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思维应用题(50题,每题2分)
1.小华妈妈到水果商店买了香蕉和苹果各3千克,共花了25.5元,香蕉每千克4.5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1)5小时后,甲车正好行了全程的1/2,乙车行了全程的1/3,请你在图上分别画出甲、乙两车的位置.(2)两车可能在哪相遇?请用“△”标出. (3)你知道甲车和乙车行完全程各需要几小时吗?
3.两个粮仓共存小麦1800吨,如果从甲仓运走400吨,甲仓余下的小麦重量正好是乙仓的3/4.乙仓原来存小麦多少吨?
4.同学们去春游.每辆汽车运了48人,用3辆汽车运了2趟才把所有师生送去.春游的师生共有多少人?
5.徒俩加工同一种零件,结果师傅产量是徒弟的2倍.每人都把自己的产品装入自己的萝筐中,一共装了六只萝筐,每只萝筐都标了零件的只
数:78只,94只,86只,87只,82只,80只.那么哪两筐是徒弟加工的.
6.某工厂第一车间有150人,第二车间有工人90人,要使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2倍,需要从第二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一车间?
7.有一块梯形试验田,上底是240米,下底是160米,高是60米.①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②在这块试验田里,种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2.种小麦和玉米各多少公顷?
8.A、B两地相距21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甲乙两个粮仓共有粮食230吨,从甲仓运出50吨,乙仓运进20吨,这时乙仓的粮食是甲仓的3倍,甲、乙两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
10.给六年级五班的同学分苹果,第一组每人3个,第二组每人4个,第三组每人5个,第四组每人6个.已知第二组和第三组共有22人,第一组人数是第二组的2倍,第三组和第四组人数相等,总共分出去230个苹果,问:该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1.学校植树节时准备栽999棵树,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栽了
699棵,剩下的由四年级的6个班完成,平均每个班栽几棵树?
12.有一块三角形的小麦试验田,底250米,高68米,共收小麦119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08千米,行了360分钟后正好到达甲、乙两地的中点,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4.工厂原计划20天生产10000个零件,在生产2天后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每天可以比原来多生产100个,那么,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15.修路队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3天完成,乙队单独修2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完成时乙队修了这段路的多少百分数?
16.妈妈用5米60厘米的带子刚好为1米60厘米的长方形的台布镶上了边,这块长方形台布的面积是多少?
17.从甲仓取出粮食1/5,从乙仓取出粮食40%,两仓剩下的粮食相等.已知从乙仓取出粮食是10吨,那么,从甲仓取出的粮食是多少吨?
18.甲数乘123的积是2829,那么若将甲数增加11,再和123相乘,积
是多少?
19.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堆圆锥形的黄沙,测得这堆黄沙的底面积为3.14平方米,高为1.2米,这堆黄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0.75吨,这堆黄沙重多少吨?
20.一架飞机从甲城飞往乙城,每小时飞行80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飞行速度减慢到700千米,比去时多用了0.3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1.甲、乙、丙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45、57、54.已知甲班的平均分为91.5分,乙班的平均分为89.5分,三个班的总平均分为92.5分,求丙班的平均分.
2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7千米?
23.一个圆锥形容器,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9厘米,容器内装满了水,如果把这些水倒入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4.一个两层的货架上共有350千克的货物,下层货物的重量是上层货物
重量的2.5倍,上、下层各有多少千克的货物?(用方程解)
25.食堂运来56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8袋,每袋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大米没吃?
26.同学们步行去春游,从学校到目的地共有10千米,大家上午8时出发,每小时走3千米,12时能到达吗?
27.在一次测试中,五年级一班有学生39人,平均84分.二班有学生若干人,平均分为86分,已知两个班的平均分为85.275分五年级二班有学生多少人?
28.小华要买三个足球,给售货员200元,找回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9.李阿姨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60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李阿姨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各多少个?
30.两地相距36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38千米,乙车每小时4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1.五年级115人准备租车去秋游,得到如下信息:大客车限乘40人,每天每辆1000元;小客车限乘25人,每天每辆650元,怎样租车最省
钱?最少费用是多少?
32.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少6页,还剩下172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33.供电局修一段线路,平均每天修600米,要18天完成.如果工作效率提高20%,几天可以修完?
34.每天大清早,马路上总少不了清洁工人的身影。一名清洁工人60天可以把4800千克的垃圾清扫干净。(1) 一名清洁工人一年(365天)可以清扫多少垃圾?(2)8卡车垃圾(每辆卡车装5吨)多少人一天就清扫干净了?
35.甲乙两辆汽车先后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快9千米,甲先出发2小时,相遇时甲比乙多行63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6.甲、乙两车分別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当甲车行了全程的5/9,乙车行了全程的5/9时,两车相距34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
37.在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水深6厘米的玻璃缸中放下一块棱长
为10厘米的正方体石块,石块完全沉入水中,水位升高几厘米?
38.一件衣服进价50元,按标价的六折售出仍能赚34元,则标价为多少元?
39.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78.5cm2,把一块体积为157cm3的铁块放入这个容器后,水面上升多少厘米.
40.甲数的3倍比乙数的4倍少13,已知乙数为34,求甲数.
41.五年级一班期中考试,第一组8人,平均成绩是87分;第二组7人,平均成绩是85分;第三组8人,共得712分;第四组8人,共得728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得数保留整数)
42.两地相距5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3千米,经过3.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43.某纺织厂第一车间每天织布128.5米,比第二车间每天少织布38.4米,第三车间每天织布的米数比第二车间的1.5倍少0.75米,三个车间一天共织布多少米?
44.甲、乙两个港口相距190千米,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两个港口相对开出,甲船每小时航行20千米,比乙船的速度快2千米.(1)几小时后两船在途中相遇?(2)相遇时两船各航行了多少千米?(3)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45.小华有一本700页的故事书,看了16天,还剩下60页,小华每天看多少页?
46.有一个长6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体水缸,把买的西瓜完全浸入在水里,水面上升了3厘米.这个西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7.王老师带着18名同学参加夏令营,有一条近路可以很快到达住宿的地方,但必须过一条河.河边的小船一次可以载4人,而只有王老师一个人会划船.至少几次,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全部过河?
48.师徒二人4.5小时共同加工了270个零件.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45个,徒弟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9.六年级有760人,至少有多少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50.一辆轿车和一辆摩托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两地相距580千米,摩托车上午8时出发,每小时行50千米,轿车上午10时出发,每小时
行70千米,问几时两车可以相遇? 参考答案
1.分析:买了香蕉和苹果各3千克,共花了25.5元,根据除法的意义,一千克苹果与一千克香蕉共需要25.5÷3元,又香蕉每千克4.5元,则每千克苹果需要:25.5÷3-4.5元. 解答:解:25.5÷3-4.5 =8.5-4.5 =4(元) 答:每千克苹果4元. 点评:完成本题也可先求出香蕉花了多少元,然后用减法求出苹果所花钱数,再用除法求出:(25.5-4.5×3)÷3. 2.分析:(1)先把总路程平均分成2份,那么甲行了其中的一份,同理,把总路程平均分成3份,那么乙行了其中的一份,据此画图; (1)因为甲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处应当超过中点靠近乙车的出发点,据此画图; (2)先求出各自的速度,然后用路程除以各自的速度就是时间. 解答:解:(1)(2) (3)1÷(1/2÷5)=10(小时), 1÷(1/3÷5)=15(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各需要10小时,乙车行完全程需要15小时. 点评:本题只要把它看作工程问题,再结合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即可求解.
3.分析:根据题意得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甲仓余下的小麦重量=乙仓小麦重量×3/4,设乙仓小麦重量x吨,甲仓小麦重量(1800-x)吨,甲仓运走了400吨,甲仓还剩下1800-X-400=(1400-X)吨,据此解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乙仓小麦重量x吨,甲仓小麦重量(1800-x)吨, 1800-x-400=x×3/4, 1400-x=(3/4)x, 1400-x+x=(3/4)x+x,
(7/4)x÷7/4=1400÷7/4, x=800. 或(1800-400)×4/(4+3)=800(吨); 答:乙仓原来存小麦800吨.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并解方程.
4.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用3辆汽车运了2趟,相当于6辆车运送学生,然后运用每辆汽车运送的人数乘以辆数即可得到总人数. 解答: 解:48×(3×2) =48×6 =288(人) 答:春游的师生共有288人. 点评:本题运用“每辆车一次运送的人数×辆数=总人数”进行解答即可,关键正确求出运送车辆的辆数.
5.分析 因为师傅产量是徒弟的2倍,所以在78、94、86、87、82、80中,师傅是两倍,徒弟是一倍,一共有3倍,所以就先求出和,再除以3就是徒弟的产量了,再根据给出的数,哪两个数相加等于这个产量,就是徒弟制造的.解答即可. 解答 解:(78+94+86+87+82+80)÷(2+1) =507÷3 =169(个) 87+82=169(个) 所以87和82这两筐是徒弟加工的. 点评 先求出他们的和,再根据和倍关系,由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6.分析 设需要从第二车间调x人到第一车间,根据等量关系:第一车间的人数+x人=(第二车间人数-x人)×2,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需要从第二车间调x人到第一车间, 2×(90-x)=150+x 180-2x=150+x 3x=30 x=10, 答:需要从第二车间调10人到第一车间. 点评 本题考查了差倍问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第一车间的人数+x人=(第二车间人数-x人)×2,列方程.
7.答案:12 000平方米,1.2公顷;0.72公顷,0.48公顷$0.48公顷,0.72公顷
解析: ①(240+160)×60÷2=12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1.2公顷 ②3+2=5种小麦:1.2×3/5=0.72(公顷)或1.2-0.72=0.48(公顷)
8.分析 先用两地之间的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用速度和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速度. 解答 解:216÷2.4-42 =90-42 =48(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9.分析 甲、乙两仓原来共存粮23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50吨,给乙仓运进20吨,”甲、乙两仓现在共存粮230-50+20=200吨,这时乙仓的粮食是甲仓的3倍,可以先求出在甲仓存粮多少吨,然后再加上运出的50吨就是甲仓原来存粮的吨数.这样乙仓原存粮吨数就好求了. 解答 解:现甲仓存粮:(230-50+20)÷(3+1) =200÷4 =50(吨) 甲仓原存粮:50+50=100(吨) 乙仓原存粮:230-100=130(吨) 答:甲、乙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分别为100吨和130吨.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两仓现在共存粮(230-50+20)=200吨,是甲仓的(3+1)倍. 10.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专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第二组人数为X人,则第一组人数2X人,第三和第四组都为(22-X)人.根据总共分出去230个苹果,列方程为3×2X+4X+5×(22-X)+6×(22-X)=230,先求出第二组人数,进一步求得总人数. 解答: 解:设第二组人数为X人,则第一组人数2X人,第三和第四组都为(22-X)人. 3×2X+4X+5×(22-X)+6×(22-X)=230 6X+4X+110-5X+132-6X=220 242-X=8230 X=12 第二组2X=2×12=24 第三组22-X=22-12=10 全班一共有:24+12+10+10=56(人) 答:该班一共有56名学生. 点评:解
答此题,关键在于准确地设出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11.分析:四、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栽了699棵,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还有999-699棵没栽,剩下的由四年级的6个班完成,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平均每个班栽(999-699)÷6棵树. 解答:解:(999-699)÷6 =300÷6, =50(棵). 答:平均每个班栽50棵. 点评: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剩下的棵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2.分析:先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块试验田的面积,再用小麦的总产量除以土地的面积,即可得解. 解答:解:11900÷(250×68÷2), =11900÷8500, =1.4(千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1.4千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13.【答案】1296千米 【解析】 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这辆汽车的速度乘以时间,求出这辆汽车360分钟行驶的路程是多少,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是多少;然后用它乘以2,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即可,注意单位要换算。 360分钟=6时 108×6×2 =648×2 =1296(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296千米。
14.分析:先求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及改进了生产技术后每天实际生产多少个,再求出已经生产了多少个及还剩多少个,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即可求出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生产任务.由此解答. 解答:解:10000÷20=500(个) 500+100=600(个) (10000-500×2)÷600 =9000÷600 =15(天) 答:还需要15天才能完成生产任务. 点评:此题考查了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关系的灵活运用. 15.解答:解:1÷(1/3+1/2)×1/2, =3/5, =60%; 答:甲、乙两队合
做完成时乙队修了这段路的60%.
16.分析:首先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5米60厘米=5.6米,1米60厘米=1.6米, 5.6÷2-1.6, =2.8-1.6, =1.2(米), 1.6×1.2=1.92(平方米), 答:这块长方形台布的面积是1.92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17.答案:3(3/4)吨,解析略。
18.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文字叙述题 分析:根据题意,用2829除以123求出甲数,加上11,用和再乘以123即可. 解答: 解:(2829÷123+11)×123 =(23+11)×123 =34×123 =4182; 答:积是4182. 点评:利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求出甲数是多少,再据因数×因数=积解答即可.
19.考点:关于圆锥的应用题 专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首先根据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1/3sh,求出它的体积,再求这堆黄沙的重量即可. 解答: 解:(1)1/3×3.14×1.2 =3.14×0.4 =1.256(立方米); (2)1.256×0.75=0.942≈1(吨); 答:这个黄沙的体积是1.256立方米,这堆黄沙约重1吨. 点评:此题主要看查圆锥体积的计算,可直接利用公式解答.
20.【答案】1680千米 【解析】 往返的速度比是800:700=8:7,往返的时间比=7:8; 0.3÷(8-1)×7×800=1680(千米)
21.考点:平均数问题 专题:平均数问题 分析:先根据“平均数×人数=
总数”分别求得甲班、乙班以及三个班的总数,用三个班的总数减去甲乙两个班的总数求得丙班的总数,再根据“总数÷个数=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92.5×(45+57+54) =92.5×156 =14430, 甲班:91.5×45=4117.5, 乙班:89.5×57=5101.5, 丙班平均分:
(14430-4117.5-5101.5)÷54 =5211÷54 =96.5, 答:丙班的平均分是96.5.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灵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2.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用两地相距的路程255千米,减去37千米,就是两车行的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列式据此解答. 解答: 解:(255-37)÷(52+57) =218÷109 =2(小时) 答:经过2小时两车还相距37千米.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车行的路程,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和,来列式解答.
23.解:1/3×3.14×(25.12÷3.14÷2)2×9÷12.56, =3.14×42×3÷12.56, =150.72÷12.56, =12(厘米); 答:水面的高度是12厘米. 24.考点:和倍问题 专题:和倍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下层货物的重量是上层货物重量的2.5倍,可设上层货物的重量是x千克,那么下层货物的重量是2.5x千克,然后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 解:设上层货物的重量是x千克,那么下层货物的重量是2.5x千克; 根据题意可得: x+2.5x=350, 3.5x=350, 3.5x÷3.5=350÷3.5, x=100; 2.5x=2.5×100=250(千克). 答:上层有100千克、下层有250千克的货物. 点评:根据题意,知道上下层货物重量的倍数与和的关系,设出未知数,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解答即可.
25.分析:根据题意,可用25乘8计算出已经吃的大米千克数,最后再用560减去已经吃的大米千克数即是剩余的大米千克数. 解答:解:560-25×8 =560-200, =360(千克), 答:还剩余360千克大米没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已经吃的大米的千克数,然后再用总重量减去已经吃的重量等于剩余的重量.
26.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先求出8时到12时经过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最后与10千米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 解:12时-8时=4时 3×4=12(千米) 12>10 答:12时能到达. 点评:根据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析 通过分析一班有学生39人,平均84分.二班有学生若干人,平均分为86分,已知两个班的平均分为85.275分设五年级二班有学生x人,利用平均分乘以总人数等于总分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9×84+86x)=(x+39)×85.275,解答即可. 解答 解:(39×84+86x)=(x+39)×85.275 3276+86x=85.275x+3325.725
3325.725-3276=86x-85.275 0.725x=49.725 x=41 答:五年级二班有学生41人.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平均分乘以总人数等于总分.
28.分析:根据题意,可用200减去8计算出三个足球的钱数,然后再除以3即可得到每个足球的钱数. 解答:解:(200-8)÷3 =192÷3, =64(元), 答:每个足球64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 总价÷数量=单价的应用.
29.【答案】红气球12个,黄气球48个 【解析】 解:设李阿姨买来红气球x个,则买来黄气球4x个. x+4x=60 5x=60 5x÷5=60÷5 x=12 12×4=48(个) 答:李阿姨买来红气球12个,黄气球48个. 30.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已知路程和两车的速度,要求相遇时间,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决问题. 解答: 解:360÷(38+42) =360÷80 =4.5(小时) 答:4.5小时后两车相遇. 点评:此题运用了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31.分析:大客车限乘40人,每天每辆1000元,则每人次每天需要1000÷40=25元;小客车限乘25人,每天每辆650元,小客车每人每天需要650÷25=26(元).由此可知,要想最省钱,首先要尽量满载没有空座,其次要尽量多租大车: 由于115=40+75=40+25×3,所以租一辆大车,3辆小车都能满载,没有空座.这样最省钱.然后计算出钱数即可. 解答:解:大客车人次每天需要1000÷40=25元; 小客车第人每天需要650÷25=26(元). 要想最省钱,首先要在尽量满载没有空座,其次要尽量多租大车: 由于115=40+75=40+25×3, 所以租一辆大车,3辆小车都能满载,没有空座,这样最省钱. 需花: 1000+650×3 =1000+1950, =2950(元). 答:租一辆大车,3辆小车都能满载,没有空座,这样最省钱,需花2950元. 点评:在分析每人次成本的基础上得出要想最省钱,首先要在尽量满载没有空座,其次要尽量多租大车的结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2.分析: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设这本故事书一共有X页,再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分别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最后依据总页
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解答. 解答:解:设这本故事书一共有X页, 第一天看的页数:(1/8)X+21页, 第二天看的页数:(1/6)X-6页, X-[(1/8)x+21]-[(1/6)x-6]=172, X=264;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64页.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正确地表示出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列出方程求出解即可. 33.分析:把这段线路长度看作单位“1”,先表示出原来的工作效率,再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提高后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解答:解:1÷(1/18+1/18×20%), =1÷(1/18+1/90), =1÷1/15, =15(天), 答:15天可以修完. 点评:解答此题时可以不求出这段线路的总长度,只要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以及工作效率之间数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34.(1)4800÷60×365=29200(千克); (2)8×5×1000÷(4800÷60)=500(人)
35.分析:先设相遇时甲乙两车同时行了x小时,则甲一共用了x+2小时,再由相遇时甲比乙多行63千米,找到等量关系,就是甲x+2小时行的路程-乙x小时行的路程=63千米,求出时间,再跟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A、B两地相距的千米数. 解答:解:设相遇时甲乙两车同时行了x小时,则甲一共用了x+2小时,由题意可得: 45×(x+2)(-45+9)x=63, 45x+90-54x=63, 90-9x=63, 90-9x+9x=63+9x, 63+9x-63=90-63, 9x÷9=27÷9, x=3, 45×(2+3)+(45+9)×3=387(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87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此题题意就是甲先行2小时后,甲乙两车再同时行驶,就跟据相遇时
甲比乙多行63千米,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时间.
36.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5/9加上5/9,再减去1,求出34千米占占两地距离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34除以它占两地距离的分率,求出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即可. 解答: 解:34÷(5/9+5/9-1) =34÷1/9 =306(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距离是306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行程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4千米占两地距离的几分之几. 37.考点: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专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石块投入水中后,石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再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就是上升的水的高度. 解答: 解:(10×10×10)÷(20×10) =1000÷200 =5(厘米). 答:水位升高5厘米. 点评:解题关键是明确石块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再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即可计算出上升的水的高度. 38.分析:进价加上能赚的34元就是现在卖出的价格;六折是指现价是标价的60%,把标价看成单位“1”,它的60%对应的数量是现价,用除法即可求出标价. 解答:解:(50+34)÷60%, =84÷60%, =140(元); 答:标价是140元.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39.分析 根据题干,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放入的铁块的体积,据此用铁块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高度. 解答 解:157÷78.5=2(厘米) 答:水面上升了2厘米. 点评 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铁块的体积,据此利用上升水的体积
除以容器的底面积即可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
40.设甲数为x,由题意得: 34×4-3x=13, 136-3x=13, 136-3x+3x=13+3x, 3x+13=136, 3x+13-13=136-13, 3x=123, x=41; 答:甲数是41. 41.答案: 解析: (87×8+85×7+712+728)÷(8×3+7)≈88(分) 42.分析 先用甲乙两车的速度和乘相遇时间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再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即可. 解答 解:500-(52+43)×3.2 =500-304 =196(千米) 答:经过3.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96千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已经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43.二车间:166.9米,三车间:249.6米,128.5+166.9+249.6=545(米) 44.考点:流水行船问题 专题:综合行程问题 分析:(1)根据路程=两船速度和×时间即可解答.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 (3)也就是求甲乙两船航行的路程差. 解答: 解:(1)190÷[20+(20-2)] =190÷3 =5(小时) 答:5小时后两船在途中相遇. (2)20×5=100(千米) (20-2)×5=90(千米) 答:甲轮船航行了100千米,乙轮船航行了90千米. (3)100-90=10(千米) 答:甲船比乙船多航行10千米. 点评: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是解答本题的依据. 45.分析:先跟据已读书的页数=总页数-剩余书的页数,求出已读书的页数,再根据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已读页数÷天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700-60)÷16 =640÷16 =40(页) 答:小华平均每天读40页.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
解答.
46.分析 把买的西瓜完全浸入在水里,西瓜占据了水缸内水的一部分空间,因此水面上升,已知水面上升了3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列式解答. 解答 解:60×50×3=9000(立方厘米) 9000立方厘米=9立方分米 答:这个西瓜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 点评 此题属于长方体体积的实际应用,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直接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47.分析:河边的小船一次可以载4人,因1人要划船回来,所以除了最后一次运过去4人,其余的每次过去只能过4-1=3(人),由此进行求解. 解答:解:18÷(4-1) =18÷3 =6(次) 答:至少6次,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全部过河. 点评:此题关键要明确:船返回时必须有一个人跟着船一起返回.
48.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先求出师傅一共加工了多少零件,即45×4.5,然后用总工作量-师傅的工作量求出徒弟的的工作量,即270-45×4.5;求徒弟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就是求徒弟的工作效率, 徒弟的工作效率=徒弟的的工作量÷工作时间 即(270-45×4.5)÷4.5. 解答:解:(270-45×4.5)÷4.5 =(270-202.5)÷4.5 =67.5-4.5 =15(个) 答:徒弟平均每小时加工15个. 点评:本题是对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应用.
49.分析:把12个月看作12个抽屉,把760人看作760个元素,那么每个抽屉需要放760÷12=63(个)…4(个),所以每个抽屉需要放63个,剩下的4个再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63+1=64(个),
所以,至少有64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据此解答. 解答:解:760÷12=63(人)…4(人), 63+1=64(人); 答:至少有64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点评:抽屉原理问题的解答思路是:要从最不利情况考虑,准确地建立抽屉和确定元素的总个数,然后根据“至少数=元素的总个数÷抽屉的个数+1(有余数的情况下)”解答.
50.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首先求出摩托车从上午8时到上午10时行驶的路程,再用两地之间的距离减去摩托车到上午10时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之和;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之和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求出两车相遇用的时间,进而判断出几时两车可以相遇即可. 解答: 解:10-8=2(时) (580-50×2)÷(50+70) =480÷120 =4(小时) 4+10=14(时) 所以14时两车可以相遇. 答:14时两车可以相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