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修辞练习精选50题

2024-08-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修辞格练习50例

1、为两句上联配上相应的下联,最佳的一项是

甲:月送花香浮小院 乙:亭闲有竹春常在

①风吹萤火到雅室 ②风摇竹影到幽斋 ③梦随春风到天明

④风轻无意花半露 ⑤时雨点红桃千树 ⑥山静无人水自流

A.甲① ∕乙④

B.甲② ∕乙⑤

C.甲③ ∕乙⑥

D.甲② ∕乙⑥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仗的规律(上下联结构要对应相同,词性要大体一致,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等)进行分析。题中,“甲”的结构形式为“主语+动词+兼语+动宾”,①②③都符合此要求;但根据下联最后一字须为平声的要求,则可排除A答案。“乙”的结构形式为“主语(主谓结构)+动词+宾语+主语+谓语(动词性偏正短语)”,④⑤⑥也都符合此要求,但只有⑥末字是平声,于是得出正确答案。

第 1 页 共 32 页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B.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使我身处于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C.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湖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A“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中的“叹息”是拟人,其余为比喻。

3、古人常借“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借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选项是:(3分)

A.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第 2 页 共 32 页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终为大患”对应“坏崖破岩”;“发于至微”对应“涓涓”

4、宋代诗人曾巩有诗《正月六日雪霁》:“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________,但须期约看花人。”下面哪句填在空格处最恰当?

A.明日杏园应烂熳

B.家家买酒清明到

C.送春无限情惆怅

D.莺飞草长树树红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七言绝句的特点,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绝句的第三句末字必为仄声,所以排除D。根据诗题信息“正月六日”,刚入春,离清明还颇早,所以B项不合。C项,从格律上看没问题,内容单看也可,但与第四句不吻合。诗前几句意为:春开来了,阵阵东风吹拂,春天的风物应该绽现。于是自然而然引出第四句:应该约上看花人一起去欣赏。所以选A。

5、下面对联不够工整的是

A.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

第 3 页 共 32 页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B.德积从宽处福向俭中求

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答案 B

试题分析: “德积从宽处 福向俭中求”,对联要词性相同,但“积”为动词,“向”为介词,“从”为介词,“中”为名词,所以对仗不够工整。

6、下面是名胜“听涛轩”上的一幅对联的词句,顺序已乱,请加以调整。(写序号)(6分)

①昼夜拍丹岩②凝思竹韵③常在耳④茫茫碧水⑤洗耳涛声⑥晴阴敲碎叶⑦总于思⑧浩浩清风

上联 下联

答案 答案上联:茫茫碧水昼夜拍丹岩洗耳涛声常在耳

下联:浩浩轻风晴阴敲翠叶凝思竹韵总于思

第 4 页 共 32 页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对联的相关知识分析,对联的规则首先就是讲求对仗,也就是对偶,这样可以把句子分组相对①对⑥,②对⑤,③对⑦,④对⑧。分组后,在进行二次分句组合,组合的原则就是主题统一,可分成和两组。然后再进行排列,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④①⑤③和⑧⑥②⑦。排列后对联的组合完成,还需要判断上联与下联。上联和下联的分法一般可按平仄来分,下联尾字一般为平声;也可按照临题立意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上联临题出句,下联常揭示对联的主旨,所以可以判断出上联下联。这副对联既然以“听涛轩”为题,自然以听涛为出句,所以④①⑤③为上联,而⑧⑥②⑦实质上是展现的一个超然物外的高雅君子的形象,所以为下联。按照音韵来判断就更容易一些,“思”平声,“耳”仄声,所以④①⑤③为上联,⑧⑥②⑦为下联。

7、仿照下面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另写一段文字。要求合乎事理,语言优美。(4分)

【示例】

阳光将栏杆

投影成琴键

却从不奏响

怕惊人睡眠

答案 西风将雪水

冰冻成利剑

第 5 页 共 32 页

却从未试刃

怕惹人憎厌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8、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答案 答案B

试题分析:B不是反问,是设问。

9、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第 6 页 共 32 页

答案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句对仗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句相应词语的对仗情况来判断,可根据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等来分析,B项,“数峰”与“墙头”对仗不工整;C项,“带雨来”与“垂纤草”对仗不工整;D项,“蝉曳”与“墙头”对仗不工整。所以选A。

10、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反复。鲁侍萍要强调自己不是来找周朴园的,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含有怨恨、后悔之意。)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对偶、夸张。言泪比河多,恨比山高,以此表达女主人公想象与张生别后强烈的相思之苦。)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对偶,比喻。这里是说张生为去考取功名使夫妻分隔两地,表现了崔莺莺轻视功名、执着爱情的人生追求。)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对偶、比喻,李密借乌鸦反哺表达自己要为祖母养老送终的愿望,既要尽忠,更要尽孝。)

答案D

试题分析:D项没有对偶。

11、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分)

第 7 页 共 32 页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答案 答案C

试题分析: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由此来看,A项中的“日暮”与“数峰”“北风”与“清瘦”都不符合要求;B项中“露侵”为主谓式,而对句中的“星斗”则是并列式,“晓寒轻”与“分外明”也是不符合;D项中“日落”与“寒鸦起”都是主谓式结构,而对句中的“柴荆”与“独自回”都是与之不相符。

12、下面诗句中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使用的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 8 页 共 32 页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答案 B

13、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组成最工整的对仗的一句是( )

A.一上高城万里愁

B.故国东来渭水流

C.蝉鸣黄叶汉宫秋

D.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 答案D

14、边城》中,爷爷口中的“走车路”、“走马路”分别喻指什么?(4分)

答案 “走车路”喻指由船总出面请媒人来向爷爷提亲;“走马路”喻指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岸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试题分析:可结合着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表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要将“走车路”与“走马路”与原文故事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其比喻意义。

第 9 页 共 32 页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1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述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好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

——把视觉上的“花朵”与听觉上的钟声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有声音的,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B.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紧扣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凸现诗仙的逼人的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C.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D.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

第 10 页 共 32 页

发”不是比喻,而是拟人,“告白”一词就赋予了头发人的情态,因此是拟人而非比喻。

16、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此题已给出下联材料,只消按照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组合调整即可。只是“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对“七擒南渡,六出北征”稍有难度。

17、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又如 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 示例一: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第 11 页 共 32 页

示例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18、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朝如青丝暮成雪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

D.与尔同销万古愁

答案 C

试题分析:A“青丝”变“雪”为夸张修辞手法;B“三百杯”为夸张修辞手法;D“万古”为夸张修辞手法。C运用了借代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选C。

19、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比喻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

B.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

C.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

第 12 页 共 32 页

D.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

答案 答案A

试题分析:“比喻”应为“反衬”。

20、徐志摩《再别康桥》:“夏虫也为我沉默”,句中的“夏虫”原本只是“无声”,却被诗人说成“为我沉默”,是因为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夏虫。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时间是冻结在玄关的雨/模糊你离去的脚印/至少那/涟漪/证明我们曾走在一起

B.凄冷的月暗暝/茫雾罩海边/海面灯塔白光线/暗淡无元气/只有是一直发出水螺声哀悲

C.想我一生的运命/亲像风吹打断线/随风浮沉没依偎/这山飘浪过彼山/一旦落土低头看/只存枝骨身已烂

D.风冷心灰/吻别的季节/每棵树都在流泪/满街金黄的落叶/不怪谁/不承认离别/当你搬出我心扉/寂寞翻箱倒柜

答案 答案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运用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中“夏虫”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A为比喻;B为比喻;C为比喻;D为拟人。所以选D。

第 13 页 共 32 页

2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欢庆佳节之际,中国人喜欢草拟对联来渲染节日氛围,表达喜悦心境。请把下面八句话分别组合成适应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两副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组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答案只填序号。(6分)

①欢歌笑靥 ②十分相思百分念 ③三秋桂子 ④万户当门观瑞雪 ⑤千重山远 ⑥一轮明月两地心 ⑦玉树银花 ⑧千家把酒赏花灯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秋节:⑤②③⑥ 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

元宵节:⑦④①⑧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试题分析:注意时令的特点和节日的情景。“三秋桂子”写的是中秋节。“玉树庭花”写的是元宵节。先归好类,然后再根据对联的要求确定上下联。

2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 14 页 共 32 页

②波光里的艳影,是夕阳中的新娘。

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①拟人②暗喻③反问

B.①拟人②借代③夸张

C.①比喻②借代③夸张

D.①比喻②借喻③反问

答案 A

2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

B.那些摇摇晃晃的巨人一样的大树发出轧轧的响声。

C.那头牛就用爱抚的目光注视着她(素芭),用嘴舔她的身子。

D.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劈斧似的速度往后退。

答案 B

第 15 页 共 32 页

24、下列诗句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答案 B

25、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答案 D

26、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请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比喻句,喻体之间必须相互关联,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6分)

第 16 页 共 32 页

郁郁葱葱的大片松林,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大雪山半腰,① 。镶嵌在万绿丛中的一栋红房子,三角形的房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② 。远处那黝黑的山石,被皑皑的白雪层层包裹着,③ 。

答案 (示例)①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②像海洋中的一艘帆船。③像鱼儿飞跃其中

27、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排比)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C.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拟人)

D.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对偶)

答案 D

28、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长江三峡》)

B.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C.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

第 17 页 共 32 页

垢磨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D.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答案 答案D

29、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用一副对联(上下联各不少于7个字)写出你对他(或她)的了解或评价。(4分)

辛弃疾 李清照 蔺相如 苏武 张衡

所选人物:

上联:

下联:

答案 苏武

弃荣华舍富贵意志坚定 拒卫律别李陵信念执著

铮铮傲骨表心志 岁岁春秋垂青史

试题分析:这厮一道综合考查语言文字应用的题目,回答此题,一要掌握对对联的基本知识,二要结合所选人物的事迹等作一分析。写对联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为:本题考查对

第 18 页 共 32 页

对联,需要注意: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30、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A.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B.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答案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的核心是分析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是否含有上面句子中提到的“宽容”,与给出的句子是否在表意上做到前后一致,做到“无缝对接”,这样才算“合格”。①句中不能体现“宽容”二字,牛没有停止耕耘,不能说它就是“宽容”;③也不能看出“宽容”,甘心做小灯并不是宽容,而是忍让; ④也不能看出“宽容”,断崖形成瀑布,只能说是一种“人生的别样收获”,只有②能看出“宽容”二字。

31、为拯救危难的国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夜间行动,深入敌营,慷慨陈词,顷

第 19 页 共 32 页

刻之间,郑国转危为安。《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对烛之武这一形象的理解,拟出下联。要求: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尾字声调为第一声或第二声。(3分)

上联:捐弃嫌怨,临危受命,几多热肠纾国难;

下联: 。

答案 答案申明利害,慷慨陈词,一番宏论退雄狮。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需要注意: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最基本的要求是“仄(即声调三、四声)起平(即声调一、二声)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可根据烛之武的事迹加以分析,回答即可。

32、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下联内容: 红雨 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答案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第 20 页 共 32 页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知识,解答此题,要了解对联的知识,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由“东”可得出“西”,由主谓宾句式可选出“莺唤起一庭佳丽”,以此类推即可。

33、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下联内容: 红雨 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调整后的下联:

答案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试题分析:此类语言表达题考查对联,所写下联在内容上要与上联形成对应,同时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在答题时一定要兼顾内容和结构。

34、对下面句子的修辞判断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狼嗥)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像山那样思考》)

第 21 页 共 32 页

——运用排比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气势,多方面列举狼嚎对多种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突出狼在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对深刻的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致橡树》

——作者采用两组博喻,分别写出了以“橡树”为象征的男子,他阳刚、坚定、顽强、傲然不屈;以“木棉”为象征的女子,她集美丽、柔弱、英气于一体。

C.通过原始密林的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的目的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的终点,在眼前的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 《获得教养的途径》

——采用形象的比喻,又照应前文“真正的教养……永远都在半道上”,生动地说明为获得教养的阅读能使人不断进入新境界。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手指”比作“排浪”,把“手掌”比作“太阳”,把“曙光”比作“笔杆”,形象地抒发诗人的豪迈情怀,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的能力。D项,理解不正确,应为以“排浪”比作“手指”,以“太阳”比作“手掌”。所以选D。

第 22 页 共 32 页

35、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庐州月》)

B.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断桥残雪》)

C.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千里之外》)

D.石楠烟斗的雾,飘向枯萎的树,沉默地对我哭诉。(《夜的第七章》)

答案 C

试题分析:C为比喻,其它为拟人。

36、请根据所给语句,续写成一段7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必须写一个带着哲理性的句子(6分)

在你的旅途中,会有许多你没有见的鲜花。

答案 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尽情地唱歌、跳舞。你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美丽的花儿,而要用心欣赏它们,用心聆听它们的歌声,你会因为它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但是,无论你的旅途多么遥远,无论你前进的道路多么艰险,你都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也不要为此而忘记赶路。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你要去的地方在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请相信前方还有千万朵花在等你。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

第 23 页 共 32 页

试题分析:此题是续写句子,要综合语法、修辞、语境等知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创造语言的能力,注意“必须写一个带着哲理性的句子”这一要求。

3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答案 B

试题分析:B不是反问,是设问。

38、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第 24 页 共 32 页

答案 B

试题分析:B不是反问,是设问。

39、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答案 B

试题分析:B不是反问,是设问。

40、有一副春联,上联是“春满神州苏万物”,请选出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 分)

A.东风彩笔绘三春

B.文昌艺苑谱千篇

C.香随梅蕊送春来

第 25 页 共 32 页

)(3D.福到门庭喜气迎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岁修辞方法的掌握能力。很明显,对联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上下联最好平仄相对,而且对联的下联必须以平声字落脚。上联“春满神州”是主谓短语,“苏万物”是动宾短语。符合这个结构的只有B项。

41、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脑处理器广告: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

②保健品广告: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比喻反语拟人夸张

B.比喻夸张双关拟人

C.双关反语双关拟人

D.反复夸张拟人比喻

第 26 页 共 32 页

答案 B

试题分析:奔腾的心比喻处理器。年龄变小,夸张手法。足下和添光是双关。“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是拟人。

42、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脑处理器广告: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

②保健品广告: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比喻反语拟人夸张

B.比喻夸张双关拟人

C.双关反语双关拟人

D.反复夸张拟人比喻

答案 B

试题分析:①奔腾的心比喻处理器。②年龄变小,夸张手法。③中的足下既指脚下的

第 27 页 共 32 页

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④用拟人手法。

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联的一项是( )

A.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B.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C.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D.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联要求上下句对仗,使用平仄,此项不具备。

44、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

D.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 28 页 共 32 页

答案 C

试题分析:C为拟人,其他为比喻。

45、《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这种手法古诗中经常采用,下面古诗没用使用象征手法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答案 C

试题分析:A项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B项曹诗用用萁煎其豆来象征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D项王诗中的梅花象征了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46、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第 29 页 共 32 页

①打印社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皮鞋油广告:“某某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③儿童牙刷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如果喜欢我,就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反复 拟人 夸张

B.双关双关拟人

C.双关比喻比喻

D.反复拟人比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①“打”兼有“打交道”与“打印”双重含义,语意双关。②“足下”既指脚下的鞋,又是第二人称的敬称;“添光”既指鞋油质量好、光彩足,又指给人“增添了面子”。③运用了拟人手法。

47、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对仗的基本要求。下列各组成语中,构不成对仗的一项是 ( )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引狼入室——放虎归山

B.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C.守株待兔——缘木求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 30 页 共 32 页

D.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答案 D

试题分析:D项两组成语的结构都不同,故构不成对仗。

4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

B.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比喻)

C.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对偶)

D.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借代)

答案 答案B

试题分析:B项,“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是拟人的手法。

4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联的一项是( )

A.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B.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 31 页 共 32 页

C.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D.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D项对仗不工整,不是对联。

5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B.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使我身处于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C.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湖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答案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A“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中的“叹息”是拟人,其余为比喻。

第 32 页 共 3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