理学(C )。

A、概念体系科学完整 B、开展成熟

C、是被美国心理学会确认不久的新的分支学科 D、是医学介入心理学的结果 7、 ( D)的压力事件可能不引起个体强烈响应。

A、生物性 B、社会性 C、精神性 D、未来发生 8、继时性压力是指(C )。

A、同一时间有假设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 B、经历某种缺乏以使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

C、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 D、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 9、“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B )的问题的。

A、个人能力开展 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C、心理健康水平 D、人格特点 10、在应对压力时,反响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这种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解释是( A)。

A、器官敏感论 B、体质、压力论 C、心身转化论 D、心身一体论 11、除了(C )外,其他各项均为生物性压力源。

A、躯体创伤 B、噪音 C、歪曲的认知结构 D、饥饿 12、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C )。

A、环境适应力 B、耐受力 C、康复能力 D、活动力 13、塞利的“一般适应症候群〞是指( B)。

A、压力下个体生理、心理、行为的变化 B、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的总称

C、个体面对压力时,自主神经系统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D、个体在压力下发生的各种适应性变化

14、中介系统经过以下哪项可使事件的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C )。

A、认知和评价 B、认知和调控 C、增益或消解 D、行为调控,环境调控 15、失恋可造成自杀,或患心身疾病,或患抑郁障碍,或得精神病,这说明(B )。

A、外部事件的特异性 B、压力源无特异性 C、压力源有特异性 D、心理活动无特异性 16、“心理不健康状态〞的病症学效度是指(A )。

A、临床经验证实 B、患者心理水平 C、患者的躯体健康水平 D、患者的心身健康状态

124

17、健康心理学(B )。

A、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B、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

C、有清楚界定的内涵与外延 D、是一门开展成熟的学科 18、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 A)。 A、自信 B、自卑 C、自负 D、自嘲

19、个体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病症是( A)。

A、及时型病症 B、滞后型病症 C、中间型病症 D、附带病症 20、关于滞后型临床病症,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A、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的观念并积存起来 B、当类似的事件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复原为其原来的意义 C、原先模糊的观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

D、明朗化的观念对个体再次发生作用而形成临床病症 二、多项选择题

1、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AD )。

A、灾难综合征 B、兴奋行为 C、破坏行为 D、创伤后应激障碍 2、认知系统对压力的控制作用是(AB )。

A、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控制和调节压力 B、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C、当不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减弱 D、当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增强 3、知觉压力测评( ABD)。

A、可以测评个体认为超出能力 B、可以评估个人习一质性或慢性压力 C、由坎纳编制 D、可以预测早期健康问题 4、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开展的预期〞,包括( ABC)。

A、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 B、在三个月内,局部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C、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 D、成为脑器质性疾病的易感人群 5、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ABCD )。 A、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 B、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

C、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 D、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开展 6、“状态焦虑〞与“特性焦虑〞的主要区别是( ABCD)。

A、状态焦虑起病于成年,持续时间较短,而特性焦虑从小就开始显露端倪,且持续一生

125

B、状态焦虑程度较重,而特性焦虑程度较轻

C、状态焦虑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病症,而特性焦虑一般没有植物神经系统病症

D、状态焦虑以漂浮焦虑为核心,而特性焦虑的典型表现是处境性焦虑或期待性焦虑

7、面对压力,个体通常会进行( ABCD)的认知活动。

A、评估压力对自身的利、弊及程度 B、评估压力的性质 C、评估自己的实力 D、确定自己对待压力的方式 8、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ABCD )的条件。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9、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有以下哪些标准?( BCD)

A、情绪是否经常客观 B、注意力品质的好坏 C、是否受别人语言行为的影响 D、注意力高度集中 10、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有(ABC )。

A、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可疑精神症 D、神经症 11、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的功能是(ACD )。

A、作为生物体健康地生存开展 B、作为生物体繁衍子孙后代

C、作为社会实体进行正常社会生活 D、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世界 12、当前心理健康咨询对象不适当扩大的原因是(ABC )。

A、由于“神经症〞概念的模糊 B、由于焦虑、抑郁、强迫等概念一直沿用精神病学的概念

C、由于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分歧大 D、由于心理问题不明确 13、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ABCD)。

A、认知、情绪、意志互相协调 B、学习、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C、有幸福感 D、情绪稳定,自我评价标准 14、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有(BCD )

A、保健、诊断、治疗、康复中的心理问题 B、躯体疾病防治和康复中的心理学问题

C、压力和治疗反响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D、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15、“不健康心理状态〞的结构效度有(ABCD )。

A、人口学因素 B、身体健康水平 C、个性心理特征 D、社会变迁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一节 概 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根底知识P324-326

126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那么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定义中包括三个主要的元素:〔1〕事物〔2〕数字〔3〕法那么。 二、测量要素

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既参照点和单位。 〔一〕参照点有两种:〔1〕绝对零点〔2〕相对零点

〔二〕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㈠命名量表 ㈡顺序量表 ㈢等距量表 ㈣等比量表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根本概念根底知识P327-328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的根本要素: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根底知识P328-330

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的区别 心理测验是一种工具; 心理测量是一个过程。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一〕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验 〔三〕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一〕文字测验 〔二〕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一〕客观测验 〔二〕投射测验

1.概念:投射法是指向被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现出他的反响,分析反响的结果,便可推断出他的人格结构。

127

2.投射技术的种类〔了解〕

〔1〕联想法 罗夏墨迹测验——联想法 〔2〕构造法 主题统觉测验——构造法 —运动测验

〔4〕完成法 句子填充测验——完成法 逆境对话测验——完成法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一〕个别测验 〔二〕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一〕最高作为测验 〔二〕典型行为测验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根底知识P330-331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一〕测验万能论 〔二〕测验无用论

〔三〕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二、正确的测验观

〔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根底知识P331-332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这样3类心理测验: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开展史

根底知识P332-335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开展 三个重要人物:

1.高尔登: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

2.卡特尔: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3.比 内: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开展:

128

1、操作测验的开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开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开展 4、人格测验的开展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开展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5-1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验思想〕

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外乡化研究。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1.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标准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拟的根底。

2.任何一个测验都有许多可能的常模团体。 3.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4.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适宜。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

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那么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

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三、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人或抽样单位都有相同的时机作为常模中的一局部。

系统抽样有时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假设要选择K分之一的被试作为样本,那么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个人来构成样本。

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

分层抽样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假设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假设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

129

四、常模分数与解释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那么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2.常 模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根底。

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

一、开展常模〔年龄量表〕 1.开展顺序量表 :

最早的一个范例是葛塞尔开展程序表。 2.智力年龄 :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计算方法:

例1、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题,其智龄为:6〔岁〕+4×2〔月〕+3×2〔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

例2、某儿童的原始分数等于8岁组的平均分数,那么其智力年龄就是8岁。

年级当量实际上就是年级量表,测验结果说明属哪一年级的水平,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最常用。 二、百分位常模

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也称百分位数。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只是百分位数的两个变式,其含义相似。 三、标准分数常模

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根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 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Z=(X-X)/SD Z=A+BZ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就是非线性的。 必须记住:

T分数: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

130

标准九分: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

标准20分: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什么是标准差?

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

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因此,标准差也是一种平均数 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必须记住: 百分等级

比平均数高2个标准差:98% 比平均数高1个标准差:84% 处于平均数水平:50%

比平均数低1个标准差:16%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2% 四、智商及其意义

IQ=MA/CA X 100

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十足年龄之比。为防止小数所以结果乘以100

心理年龄大于实足年龄,智商高于100;小于实足年龄,低于100;两者相等,等于100。

不适合年龄较大的被试。

个体在年龄组中的位置。

IQ=100+15Z`=100+15(X-X)/SD

离差智商规定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 必须指出:从不同的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拟,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5-2几种导出分数间的相互关系〕 注意的问题

只适合于所测特质随年龄开展变化的情况,对成年人不适用,只适用于在典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一年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含义。

顺序量表,缺少相等单位。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差异扩大,而两端的差异缩减。不能比拟和说明不同被试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131

计算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时,特质的分数实际上应该是常态分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不同。

第三单元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一、转换表法

最简单而且最根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有时也叫常模表〔表5-2-3〕。 二、剖面图法

剖面图就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表5-1〕。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 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

根底知识P348-349

一、信度的定义

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二、信度的指标

大局部情况下,信度是以信度系数为指标,它是一种相关系数。

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根底知识P349-351

一、重测信度

又称稳定性系数。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六个月。 二、复本信度

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 复本信度也要考虑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如果两个复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施测的,相关系数反映的才是不同复本的关系,而不掺有时间的影响。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那么称稳定与等值系数。 三、内部一致性信度

1.分半信度:分半信度指采用分半法估计所得的信度系数。

修正公式是: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记名即可〕 2.同质性信度: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计算公式〔记名即可〕:〔1〕库德-理查逊公式 〔2〕克伦巴赫α系数 四、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误差。

第三单元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根底知识P352-353

一、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的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132

二、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做团体比拟;

≤rxx<0.85时,可用于团体比拟;

当rxx≥ 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就或作为。 三、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作用:其一是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其二是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可能的变化情形。 四、比拟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第四单元影响信度的因素根底知识P354-355

一、样本特征

1.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

2.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 二、测验长度

1.测验越长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越有代表性。 2.测验越长被试的猜想因素影响就越小。 三、测验难度

洛德〔Lord〕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择一测题,0.70;四择一测题,0.74;三择一测题,0.77;是非题,0.85。 四、时间间隔

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5-3信度的特殊问题〕

考前须知: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为校正分半信度的经验公式,它的假设是两半测验分数的变异数相等。当假设不成立时,可以采用弗朗那根〔Flanagan〕公式或卢伦〔kulon〕公式之一,直接求得测验的信度系数。

对于一些复杂的、异质的心理学变量,采用单一的同质性测验是不行的,因而常常采用假设干个相对异质的分测验。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 ﹏

第一单元 效度的概念根底知识P357-358

一、效度的定义

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二、效度的性质

任何测验的效度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或者说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

133

的目的和场合才会有效。

测验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全有〞或“全无〞的区别。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5-4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方法

根底知识P359-364

一、内容效度

㈠.什么是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㈡.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 1.专家判断法 2.统计分析法 3.经验推测法 ㈢.内容效度的特性

内容效度经常与外表效度混淆。外表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外表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外表上看来好似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 二、设想效度

㈠.什么是设想效度

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设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设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㈡.设想效度的估计方法 1.对测验本身的分析。

2.测验间的相互比拟:相容效度、区分效度、因素分析法。 3.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4.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三、效标效度

㈠.什么是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反映的是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 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2.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 3.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134

4.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㈡.效标效度的评估方法 1.相关法

相关法是评估效标效度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的相关,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 2.区分法

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3.命中率法

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时,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

第三单元效度的功能 根底知识P365-366

一、预测误差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意旨相关系数的平方,它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 二、预测效标分数

如果X与Y两变量呈直线相关,只要确定出二者间的回归方程,就可以从一个变量推估出另一个变量。

三、预测效率指数 E=100〔1-K〕

第四单元 影响效度的因素

根底知识P366-368

测验取材的代表性、测验长度、试题类型、难度、区分度以及编排方式等都会影响效度。

三、样本团体的性质

1.样本团体的异质性

四、效标的性质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五节 工程分析第一单元 工程的难度

根底知识P368-370

一、定义

难度顾名思义,是指工程的难易程度。用P代表。 二、计算方法

三、难度水平确实定

1.工程的难度:P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

135

第二单元工程的区分度 根底知识P370-372

一、定义

工程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工程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二、计算方法 ㈠.鉴别指数 ㈡.相关法

1.点二列相关

适当于一类变量为二分称名变量,另一类变量为连续变量的成对变量的相关计算。 2.二列相关

适用于两个连续变量,但其中一个变量被人为分成两半的相关计算。 3.¢相关法

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的相关计算。 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较难的工程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工程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工程难度的分布一般以常态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工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第一单元测验的目标分析 根底知识P373-375 一、测验的对象 二、测验的用途

1.显示性测验: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 2.预测性测验:指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测验。 三、测验的目标

第二单元测题的编写 根底知识P375-378

一、搜集资料

二、命题原那么

三、编制要领

1.选择题〔考前须知〕

a.题干所提的问题必须明确,尽量使用简单而且明晰的词语。

136

b.选项切忌冗长。

c.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它属诱答。 d.各选项长度应相等。

e.防止题干用词与选项用词一致。 f.选项最好用同一形式。

是非题又叫正误题,是指出一个论点要被试判断是否正确,或是从是非两个答案做出选择,因此可以把是非题看作是两个备选答案的选择题。

在客观测验试题中,只有简答题是提供型题目,它要求被试用一个正确的词或句子来完成或填充一个未完成句子的空白,或者是提供一个正确的答案。有时将前者称之为填充题,后者称之为简答题。

操作题是介于一般认知结果的纸笔测验和在未来真实情境的实际活动之间的测验,是让被试实际操作,如画图、走迷津、拼配物体等,可作为纸笔测验题的补充。

第三单元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根底知识P378-382

一、合成测验

㈡测题的编排

二、预试与工程分析 ㈠预测 ㈡工程分析 三、信度和效度考察 ㈠信度 ㈡效度 四、常模制订 五、编写指导手册

测验指导手册的内容有: 1.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2.测验编制的理论背景以及测验中的材料是根据什么原那么、应用什么方法选择出来的,许多手册还提供选择题目的统计指标。 3.如何实施测验的说明。

4.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记分标准。

5.常模资料,包括常模表、常模适用的团体及对测验分数如何做解释。

6.测验的根本特征,包括难度、鉴别力、信度、效度和因素分析的资料,以及这些资料取得的条件和情境,包括调查的样本和时间。

心理根底 心理测量学 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第一单元主试的资格

根底知识P382-383

一、知识结构

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37

三、职业道德

第二单元测验的选

一、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

二、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备及考前须知根底知识P384-385

一、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㈠预告测验 ㈡准备测验材料 ㈢熟悉测验指导语 ㈣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二、测验中主试的职责 三、建立协调关系

协调关系是一个专业术语,在临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经常用到。

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教材〔根底知识〕P385-386

一、指导语

㈠对被试的指导语

㈡对主试的指导语 二、时限

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在速度测验中,尤其要注意时间限制,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三、测验的环境条件

标准化的实施程序不仅包括口述指导语、计时、安排测验材料以及测验本身的一些方面,同时还包括测验的环境条件。

第五单元 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教材〔根底知识〕P386-389

一、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 ㈠应试技巧

被试对测验的经验或应试技巧会影响测验成绩,对测验的程序和技能熟悉程度不同,所得分数便不能直接比拟。 ㈡练习效应

二、动机与焦虑因素

㈠应试动机 ㈡测验焦虑 三、反响定势

138

“快〞与求“精确〞的反响定势。 2.喜好正面表达的反响定势。 3.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响定势。 4.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响定势。 5.猜想的反响定势。

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教材〔根底知识〕P339-344

一、原始分数的获得 三点要求:

1.及时而清楚地记录反响情况。

2.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响的表格,即记分键。 3.将被试的反响和记分键比拟,对反响进行分类。 二、原始分数的转换

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报告教材〔根底知识〕P390-392

一、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

㈠应根据心理测验的特点进行分析 ㈡不能把分数绝对化

1.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考虑在内。 2.测验情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㈢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资料

㈣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拟 二、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

㈠不应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或家长、学校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应告诉的是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㈡防止使用专业术语。

㈢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㈣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拟。 ㈤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㈥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㈦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简史 教材〔根底知识〕P393

1、1882年高尔顿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

2、1890年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的论文;

139

3、1896年韦特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他是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

4、1904年比内--西蒙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5、1907年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 6、1908年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 1907年,比尔斯出版?自觉之心?。 1908年,帕森斯在美国的波士顿创立 “就业辅导局〞。于次年又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

咨询心理学诞生以后,促使它大踏步前进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开展。

1953年美国的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目标。

1954年,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临床心理学开展的根底和促进因素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根本概念教材〔根底知识〕P395-396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那么,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陈仲庚〕: 〔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 〔3〕所要到达的目标。 三、关于心理治疗

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不同点:〔1〕心理咨询:比拟不太标准、不太标准化、协助解决。 〔2〕心理治疗:操作上是标准化、标准化、矫治。

相同点: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为消除求助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根本条件根底知识P398-401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1、心身一体观点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140

3、整体的观点 〔三〕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2、时间上的限制 3、感情上的限制 4、咨询目标的限制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开展观 〔五〕中立性态度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一〕品格 ——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二〕自我平衡能力1、2、3、 〔三〕善于容纳他人。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五〕自知之明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限度。 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根底知识P403-406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我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丁瓒。

主要奉献:1.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 “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现状

1986年,北京朝阳医院建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1.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2.对心理咨询的一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三、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根底知识P406-410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1856-1939〕所创立。 1、分区观点:----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所谓分区观点,就是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的看法: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 2、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

所谓结构观点,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局部。

3、心理动力观点:----力必多和营养本能

所谓动力观点,即弗洛伊德假定,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

141

4、心理开展观点:

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性欲开展学说,即开展观点。 口欲期(0~1岁左右)。 肛欲期(l~3岁)。 生殖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生殖期(12岁以后)。 5、适应观点:----应对。

所谓适应观点,是指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自我防御机制不良,便可产生各种焦虑。

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根底知识P411-413

20世纪初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集中研究行为。这一类学者形成一个学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2、华生建立了“刺激---反响模式〞,即R=f(S)模式);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3.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B=f (S、P、H、T、A)。其中,B为行为,P为生物内驱力,S为环境刺激,H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

4、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给了如下公式:R=f〔S.A〕的公式。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 。 5、新行为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是斯坦福大学的班都拉。他以学习理论为根底,进一步提出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

6、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5个步骤〔413页〕和常见的行为治疗方法

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 根底知识P413-414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

1、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2、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这一特征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与认知有关的疗法。

3、所有认知阶段和各阶段的联系都与认知因素有关,所以,从理论上说,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到达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142

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根底知识P415

创立这种咨询手段的人坚信,只要相信了这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顶峰体验〞。

1、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

2、咨询师自己,也必须力求扮演成“人本主义者〞。

3、当求助者进入并体验到“无条件地被关注〞时,当这种人际关系〔即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据说,这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无条件关注〞的咨询关系,就成为心理咨询成、败的至高点。

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观点

根底知识P416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郭念锋于1986年,将“人类的本质〞问题引入“临床心理学〞,并使用这类概念解释心理现象;1995年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人性〞,从而提出一种心理学理论,即“人性心理学〞理论。 1、根本概念:

人性、人性心理学、心理动力、个性心理、情绪与健康。 2、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

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

人性心理学咨询、治疗的根本原那么,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及分类 第一单元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根底知识P418 一、心理咨询的对象

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二、心理咨询的任务

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143

3.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响,大致有三类: 1、感性反响2、理性反响3、悟性反响。三种反响方式,各有各的用途,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七情六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必然婆婆妈妈,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所以,三者必备,但各有轻重。

心理咨询的任务,从总体上来说,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种种心理障碍,矫治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知,端正处事态度,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等等。心理咨询完成上述任务,皆为到达一个目的,即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

根底知识P423-424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 :开展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咨询 2.按咨询规模分类:个体咨询、团体咨询

3.按咨询时程分类:短程咨询、中程心理咨询、长期心理咨询

4.按咨询形式分类 :门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互联网心理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

第一单元 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根底知识P426-434

1、幼儿、儿童期心理咨询

〔1〕3岁前:平安感的满足。 〔2〕4~6岁:自尊、自信的建立。

〔3〕儿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等。没有神经症和人格障碍。 2、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开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其心理与个性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少年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由于家长和教师错误地专注于学童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要求和评价只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准那么。他们对孩子的看法是“一

144

好(学习好)百好〞和“一不好(学习不好)百不好〞。

少年的厌学情绪在我国比拟严重。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就现实来看,小学教育背离根本宗旨,当属首因。

第二单元 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

根底知识P434-440

1、早年是否养成的良好的个性和锻炼出相应能力对青年期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至关重要。

2、青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

3、此时,学习好是社会和家庭需要的焦点,而考试又是反映这一焦点的唯一形式。他们所以焦虑紧张,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学生没有把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身的需要。

第三单元中年人的心理问题 根底知识P440-442

1、因为青年时期个性开展不甚完整,或是因为能力缺乏,或是认知水平的局限等,各种需求对中年人来说已经是超负荷压力。

2、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 3、中年后期,常常在认知方面表现出对躯体健康的自信心缺乏,因此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加上原有的人格特点,往往表现为疑病倾向。

第四单元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根底知识P442-444

1、老年期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个体差异大。 2、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 教材摘要:

一、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对3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心理开展的最大威胁是由于平安感得不到满足。在这个年龄段,由于孩子的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内抑制力较差,大脑的分化能力缺乏,所以,儿童遭受惊吓后,情绪很容易泛化。这个时期复杂的人际关系倒不一定对儿童构成直接威胁。由于儿童表达情感不能像成人那样通过丰富的语言宣泄内心压抑,所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等。 4---6岁的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系统开始萌芽,开始关注与自尊、自信相关的信息,但由于未掌握准确的标准,这个时期唯大人的意见是从,成人对他的评价,可以影响他们的人格开展。如果成人在这一阶段上由于语言不慎而伤害了孩子,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开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其心理与个性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为此,他们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家长、老师认为孩子“一不好〔学习不好〕百不好〞,只要孩子成绩较差,他们便一无是处。成年人的这种对

145

待,对于自我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童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打压。他们可以因成人的这种态度而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焦虑情绪。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最后破罐破摔、厌学、弃学、上网成瘾、与学校老师、家长对抗等等。在这个时期,接受咨询的不光是孩子,还应该包括教育者,老师和家长。 二、青年期的心理咨询

青年人所面临的升学、就业、恋爱、社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如果早年养成的个性和锻练出的能力能对付眼下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那么青年期就可以顺利度过,如假设不然,由适应不良和超负荷的压力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就会接踵而来。青年期个性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往往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根源。 三、中年人的心理咨询

中年人是社会开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各种知识,成熟的个性和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大厦,他们承受着社会、家庭的重负和压力,面对社会、家庭和自我的种种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有些是因为青年时期个性开展不甚完整,或是因为能力青年时期个性开展不甚完整,或是因为能力缺乏,抑或是认知水平上的局限等等。各种需求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超负荷压力,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到了中年后期,常常在认知方面表现出对身体健康的自信心缺乏,因此而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 四、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老年是人生全方位的失落阶段。所以,老年人的心理习惯之一是回忆往事,不愿展望未来。为此,曾经幸福的老年人,情绪方面多数较平稳;曾经坎坷的老年人,常被郁闷、惆怅、追悔和叹息所环绕。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多数比拟现实,要求眼下有事可做,有人与他们交往,特别是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离退休人员,由于社会交往减少,易产生孤独感,这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什么叫爱情

生物本能——性爱。 心理需求——情爱。

依附本能〔社会本能的需要〕——恋爱。

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根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根本属性,即源于人性。 二、神化中的“爱情〞

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与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在咨询中,讨论的是现实的、正常的爱情。柏拉图式的“无性的爱情〞、对神的爱、“单相思〞、以及各类变态的“爱情〞等等,不符合我们对爱情的定义,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三、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

146

特点:非理性

网上自我补充

补充1:爱情与依恋

A与男友相爱一年多了,虽然他们有时偶尔吵吵嘴,但A认为自己的爱情是甜蜜和平安的,男友是可以信赖的。〔平安式依恋〕

B也曾有几个男朋友,但每次在痛苦中分手,因此她现在谁也不信任,根本上独来独往。〔回避式依恋〕

C与现在的男友约会一年了,她深深迷恋对方,但两个人之间风波不断,时至今日,C还拿不他是否爱自己,因此感到非常焦虑。〔矛盾型依恋〕 补充2:爱的根本特征和本质 爱的最根本特征:

对某一对象的靠近、关注、接纳,甚至想与它合二为一的情感体验。 爱的本质:

爱是人和外在世界的相互联接、吸引、统一的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 补充3:爱情应考虑的元素

1、生物因素:年龄、外貌、健康因素

2、经济因素:收入、创收开支方式、挣钱的潜力

3、社会因素:家庭、父母婚姻状况、对方童年是否幸福、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是否门当户对〕

4、心理因素:自尊心、自主能力、同情心、性人格完整 5、哲学因素

补充4:青年男女择偶心理特点

精神满足型:追求在理想、信念、事业、兴趣等方面与自己一致的人生伴侣。重视对方的事业心、理想、情操、志趣、能力等,而不重视对方的功名利禄。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

感官满足型:追求对方的容貌外表、风度、举止等。这与精神满足型的人注重人的内在美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人的外表美。

功利满足型:这类青年眼前利益,考虑种种实惠。把婚姻作为一种手段。如有的女青年看重男方有各种技能和能力,处世圆滑,路子宽等;有的男青年看重女方听话,会做家务等。这是一种低级的追求。在择偶中考虑的根本不是对方这个“人〞,而是一些外加的条件。

过分重视女方的外表,尤其是相貌。追求“贤妻良母〞,喜欢“生活型〞女青年。依赖男性的倾向。虚荣心 ,如外貌、物资条件等。 补充5:男女青年择偶心理健康标准

看对方有没有自信,它包括对自我的肯定态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看对方情绪是否稳定,即面对困难与挫折,是否都能保持正常的心态和乐观的情

147

绪;

看对方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是否热爱,充满了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对社会对他人有爱心和责任感。

符合上述标准,证明他〔她〕心理健康,那么你们将来的家庭生活将会是幸福和美满的。

第二单元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苦涩婚姻的缘由

1,婚姻要点:情爱、理解、相互依附 2.咨询原那么:

1、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标准,但是,与求助者的谈话内容,应当是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知识;

2、在心理咨询中,对恋爱问题,必须依据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而后才能进行疏导;

3、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用理性来警示他们,不要在“爱〞的大旋涡中沉入海底。

4、恋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否利人同时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 5、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 二、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

第三单元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什么叫家庭

“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根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假设能满足三种根本需要,家庭那么存;假设不能满足,家庭那么亡或名存实亡。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那么

第一,面对夫妻关系造成的家庭问题,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必须小心!最好按照家庭的心理学定义,按实际情况,从夫妻双方满足根本需要的程度,符合逻辑地进行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如果尚未到达“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的程度,就应按照如何满足三种根本需要的原那么去引导求助者。

第二,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不能只听求助者的一面之词,必须把求助者说的事件,认真地全面落实,咨询工作才能开始。咨询中,对家庭事件,只作心理学分析,不牵扯到心理学以外的领域。

第三、咨询师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摸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148

第四、只向求助者摆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 第五、必须为求助者绝对保密。

第六、无论属于婚姻中的哪类问题,必须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特别对性生活有关的问题更要如此。对这类问题进行单方咨询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三、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一〕亲子关系的概念 1.自然的血缘关系。 2.人伦道德关系。

3.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 〔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

亲子关系的实际性质:亲情、道德和法理浑然一体的关系,并不断开展变化的。 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条件:

1 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有全面、正确理解。 2 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

3 用开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性有正确认识。 心理根底 咨询心理学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人类性科学?概述 根底知识P453-454

一、?人类性科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和性心理学这五类科学的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新学科

人类的性与动物的性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应从三维角度来理解人类的性,即生物、心理、社会。 3.内涵:人类性的生物因素

人类性的心理因素 人类性的社会因素 二、人类的性特征

〔1〕性的普遍性。 〔2〕功能多样性。 〔3〕选择性、排他性。 〔4〕责任性。

〔5〕文化-社会制约性。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

149

〔1〕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性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对性行为的标准。

〔2〕性道德的功能具有控制功能和调节功能。

〔3〕性道德的特点:多样性、一致性、继承性、双重性。 〔4〕现代性道德的特点:严肃性、平等、科学。

〔1〕性认知:对性标准〔性法律、性道德等〕的认识和对性知识的理解。 〔2〕性情感:人对性行为的体验。

〔3〕性行为倾向:人对性行为的期待和意向。

第二单元 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 根底知识P457

一、性心理咨询工作的根本要求 1.根本宗旨。 2.根本原那么。〔五位一体〕 二、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 1.性别认同。 2.性冲动的困惑。 3.性好奇。

三、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少年期是身、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性机能的初步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可能使少年处于困惑不解的状态。为此,尽早对少年进行必须的性科学教育和辅导。少年期12-15岁是首次犯性错误的顶峰期。 四、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青年期、成年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时期,也是恋爱、结婚、生育时期。在此期间,失恋、婚配不当、性生活不和谐、避孕失败、过早怀孕或婚前怀孕等等,都会造成强大压力,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性心理咨询,更多地集中在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

五、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

人到更年期,进而到老年期,生理的衰老过程自然会引起许多心理变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性衰老。人到了更年期及老年期,应该熟悉这些变化,接受这些变化,理解、掌握更年期或老年期性活动的特点。

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

根底知识P461

150

一、性行为问题的原因

1.生理因素: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等。 2.心理因素:如对性的错误认识或不良性经验。 3.社会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习惯的制约等等。 二、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 〔一〕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八阶段—八类心理问题 1、性角色认知 ----- 1、性角色问题 2、性欲望产生 ---- 2、性欲望问题 3、行动机形成 ----- 3、行动机问题 4、性对象选择挫折------- 4、性对象选择问题 5、性能力发挥 ----- 5、性能力问题 6、性交操作过程 ----- 6、性交操作问题 7、性交体验 ----- 7、性交体验问题

8、性后的果责任 ----- 8、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二〕、性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 1.性行为失调

对每一类性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据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失调、障碍、变态〔详见463页表6-1〕 性行为问题的交叉分类表 3、性行为变态 三、几种常见的性问题

正确的性动机应是性爱、情爱和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形成的。

1.性角色问题 A性角色认同失调 B性角色认同障碍 C性角色认同变态 2.性动机的偏离 A泄欲动机 B奉献动机 C生育动机 D交易动机 E享乐动机 F性别自我肯定动机 G认知动机

3.性对象的偏离 A同性恋倾向 B恋物倾向 C自恋倾向 D梦想与梦恋

4.性能力问题: A阳萎 B冷阴 C早泄 D女性交媾疼痛 E射精不能

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